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解密:小霸王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当不上丞相?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2
转发:0
评论:0
解密:小霸王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当不上丞相?,帝王死的时候,因为继位者年幼,往往会让一些信得过有能力的大臣辅佐这个继位者,

  帝王死的时候,因为继位者年幼,往往会让一些信得过有能力的大臣辅佐这个继位者,这就是所谓的托孤大臣。三国时期,三国都有一个这样的大臣,东吴的张昭和周瑜就是孙权留给弟弟孙权的托孤大臣。又因为周瑜早逝,这张照也就成了唯一。和平时期,这托孤大臣或者是因为皇帝长大嫌他们碍手碍脚而被废黜,或者是始终掌权而终其一生。但三国是个争战时代,这些托孤大臣基本都能够得到重用,但是,这个张昭却既没有被杀,也并没有得到重用。三国时期,丞相是一个很有权势的职位,如汉献帝时期的曹操,蜀汉国刘禅时期的诸葛亮。那么,其地位和重要性都不逊色于诸葛亮的张昭,为什么没有当上吴国的丞相呢?或者说,他们之间到底有些什么是非恩怨呢?

  张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末天下大乱时避难过江。孙策独立创业,任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带兵在前,后边的事情全部交由张昭处理。孙策还和张昭一起登堂拜见母亲,表明这是像兄弟一样的密切关系。孙策临死时,把弟弟托付给张昭。这年,孙权十八岁。这个年龄,按说也算不得太年幼,况且孙权又有官职在身,还经常跟随孙策征战,这还能算得上是“托孤”吗?问题在于,三国初期是个特殊的时期,诸侯们官职都是些汉家地方称谓,实际上却是各自割地为王。像孙策这种情况,属下承认你的“王位”,你指定的继承人就是我的新“主子”,不承认,你只不过是一个汉朝的地方官或者是将军而已。这就是说,孙策的部下并没有和孙权有一种牢固的君臣关系,尤其是,孙策去世了,很多有地有兵的“小诸侯”是有可能自己独立成事的。因此说,张昭的这种“顾命大臣”,就更多了一层非常的意义。

20140305115038-76546925.jpg

  张昭率领群僚推立孙权为继承人,上表汉朝廷,下令各属地官吏、内外将官,让他们各自奉行职守。孙权因为过于悲痛,没有马上主持政事。张昭对他说,作为继承人,重要的在于使先辈的事业兴旺发达,而不是守着礼制放纵哀伤的感情。如今四方险地群盗未息,分布在州郡的天下英豪还没有归属感,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只顾守丧而不出来视事呢?孙权听从了张昭的劝告,换下丧服外出视察军队。孙权由此对张昭待以师傅之礼,其官职和权限都和从前孙策时一样。后来刘备推举孙权为车骑将军,张昭为军师。黄初二年(公元221),魏皇帝曹丕派使者邢贞任命孙权为吴王。邢贞傲慢无礼,进入宫门不下车。张昭对邢贞说:“礼节没有不恭敬这一说,所以刑法也没有不施行这一说。难道你是认为江南人少势弱,连一把小刀也没有的缘故吗?”邢贞吓得赶紧下车。在任命了孙权之后,又任命了张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托孤大臣,在孙权称王要设置丞相时,众人都议论说应该是张昭,结果孙权却任命了孙邵为丞相。孙权的理由是:“当今天下战事很多,执掌统领的人责任重大,并非用来优待人的东西。”后来孙邵死了,众人又推举张昭。孙权说:“我哪里是对子布吝啬呢?丞相的事务繁杂,而此公性情刚正,他说的话不被采纳,怨恨就会产生。这不是用来照顾他的办法。”结果顾雍当了丞相。战时的丞相,能力应该是放在首位的,难道是能力有问题吗?后来的蜀汉国有使臣来吴国,那个人称颂蜀国的美德,东吴的群臣没有人能够应对。孙权叹息说:“假如张公在座,那个使者不用折辱就自己气馁了,又怎么敢自夸呢?”这说明,孙权也是知道张昭的才能的。张昭能够被百官推荐,也绝对不是性格问题。

