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宣宗死前下诏裁放宫女:禁其嫁给未中进士书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5
转发:0
评论:0
唐宣宗死前下诏裁放宫女:禁其嫁给未中进士书生,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哪怕已经做了宰相高官,如果不是通过“高考”途径选拔上来的,心里终究感到缺憾;即使连年高考连年落第,直到老死,心中也无遗憾,足见古人对高考的痴狂程度。

  古代皇帝是世袭制,不用那么辛苦去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登上君临天下的宝座。不过,唐代有位皇帝竟以此为憾,他就是唐宣宗。为了满足自己的高考欲,他竟然在皇宫中的柱子上题写 “乡贡进士李道龙”,又在殿柱上自题:“乡贡进士李某。”不能参加高考,唐宣宗只能自诩为进士,以便达到心理上的满足。

1_meitu_28.jpg

  唐宣宗对那些科举中第者非常羡慕,《唐语林》卷四云:“宣宗爱羡进士,每对朝臣,问‘登第否’?有以科名对者,必有喜,便问所赋诗赋题,并主司姓名。或有人物优而不中第者,必叹息久之。”身为皇帝,在朝堂上商讨国家大事时,唐宣宗经常会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如果是肯定回答,就替人家高兴;相反,就连连叹息,以示惋惜和同情。

  唐宣宗还经常出宫微服私访,与举子交际,遇到文采出众的考生,就将其姓名告诉给考官,交代主考官让其进士及第。唐代孙棨的《北里志序》就说,唐宣宗“往往微服长安中,逢举子则狎而与之语。时以所闻,质于内庭”。五代时期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八记载:唐宣宗有一天遇到时任陕州廉使、颇有诗名的卢沆,向他索取诗卷,“袖之乘驴而去”,第二天,对大臣说起卢沆,“令主司擢第”。有时候,其微服私访的目的是想了解民间对高考录取结果的评价。《旧唐书·宣宗纪·大中元年春正月》就说:“帝雅好儒士,留心贡举。有时微行人间,采听,以观选士之得失。”又据《云溪友议》卷下记载:唐宣宗临死前下诏裁放大批宫女,准许放出的宫女嫁给文武百官,但就是不许嫁给没有考中进士的举子。

  遇到这么一位痴迷高考的皇帝,当时的举子们,实在幸福极了!难怪在唐宣宗朝,“进士自此尤盛,旷古无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进士晁端中
晁端中(1051年―1100年),宇元升,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十岁能为古诗,草圣奇异。哲宗元祜六年(1091)进士。晁端中调赵州平棘尉,迁雄州防御推官。元符三年,知颍州沈邱县,将行而卒,年五十。事见《鸡肋集》卷六八《雄州防御拾官晁君墓志铭》。
· 明帝朱棣欲娶妻妹未果竟放“狠话”禁其嫁他人
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第二位比较贤德的皇后、活了46岁的徐氏病逝了。《明史》载,永乐皇帝朱棣“悲恸,为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为具物。”而且朱棣和他的父亲一样,一直到死“不复立后”。其实,朱棣并不是不愿“复立后”,而是没能如愿,中间有一个小插曲,正史里不曾涉及。徐氏死后,可能是与徐氏感情笃深的缘故,也或者是其他原因,朱棣曾经谋求娶徐氏的小妹,即他的小姨子,结果却遭到了岳母谢氏的拒绝。网络配图谢氏是在“战争年代”经过朱元璋撮合嫁给徐达的。徐达原先的夫人姓张,但张氏为人粗俗强悍,喜欢鞭打下人。朱元璋因此对徐达说,你的老婆不贤惠,不能帮助你成就功名,我再给你介绍一个。朱元璋介绍的就是谢氏。谢氏一连给徐达生了四男四女,长女即后来的徐皇后,她因为“幼贞静,好读书”,朱元璋闻其贤淑,向徐达提亲,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四子朱棣。谢氏的第二、第三个女儿嫁的也是皇子,代王和安王。徐氏死的时候...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常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哪怕已经做了宰相高官,如果不是通过“高考”途径选拔上来的,心里终究感到缺憾;即使连年高考连年落第,直到老死,心中也无遗憾,足见古人对高考的痴狂程度。古代皇帝是世袭制,不用那么辛苦去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登上君临天下的宝座。不过,唐代有位皇帝竟以此为憾,他就是唐宣宗。为了满足自己的高考欲,他竟然在皇宫中的柱子上题写“乡贡进士李道龙”,又在殿柱上自题:“乡贡进士李某。”不能参加高考,唐宣宗只能自诩为进士,以便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唐宣宗对那些科举中第者非常羡慕,《...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常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哪怕已经做了宰相高官,如果不是通过“高考”途径选拔上来的,心里终究感到缺憾;即使连年高考连年落第,直到老死,心中也无遗憾,足见古人对高考的痴狂程度。网络配图古代皇帝是世袭制,不用那么辛苦去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登上君临天下的宝座。不过,唐代有位皇帝竟以此为憾,他就是唐宣宗。为了满足自己的高考欲,他竟然在皇宫中的柱子上题写“乡贡进士李道龙”,又在殿柱上自题:“乡贡进士李某。”不能参加高考,唐宣宗只能自诩为进士,以便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唐宣宗对那些科举中第者非常...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常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哪怕已经做了宰相高官,如果不是通过“高考”途径选拔上来的,心里终究感到缺憾;即使连年高考连年落第,直到老死,心中也无遗憾,足见古人对高考的痴狂程度。网络配图古代皇帝是世袭制,不用那么辛苦去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登上君临天下的宝座。不过,唐代有位皇帝竟以此为憾,他就是唐宣宗。为了满足自己的高考欲,他竟然在皇宫中的柱子上题写“乡贡进士李道龙”,又在殿柱上自题:“乡贡进士李某。”不能参加高考,唐宣宗只能自诩为进士,以便达到心理上的满足。网络配图唐宣宗对那些科举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