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解密:汉和帝刘肇究竟是如何知道窦宪要夺权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6
转发:0
评论:0
解密:汉和帝刘肇究竟是如何知道窦宪要夺权的?,窦宪不屑汉和帝,汉和帝不满窦宪。窦宪欲做掉刘肇,不料不久便被汉和帝知道了。对

  窦宪不屑汉和帝,汉和帝不满窦宪。窦宪欲做掉刘肇,不料不久便被汉和帝知道了。对于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史书上只有五个字记载“帝阴知其谋”(《后汉书》)。此时看似简单,背后实则隐藏了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读史,要读懂,更要读通。那么,刘肇究竟是如何知道窦宪要夺权的?

  刘肇(公元79——公元105年),即汉和帝,汉章帝的第四个儿子,一生主要干了两件“大好事”——打败匈奴和击垮窦氏,也干了一件“大坏事”——宠信宦官。

  汉室皇脉衰微,汉章帝刘炟被马皇后抱养,其继承者刘肇也没有逃过被窦皇后抱养的命运。俗语云:“有再一再二,无再三再四。”皇族不兴,苍天不佑,凋谢之际也就不在话下了。刘肇的生母是梁贵人,在被抱养后,幸亏窦皇后视之为骨肉,他本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日后养母的强势行为却令两者之间反目为仇,倒戈相向。窦氏雄心壮志,力图壮大自我,打击刘家;刘肇不辱使命,祈望转危为安,整垮窦氏。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窦刘两家的殊死搏斗在所难免。

  公元82年,被立为太子;公元88年,登基为帝。一人当官,鸡犬升天。十岁儿童刘肇成了最高统治者,自然会给自己的养母“加官晋爵”,“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后汉书》),本想为安抚,不料引火烧身。“太后临朝”无疑为这场皇权相争敲响了开场锣。在埋葬了汉章帝后,窦太后“执白先行”,下了第一道诏书,并在其中不动声色的隐喻道:“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此语可谓一语双关,偷换概念,意味深长。

  皇帝小,自然不懂事,可是你别忘了,谁都有长大的一天。窦家从来没有看得起汉和帝这个小皇帝,你别装蒜,要明白是谁在为你保江山。窦氏仗势欺人,权倾朝野,逐渐长大的汉和帝自然看在心里,记在心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窦氏面合心不合。公元92年,东汉13个郡国同时发生地震,震后自然是大旱蝗灾。有人认为,这昭示着一个大改革即将到来。在我看来,未必是,自然现象本无象征性,如果非要强加些什么的的话,那笔者就说,这征兆着刘窦两家之间已经有一条不可逾越的裂隙。两岸间搁着个湍急的洪流,距离不是一般的长,靠着一个独木桥连接着。我想干掉你,你想整死我,为了夺得独木桥中间隔着的那个皇冠,忘却了胆怯,个个装出天下第一的架势,朝着那个沾满血性的皇冠迈着正步,咔咔而来,落地砸坑。

be722d738bd4b31c5fe3e32385d6277f9c2ff8ef.jpg

  刘肇已不是昨日那个嗷嗷待哺的襁褓稚子,已经落拓成一个惨绿年华的雏鹰展翅的“五好青年”。皇帝要强大,窦宪看不下去,于是便找来自己的爪牙郭举、郭璜、邓磊等人,共同谋划杀害汉和帝这件大事。就在这时候,汉和帝竟然知道了这件事,但对于从何得知,却无记载,仅有“帝阴知其谋”(《后汉书》)这五个字记载。可见,这里面的猫腻很大,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好好玩味。弑君篡权这种大事,保密措施应该很好,或者说相当好,那刘肇是怎样知道的呢?是偶尔耳闻,是卧底通风,还是通过其他见不得人的卑劣手段?