  那么,孙权为什么会把张昭弃之不用呢?原因有二:一是在赤壁大战之前张昭劝孙权投降曹操;二是一个成长的帝王要摆脱任何对他一种任性的束缚。

  《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记载说:“孙权当上皇帝,宴请百官,说能有今天都是因为周瑜的功劳。张昭也想说几句颂扬功德的话,可是还没有等到开口,孙权说:‘如果按照张公你的计策,我今天已经是讨饭吃啦!’张昭非常惭愧,吓得跪在地上流汗。张昭这个人忠心,虽然性情急躁,但能够保持着大臣的礼节,孙权也非常敬重他。然而,孙权所以不相信张昭,就是因为当初反对周瑜、鲁肃等人要抗拒曹操的意见。”这段话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张昭不被信任,就是因为赤壁战前劝孙权投降;二是孙权能够称王、称帝,就是因为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打下了基础。换一种方式理解问题,张昭劝孙权“迎曹公”,就是劝孙权放弃自立,也就没有了以后的称王、称帝。这就是张昭遭贬的原因之一。

  张昭劝孙权投降曹操应该不应该呢?相比于周瑜、鲁肃等人不畏强敌,劝孙权奋起反击,这种豪气凌云的大丈夫大英雄本色,张昭的确太过逊色。但问题在于,你孙权是把战与不战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的,这说明你自己也是犹豫不决的。既然是“召见群臣下属,问以计策”,就应该听一听不同的意见。更何况,孙权自己以后也投降了曹操,还投降了曹丕呐!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曹操进攻濡须,孙权投降了曹操。这时候东吴面临的形势,根本就没有赤壁大战前那般严峻,孙权在这个时候却做出了投降的决定。尽管这时候的投降和当时的投降结果可能有些微区别,但既然投降,其性质就没有区别,尤其是气节方面,就更是难以言说。真不知道这时候的孙权是如何面对张昭的?说到底,孙权在对人上就根本没有孙策那般度量。张昭帮助孙策处理军政事务,北方一些士大夫的一些上书,多有将功劳归于张昭者。这让张昭很为难,不报,担心有私情之嫌;上报,又觉得不合适。孙策听说后,笑着对张昭说:“从前管仲做齐国相,人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齐桓公却为争霸天下的人所崇敬。现在您很贤能,我能重用您,这个功名难道不属于我吗?”。

  原因之二,就是孙权想摆脱这个托孤大臣的束缚。

  每一个年幼帝王都会有一些任性,孙权也不例外。同样,每一个顾命大臣都有约束年幼帝王言行的举动,张昭也是这样。孙权好打猎,还经常骑马射虎,有一次老虎曾经冲到他的面前攀附在马鞍上。张昭见了神色大变,马上进行规劝,孙权虽然不反驳却依然不改,只不过是不骑马改为驾驶一种车厢封闭的车子。孙权还好饮酒,曾经在武昌时饮酒大醉,还让人用水泼洒群臣并说:“今天要痛痛快快地喝酒,只有醉倒在台上,才可以罢休。”张昭神色凝重,一言不发起身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里。孙权派人把他叫回来,说:“这只不过是共同取乐,您为什么要发怒?”出去前张昭有可能是不愿意扫大家的兴,也可能是为了给孙权留面子,这下既然孙权先说了,他就把殷纣王“以酒为池”的例子来规劝孙权。孙权无奈,只得结束酒宴。像这种事情多了,张昭又总是那么理直气壮,义形于色,这很是让孙权下不来台,孙权竟然不再让他进见。

