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会遭到两位千古名相嫌弃?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2
转发:0
评论:0
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会遭到两位千古名相嫌弃?,桓温是东晋权臣,全盛时期手握数十万雄兵,掌控半数以上国土。桓温一生功绩,始于平定

桓温是东晋权臣,全盛时期手握数十万雄兵,掌控半数以上国土。桓温一生功绩,始于平定成汉,把蜀地重新纳入晋帝国版图;生涯顶峰在三次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桓温权倾朝野,也野心勃勃。他不甘在一人之下,一直阴谋篡位。然终桓温之世,不能取晋朝而代之,在野心未遂的情况下,闭上死亡的眼睛。

桓温终不能登基称帝,有许多原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得力辅臣,如汉高祖有张良,曹操有荀彧,刘备有诸葛亮。阅览史书,发现东晋非无此类人才。不但有,还不止一人,他们在中国历史上英名显赫,称为千古名相也不为过。

跟桓温同时代的两位名相,一个是王猛,一个是谢安。王猛辅佐前秦苻坚巩固权力,推行仁政,统一北方。仅仅十几年的时间,王猛结束了北方七十年的分裂,几乎让国家达到升平治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奇迹。苻坚信任备至,王猛戮力尽才,为后代所艳羡的千古君臣际遇。可惜苻坚对王猛太过信任依赖,导致王猛身兼多职,一身数用,高度负荷之下遽然离世。

王猛离世之后,苻坚为完成未统一的事业,连兵百万指向僻居江南的东晋王朝。苻坚没能吞没东晋,反到成就了另一位风流名相的传奇功业。“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尽胡沙”。在诗仙李白的心中,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谢安以八万北府兵,抗百万敌师,指挥若定,在谈笑之间,完成拯救国家、保卫江山的大功业。淝水之战后,谢安组织晋军北伐,收复山东河南国土。

王猛让一个新兴国家走向强盛,谢安令一个衰落的王朝再次振兴,成就各自的千秋功业,为后世称道。然而他们所助力的,最后都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不免令人遗憾。假设,以王猛和谢安的盖世之才,辅佐另一个命世英主,会不会完成超越现在他们的功业呢?

(图)桓温(公元312年-公元373年),字元子

恰巧,桓温和王猛、桓温和谢安的生命轨迹是有交叉的,为什么他们没走到一起?翻阅史书让人吃一惊,王猛第一次下山谋求出仕,拜见的竟然是桓温。而谢安隐居东山,诗酒人生到四十多岁,第一次辞家入仕竟然是进桓温幕府。一方雄才大略,野心勃勃,想成就帝皇伟业;另一方胸蕴奇才,妙算万策,欲辅佐明主、济世安民。然而,他们最终没有一对走在一起。究竟发生过什么?

公元354年,桓温北伐,军次长安灞水。时,年已三十的王猛在华山隐居,闻王师到来,心情澎湃跑下山,向桓温自荐献策。王猛虽一介布衣,但在征西大将军面前毫不怯色,手扪虱子,侃侃而谈。桓温与之竟谈终日,叹说:“江东没有像你这样的人才!”桓温没能攻陷长安,撤离前授予王猛高官督护,请他跟自己回荆州。王猛回去咨询老师,老师回答:“你留在这里,自然有富贵功名到来,为什么远去荆州?”王猛思想过之后,谢绝了桓温的美意。

约在十年之后,朝廷屡征不就的谢安第一次出山,进入桓温幕府担任司马之职。桓温对其非常爱重,经常和谢安一谈论就是一整天。出来之后,桓温问侍从:“你见过我以前这样对待别人吗?”谢安在桓温幕府呆了一段时间,以兄弟谢万有病为由,向桓温辞职。这段时间之内,谢安一定对桓温为人有了定论,促使他离去。后来简文帝病危,桓温推荐谢安为顾命大臣,期望谢安念故旧情谊,在朝中助力自己。可惜桓温一片苦心,谢安在他与晋皇室的选择中,倒向后者。以后桓温数次逼晋帝禅位,谢安都从中掣肘,使其不能如愿。桓温病重之中求九锡,谢安把诏文改来改去,拖延颁发时间。桓温终于没能等到梦想实现,辞别人世。

谢安和王猛为什么最终没有和桓温走到一起,开创一个新的王朝呢?

