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除了杀官员和到处打仗外 朱元璋还干了啥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9
转发:0
评论:0
除了杀官员和到处打仗外朱元璋还干了啥事?,从草根到帝王,明太祖朱元璋的奋斗史,堪称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励志的奇迹。但是当他登基

从草根到帝王,明太祖朱元璋的奋斗史,堪称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励志的奇迹。

但是当他登基建国,正式完成这个奇迹后的很多年里,他却并不高兴,甚至时常的忧愁,在登基的最初十二年,连每年的生日都不过。每到自己生日那天,他会一个人呆在深宫里发呆,躲着不见群臣。

以他后来给大臣们的诏书解释说:每到自己生日那天,他就会想起自己贫困而死的父母亲人,于是悲伤万分,生日也就成了苦日。

但是从洪武十三年以后,朱元璋却一反常态,每年开始高高兴兴的过生日了。至于原因,同样以他诏书的话说:现在全国经济繁荣,民生安定,父母在天有灵也会高兴。所以生日自然变成了喜庆。

(景象还原:元末明初,哀鸿遍野,死伤无数)

于是朱元璋忧愁的原因,也就清清楚楚:并非仅仅怀念故去的亲人,而是当时他越发感到,自己这个有史以来最奇迹的皇帝,很可能也是有史以来最倒霉的皇帝。

因为当时他面对的,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开国时最严峻的经济形势,堪称一穷二白,内忧外患,百业凋敝。

从那以后,从不服输的朱元璋,也用了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他人生里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奇迹:把一个经济残破凋敝的明王朝,缔造成一个国富民强的盛世——洪武盛世。

他怎么做的?

一、明朝开国有多穷

一般来说,但凡是一个经历过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最终完成统一的王朝。必然会面临因战乱而经济破败的局面。主要的困难,简单说就是四个字:人少!地荒!

对于历代封建王朝来说,劳动力和土地,都是最重要的俩件事:中国自古农业立国,有劳动力才能种地,有地种才能收农业税,有税收政府才能运转,王朝才能稳固。人若少,地就荒,地荒了,国家就麻烦。

以这俩件事来讲,明朝开国面临的,是历代前所未有的大麻烦。

有多麻烦?就举几个地区:北方昔日宋朝故都开封,按照地方官的奏报,土地大量荒芜,人口极度减少,山东首府济南,周边大量荒地,招人耕种都凑不起人。西北重镇河州,整个城池大多是废墟,里面尽是白骨堆积。荆州白水镇,元末还有几万人,此时全是一堆瓦砾,连人影都没有。瓷都景德镇,人口减少了九成,房屋大多毁弃,十里八里见不到人烟……

以上这些情景,绝非地方个例,相反却是此时中国,大江南北,几乎司空见惯的事实:城池基本是废墟,农田大多是荒地,甚至到处是无人区,好些繁华的乡镇,更完全成了一片死城……

为什么会闹成这样?原因有很多,元朝九十七年失败的统治,诸如乱发纸币等政策,几乎都是搜刮多,建设少。国家连年闹灾,元朝统治的最后二十五年,大规模的蝗灾就有十九次,大饥荒十五次,水旱灾五十九次,可谓天灾人祸齐集。十七年惨烈的元末农民战争,其战斗密集程度之高,过程之惨烈,波及范围之广,更是前所未有,仅百万人规模的城池攻防战,就有高邮之战,洪都之战,平江之战等多次,太多昔日繁华的城池,几乎都在战火中灰飞烟灭。至于战争范围,更是空前扩大,红巾军的北伐,一直打到辽 东,南方的福建等省,更是内乱频频,而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俩枭雄争天下的主战场,更是传统经济区长江流域。大江南北,几乎都给打烂了。

即使与之前几大封建王朝比,也可看出明朝此时局面有多难:唐朝开国,虽然也历经战乱,但唐之前的隋朝,自身丰厚的钱粮储备,还是成了后来唐王朝开国治天下的家底。宋太祖赵匡胤得到的,是一个历经后周俩代帝国苦心经营,初具繁荣的国家,给北宋的繁荣打了底。元朝,先有忽必烈在北方的苦心建设,后又全盘接过南宋的富庶家当。要论开国的本钱,比明王朝此时更惨的,恐怕也只有两汉王朝。

