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汉朝名将李广:时常迷路导致最后无法封侯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8
转发:0
评论:0
汉朝名将李广:时常迷路导致最后无法封侯,李广先生很可怜,一生披荆斩棘,战功无数,最终却与“封侯”无缘。倒是他的死

  李广先生很可怜,一生披荆斩棘,战功无数,最终却与“封侯”无缘。

  倒是他的死对头匈奴人给了他一个无冕封号——“飞将军”。自己的敌人都如此敬畏自己,为什么大汉王朝却如此吝啬呢?为此,不仅李广先生想不通,后世之人也是云里雾里,众说纷纭。

  自古诗人多豪情。于是,很多描写李广将军的诗句便出现了,诸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之类的,都是称颂李广将军英雄事迹的,可见“飞将军”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名气散布于朝野,爵禄却未封于庙堂,看起来是有失公允了。其实,只要多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李广之所以至死没有封候,不是因为朝廷厚此薄彼,有意怠慢,而是因为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的。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大汉王朝开创不久,志得意满的刘邦就与匈奴人干上了。但显然,这次刘邦真真是失算了,与项羽打了那么多年仗,国力匮乏、百废待兴,疲惫的汉王朝哪里是快速崛起的匈奴人对手,结果中了人家诱敌深入之计,被匈奴人团团围困在白登山,差点就断送了新兴的汉王朝政权。好在匈奴人尚没有统一天下的意识,加之对汉军缺乏全面的了解,最终匈奴以胜利之师放走刘邦。

rdn_53ff12687ff3a.jpg

  而“白登山之围”,如一盆冷水,让刘邦看到了匈奴人的实力,也看到了大汉朝的积贫积弱。于是,刘邦及时调整国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怀柔手段;对内则休养生息,与民生计。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文景时期。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终于迎来了“文景之治”的辉煌,大汉王朝日益强盛。在这期间,汉朝的军事策略始终是战略防御,尽管匈奴人仍时常在边境骚扰,却从来没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对抗。李广将军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军。

  要说抵御匈奴人入侵,李广将军的确是一把好手,要不也不会造成匈奴人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但此时此刻,最高统治者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内部稳定和经济建设上,而不是对外扩张。防守就是防守,不同于进攻,成功了是本分,失败了是罪过。如此一来,这个被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的李广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汉朝皇帝明白,从当时的战略格局看,匈奴人即使再厉害,也不会危及到政权,而一旦发生内乱,却足以撼动大汉王朝的根基。当时国内的环境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各诸侯国蠢蠢欲动,觊觎皇位者大有人在。可以想见,与防御匈奴的骚扰相比,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要远远大得多。两者一对比,哪里还能轮得到李广封侯呢!

  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刘彻即位。在经历了“文景盛世”之后,国内基本稳定,大汉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汉武帝决定不再对外绥靖,而是要大规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变被动为主动,以此达到一劳永逸、永绝后患的战略构想。

  按说,国家兴兵,对一个将军来讲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但此时李广已难以适应新的作战需要了,以前李广大都习惯于防御性作战,拒敌于国门之外,几乎没有率领大兵团深入匈奴腹地作战的经验。最初的几次战斗,李广都收获甚少,有一次还被匈奴人俘虏。虽侥幸逃脱,却也给“飞将军”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汉武帝本一代雄主,为实现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统治手段上,大力推行“法家思想”,不论资历,不分年龄,不问出身,有功则奖,有过则罚,手段可谓雷霆万钧,几近苛刻。

  这种环境下,享有崇高声誉的李广很难有所建树。汉武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打破思维定势,大力提携年轻将领和优秀军事人才,像卫青、霍去病等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的。这些人虽然出身低微,却具有超前的开拓精神和非凡的军事才能,行军作战往往不拘一格,具有很强的远程打击能力。

  与这些年轻将领比起来,老将李广总是相形见绌,跟不上步子,加之年龄已大,李广就更难在横扫匈奴的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了。既然不能作为主将出战,李广就只能跟在这些年轻人身后配合。如此以来,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广自然拿不出过硬的战绩,劳而无功,封侯又如何得以实现呢!