论识人用人,桓温绝对一流。当北伐三秦时,王猛以一介布衣晋谒,相谈之下,桓温即受之军谋祭酒。离开长安时,拜为高官督护,恭请王猛跟随自己。王猛却没有领受他的好意。桓温对谢安的见重,在其幕府中数次表现。有一次他去拜访谢安,碰上谢安理发。桓温就在旁边等他。谢安理完发,正要扎头巾。桓温传话:“让安石带帽子来见我吧。”其对谢安之礼遇,可谓至敬矣。简文帝病逝,桓温推荐谢安为顾命大臣。临死之前 ,老弟桓冲问:“我们怎么处置谢安这些人?”桓温摇头叹息:“他不是你能处置的。”

而最终,王猛选择了新兴土豪,谢安选择了没落贵族。落魄的刘备,在花言巧语之下,骗得诸葛亮出山。何以桓温以大将军至尊,无法打动王猛、谢安分毫?桓温在他们心中,有那么不堪吗?柏杨论史至此,言桓温兵临长安、北伐慕容,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其能力限于此。这个说法比较模糊,没有触及根本。

桓温终于不能称帝,在于桓温非帝王之才。王猛和谢安,都是深具智慧的人,相信都看到了这点。他们认为他不是可以辅佐的明主,才弃之而去。自古帝王之才,除有雄才大略,还要深谙权谋,薄情寡义。而从历史流传下来的资料,我们不但知道桓温是个权臣勇帅,还了解他是一位具有侠义情怀、宽仁心灵的风流名士。

从以下例子从可见一二:

桓温的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江播害死,桓温年方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他十八岁时,江播去世。江播三个儿子主持丧礼,隐藏兵器于堂中,为防备桓温来报仇。桓温伪装成的宾客,混进礼堂,手刃江彪,并追赶杀死他两个弟弟。从这件事看,桓温完全一个热血男儿、英雄侠士的形象。换成权谋家,肯定周密算计,不可能以身犯险、恃力而为。

有一次,桓温为儿子说亲,想与幕僚王坦之结成亲家。王坦之回去告诉父亲王述,王述说:“他一个当兵的,怎么能让女儿嫁他家人?”王坦之回来报告桓温,说女儿已经许配给别人了。桓温说:“定是你的老父亲不答应。”心里也没有嫌隙,后来让自己女儿嫁入王家。由此可见,桓温之胸襟广阔。

当桓温权力到达顶峰的时候,想要废除皇帝。他面见简文帝,还没开口说话,皇帝哀凄的眼泪就流个不停。桓温双手抖颤,冷汗直冒,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转身就走。从此看出,桓温心内毕竟有妇人之仁。一个要篡位当皇帝的人,铁石心肠是必备条件。如果当年曹魏皇帝在司马懿、司马师面前哭泣,他们就心软愧疚,哪来后来晋家王朝?