如果论经济条件说,两汉开国的局面,都不比明朝好多少。无论西汉高祖刘邦,还是东汉世祖刘秀,开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搞发展,就连边境上匈奴闹得欢,也得打落门牙忍下这口气。

但就这点说,明朝却比两汉还要难:两汉尚且还能忍一口气,求个和亲,争个和平环境。而明朝,却连这条都没得争。

朱元璋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大明王朝的统一战争,并未真正结束。同时徐达常遇春的北伐大军,还正在浴血奋战。一直到这年七月,明朝才攻克元大都,驱逐元王朝,随后又一路北进西讨,发动对元朝残部的征伐,相继收复山西,陕西,甘肃各省并招抚收服青藏,这期间双方在北方,发动了多次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大会战。一直到洪武五年(1372年),北方才暂时太平。南方一直到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才平定云南,彻底扫平南方。然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收复辽东。换句话说,仅完成国家的统一战争,大明王朝就断断续续,用了二十二年。更何况与元朝残余力量,即北元王朝的对峙,更是终朱元璋一生。

这就是明朝此时的困局,以一个经济疲敝的江山,没有和亲妥协的可能,却要在支撑长期战争的同时,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稳定。仅此一条,便是一个艰辛的任务。更何况开创盛世,奠定伟业,这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就这么一个难上加难的事,明王朝却真办到了,三十年的苦心经营,明朝一边打仗一边搞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不但统一江山,追亡逐北,横扫北元。更缔造了一个足以笑傲青史的“GDP成就”: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王朝的耕地总数达到八百五十万顷,比宋朝的最高数据多三百多万顷,更是元朝最高数据的四倍。国家是年的税粮收入更高达三千二百万石,是元朝最高数据的三倍。全国的人口根据后世的估算,接近了六千七百万人,突破了此前中国历史的人口最高纪录。国家的财政储备,按照《明史.食货志》的记录,各个州县的府库都粮满仓,甚至存到“红腐不可食”,政府富得流油,老百姓生活又如何呢?这时期有民歌就可佐证:山市晴,山鸟鸣,商旅行,农夫耕,老瓦盆中洌酒盈,呼嚣隳突不闻声。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表现了明朝时期市井繁华)

这个开国时期经济贫困,民生凋敝,内忧外患,战火不息的明王朝,历经三十年治理,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经济繁荣,生机勃勃的国家,这就是朱元璋缔造的大奇迹:洪武盛世。

二、国家强力干预经济

“洪武盛世”这个奇迹,朱元璋是怎么办到的?

历代封建王朝,打完天下后治理天下,方法基本一脉相承,简单说就是四个字:休养生息。

朱元璋相关的一些政策,和前朝一脉相承:明初的官派徭役极少,农业税和商业税,都基本降到三十税一,更是以身作则,自己的饭菜吃的简单,衣服穿的朴素,连出行的车马装饰,都用铜不用金,有官员给他进献奢侈品,不但二话不说砸了,还把送礼的整个半死,如上种种,好些都成了流传至今的美谈。

但仅靠这些美谈,是很难突破明初困局的:明初经济困顿之深,就像一个遭受重创的伤者,如果要想恢复健康,休息和护理固然重要,强心针有时候更是必须。

于是朱元璋,以其精准的眼光和坚忍的胆略,为大明王朝的肌体,打入了三支重要的强心针。

第一支强心针,也正是风险最大的一针,历史上的称呼,叫“洪武大移民”。

“洪武大移民”,即明初开始的移民垦荒运动,也就是为解决明初各地地荒劳力少的难题,利用中央集权的行政能力,将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民,整体搬迁移民至人少地区定居。

这办法并非朱元璋首创,但要和朱元璋的“洪武大移民”比,之前的历次移动,都可谓小巫见大巫。

朱元璋的“洪武大移民”,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人口稠密的江西,江南,山西三地。但移民的目的地,范围却极其广大:往东到辽东,往北一直到内蒙古地区,往西一直到甘肃地区,往南甚至一度到了云南南部地区,覆盖范围之广,可称历史之最。

