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虞世南出身望族却德行淳备 实在是一位良谏纯臣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2
转发:0
评论:0
虞世南出身望族却德行淳备实在是一位良谏纯臣,江都之变,宇文化及除掉杨广后,随即率禁卫军闯入大隋内史侍郎虞世基家,将虞世基拖出

江都之变,宇文化及除掉杨广后,随即率禁卫军闯入大隋内史侍郎虞世基家,将虞世基拖出来就要斩首时,他的弟弟虞世南流着泪向军士求情,让自己来代替兄长。宇文化等人当然不会允许,将虞世基一家迅速杀个精光,却唯独没有动虞世南,可能是这些士兵们往日里对这位知书达理的公子印象不多,才没痛下杀手。

虞世南

说到虞世南,爱好书法的读者一定不会陌生。他不但是唐初四大书法家的泰斗,还最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真传。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在陈朝很有名气,隋朝建立后,兄弟两人又被征入长安。至隋末,官至内史侍朗的虞世基,早已沉迷于酒色,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起义消息,成为奸佞之臣。而虞世南仍谨慎艰苦,只管读书写诗。

窦建德打败宇文及后,任命虞世南为黄门侍郎。之后,李世民又擒住窦建德,力邀虞世南为秦府参军,与房玄龄一起对掌文翰。

太宗十分看重他的博识,两人经常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讲史之际规调劝谏,陈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游猎等事进谏太宗,因此更加得到李世民的敬仰。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

实际上,我们无从考证虞世南的天赋,不过他刻苦学习的例子, 史书上有很多记载。少年时,他随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法师学习书法。智永和尚深得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二人书法的嫡传。尽管获得名师指点,虞世南也非常刻苦用功: 数年之间竟不下楼一步, 仅写废了的毛笔, 就装了一大瓮。晚上上床睡了, 学习仍不停止, 一有心得, 就用手指在被子上划, 结果被子也被他划烂了好几床。

最终,他的书艺才大成。

之后,兄弟两人又跟随顾野王学习了十多年。这个顾野王, 也十分了得,他博学多才,曾任陈朝国史博士, 主修梁史。著有《玉篇》一书。有时为了抓紧时间学习, 常常连洗脸梳头都顾不上。这样刻苦学习, 虞世南当然获益匪浅。

李世民即位后,拜虞世南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而这时的虞世南, 已是古稀之人,可谓晚遇明主。

一次,太宗曾令虞世南写《列女传》用来装屏风,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默记刻写它没有错一个字。太宗一次出行,有一个官员请示要将书籍、公文的副本装到车上带着。太宗说:“有虞世南在,就是此行的秘书。”

又一次,太宗曾作宫体诗,让虞世南唱和,虞世南说:“圣作固然工整,但内容却并非文雅端正。陛下喜欢的,下面的臣子百姓必然趋之若鹜甚至过犹不及,臣怕这首诗一旦流传出去,天下的人都会追随效仿。因此不敢听从您的命令。”太宗说:“朕不过是在试探你罢了!”又赐他五十匹布帛。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在长安逝世,享年八十一岁。太宗曾为他做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接着感叹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就让褚遂良拿诗到虞世南的灵帐边读完后焚烧,希望他在天之灵能“获知”。

