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解密:唐末大宦官田令孜缘何能专权控制朝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6
转发:0
评论:0
解密:唐末大宦官田令孜缘何能专权控制朝局?,专权的唐末宦官,已经成为唐王室肌体上的大毒瘤,由此而至的王朝的败亡,也就不可

  专权的唐末宦官,已经成为唐王室肌体上的大毒瘤,由此而至的王朝的败亡,也就不可避免了。唐末专权宦官田令孜,四川人,本姓陈,字仲则。在唐僖宗李儇为普王时,他负责侍候普王起居,经常与之同吃同睡同玩。李儇即位后,称他为“阿父”,将他升为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占长安,田令孜拥唐僖宗奔蜀。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唐僖宗到达成都,封田令孜为晋国公。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唐僖宗还京,以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十军使。当时,国库空虚,不足,田令孜奏请收安邑、解县两盐池之利归神策军。盐池属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节度使王重荣管辖,王不从。田令孜率禁军讨王,王重荣向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节度使李克用求援,王、李联手,大败禁军。田令孜再挟唐僖宗逃往兴元(今陕西汉中)。唐僖宗两次出走,人皆归咎于田令孜。田令孜知罪责难逃,无奈,奔成都,投其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大顺二年(公元891年),王建(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攻入成都,关押了田令孜、陈敬瑄兄弟。两年后,田令孜兄弟二人被王建处死。正是由于田令孜之类的宦官专权祸国,让本已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更加快了崩溃的速度。那么,田令孜是怎样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宦官,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专权的大宦官的呢?

  唐懿宗咸通年间,田令孜随养父田允进入内侍省当宦者。起初田令孜的地位很卑贱,但他读过不少书,很有权谋,会见风使舵和阿谀巴结,不久就当上了负责管理皇帝御马的小马坊使(相当于孙悟空的弼马温)。唐僖宗为普王时,他负责侍候其起居,普王被侍候得很舒服,连感情上都很依赖他,称之为“阿父”。因此,普王一当上皇帝,便擢田令孜为知枢密使,让田令孜由一个小马坊使一跃成为朝廷四贵之一(“四贵”:指两枢密使、两神策军中尉)。不久又被提拔为神策军中尉,统领禁军。年仅十二岁的唐僖宗,不仅将禁军的掌控权交给了田令孜,就连朝政大权也委托给了田令孜。由是,禁军在手的田令孜凭籍与新皇帝的关系,很快成为统治集团的“田核心”。

u=1515049714,624321319&fm=21&gp=0_meitu_16.jpg

  田令孜操持大权后,恃宠横暴,无所不为,甚至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如果谁想做官,就得走他的后门,向他送礼行贿。任命官员或赐予爵位,授予官员绯袍或紫袍,都不需要向皇帝请示,完全由他自己作主。因此找他走后门行贿跑官的人,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这恰好给不屑于管理政事的唐僖宗,提供了专注于游玩淫乐的机会。唐僖宗在玩乐时,经常动用长安左藏、齐天诸库的金币,赏赐给陪他玩乐的乐工和妓儿,所赐钱币动辄以万计。国库耗尽后,田令孜便给唐僖宗出主意,让皇帝下诏将长安东西两市中外客商的宝货登记入册,并全部没收入内库,以供皇帝游乐之用。如有不满,向官府投诉者,将其送到京兆尹府用棍棒打死。对这样的馊主意,宰相以下的政府官员,谁也不敢出声,更别说议论了。

  田令孜的哥哥陈敬瑄,起初地位很卑贱,曾是烧饼专业户。崔安潜镇守许昌时,田令孜为其兄请求兵马使的职务,崔未许。由是田令孜让其兄来长安,到左神策军供职,数年之间,就擢升到左金吾卫将军。在准备避难蜀地时,田令孜为了在蜀地培植党羽,便安排自己的心腹去镇守蜀地三川。他向唐僖宗奏请以陈敬瑄及左神策军大将军杨师立、牛勖、罗元杲镇守三川,而唐僖宗却让四人击球赌三川。以赌球任命封疆大吏,把国家政事作儿戏,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可这正是唐僖宗玩乐天性使然,也让历史给他记了一笔“游乐误国”的帐。最后,陈敬瑄得击球第—名,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代替时任西川节度使崔安潜的职务;杨师立为东川节度使;牛勖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罗元杲名列第四,被淘汰出局。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在濮州人王仙芝造反攻陷濮州后,冤句人黄巢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攻掠州县,横行山东。因为,此时的大唐,租税繁重,民不聊生,老百姓纷纷加入造反大军,因此,黄巢的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