至于移民的次数和规模,放在古代交通条件下,可以说庞大到恐怖:从明朝开国前,迁移苏州百姓到凤阳开荒算起,朱元璋在位时期,仅《明实录》和《明史》中记录的大规模移民,就有十三次之多。前后迁移的人口,有数字可考的,加起来就有一百六十万之巨。甚至学者陈梧桐在其著作《明史十讲》里估算,真正的数字很可能突破三百万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徙。

移民的风险,一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农民素来安土重迁,何况这么大规模的离乡背井,势必会有抵触。二是交通条件,古代的交通条件不方便,一路山高水长,一次迁移就意味着迎来一堆麻烦。中国古代史上,移民移出甚至起义的,从来都不算少。

但强人毕竟是强人,朱元璋既然决心办,自然也有办法,首先是规划周详,洪武三年在河南设司农令,统筹移民事宜。然后是定福利标准,只要愿意搬家,不但免三年税粮,发优厚路费和生活费,而且移到新地方后,你能种多少地,就占多少地,种地的农具,种子,耕牛甚至头两年的粮食,全都政府提供,条件极其优厚。

饶是这样优厚的条件,反对声还是四起,特别是当时的移民,大多家乡都在富庶的江南,山西地区,日子过的还可以,离乡背井往穷地方搬,换谁也难答应。但朱元璋也留有后手,不答应?强制搬迁!方法就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确切说,就是一家人里,老幼妇孺留下,青壮劳力搬家。按照一些野史的说法,当时的搬迁过程,移民们都是捆着走,上厕所才解开绳子,所谓“解手”就是这么来,而移民迁走前,村村哭声震天,家家悲伤别离,景象极为凄惨。


(古代人口迁徙图)

后世很多史家说到这里,好些就开始诟病朱元璋,说这场史无前例的移动,给百姓带来惨重的苦难。但必须看的是,持续三十年,前后十余次的移动,固然制造了无数家庭的分离。但如果细比一下,相较于中国历代几次重大的“政府性工程”,诸如秦长城,隋大运河之类,明朝这场规模更加空前的迁移运动,却未曾酿成类似前代的变乱,仅此一条,就足够值得后人正视。

而且一个后世正史都承认的事实是,在从头至尾的整个移民过程里,政府对于移民的待遇允诺,几乎每一条都完全兑现,税减了,路费发了,安家费有了,离乡背井的移民们,在全新的家园,获得了更多的土地,从此开始了新的拓荒。强人朱元璋治下的大明朝廷,以其高速的效率和强力的执行力,完成了这个空前的人口迁移。诸多原本荒芜的地区,获得了大量劳动力,经济开始高速回升。对于明朝经济的复苏乃至中国的人口版图布局,甚至缩小地方经济差距,促进民族融合,这事都影响深远。

但就明初的经济困局来说,这一支强心针,显然远远不够。

于是,朱元璋又紧接着打了第二支强心针,这支针按照现代的说法,叫公共设施建设。

比起“洪武大移民”百万人的迁移规模来,朱元璋的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也是同样强大。

但从操作难度说,这事同样不是闹着玩,技术含量高,执行细节繁琐,风险性更大,最近的反面教材,就是元朝灭亡,所谓“石人一支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一个闪失就出大事。

而这件事的难度,一是财政实力,二是可行性,必须得抓最紧要的地方修,三是执行力,好政策得落实到位,所有细节都要抓。

而朱元璋的做法,套用老百姓的一句俗话,就是有多大荷叶,包多大粽子。

朱元璋的水利工程,从打天下的时候就开始修,早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就设置了专门负责水利的营田使,负责人就是其麾下的名将康茂才,从那以后打下一块地盘,就修一处水利,确保了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军用供给。

等到明朝开国后,水利工程,更成了朱元璋治国的头等要事,登基第一年就下诏:民间凡是有关于水利事务的奏疏,必须立刻奏报。但执行起来,却是循序渐进,开国的头几年,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生产相对富庶的江南和淮西地区,比如先于洪武元年(1368年),修和州水堰200多里,五年后,又大修嘉兴,松江地区水利,动用民夫万人,不但疏通水路,更开上海胡家港1200多丈,打通海运要道。

