朱见深这个皇帝有点怪:有口吃爱叹气最深情!
诏书写错字
朱祁镇过世后,继承帝位的,是他的长子,在景泰时代一度被废除太子位的明宪宗朱见深。表面看,他的接班似乎“众望所归”,其实即使朱祁镇成功后,他回归太子位,依然经历一波三折,他在天顺元年(1457年)三月被重新立为太子,但册封诏书上,太子的名字却变成了“朱见儒”,事后才知道是写错了。
而对他本人,父亲朱祁镇一度也不满意,他在朱祁钰时代残酷的争斗中,落下了口吃的毛病。而且性格懦弱。朱祁镇过世前,还对他分外不放心,曾经试探着问大学士李贤,太子究竟有没有能力即位。李贤立刻回答道:如果太子即位,那是社稷的幸运啊。
恰好这事后朱见深前来拜见,李贤连忙快步上前,拉住朱见深,让他跪倒在朱祁镇脚下,朱见深也恰到好处的抱住父亲的双脚,当场嚎啕大哭。朱祁镇也留下了眼泪。这段父子间最后的温情,也为朱祁镇确立了抉择——传位朱见深。
爱叹气的皇帝
明宪宗朱见深自从登基后,给群臣的最大印象,便是爱叹气。他天生口吃,少年时代历经磨难,养成了外圆内倔的性格。遇到疑难的国家大事,必然当着大臣的面叹气。
他即位刚一个月,广西大藤峡就发生叛乱,朱见深看了奏折后,当场叹息一声。他即位的第二年,荆襄又发生了流民暴乱,他接着还是叹气,甚至有时候朝臣在他面前发生争论,要他裁决,他一样只是叹气。但在位二十三年里,最能惹他叹气的事情,却只有一件——水旱灾害。
《明实录》里记载,每当朱见深听说闹灾的消息后,就会叹息不已。如果有关部门赈灾速度迟缓,他就会更加叹息不止。后人诟病他设置“皇庄”,并在内宫里开设“”——内帑,而他“内帑”中的存银,相当多都用来赈济灾民。
他的执政时代,二十三年共减免灾区税粮一千九百多万石,平均每年近百万,这还仅仅是“官田”的减免数字,就已是明朝历代最高。即使是批评他最多的明史典籍《罪惟录》中,也称他在位期间,老百姓的生活“幸斯小康”。
朱见深的书法
皇上要打人
朱见深让大臣们欣慰的一点,就是好脾气。群臣进谏不管说话多难听,总能耐心听。大臣犯了错,也极少被重罚,更不像前代皇帝那样动不动就杖责。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宦官怀恩一次曾劝阻朱见深,请他赦免因抨击朱见深崇佛而下狱的御史林俊,朱见深当场怒从心头起,随手抄起一块砚台朝怀恩砸去,若不是怀恩躲的快,肯定砸的满脸花。
不搭腔也是错
大多数时候,朱见深都还算好脾气的。但他好脾气的方式,有时候却比坏脾气更让大臣们受不了。比如大臣们向他当面提意见的时候,他虽然能控制住脾气,却常常“非暴力不合作”,任对方说的如何天花乱坠,自己却打死不搭腔。
按照俗话说,就是个“闷葫芦”,搞得大臣们直憋气。御史陈音看不下去了,为朱见深上“奇文”一篇,文中指责说,皇上你虽然经常听我们说话,但是却从不向我们发问,而勤学好问,才是学习的优良传统。希望皇上您能够每天抽出时间来,找几位饱学之士,向他们提问题,这样咱大明江山就能稳固了。奇文送上去,朱见深依然“闷葫芦”,看完了后没回音。
皇上会武术
平和好脾气的朱见深,却也有个特殊的爱好:练武。他做太子的时候,就曾学过骑射。做了皇帝后,也喜欢去皇宫西苑,欣赏御林军的操练。但欣赏的结果,却是越来越失望,成华九年(1473年)四月十二日,他把京营所有的军官召集在一起表演骑马射箭,结果绝大多数人箭箭脱靶,武功水平极其拙劣。
如此低水平表演,好脾气的朱见深也受不了了,当场大骂说:有你们这群人带兵,能教育出好兵来吗?结果有四十六名军官当场被炒鱿鱼。半年后朱见深再来考察,依然有九名军官脱靶。虽然有所进步,但朱见深依然不满意。此后终其一生,他再懒得看京营操练。
你是我的心灵支柱
朱见深另一件“八卦”事,就是他专宠年长他十九岁的贵妃万贞儿,而且这位万贞儿岁数大不说,相貌也极难看,说话声音更像个男的。如此人物怎么得到朱见深的宠信,不同史料说法不一。但《明史》上的一段对话却足够说明: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问他,儿子啊,这个姓万的女人,岁数大,长得丑,你干嘛喜欢她啊。朱见深答: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只要和她在一起,我的心就特别安定。
明宪宗的万贵妃
因这句话,原因也就变得简单:从始至终,朱见深都是一个心灵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与他患难与共过的万贵妃,就是他的精神支柱。所以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春万贵妃去世,朱见深就感到半边天都塌了,此后他日日在宫中悲痛不已,很快就起不来了。是年八月,四十一岁的朱见深与世长辞。太子朱祐樘即位,即历史上的明孝宗。
延伸 - 朱见深作品 : 一团和气图
朱见深作有一幅《一团和气图》,乍看仿佛一个圆球,画着一个眯眼嬉笑之人,但仔细观看会发现是三个人抱成一团,初看时的一个面孔实际是由三个面孔组成的。这幅作品的构思和构图都独具匠心,巧妙有趣,从题跋可见作者的用心。
图的内容,源于虎溪三笑的典故。东晋时,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在庐山修行三十余年间,从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不越过虎溪。一日,儒生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俩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甚欢。后来,慧远送他们下山。到了虎溪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号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而没发觉。直到越过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声了。此典故也是宋人力图调和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反映。成化帝以虎溪三笑的典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儒、道、释虽属三家信仰,但却可以“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而无二,忘彼此之是非,霭一团之和气。”
从表现形式和构思方法上,《一团和气图》符合古代漫画的特点和要求,但在主题上却没有讽刺意味,反而有歌颂漫画的味道,这是它的特殊之处。
据史学者研究,朱见深有鉴于其父朱祁镇(英宗)制造了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冤狱的教训,继位之后下令平反昭雪,并在朝廷上下提倡团结,大概就是这位威严的皇帝之所以作此诙谐图画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