  黄巢率军转战江南、攻陷福州、广州等地。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黄巢又挥军北上,进攻襄阳。唐将刘巨容等率军大败黄巢于荆门。黄巢曾表示要向朝廷投降,但田今孜与宰相卢携为了让荆南节度使高骈立功,皆不许。他们认为高骈是文武全才,能够剿灭黄巢。当时昭义、感化、义武等藩镇的唐军已赶至淮南,准备参加围剿黄巢的战斗。但高骈恐怕功劳被别人抢去,便上奏朝廷说,盗贼可剿灭,不烦诸道兵将。诸镇退兵后,高骈即与黄巢展开决战,战斗中唐军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竟畏惧不敢再战,却启奏朝廷自己能消灭黄巢,随后装病,更不出战。

  黄巢军势如破竹,直捣东都洛阳,并准备攻取长安,唐僖宗与宰相们只会相对而哭。田令孜建议唐僖宗幸蜀避难,因斯时田令孜之兄陈敬瑄已为西川节度使。但唐僖宗不愿受逃亡颠沛之苦,要田令孜发兵守潼关,并任命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军内外八镇及诸道兵马都指挥制置招讨使,可田令孜只派了左神策军马军将军张承范等,率神策军弓弩手两千八百人赴潼关。

  神策军军士都是由长安官家子弟组成,出征前,他们用金钱布帛,雇佣长安城坊里的穷人代替自己出征。这些被雇的穷人连兵器都扛不动,更不消说如何打仗了。很快黄巢攻破潼关,直逼长安。

  田令孜听说黄巢已入关,害怕皇帝怪罪自己,就把责任全推到宰相卢携身上,贬卢携为太子宾客,并推荐王徽、裴澈为相。当天夜里,卢携便饮鸩身亡。

  黄巢的先头部队已进入长安,田令孜率五百神策军保护唐僖宗从金光门逃出。当时,只有福王等四王及嫔妃数人从行,朝廷百官则全然不知就里。

  广明二年(公元881年)正月,唐僖宗逃到成都。一到成都便将田令孜晋升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兼判四卫事,并封为晋国公。唐僖宗看到成都狭陋,不如长安,心中闷闷不乐,经常与嫔侍饮酒解闷。田令孜为了哄唐僖宗开心,便让仆从们对着唐僖宗高呼“万岁!”,唐僖宗这才稍许感到有些安慰。