(画作:朱元璋)

随着明王朝在全国的统治日益稳固,明朝的水利工程项目,更扩展到全国。包括广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广东,都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却并不是盲目修,而是和此时明王朝诸如移民,屯田之类的大动作息息相关,哪里开荒种地,配套的水利工程,立刻跟上,种到哪修到哪,生产和灌溉无缝对接。

而纵观整个朱元璋时期的水利工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工程质量高,修好的水利工程,确保使用几十年。二是工程量大,行动密集,终整个朱元璋执政时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一直没停,几乎上马一个项目,就是几万人的人力。三是次序循序渐进,以江南经济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几乎散播到两京十三省,进度非常科学。

而朱元璋的苦心也没有白费,他在位时期,明朝的水利工程成果,到了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王朝修筑塘堰40987处,河流4082处,堤坝5048处。成就极其显著。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朱元璋对于这条主干道,态度极其慎重,洪武时代明朝的北方物资供应,还是以屯垦为主,海运补给为辅,这条南北大动脉的完全恢复,还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的事情了。

除了兴修水利外,朱元璋终其一生,还大力整治大明朝的公共交通,修治了连接各省的驿道,并设立了完备的驿道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这个翻修得焕然一新的江山,也因此重新连成一片。

而打下这一支强心针的明王朝,效果更是立竿见影。交通的恢复与延伸,不但提升了政府行政的速率,更连通了工商业往来。水利工程的全面铺展,也为明初开始的垦荒热潮推波助澜。经济的复苏增长,从此开始加速。

三、决定性的第三针

而上面两支强心针,之所以打得如此顺利,却更与朱元璋打的第三针有关,这一针与其说叫强心针,不妨说是活力针。

即使在很多史家眼里,“活力”二字,似乎与朱元璋不沾边。朱元璋一生都致力于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上废宰相制,强化特务统治,民生上虽说大搞社会福利,推广“公费医疗”(惠民药局)“国家救济”(养济院)“免费公墓”(漏泽园),但法令条律森严,细化到穿衣吃饭,装修盖房,处处都是规矩,一不留神就犯法。着实很没“活力”。

但为大明王朝,乃至中国古代史,注入新活力的,却是他在位时期,两道看似不起眼的诏书。

第一道诏书,载于《皇明诏令》中的《正礼仪风俗诏》,其中有话:“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礼行之。”意思是佃户见了自家的地主,无论年龄大小,要行小弟见兄长的礼节,如果双方是亲属,那么不论地主与佃户的身份关系,要行亲属的礼节。

第二道诏书,发布于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朱元璋给工部下诏,命令“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又规定“休工者停给,听其营生勿拘”。这两段诏书的意思连起来是:在京城服役的工匠们,在干活的,每天都要补助柴火米粮和油盐蔬菜,没有在干工作的,虽然不发这些东西,但他们也可以干别的营生,不要因此拘捕他们。

两道诏书,第一道讲的是佃农见主人的礼仪,第二道讲的是工匠在京城干活的津贴。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然而放在封建社会看,却都是不简单的大事。因为这俩道诏书对应的,恰是之前元朝平民的两个底层制度:佃农制度与匠籍制度。

先说佃农制度,也就是佃户和地主的关系问题,《元典章》里明定,地主和佃户之间,要行严格的主仆之礼,甚至地主如果打死了佃户,也不过是打板子赔钱了事(杖一百七,征烧埋银五十两)。所以元朝统治九十多年,没有土地的佃农,基本的就是非人的生活。

但朱元璋这样一改,情况就不一样了。原本是尊卑有别的主仆关系,这下成为“少事长”的兄弟关系,虽说还是地主高,但地位一下子拉平了。再想拿佃农当动物使唤,法律首先就不答应。

而且朱元璋也不仅搞形式,接下来还有内容:首先是地主如果打死了佃农,照样杀人偿命,打板子赔钱都没用。如果地主想要佃农替自己服劳役,得给佃农劳务费,法定价格是“须出米一石,资其费用。”拿着佃农当奴才,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的“好日子”,至此到头了。