桓温的名士事迹,《世说新语》所载甚多,“人何以堪”、“神州陆沉”这些典故即出自其口,不需多列。

总而言之,桓温没有帝王之相。以王猛、谢安之才,绝不满足于权臣参谋,所以他们才是弃桓温而去的原因。可惜桓温,一代豪杰兼名士,为臣不甘,为帝决断不足,踌躇之间时机逝去,留在人间谤多于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会被两位千古名相嫌弃
桓温是东晋权臣,全盛时期手握数十万雄兵,掌控半数以上国土。桓温一生功绩,始于平定成汉,把蜀地重新纳入晋帝国版图;生涯顶峰在三次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桓温权倾朝野,也野心勃勃。他不甘在一人之下,一直阴谋篡位。然终桓温之世,不能取晋朝而代之,在野心未遂的情况下,闭上死亡的眼睛。桓温终不能登基称帝,有许多原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得力辅臣,如汉高祖有张良,曹操有荀彧,刘备有诸葛亮。阅览史书,发现东晋非无此类人才。不但有,还不止一人,他们在中国历史上英名显赫,称为千古名相也不为过。跟桓温同时代的两位名相,一个是王猛,一个是谢安。王猛辅佐前秦苻坚巩固权力,推行仁政,统一北方。仅仅十几年的时间,王猛结束了北方七十年的分裂,几乎让国家达到升平治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奇迹。苻坚信任备至,王猛戮力尽才,为后代所艳羡的千古君臣际遇。可惜苻坚对王猛太过信任依赖,导致王猛身兼多职,一身数用,高度...
· 朱棣为什么会遭到子孙的嫌弃?
明朝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的皇帝,有的生性玩乐,有的发愤图强,纵观大明276年风雨沉浮,最受人关注的皇帝莫过于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朱元璋自然不用多所,作为王朝的开创者,理应受到万世尊崇,而朱棣上位的手段虽然并不光彩,但是不能掩盖他所取得的成就,史学家认为评价历史最杰出的帝王时,一定会有朱棣的席位。与成长在朱元璋羽翼下的建文帝不同,朱棣生于战乱时代,在他出生时,朱元璋正与自己最大的敌人陈友谅打的不可开交,甚至都来不及给下生的孩子取名,一直在前线指挥战斗,直到7年之后,朱元璋顺利拿下应天,转头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竟然都有7个儿子了,于是在祭祀祖先过后,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各自取了名字,7岁的朱棣第一次有了名字。随着天下已定,朱元璋广封朱氏子孙,为了磨炼他们的品行,下令朱棣在内的皇族子孙前往安徽凤阳,这一去就是4年,这些年的经历让朱棣深刻感受到了民间疾苦,当上皇帝之后常常与人诉说,自己南征北战,...
· 他出生就遭到母亲嫌弃,被尼姑抚养,最后成千古一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的国家,然而伴随着国家的兴盛和衰落从而让我们后人见证了一个历史的奇点,其中还有我们目前没有发现的有,想必以后我们也能慢慢的解开历史的真面目,然而今天给你们说的主题便是:此人遭到母亲嫌弃,从而被尼姑抚养没想到后来却成为千古明帝。这应该也是让她想不到的事情。我们感觉历史上其实是并不看外貌的,因为古人在外貌上基本就是—一个样子。然而其实我们也就想错了,在历史上还真就有过这么事情。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就是这么个情况,传闻他曾经出生前因为外貌丑陋被自己的母亲很嫌弃,其中有一次看了孩子一眼马上把他扔到了地上。后来无奈让尼姑收养他。但根据《隋书》当中的来记载,有一个尼姑对他的母后吕氏说过这么一句话:杨坚这个孩子不可与常人一样抚养。所以这名尼姑将杨坚带到别馆自己一个人亲自抚养。这样的故事真假想必你们心里多少有点数,看看就行了别认真。...
· 桓温为什么始终不能称帝?只因两大名相不肯辅佐!
桓温为什么始终不能称帝?只因两大名相不肯辅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桓温是东晋权臣,全盛时期手握数十万雄兵,掌控半数以上国土。桓温一生功绩,始于平定成汉,把蜀地重新纳入晋帝国版图;生涯顶峰在三次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桓温权倾朝野,也野心勃勃。他不甘在一人之下,一直阴谋篡位。然终桓温之世,不能取晋朝而代之,在野心未遂的情况下,闭上死亡的眼睛。桓温终不能登基称帝,有许多原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得力辅臣,如汉高祖有张良,曹操有荀彧,刘备有诸葛亮。阅览史书,发现东晋非无此类人才。不但有,还不止一人,他们在中国历史上英名显赫,称为千古名相也不为过。跟桓温同时代的两位名相,一个是王猛,一个是谢安。王猛辅佐前秦苻坚巩固权力,推行仁政,统一北方。仅仅十几年的时间,王猛结束了北方七十年的分裂,几乎让国家达到升平治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奇迹。苻坚信任备至,王猛戮力尽才,为后代...
· 一代千古名相姚崇:被武则天非常看好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从小不务正业,整日玩鹰斗狗。在当地当一小公务员混日子。一天陕州刺史想给女儿找个女婿,就把州内的适龄公务员都找来,找相面的给看看。相面的一看,余人皆碌碌,只有那个小姚,前途不可限量。于是刺史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一州人跌破眼镜,孔明娶阿黄丑女,你嫁文盲老公,另类啊。姚崇娶了老婆之后,母亲跟他说,媳妇也给你娶了,你该长点心了,不要整天玩了,要不糟蹋了人家姑娘。姚崇听了,折节向学,与过去的他决裂了。网络配图可见一个男人娶个好老婆是多么的重要。姚崇的公文写的特别好,下笔成章,奏决若流,武则天很看好他,提拔为跟班秘书。一次跟姚崇闲聊,你说周兴来俊臣他们搞了好多冤假错案,可是我派身边的人也去问过,他们都承认了自己的罪状了啊。你说咋回事。姚崇说,您倒是复核过,可是也不能每个案子都复核啊。狄仁杰要不是您复核,早就成刀下亡魂了。现在我以全家百口人命担保,绝对再没有造反的人了。如果以后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