  每一个帝王对于托孤大臣都是畏惧的,只不过帝王给自己的定位不一样,想法也不尽一致,这就导致了两人的关系最终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蜀国的那个刘禅和诸葛亮,皇帝刘禅自觉地不管事,而诸葛亮既忠心耿耿,又比较尊重刘禅,所以两人的关系总起来说是很好的。但孙权不是刘禅,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也是一个不愿意被人违逆意志的帝王,因此,他是不会像刘禅一样把张昭当成是“仲父”的。相反,他更希望耳朵根子清净,于是,到孙权当了皇帝,就给了张昭一个辅吴将军的名号,让他回家让养老去了。名义上是张昭年老有病,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让张昭赋闲的借口而已,就像不想以很多繁杂事务麻烦他当丞相一样。因为不仅是张昭又活了十四年,而且是上交了所有的官位和兵马,如果不是孙权已经非常的烦他,让他在身边当一个最高参总可以的吧?如果孙权真正仍然尊重张昭,而张昭也的确是年事已高,可以让他“入朝不趋”(不用快步走),会议时赐给他一个座位就是了。这种皇帝主动给予的待遇,和曹操那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前者是一种臣子享受的恩赐,后者大多是一种臣子给予皇帝的胁迫。

aa64034f78f0f7364a676bf80a55b319eac413a9_meitu_2.jpg

  当然了,张昭也是一个宁折不弯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绝不改变自己的思想,以取悦孙权而获求眼前的尊荣。并且还喋喋不休地提及自己的顾命大臣身份,真是孙权不爱听什么说什么!更有甚者,张昭还要孙权明白,以前是你母亲(太后)和你哥哥(桓王)把你托付给我,而不是把我托付给你!同样一句话,诸葛亮对刘禅是怎么说的?诸葛亮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终寄臣以大事也!”在这里只说是“大事”,不涉及把谁寄托给谁的问题。

  后来,孙权终于承认自己有错,张昭也不得已上朝议事。太和二年(公元228),公孙渊夺了哥哥的位置,暗中派遣使臣到吴国,想联络孙权共攻魏国。孙权想接受公孙渊称燕王,准备派张弥、许晏出使辽东。张昭劝谏说:“公孙渊背叛魏国,害怕讨伐才远道而来求援,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主意,想向魏国表明自己的心迹,两位使者就回不来了,这样不是被天下人所耻笑了吗?”孙权与他反复争辩,但张昭始终不改变自己的主张。孙权实在无法忍受了,手按着刀发怒说:“吴国的官员进宫就向我跪拜,出宫就向你跪拜,而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折辱我,我常常担心我会失手杀了你!”即便是这样,张昭仍然不会认错,好一个刚正之人。实际上,这也是孙权长期不用张昭的另一个原因。孙权最终没有听张昭的建议,仍然派遣使者前去辽东,张昭愤恨自己的话不被采纳,从此不再上朝。后来,公孙渊果然杀了孙权的两个使者,孙权向张昭赔罪,张昭也坚决不应。孙权自己到张昭门前,张昭推脱病重,孙权就放火烧他的家门,而张昭就把居室的门关闭。孙权派人灭了火,站在门外等了很久,还是张昭的儿子们出来解围,将张昭搀扶出来,让孙权将他用车载回宫中。