  在笔者看来,是有人给刘肇通风报信。此话怎讲呢?窦宪仗着自己的家族优势和作战英勇,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窦宪最大的长处是骁勇善战,曾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破北匈奴,在燕然山刻石记功而妇孺皆知;可是他最大的败笔也在此。他仗着自己的卓越战绩,心高气傲,自视为天下第一,无人可与自己相提并论。窦宪是个战将,不免眼高手低,平日里的霸道作风自然惹恼了很多人。比方说,他曾用很低的价钱收购了沁水公主的庄园田地,公主见其势力强大,只好隐忍不言。窦宪不仅得罪尽了皇室贵族,也得罪尽了朝中同僚。皇室贵族对他的态度是侧目以视,朝中同僚对他的态度是磨刀霍霍。他对上层尚且如此,对待寻常百姓更是欺辱剥削殆尽。窦宪一手遮天,自然会无数见风使陀之人寄居在其旗下,“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后汉书》)。你在社会上,越得势,得罪的人也就越多,虽然目下还没有浮现。皇帝是天下的象征,你要非法篡权,那是不得人心的,再说国君又没什么特大过失,你飞扬跋扈别有用心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吗?那是不可能的。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向皇帝通风报信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为什么其他可能不行呢?先说,偶尔耳闻。想弑君夺位这种事,自然不可大张旗鼓的讨论,只能是私底下你一言我一语,皇帝不可能在现场听到,听人谈起更是无稽之谈。窦宪等人早已派人死死的盯住刘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像自己报告。窦氏兄弟,已经限制了国君与大臣的直接接触,只能通过宦官间接接触。经过长期观察,汉和帝认为只有郑众可以“交心”。汉和帝自由都被限制了,更无可能偶尔听闻此事。再言,卧底通风。汉和帝自小受到窦氏的遏制,身边根本没有多少心腹。心腹都没有,“卧底通风”这种说法又从何谈起呢?

  据史书记载,帝阴知其谋,乃与近幸中常侍郑众定议诛之。(《后汉书》)综合而论,我们可知,这个通风报信的人平日与汉和帝接触不多,甚至是大道上陌生人的关系,只是因为他不满窦宪的恶举,挺身而出,甘愿冒被杀的危险,置身通过宦官传信这一个渠道,给皇帝报告了这个重要消息。对于他是谁,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只知道这是窦宪嚣张惹出的“画外音”。

