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解密:大文豪欧阳修为何会鄙视大清官包青天?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7
转发:0
评论:0
解密:大文豪欧阳修为何会鄙视大清官包青天?,在连续参倒了张尧佐、张方平、宋祁之后,包拯以枢密院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一职

  在连续参倒了张尧佐、张方平、宋祁之后,包拯以枢密院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一职。不知道宋仁宗出于何意,发布这样一个任命。总之,任命一出,朝中哗然,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是宋朝文坛的领袖人物——欧阳修。

  欧阳修三十岁出头就曾经参与“庆历新政”而成为朝中新锐,虽然之后被贬,却因其为政为文的出色表现而获得士大夫和天下文人的共同尊敬,“醉翁之意不在酒”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此时的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跟随皇帝左右,负责起草诏令,风头正健,前途远大。本来,六十多岁的老包拯当然不应该畏惧四十来岁的欧阳修。有道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俗话又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可老包拯却因为欧阳修的几句议论,而闭门不出,不敢去担任“三司使”一职。为什么?

  欧阳修如此评价包拯:“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前半句说,牵牛的人牵着牛踩了人家的田,却被人家把牛也抢走了。牛踩了田,确实有罪过,可是你把牛都抢走,这个罪过实际更大啊。

4abae5ed51f2e60279f05541.jpg

  看得出欧阳修对几位三司使被罢免,是心有不满,以为量刑过重。后半句说,不但如此,你包拯还贪恋这个三司使的富贵,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欧阳修的一番言论,确实有杀伤力。为什么呢?

  因为欧阳修的立论基础和包拯一样,是建立在中国儒家的道德仁义之上。一是,儒家讲究修身,但更注重恕道。即便是几位官员在修身品行上有过错,可是罢官却有违恕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包拯却毫不宽容,对他人的错误一棍子打死。更重要的是,在罢免了前几位三司使之后,自己却接任此职,于是便有了私心。任谁看包拯此举,都会认为包拯是为了自己担任三司使,而抨击前任官员。于是一向公正严明的包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自己了。

  可是,一向以刚毅著称的包拯是不会屈服与的,不久就正式出任三司使。所谓“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道德,有时候是一把杀人刀子,杀人不见血。可有时候却只是一只纸老虎,小拇指一捅就破。在任命之初,大家还有些议论,可过了几天的新鲜劲,中国人就会关注新的热闹了。加上包拯自己到任之后废除掉三司使的一些弊政,为官继续秉持公平公正的风格,人们的议论也就渐渐小了。

  不过,这件事情对包拯还是留下了很大的阴影,甚至对从政也失去了信心。他担任三司使没几天,皇帝就重新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估计仁宗皇帝考虑到老包拯的难处吧。可是包拯一再推辞,拒绝出仕。几天之后仁宗再次改任包拯为礼部侍郎,可包拯以身体老迈为由依旧不接受。不久之后,这位一生号称公正的包拯就去世了。

  这位一生刚毅,从无私念的包拯,在晚年却因“蹊田夺牛”之讥而晚节不保,实在是一件憾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新五代史》的作者:由大文豪欧阳修负责编纂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它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
· 解密:北宋重臣欧阳修为什么看不起清官包拯
包公连续扳倒了三司,皇帝宋仁宗做了一个决定,让包公以枢密院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一职。任命一公布,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对包公议论纷纷。文坛领袖级人物欧阳修,更是对包公任此职有着很深的成见。包公怎么会忌讳欧阳修的言论和意见呢?甚至达到终日不肯出门,更不去就职。欧阳修说了一句话,用一句话就把包公难为住了,他说:“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己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牵牛的人牵着牛踩了人家的田地,却被人家把牛也抢走了。牛踩了田,确实有罪过,可是你把牛都抢走了,这个罪过实在是更大啊!欧阳修的话里话外是在说,包公办案量刑过重,对包公心有不满和成见。欧阳修认为,你包拯办案量刑那么重,还贪恋三司的富贵和权力,这不是太过分吗?欧阳修的话,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刺痛了包拯。你把别人办了,自己去做三司,这是说不清楚的。包拯有口难言,有理说不出。包公最后还是出任了,顶着风言风语,改革了三司...
· 解密:明朝的东林党“清官”为何会死于“受贿”?
明朝天启年间,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进入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天启五年(1625)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六人殉难,时称“六君子”。魏忠贤消灭东林党本身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东林“六君子”的罪名是受贿,而这六人自己也承认确实受贿,并且主动、积极“退赃”。东林党与魏党进入实质性交火的时候,双方使出的都是各自的优势。政治斗争,东林党那可是强项——东林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东林党的数学就是算计的数学。强项有,弱项也有。东林党擅文,开打之前技术战,谁接招,谁中招,往往不战而屈人之兵;魏党擅武,什么前戏都没有,你磨墨,他抡刀,你只好嘴喊“秀才遇见兵”心理找自信。两党的这轮较量,毫无历史战例,实况就是“党”与“枪”的较量。魏党的这杆枪,绝不是一般的武器——它叫锦衣卫。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洪武二年(1369)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
· 解密:大隋王朝为何会速亡在杨广手上?
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这两父子,在国家的治理上,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杨坚称帝后,厉行节俭,爱惜民力,励精图治二十余年,使得大乱三百年后的天下,初步安定,生产恢复,经济发展,财富增加。而杨广继位后却反其道而行之,利用乃父积累的财富,穷奢极欲,骄侈淫逸,滥用民力,动摇国本,迅速将父辈挣下的家底挥霍得一干二净,荡然无存。如此一来,大隋王朝焉能不速亡在杨广手上。杨广于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即位,第二年正月改元为大业。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便下令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民夫二百万,历时一年完成,并迁徙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至洛阳。同时,在洛阳西郊建名曰“西苑”的皇家公园,周围二百里,且搜集天下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以充实园苑;园内挖湖,湖中建岛,岛上修阁,宛如琼海仙山;苑内又修建装饰华丽的十六庭院,每院由一个嫔妃主管。为了让西苑永葆春色,秋冬落叶时分,便命宫女剪彩绫为花叶满缀树上,且随时更换;...
· 解密:明朝历代皇帝为何都喜欢表扬大清官海瑞?
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敢于向皇帝直谏。在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三代皇帝统治之下,海瑞一直担任户部云南司主事、陪都南京又通政、右督察御史,最后担任了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南京吏部右侍郎等职,死后皇帝万分悲痛,下令厚葬海瑞,加封海瑞为太子太保,谥号忠介。其实皇帝们骨子里都很反感海瑞,这是为什么,要知道海瑞可是个清官。其一,海瑞是当时体制的灾星。当时体制做官就为了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读书人信奉的就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至于能不能为民请命,能不能廉洁奉公,倒是另外一回事。一个清官海瑞的出现,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因此让人觉得海瑞是个异端,因此朝廷看不惯他,官员看不惯他。其二,海瑞让皇帝的政令无法行得通。皇帝大多是喜欢享受的,尤其是那些昏庸的,明世宗20多年迷信道教,迷信神仙,从不上朝理政,专心求长生不老之术,如果能给大门一点好处,让他们为自己服务,这是朝廷求之不得的。海瑞让朝廷勤于朝政,这自然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