  孙权不重用张昭,对张昭来说似乎不甚公平,说出来的那些个理由也是很牵强,应该说责任主要在孙权。不过,东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很大的损失。相反,张昭死后,并不像蜀汉国诸葛亮死后有那样大的反差,关键在于,孙权要比刘禅强大的多,这也许就是曹操要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吧!看来,作为一个幼主,老爹给留下一个托孤大臣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自己争气。否则,要是成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只能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从这一点上来说,孙权又没有更多可供指责的。或许这也是两人的是非恩怨没有被过多渲染的原因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当不上丞相?
帝王死的时候,因为继位者年幼,往往会让一些信得过有能力的大臣辅佐这个继位者,这就是所谓的托孤大臣。三国时期,三国都有一个这样的大臣,东吴的张昭和周瑜就是孙权留给弟弟孙权的托孤大臣。又因为周瑜早逝,这张照也就成了唯一。和平时期,这托孤大臣或者是因为皇帝长大嫌他们碍手碍脚而被废黜,或者是始终掌权而终其一生。但三国是个争战时代,这些托孤大臣基本都能够得到重用,但是,这个张昭却既没有被杀,也并没有得到重用。三国时期,丞相是一个很有权势的职位,如汉献帝时期的曹操,蜀汉国刘禅时期的诸葛亮。那么,其地位和重要性都不逊色于诸葛亮的张昭,为什么没有当上吴国的丞相呢?或者说,他们之间到底有些什么是非恩怨呢?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
· 揭秘:东吴历史上张昭为何一直当不上东吴丞相?
张昭加入孙吴集团的初衷应该是,以江东为汉室藩屏、保土护民,而非助孙权称霸。所以投降曹操,孙氏消亡,但有助于国家统一,对天下有大功。在一定程度上,张昭的士人心态和曹操首席谋臣荀彧一样,都打算曲线救国。但是,荀彧是真正地忠于汉室正统,张昭就不那么光明正大了,明知曹操是汉贼,在关键时刻一再妥协投降,更像是畏惧强权。周瑜和鲁肃出身江北地方豪强,武人气质较重,不受士大夫名节观念束缚,欲助孙权成就霸业。赤壁大战后,张昭已经边缘化了,退出孙权的核心决策层。二十多年后孙权登基时,依然对张昭当年的投降主张耿耿于怀,对后者说“如果听从你的主张,我早就乞食于曹氏了”。曹魏和蜀汉都曾有丞相之职,但出现于特殊时期。比如曹操罢废三公、自任丞相,以丞相霸府架空天子和朝廷百官,为改朝换代做准备。诸葛亮以顾命大臣担任丞相,实际上代替孱弱的刘禅处理朝政。孙吴的丞相是常设官职,基本上继承自西汉,丞相为百官之首、掌握大权,但职责...
· “小霸王”孙策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以雄健的笔力,精心刻画了曹魏、刘蜀、孙吴三大集团的创业者们的艺术形象。其中,开创江东基业的“小霸王”孙策,便是一个虽然来去匆匆,却充满英武气概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史上的孙策(175——200),本来就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兴平二年(195),年仅21岁(虚岁)的他摆脱袁术的羁绊,独自率兵渡江南下,短短三四年间就夺得丹阳、会稽、吴郡、豫章、庐陵等郡,占据江东大片地盘,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这样概括了他的气势和风度: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陈寿在传末评中肯定了孙策的历史功绩: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罗贯中在史籍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了孙策创业的...
· “小霸王”孙策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以雄健的笔力,精心刻画了曹魏、刘蜀、孙吴三大集团的创业者们的艺术形象。其中,开创江东基业的“小霸王”孙策,便是一个虽然来去匆匆,却充满英武气概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史上的孙策(175——200),本来就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兴平二年(195),年仅21岁(虚岁)的他摆脱袁术的羁绊,独自率兵渡江南下,短短三四年间就夺得丹阳、会稽、吴郡、豫章、庐陵等郡,占据江东大片地盘,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这样概括了他的气势和风度: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陈寿在传末评中肯定了孙策的历史功绩: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罗贯中在史籍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了孙策创业的过程,塑造了一个虎虎有生气的...
· 历史解密:小霸王孙策为何能快速夺取江东六郡?
演义地十五回重点介绍孙策夺取江东一事。不过,演义对孙策的发挥极少,绝大部分都和正史一致。演义中最假的部分,其实基本上是关羽和诸葛亮的部分。对于孙策夺取江东,罗贯中的描绘符合历史,写出了小霸王孙策能够快速夺取江东的几个重要原因。首要原因是善于用人。孙策的部下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孙坚的旧将,以朱治和程普最为出色。当孙策在袁术麾下倍感屈辱,前途茫然的时候,是朱治首先站出来安慰孙策,并且告诉孙策:“尊父在日,多曾用我。君今有不决之事,何不问我;乃自哭耶!”朱治的这句话可以代表孙坚的老部下当时对孙策的态度。孙坚时代,朱治等人对待孙坚,并不是明确的主仆关系,而仅仅是上下级关系。看朱治的这番话,对孙策满是关怀,但是也体现出,朱治是以一个父执的身份来劝慰孙策,而并非是一个下属来听从召唤。之后,随着孙策平定江东,建立威名,孙策在孙坚旧将心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但是朱治、程普等人对待孙策,以及后来的孙权,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