第二道诏书的影响,同样极其深远,给工匠们发津贴,看似是小事,触动的却是之前元朝手工业的重要制度:匠籍制度。

所谓匠籍制度,就是将全国的工匠们编订成专门户籍,入籍的工匠,便是匠户,一个工匠不入籍,就等于没活路,如果入了籍,不但一辈子干这营生,而且子子孙孙,世代都要干。

元朝实行匠籍制度,主要为了用工方便,要干个什么活,直接按匠籍抓人,干活的工匠,不但路费要自理,来京城干活的生活费要自备,而且干活也没酬劳,只有一些粗劣的食物,且绝不允许期间做别的营生糊口,抓到就是重罪,命运极其本文作者

洪武十一年的这份诏书,一切开始改变:给工匠们发津贴,数额虽不多,但日子总算好过,更重要的改变,却在八年后发生了: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王朝正式规定,各地匠户每三年上京服役一次,每次不超过三个月。这样一来,工匠们终于不需要常年从事低廉的劳役,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家的营生。又过七年,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法令再次修订,工匠们按照工种的不同和路程的远近,重新编订服役时间,这些轮流服役的工匠,便被称为“轮班匠”。而在皇宫内府服役的工匠,更可按照工种每月领工钱。这一系列看似微不足道的演进,却堪称匠籍制度的重大突破。

说重大,因为这样的突破,不止在工匠们拿钱多了,自由度大了,服役期短了,最重要的,却是身份的演变。朱元璋身后,在明朝永乐年间,工匠们终于有了更大的自由,服役也有工钱拿,而且服役以外的时间,更可以自主从事营生。按照《明会典》里的话说,就是“自由趁做”,他们有了自由。

佃农上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这便是朱元璋一生执政中,另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些原本被紧紧捆绑在元朝等级制度上的草根们,从此可以在新的王朝自由的舒展,佃农们可以挺起腰杆干活,工匠们更不止会被强迫的劳动,反而有了更多创造的机会。