  不封侯也就罢了,只要有仗打,终不失军人本色。但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李广心里极度窝火的时候,有一次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因迷路贻误军机,被二十出头的卫青责骂。以六十岁高龄征战沙场,这是何等气魄,如今却被一个年轻人责骂,李广不禁羞愧难当,一气之下,自杀身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朝名将李广历经百场战役,最后仍被封侯,时也命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道出了李广多少辛酸,忠心耿耿,戎马一生,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经历了大大小小70多场战役,照理说也是三朝元老了,为什么到死也未被封侯,究竟是实力不够还是有其他隐情导致李广未能被封侯呢?其实在以前,对于封侯是有严格要求的,第一点就是要有俘虏或者直接斩杀过匈奴的王,相,将军等等,其次就是斩杀匈奴首级要达到千数以上,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另外一个就是子承父业,父亲在战斗中因为做出巨大的奉献而死,那么儿子就可以封侯。这就不难看出李广未能被封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气不佳,在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时期,主张的是和平政策,对匈奴采用的是“和”的策略,所以封侯所要求的斩杀匈奴首级需要达到千以上,李广就不满足,所以相较于卫青,霍去病来说,李广真的是生不逢时,没有遇到战事多的时候,同时也因为汉武帝时期的封侯制度不够完善。如果要以累计计算,李广大大小小这么多场战役算下来,取...
· 西汉名将李广为何难封侯李广下场是怎么死的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就是这位人称“飞将军”的名将,终其一生竟然没有得到封侯,引来民间无数惆怅,“李广不封侯,古往今未同一哭”,“自叹马卿常带痪,还嗟李广不封侯”。要说起来,汉代的封爵制度还是基本能体现论功行赏公平竞争原则的,可这种制度竟然没有落实到功勋卓著的李广身上,相比之下,李广堂弟李蔡的为人和名卢均在李广之下,却被封了乐安侯,还当了一段子奉相;就连李广的部丁甚至士兵也有人封上了侯;这似...
· 飞将军李广,至死难封侯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但李广难封是真的不走运吗?历史评价一个人常带有感情色彩(现代评价一个人多带有政治色彩),对李广同情多于理性分析。因此对于李广难封侯的原因,除了其不走运外,还有其它方面原因。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在做上谷太守时,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个人生死于外,战斗非常勇猛。以力战为名。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皇上爱其才,恐亡之,把李广调到上郡做太守。老子曰:“揣而锐之,不可长葆。”意思是兵器太锋利了就容易折断。李广本人自以为天下无敌,从心底里蔑视匈奴人,因此每次...
· 李广为何不被封侯
“李广不封侯,古往今来同一哭”,应该说是一句名言,我很早以前就听说了。据说这是一个不知何方高人何时何地出的上联,我想了很久,也没对出来。查资料,也没查着。倒是查到了一句唐诗,是一个叫崔峒的诗人写的“自叹马卿常带疾,还嗟李广不封侯。”(《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看来民间感叹李广不封侯的是大有人在。其实从比李广晚不了几年的司马迁写《史记》的那个时候起,对李将军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就非议颇多了。为什么老百姓对这个问题总是梗梗于怀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封侯的好处是大大地,一方面享有荣耀的头衔和崇高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抛开头衔和地位等虚名,还有很多实惠,比如享有封国或食邑;可以置官署;爵位世袭,子孙三代都幸福;坐享衣食租税;免服国家的某些劳役和减轻惩罚等等等等。是谁规定“侯”有这么多特权呢?当然是当权者,是当权者为了维护其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政治制度。有关爵制的记载,可以上溯到周代...
· 名将李广为何走不通封侯之路:不循规则否定圈子
他自持胆量过人和射技超群,频繁与敌作战,他以为越打越能接近目标,结果却应了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网络配图汉代,侯爵是人臣的最高待遇、最高荣耀,也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凡是进入仕途的人,无不心向往之,梦寐以求。然而,封侯又是一件说不明白的事情,有的人顺风顺水,轻易地实现了目标,还有的人拼了一辈子,功绩不小,名声也大,但最终还是与侯爵失之交臂,李广就是这样一个人。李广生于陇西成纪(今天水),历经汉文帝、景帝和武帝三朝,在边陲工作40多年,参加大小战斗70余次,七次当边地太守,多次率队出征,屡屡立下战功,但封侯愿望却始终未能实现。读《资治通鉴》,可以看出,封侯对李广而言,仅是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始终未能跨越,个中缘由,司马光没说,多事的后人却屡屡提及,唐初诗人王勃还特意发出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叹。那么,李广为何难封,症结究竟在哪儿?其实,事情并不复杂,问题就出在他自己身上。他带兵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