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义潮当排大唐英雄榜上第一名!因为什么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3
转发:0
评论:0
张义潮当排大唐英雄榜上第一名!因为什么呢?,河湟万里丢失百年,却一夜归国?此公,当排大唐英雄榜上第一名!8世纪50年代,大唐

河湟万里丢失百年,却一夜归国?此公,当排大唐英雄榜上第一名!

8世纪50年代,大唐帝国内乱。一夜之间,河湟(甘肃青海之地)万里,尽被吐蕃攻略。内乱无法短时清除,吐蕃也就趁火打劫。

从乾元元年开始,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大唐已经没有余力顾及这片土地。当吐蕃大军攻到沙州时,遇到了城中军民全力抵抗。救兵未来,城内已无任何军粮时,都知兵马使阎朝以不得的条件竖起了白旗。

他们坚持了十一年,艰苦的抗争,也换不回胜利。有的时候,坚持可以胜利,而有的时候,坚持只是对自己故国的一个交待。河西全面陷落,从此丁壮成奴婢,老弱成活靶,沙州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吐蕃占领了河西之地,当然要对这些地方进行统治。吐蕃执政者很奇怪,他们从不会想着把这地儿当成自己的,不会聪明到联合豪族进行统治,“以唐制唐”,他们只会不断地敲诈,蹂躏,似乎不好好敲一敲,就会从手里滑走一样。换句话说,平民们是要被榨一榨的,地主们嘛,自然也得剥,谁让他们那么有钱有女人呢?自然,没有得利,谁都不愿跟着吐蕃混。平民们恨,豪门们恨,当吐蕃内部也出现问题后,神仙都救不了他们:谁让他们平时不行善,不积德呢?

他们被吐蕃占领百年,仍然思归大唐,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公元836年起,唐帝国不断派出使者前往西域。这些使者经过甘州,凉州等地时,当地居民见大唐旌节,夹道欢迎,年老者痛哭:“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一句是否挂念,道不尽思归的心。这些人很多都已经是天宝年间被吐蕃攻陷百姓的后代,他们的口音已不再纯粹,可是他们的服装却从未更改……

一有机会,他们就要回归故国!

果然,会昌年间,吐蕃灾荒连连,饥荒过后是瘟疫,最惨的是,在这成天死一大堆人的情况下,吐蕃两个大佬尚婢婢、尚恐热竟然玩起了争权夺利的游戏。内乱久了,部下都心生怨气。同时,他们双手互搏,元气大伤,给思归的大唐“游子们”带来了绝对的机会。这时,最伟大的英雄张义(议)潮出现了。

汉人张义潮,出生在沙州州将张氏家族。作为吐蕃人剥削的对象之一,他从小苦练兵法武艺,再加上自己家小有资产,干起了秘密招募义军的大事。边民彪悍,那些反抗吐蕃失败的流亡者,也都渐渐聚到了张义潮手下。

暂时的隐忍,是为了更好的发动。于是,吐蕃内乱一生,张义潮率众组成归义军,公元848年,他们打出了驱逐吐蕃,收复河湟的旗号,开始了收复行动。“众擐甲噪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遂摄州事”,在各方势力的配合下,沙州重回汉人手中。有鉴于近百年来,大唐都没能有效控制河西,所以,张义潮派高进达前往长安报喜,顺便求个援助。

虽然沙州收复,但是凉州等地还在吐蕃的手中。高进达从东北方向的天德绕道而走,最终靠着对大唐强烈无比的思念,得到了天德军防御使李丕的帮助,把这消息传进了京城。

唐帝宣帝感动之极,不忘感叹,如此忠臣,实在是大唐之幸。事实上唐皇帝是应该感到高兴甚至庆幸。因为张义潮真的是一个君子。自从收复沙州后,他又继续努力,先后收复瓜州,伊州,兰州等十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也?但是当张义潮收复这些之后,他并没有割地自保。平心而论,这些地方虽然原来姓李,但在吐蕃手下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如今才抢回来,算谁的?如果说大唐一直努力收复这块遗忘之地的话,那么自然是算大唐的,问题是这近百年时间,大唐朝廷基本上就没什么动作。藩镇忙着和藩镇斗,皇帝忙着和宦官斗,谁提过收复河西之地?但是如今,张义潮不但率领人民赶跑了吐蕃人,而且还让自己的老哥张义泽带着李明达等二十九人忠诚地献上这十一州的地图!

自此,除凉州外,河西之地尽回大唐版图。公元861年,张义潮派他的侄子张淮深率领七千人马攻克凉州,河湟故地,全部回归。张潮后来身兼数职,推行耕战政策,加强守备,发展文化,攻吐蕃,战回鹘,稳定河西,最终逼得吐蕃南迁岭南,最终衰亡,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一定会有人说,张义潮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没有张义潮,也会有李义潮,吴义潮什么的。固然,他是应运而生。但是英雄就是英雄,始终心怀故国,哪怕这个故国,他从来就没有到过,但内心却依然向往。就凭这份心,有几人能敌?何况河湟万里,也因他而重回大唐,这份功劳,又有谁能越过?他是我们的榜样,是真正的英雄!