  窦宪最终被逼自杀,是罪有应得的,谁叫他不把人当人。刘肇得到这个意料之外的消息后,立即和郑众商议此事,着手斩草除根。窦宪当时正在镇守凉州。刘肇先把他调回了京城,并从前朝中汲取营养。动手的前一天晚上,汉和帝,一方面,派丁鸿带兵死守城门;另一方面,派执金吾、五校尉等人领兵郭璜、郭举父子和邓叠、邓磊兄弟这些小鬼。围点打援,个个击破,窦宪也就孤军难守了。到了第二天,派遣使者到窦家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遣散窦固、窦景等人。汉和帝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便让窦氏兄弟个个自刎而死。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有人通风报信,那事成之后,为什么没有进行奖赏,在史书上没有记载呢?我的结论是,这事和这人都目标太大,如果一旦公布出来,这位仁兄的性命恐怕就难以长久了,只能是偷偷的奖赏。史书上并不是什么都会记载的,一些私密事是不能公布的,而且据笔者推测,在这次传送信息的过程中,有人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皇帝是正义的化身,是正义之师,哪能关联上不光彩之事,如果让你的其他臣民知道怎么办?你还有何颜面再坐这个宝座?所以,还是不提为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和帝刘肇怎么死的?汉和帝刘肇墓在哪
汉和帝刘肇怎么死的?汉和帝刘肇墓在哪汉和帝刘肇(79年―105年),东汉第四位皇帝,88年—105年在位。建初四年(79年)出生,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执政。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将窦氏一网打尽,在位17年,元兴元年病死,终年27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元兴元年(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汉和帝病死于京都洛阳的章德前殿,只有二十七岁。汉和帝死后,他的小儿子刘隆出生只有100多天,而背后垂帘听政的就是汉和帝时期的皇后邓太后。对于汉和帝死的这么早,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最多的是后宫下毒害死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汉和帝亲政太早,导致老婆娶太早,啥意思呢。汉和帝总共有两任皇后,92年,汉和帝...
· 汉和帝刘肇简介刘肇是怎么死的?
潮起潮落,王朝更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一个王朝如果中途出了一位贤明懂治国的君主,则能稍微阻止王朝覆灭的速度,延续国祚。若是没有,自然也就一刻不停的驶向灭亡深渊。东汉是西汉之后的王朝,是王莽篡汉后,由刘秀建立的政权。刘秀恢复汉室江山,也使得国家实力恢复,但因着历史的必然性,东汉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公元25年刘秀称帝,一直到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东汉王朝一共存在了195年。虽然东汉说是西汉的延续,但也算是一个新的王朝。一百多年的时间,其实算是比较短的了。中途没有出现圣贤的君主吗?除了刘秀的光武中兴外,众所周知的东汉盛世明章之治,其实还应该再有一个盛世,那便是汉和帝刘肇的“永元之隆”。之所以不算盛世,是因为永元之隆存在的时间较短。刘肇虽然使东汉实力达到极盛,但是他心比天高,命比之薄,只活了27岁。因为年轻早逝,后继者又不能继续永元之隆的辉煌,自然无法开辟另一个盛世。因...
· 汉和帝刘肇有几个儿子?汉和帝刘肇子女简介
汉和帝刘肇(79年―105年),东汉第四位皇帝,88年—105年在位。建初四年(79年)出生,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执政。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将窦氏一网打尽,在位17年,元兴元年病死,终年27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子女儿子长子:平原怀王刘胜,母不详。次子:汉殇帝刘隆,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女儿长女:刘保,延平元年(106年)封脩武长公主。次女:刘成,延平元年(106年)封共邑公主。三女:刘利,延平元年(106年)封临颍公主,下嫁即墨侯、侍中贾建。四女:刘兴,延平元年(106年)封闻喜公主。
· 汉和帝刘肇英雄出少年
窦太后刚刚临朝的时候,就利用私情赋予窦氏兄弟重权。窦氏兄弟也仗着窦太后的庇护,骄纵蛮横,欺负百姓,甚至擅自征调边防部队。实际上,一些正直的朝廷大臣早已经对窦太后的这些、刚愎放纵的行径,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情绪。从“太后临朝”的时候开始,他们就不停地上书进谏,有的时候甚至以死抗争,期望将黑暗的政治挽回到清明中。仅根据《资治通鉴》统计,不及五年时间,大臣们就对于各种问题进行上书,次数高达十五六次。对于窦氏的贪婪与霸权,群臣们都是愤怒不已,为朝廷的黑暗而痛心疾首,为皇帝的年幼无奈而痛哭流涕,他们强烈地呼唤着皇帝的坚强。公元92年,是个多事之年。那一年,汉室江山接二连三的发生灾难,地震、大旱、蝗灾。老天爷似乎在用这些不平凡的事件告诉人们这表面上看似平静的天下将有大事要发生了。然而,不管是谁执政,在灾害频发的年代,受苦受难的永远只能是平民百姓。人总是要长大的,到了公元92年的时候,汉和帝也已经14岁了。...
· 汉和帝刘肇皇后与众不同
熹皇后是汉和帝的皇后,本命叫邓绥。邓绥这个人的来头可不小,最早可以追溯到她的祖父。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后,天下大乱。四方英雄齐聚一地。在这个过程中,邓绥的祖父邓禹跟随刘秀,因为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所以两人一块打仗也打得特别顺利。战争中,邓禹打了许多次胜仗,建立了许多战功。作为开国功臣,在刘秀登基之后,他被封爵,之后又官升至太傅。那时候,邓氏家族在朝廷里声望很高。邓绥的祖父如此威武,虎父无犬子,邓绥的父亲也是个不小的官,她的母亲还是阴皇后的侄女。可以说,邓氏家族也是个豪门。在豪门成长,良好的家教是少不了的。邓禹对后代也管教得很严格。所以,邓绥从小就严守家规,十分听父母的话。正因为如此,她从小就受到大家的喜爱。祖母更是把她当作珍宝,拿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即使她已经上年纪了,仍然为邓绥剪头发。不过,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眼睛自然也有点问题,那天,她替邓绥剪头发的时候,剪着剪着,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