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解密:唐宋诸位诗人是如何描述清明时节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0
转发:0
评论:0
解密:唐宋诸位诗人是如何描述清明时节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 4月5日。

  2008年,我国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其实,在唐宋时期,清明就是法定假日,短的话放假四天,长则七天。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习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是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期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早在西周时,人们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曾提及一个齐国人,向妻子吹嘘自己跟有钱有地位的人在一起吃饭,原来却是向那些扫墓的人乞讨残羹剩饭。令人感到既好笑,又有几分恶心。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已经开始盛行。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颁布敕令,将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于是,扫墓成了社会风俗。

  那么,唐宋诗人是如何吟《清明》的呢?

8420-160304092Q3_meitu_39.jpg

  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形式多样。但是,杜牧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

  “路上行人欲断魂”,着重写诗人的情感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触景生情,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望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焕然一新的景象,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前抑后扬,相映成趣。这首诗,整篇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巧妙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北宋诗人王禹偁的《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北宋诗人王禹偁笔下的清明显得与众不同:没有花也没有酒的清明节,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像山野荒寺修行的僧人一样,使人觉得冷落萧条。一切对于诗人来说都显得很淡漠,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王禹偁借写清明,写出了过去读书人的贫困生活和苦学精神。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品味着孤独,苦苦地追寻。看似做作而自恋,但这首诗从语言到情绪上的淡泊还是比较到位的。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可以说是清明诗的又一境界和新的高度。

  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叹。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形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政治上的坎坷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总之,诗人生动地描绘了万物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与杜牧诗不用典故,没有华丽的词藻,而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淳朴的乡村风俗画,两首诗相映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明"时节念爹娘
"清明"时节念爹娘“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爹!娘!娘您已经离离开我们30年了……爹您也离开我们25年了……爹娘都走得那样悄无声息,爹娘都走得那样平和安详。爹娘走时脸上还带着微笑,爹娘走时脸上还留着慈祥。爹娘都带着对人世的无限眷恋,爹娘都是带着无愧人生的笑容而去的,爹娘都是一步一回头地走向天国的。去和自己的祖先相见……去和自己的恩爱夫妻相见……爹娘都可以自豪地相互诉说:“我们老两口都对得起列祖列宗,我们老两口都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如今咱老yu家,人才两旺,儿孙满堂”。儿女也知道人生路上都是这样的,上天总会有一天把您召回的,然而这一切却分别来得那样的突然。这怎不叫儿女们,肝胆揉碎,哭断衷肠。几十年来,儿女们把丧爹娘的痛苦埋在心坎。爹娘是伟大的爹娘!始终把养儿育女的重任承担。起早贪黑地干活,省吃俭用的生活,勤俭持家的立业。累得骨头快要散架时才躺一躺,歇一歇。爹娘走过几十年的人生路,都...
· 清明时节筑高坟
白头山腹地有个地区叫赫尔里,那里的人去世以后都不起坟,棺木掩埋后踏平了事,同时在棺木周围栽种一圈人参。等到三年后的清明节这天,后人才在坟地处筑起一座高高的坟墓,并举办隆重的发丧仪式,而那些人参已经长大了。说起这个风俗的由来,里面可有着一个奇特的故事。康熙年间,赫尔里这个地方是满人聚集地,当地有个人家男主人叫额尔敦·郭罗,膝下只有一子叫汉青,一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这天汉青进山狩猎,意外地采获了一颗野生六品叶大人参,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宝贝!汉青立刻想起老爹爹常年体虚气弱,有了这宝贝人参,定能益寿延年!汉青飞跑回家,兴冲冲叫着:“爹,我挖到一颗大人参!给您做六十岁的生辰贺礼吧!”郭罗看见人参,眼睛一下子熠熠闪光,连声叫着:“宝贝!宝贝啊!”汉青把人参交给爹,走进内室去见娘,扔下了几只才打回来的山鸡,娘连忙吩咐厨子做汉青最爱吃的山鸡炖鲜野蘑。晚上,汉青忽然肚子疼痛,想来是野蘑菇吃多了...
· 解密:外国人是如何描述康熙皇帝玄烨的相貌?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皇帝到底长啥模样?不妨看一看,外国人是如何描述康熙皇帝相貌的。朝鲜使节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广颡,颐稍杀,疏髯犯颊而斑白,雌雄眼,神气清明。”荷兰使节《鞑靼旅行记》:“皇帝中等人材,是位慈祥、稳重、举止端庄的人,他那威严的外表,无论从那一方面看,即使放在千人之中,也与众不同,能够立即分辨出来,这是由于他想使自己的容态和举止,让人—看便是心地高尚的人所造成的。”法国传教士白晋:“他威武雄壮,仪表堂堂,身材高大,举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双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圆而稍显鹰钩状。虽然脸上有一点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美好形象。”白晋还曾记述康熙皇帝个人生活与国家开支的使用情况:“他非常节制个人的开支,同时又十分慷慨大方地提供国家的经费。...
· 清明时节说清明――《族谱》微电影
微电影《族谱》根据何学滔闪小说《族谱》及左世海、陈耿洪、王冬梅作品改编段德夫从偏僻山区的左皇台村考上大学后,仕途坦荡。随着职务升迁,他资助村里几次重修族谱。然而,近年来的段德夫,专横霸道,我行我素,涉足娱乐场所,拍摄不良照片……发现手机丢失时,想要通过家族关系和金钱摆平,但被严词拒绝。段德夫意识到事态严重,想起老母亲的话,悔泪满眼,可是为时已晚……最后一版《段氏族谱》中,也只留下“段德夫”三个字。这是一部以编撰族谱这一特殊角度,倡廉的短片。外景地选的是“大张包(大同张家口包头)长城金三角”地区农村。音乐元素为山西民歌和地方秧歌,力求具备大同地域特色。2015年7月摄制。现在广西电视网播出。
·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的传说及来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