对此,“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四方犷犴,却通好而求和;八表来宾,列阶前而拜舞。北方猃狁,款少骏之駃蹄;南土蕃浑,献昆岗之白璧。”他,张义潮,完全当得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唐名将张义潮:带义军收复被吐蕃占据的河湟之地
8世纪50年代,大唐帝国内乱。一夜之间,河湟(甘肃青海之地)万里,尽被吐蕃攻略。内乱无法短时清除,吐蕃也就趁火打劫。从乾元元年开始,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大唐已经没有余力顾及这片土地。当吐蕃大军攻到沙州时,遇到了城中军民全力抵抗。救兵未来,城内已无任何军粮时,都知兵马使阎朝以不得的条件竖起了白旗。他们坚持了十一年,艰苦的抗争,也换不回胜利。有的时候,坚持可以胜利,而有的时候,坚持只是对自己故国的一个交待。河西全面陷落,从此丁壮成奴婢,老弱成活靶,沙州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吐蕃占领了河西之地,当然要对这些地方进行统治。吐蕃执政者很奇怪,他们从不会想着把这地儿当成自己的,不会聪明到联合豪族进行统治,“以唐制唐”,他们只会不断地敲诈,蹂躏,似乎不好好敲一敲,就会从手里滑走一样。换句话说,平民们是要被榨一榨的,地主们嘛,自然也得剥,谁让他们那么有钱有女人呢?自然,没有得利,谁都不愿...
· 李靖为什么会成为大唐第一名将?原来是这个原因
英豪先有摩云志,遇主逢时业遂成。帆快正须随浪起,三千铁甲猎秋风。西弘虎略南扬智,大漠荒原惧盛名。且看大唐临天下,三分有二属卫公。李靖,字药师,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武庙十哲之一。为人处世、领兵作战、兵书战策,各个方面,都堪称完美的一位。李靖出身挺好。祖父、父亲都是隋朝高官,舅舅更是厉害,兴隋九老之一韩擒虎。就是平定南陈、擒获陈后主的那位。韩擒虎对这个外甥十分欣赏,认为李靖是深通孙吴兵法精髓。打下大半个唐朝疆土。李靖在隋末观察天下大势,知道隋朝将亡,而太原李渊很有韬略,一心想要投奔。不料先做了李渊的俘虏,差点被杀。后来一通慷慨陈词,打动了李渊。于是跟随秦王李世民,做了幕僚,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先是平定南梁萧铣。萧铣本是南梁萧衍之后,趁隋末大乱,拥兵割据。数十万精兵,又据长江天险,实力非常强大。李靖抓住洪水暴涨的机会,力排众议,顺流而下,先后攻克荆门、宜都等重镇,并以弃船飘江的疑兵之计...
· 谯国夫人是谁?巾帼英雄榜上的罕见奇才
谯国夫人(512年-602年),岭南的传奇人物,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虽然朝代更迭,风云板荡,她以诚心事君,以宽仁待万民,又以兵威威震叛军,在历史的风浪中,忠诚和恩信为其保驾护航,使她平稳度过三个王朝,是巾帼英雄榜上的罕见奇才。谯国夫人,高凉冼氏的女儿。冼氏家族世代为南越俚族的首领,率领十多万家。夫人年少时,就已显现出聪慧娴熟的资质,并且善于谋划,未雨绸缪。还没有出嫁时,就能独当一面,安抚部族百姓。夫人带兵打仗,每战必胜,威服各地少数民族。她常常劝说族里亲友,要与人为善,以信义结交本乡各族,很得民心。当时越地民风彪悍,不同部族间常常互相攻击。夫人的哥哥冼挺担任南梁州刺史,他曾仗势自家的权势和财富,攻打掠夺附近的州郡,使百姓吃了不少苦。夫人多次规劝他改过,百姓怨恨、仇视的情绪逐渐减少了,海南、儋耳等地归附者就达上千洞(部落)。梁朝大同初年,夫人嫁给高凉太守冯宝为妻。冯家祖上原本是北燕苗族后...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杉排混干果
人们碰到办事错乱或发现假冒伪劣商品时,总要用一句“杉排混干果”的俗语来对其指责。杉排与干果一水一旱,一大一小,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会相混呢?这句俗语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杉排指的不是江里的杉排筏,而是杉铺把杉木列成一排排倚在铺前贩卖的杉排;干果指的是干果铺。两者之所以会“混”,是因为“混’在杉排铺和干果铺两个不识字的财主在记被顾客赊欠的账簿上。据说古时侯,潮州意溪韩江堤顶一间杉排铺和干果铺是毗邻,两个财主都不识字。顾客多是熟人,凡来买物赊数的,他们就根据赊账人的特征画个简单的记号,再记赊欠物件。一天,干果铺的财主没事来到杉排铺饮茶聊天,见有顾客拿钱来还杉排铺,杉排铺财主就在账簿里的一竖划上面画了一个圆圈。干果铺财主诧异地问:“你记账为什么同我一样记法而意思相反呢?”杉排铺财主反问他:“我为什么会与你一样记法而意思相反呢?”干果铺的财主回答说,他卖的干果多以咸蛋为主,赊欠咸蛋的顾客较多...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杉排混干果
人们碰到办事错乱或发现假冒伪劣商品时,总要用一句“杉排混干果”的俗语来对其指责。杉排与干果一水一旱,一大一小,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会相混呢?这句俗语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杉排指的不是江里的杉排筏,而是杉铺把杉木列成一排排倚在铺前贩卖的杉排;干果指的是干果铺。两者之所以会“混”,是因为“混’在杉排铺和干果铺两个不识字的财主在记被顾客赊欠的账簿上。据说古时侯,潮州意溪韩江堤顶一间杉排铺和干果铺是毗邻,两个财主都不识字。顾客多是熟人,凡来买物赊数的,他们就根据赊账人的特征画个简单的记号,再记赊欠物件。一天,干果铺的财主没事来到杉排铺饮茶聊天,见有顾客拿钱来还杉排铺,杉排铺财主就在账簿里的一竖划上面画了一个圆圈。干果铺财主诧异地问:“你记账为什么同我一样记法而意思相反呢?”杉排铺财主反问他:“我为什么会与你一样记法而意思相反呢?”干果铺的财主回答说,他卖的干果多以咸蛋为主,赊欠咸蛋的顾客较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