几年后,太宗还在梦见虞世南,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次日,太宗下令,说:“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德行淳朴完备,文章是辞赋的宗师,早晚尽心,志在忠益。忽然去世,转眼过了几年。昨因夜梦,忽见其人,并且进谏直言,有如平生之日。追怀他留下的美德,很增悲叹,应当供给冥钱,申明朕的思旧之情,可在他家设五百僧斋,并为他造天尊像一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德行淳备良谏纯臣――永兴公虞世南[24功臣之二十]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为陈朝知名才俊。隋灭陈后,与兄被征入长安,时之比之为“二陆”(陆机、陆云)。虞世南的哥哥,隋朝内史侍朗虞世基是隋炀帝末期大名鼎鼎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起义消息。当时虞世基一家人贵宠无比,拟于王者,惟独虞世南一人谨慎艰苦,只知读书写诗。宇文化及杀掉炀帝后,一帮禁卫军闯入杀虞世南,虞世南号泣向军士求情,请以身代,当然没获允许,把虞世基一家有砍瓜切菜一样杀个精光,估计士兵们平时对这位文质彬彬的公子印象不坏,舍之而去。窦建德打败宇文及之后,虞世南在其手下做黄门侍郎。李世民擒获室建德后,引为秦府参军,与房玄龄一起对掌文翰。贞观七年,赐爵永兴县子。虞世南纯文人出身,书法大家,唐太宗非常看重他的博识,常常与之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讲史之际规调劝谏,陈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游猎等事进谏太宗,李世民万代明君,因此更加亲礼于他。太宗...
· 臣谏铜簋即臣谏簋
臣谏铜簋即臣谏簋。臣谏簋,1978年出土于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葬内。器内底铸有铭文。铭文因锈蚀较严重,多数漫漶不清,或根本无存。臣谏簋通高13.1、口径17.1、腹深10厘米,系四耳垂珥的无盖簋,敛口,卷沿,方唇,腹呈圆腹,圜底近平,矮圈足,腹部饰象纹,圈足部饰盘龙纹。器内底铭文从残存情况来看,为8行,行9字,计72字。2铭刻文字臣谏簋拓片臣谏簋铭文的主要内容是:当戎人大举出现于地之时,邢侯即率军与戎人作战,同时邢侯命令谏率亚旅居于地,并命谏为国的执政大臣。谏则禀告邢侯,其子早亡,请邢侯允许其胞弟引之长子(即谏之长侄)入朝,继承他的官职。谏的这个请求得到了邢侯的应允,故作器以记之。①谏,人名,为邢侯之臣。臣谏簋,为邢侯之臣谏所铸之器。核心提示:1978年,元氏县城南部韩信点将台对面的“霸王岗”上陆续出台神秘铜罐。这些器皿到底是什么东西?元氏县西张村村民将发现层层上报,专家很快鉴定出来,这是西...
· 关龙逄进谏忠言被杀却当上了历史上第一位忠臣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儿都要讲究一个第一。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的都知道里面有一个段子,教授“病毒”问新学生们,谁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谁啊?大家都举手说是阿姆斯特朗。教授又问那第二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啊?结果肯定是谁都不知道了。今天就来掰扯掰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忠臣到底是谁。有些同学说了会不会是比干?那肯定不会,比干只是因为那是《封神榜》里有,被拍成电影电视才那么多人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忠臣,他的名字叫关龙逄。注意了,最后一个字念“pang”,第二声,别念错了哦。与此同时,这位关龙逄也是中国所有姓关的人的始祖,这么说来,关公关老爷也是他的后代。关龙逄,生于廑19年(公元前1713年),卒于桀32年(公元前16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相,也是第一位因为进谏忠言被杀的忠臣,享年93岁,曾经做过做了发、桀两代夏王的相。当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桀执政。说夏桀可能大家不知道,但知道妺...
· 纯裕勤妃:她是允礼生母,宫女出身却长寿富贵
在清宫大戏《甄嬛传》里,果郡王允礼的生母已经出家为尼,在那娴静的佛寺之中度过一生。那是小说电视剧里编撰的情节。那么历史上的纯裕勤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勤妃陈氏的出身并不高贵。父亲是一个侍卫,而她本人也是从宫女这样的身份在皇宫之中。一步步升到妃的位置,并且一生还算幸运。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位康熙妃嫔:纯裕勤妃。纯裕勤妃:陈氏,她在康熙年间得到最高的封号就是勤嫔。根据位分来推断,陈氏在康熙那会也并不受到皇帝太多的宠爱。康熙三十三年,选秀之后。由于出身不高。只是在皇宫之中当一名普通的宫女,但是命运却眷顾了陈氏。或许是样貌美丽。偶然间得到康熙的宠幸(具体时间未知)。但是康熙就算宠幸过陈氏并没有给她任何位分,哪怕的低等的妃嫔位分也没有。这里就可以看出,或许陈氏凭借着自己较好的容貌的康熙一时喜欢,这股劲过了也就将陈氏冷落在一边了。原本以为只是的皇帝一时的喜欢,但是没想到自己...
· 惠阳良井望族杨氏简介
杨氏在归善一带开基的是(生于1585年)一世祖法遵公.由S邑迁居归善前居于百祖江(以上老地名我也搞不清是指那里),迁居归善后开始居于白芒花新陂仔.法遵公生有五子,二世五子开始散居周边各地.到第四世祖子英公(生于1674年)时分出到老楼下城内各地散居.到六世祖七世租学潜公和安邦公两叔侄在良井霞角一带分别建立七家和六众共十三家分支.因为十三家的人居住集中血缘较亲.人口在杨氏旁支中也是最多.基本上讲良井杨氏就是指十三家.而在十三家中六众比七家家势稍强,传说因安邦公是遗腹子,在当年田产和风水墓地得到叔父学潜公的照顾.像文先公.果庵先生.杨温将军都出自六众.十三家因为当年财雄势大在霞角周边一带建有十多座大小不一,各具风格的客家围屋.头尾相连一字排开.现存也还基本完整.各家围屋内供各房祖先牌位.因为抗战时期十三家内参加国军从戎和阵亡的男丁众多,留在家中的大多是老弱妇孺,(听我阿婆讲当时族中有老人过世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