  自到成都后,唐僖宗总是与宦官在一起议论,如何收复长安等国家大事,而对朝官则特别疏薄。左拾遗孟昭图上疏极谏说,国家危难之时,不可厚此薄彼。奏疏被田令孜扣住,并矫诏贬孟昭图为嘉州司户,又派人在蟆颐津,将行至此的孟昭图淹死。对于田令孜的种种恶行,朝官们敢怒而不敢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代宦官专权之谜:唐朝宦官如何控制皇位继承权
唐朝是皇位继承制度极不稳定的一个时期,由于皇位继承冲突而导致的宫廷政变与统治集团内部的诛杀,几乎贯穿于近三百年的历史。尤其到了唐代后期,皇位继承特别不稳定,唐代后期的13个皇帝,继承皇位时争夺异常激烈,十分具有时代特色。唐代后期皇位继承的不稳定中处处有着宦官们的身影。从唐肃宗至唐昭宗共13位皇帝,竟然其中的11位是由宦官拥立的,这多少令人惊讶不已。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唐代的宦官权力在人主之上,他们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在是自古以来不曾多见的。”看来唐代的皇位继承和争夺几乎全与宦官有关。皇宫里有宦官,自古皆然,只是唐代前期的宦官都是不干预政事的。到了玄宗时期,后宫嫔妃人数增多,为她们服务的宦官也跟着增加,身着黄衣、紫衣宦官服装的有数千人,地位最高的已官拜三品,列戟于门。政局的动荡不定,宦官们就成了皇帝的私人亲信,是一批忠实的依靠对象,恃功得宠就大有人在了。唐玄宗开始,宦官在议立储君问...
· 田令孜生平经历有哪些唐末当权宦官田令孜简介
田令孜(?—893年),唐末当权宦官。本姓陈,字仲则,蜀人。唐懿宗时,田令孜随养父(姓田)入内侍省,为小马坊使唐僖宗即位,呼为“阿父”,政事一以委之。田令孜把持大权,恃宠横暴,侵凌皇帝。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入长安,田令孜拥唐僖宗奔蜀。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至成都(今属四川),田令孜封晋国公。光启元年(885年),唐僖宗还长安,以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十军使。当时国库空虚,不足,田令孜奏请收安邑、解县两盐池之利全归神策军。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节度使王重荣上表陈诉田令孜十罪。田令孜令关内藩镇朱玫、李孝昌讨王重荣,王重荣引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节度使李克用军为援,共拒田令孜,田令孜与关内藩镇大败。田令孜焚长安坊市,挟僖宗逃往兴元(今陕西汉中)。唐僖宗两次出走,人皆归咎田令孜。田令孜自知为众所不容,乃奔成都,依其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大顺二年(891年),王建攻入成都,囚令孜、敬瑄,景福...
· 明代太监怎么专权明朝的权宦是怎么来的?
明代太监怎么专权?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从此一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二百多年间,宦官们熙熙攘攘,你去我来,活跃在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甚至出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这样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奸佞之生不偶然,半由人事半由天。让我们从魏忠贤的前辈们谈起。明代的宦官,最初除了做奴才的份儿外,没有更多的权力可言。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雄才大略,戎马一生,为朱家子孙们争来的天下,染着斑斑...
· 宦:清末藏书家宦懋庸
清末,贵州出了一个宦姓藏书家,藏书8000卷,分装在80个箱庋里,这位藏书家不单学识渊博,还著述丰富,在整个贵州闻名遐迩——宦懋庸(1842~1892),字伯铭,号莘斋,别号碧山野史,清末贵州遵义人。父必济,秀才,7次乡试不中,弃读为贾,一去未归。宦懋庸自幼好学,醉心册籍。时值离乱,未就乡试,先后游幕江浙30年,与浙江一带学者名流交游。贵州人莫祥芝任上海知县,聘宦佐其幕,钩稽财用出入,并经营盐业商事。清光绪八年(1882),赴京谋职,却被选为誊录(抄写员),因而愤弃不就。宦懋庸一生学识渊博,晚年再度攻治许慎、郑玄之学,著述宏富。计有《六书略平议》《说文疑证编》《播变记略》《论语稽》《两论蠡测》《读史记稗言》《读前汉书私记》《窭数室备忘录》《纪程》《萃斋文集》《莘斋诗集》《莘斋诗余》等。贵州省遵义市白云寺有宦懋庸刻《遵义蚕神陈公祠碑》。宦懋庸在遵义的宅院,为花园式住宅,因其建筑风格与苏州园林...
· “禁奢令”:宋朝孝宗时期大力控制三公消费数目
在宋朝,如果你是京官,不怕没得吃,只怕有“三高”。过年要吃公款,皇家办“正旦”(初一)宴,吃货排队。冬至、寒食、中秋、重阳要吃,皇太后生日要吃,皇帝、皇后生日也要吃。平时,朝见皇帝或办完公事,吃工作午餐,称“堂食”或“廊餐”。官署内每10天公款聚餐一次,称“旬设”。如果出差,巡访,视察,下基层调研,吃驿铺、州县的公款。州县官员,定期会餐,因为宋宁宗赵扩,觉得基层好辛苦,决定“每月一赐酒食”。但总体来说,宋朝皇帝大多比较抠门。比如,仁宗赵祯,大臣进献28枚蛤蜊,仁宗问价,回答28贯,忍住口水,不吃。再比如哲宗赵煦,不造宫室,不换办公桌。再再比如,孝宗赵眘,在亡国危机的苦水里泡了多年,性俭恭,穿旧衣,吃简餐,消费极低。抠门皇帝看见手下天天胡吃海喝,当然不爽。于是《庆元条法事类》等“节俭令”出台,详细规定在啥岗,在啥时,不能吃请或请吃。公干、视察,统一就餐标准,“×菜一汤”,供应“券食”,就是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