仅从俩个事实,便可窥见这个成就的意义:1,朱元璋在位三十年,农民开垦新荒地的数量,每年几乎都是滚雪球增长,明朝建国的头十二年,即洪武元年(1368年)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的新垦荒地,就达到一百八十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一顷,而洪武二十六年的耕地数目,更是洪武元年的四倍还多。中国古代史上再难找到第二个这样的农业腾飞奇迹。2,明朝的手工业,在经历了洪武时代的累积后,特别是诸如陶瓷,丝绸等行业,一反元朝时代的粗糙形象,重新焕发起灿烂的美丽。比如陶瓷业,洪武元年一片废墟的景德镇,到洪武晚期,已重新成为陶瓷重镇,制作工艺方面,永乐时期的锥拱,脱胎,宣德时期的镂空,这些明朝独创的新技术,今天依然闪烁着夺目的美丽。而这一切,毋庸置疑,正来自洪武时代,不起眼的改变,激发起的强大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当皇帝之前除了当和尚还干过什么?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他在成为皇帝之前都干过什么职业,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他的身世。朱元璋,又名朱国瑞,朱重八。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和星座不详。生于元末1328年,卒于明朝1398年。出身贫农家庭,没读过书,当皇帝之后自学过。1328-1344年,给地主家放牛(莫办法啊……)1344-1347年,当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人艰不拆啊……)1347-1352年,还是当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可能是元朝的丧钟……)网络配图1352-1368年,造反,跟元朝统治者作斗争(有志气!)1368-1398年,当皇帝(苦尽甘来啊……)1328年的一个夜晚,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爸朱五四却不怎么高兴,家里已经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爸不需要多一张嘴来吃饭,因为贫穷的家庭无法负担。朱五四开着一家豆腐店,但主要还是种地,地还是地主家的。这么多人吃饭,生存压力可想而知。朱元璋(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
· 乾隆下江南除了游玩还干了什么利国利民的事?
乾隆十四年(1749年)八月,两淮盐政吉庆上奏,表示乾隆举行木兰秋狝典礼,又西巡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江南丰饶之地却未亲自巡幸,以江南民众十分盼望为由,恳请南巡。乾隆未给出明确回应只朱批“览”,表示已看过此奏折了。乾隆帝为何下江南?官员联名奏请,首次南巡两过扬州市档案局的贾丽琴介绍,当年九月,两江总督黄廷桂、河道总督高斌、漕运总督瑚宝、副总河张师载、安徽巡抚卫哲治、江苏巡抚雅尔哈善、两淮盐政吉庆联名上奏,恳请乾隆巡幸江南。他们表示,经过乾隆的励精图治,现今已盛世显现,社会稳定,人口稠密,具备南巡的条件。此前,康熙就曾六次南巡,乾隆其实对其祖父的南巡之举是十分渴慕的。此折上奏后,乾隆朱批:“大学士九卿议奏”。当年十月,南巡之事最终敲定。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十三日,乾隆奉皇太后离京,开始第一次南巡江浙。经过直隶、山东到达江苏,在徐州府宿迁县叶家庄暂停小住。二月初八日...
· 揭秘古代科举作弊手法除了物理作弊外还动用了化学方式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作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古代,科举考试就是广大平民,闲人,能够通过这个方式去当官或者娶上一个好媳妇唯一的方式了。为了和那些富家子弟一样享受,天不亮就起来读书,晚上还借着人家隔壁的光学习,真是让我们这些学渣佩服。但是和今天一样,也是有很多人平时没好好学习,到考试了就想着作弊。这些作弊的手法实在是让人佩服啊从隋唐时期把这个科举考试创立了之后,一直就有很多人都在试着去给考官好处来考好点。只要是跟上面有点关系的家里,差不多都拿了不少钱,有钱啥都办得到啊,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科举几乎没啥用,选的都是有钱人家的。一直到了清朝,老多人开始准备打个小抄之类的了。在那个时候最普通的就是揣在兜里,也就算抄到了,也别觉得这种方式比较容易实现作弊,古代可不跟现在似的,直接就可以缩小到很小去抄,看的时候特别麻烦,根本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去看,不然太容易被发现了。有人还发明了...
· 雍正弑兄屠弟还狠心杀子除了皇帝的身份,竟然还是
雍正可以说是中国帝王中谜团最多的皇帝了,因此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也给了文学家无限的创作空间,结合历史,笔者有了一个猜想,四爷的身份恐怕不止皇帝这么简单,在皇帝身份的背后,恐怕还有其他鲜为人知的身份!列位看官知道,九王夺嫡是一场残酷的持久战,而且是父子,兄弟相残,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就算你学问再高,如三爷,八爷,阿哥中的文状元,或是武功再好,如大爷,十四爷,阿哥中的武状元,他们的失败,归根结底在于他们太想“上位”的浮躁心理,而此时的四爷在干嘛?除了当差办事,再就是修行。四爷笃信佛教,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继位前,就多次向名师求教,康熙五十年,在章嘉呼图克图国师的指导下禅坐,连续两日,章嘉呼图克图是圣祖康熙皇帝敕封的“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后来,又经过多番禅坐,终于有所感悟,“无意中忽踏末后一关,方达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庆快平生”,章嘉国师称赞道:“王得大自在矣!”到此才得到...
· 朱元璋为何狂杀了十五万官员?
明太祖朱元璋的暴戾是出了名的,朝臣官员动不动就下令诛杀,他为何要这样做呢?说起明太祖朱元璋,可谓家喻户晓。一般看来,这个八辈赤贫的草根竟然翻身做了主人,着实给广大吃瓜群众上了一课,这里小编准备再抖点新料,让看官明白,现在贪官难治,其实就是没有活在朱元璋手底下,不然,先成了刀下亡魂再说。因为老朱号称“最痛恨贪污”的皇帝,按理来说值得理解,毕竟人家老朱出身较低,还是要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的。有学者估算,在朱元璋当政的31年中,大约有10万到15万贪官人头落地,全国十三个省大小官员基本没有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中途就被砍了,原因很简单——贪污。今天国考、省考一直热火朝天,但在朱元璋掌权期间,官员的命运怎一个惨字能形容。一、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反贪法令:凡贪污60两(约合人民币12,000)以上银子者,杀无赦。二、升级对贪官污吏的刑罚(1)最有名的莫过于凌迟,把人绑在柱子上,用刀慢慢割;(2)发明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