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权臣鳌拜真的罪不可赦吗?他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5
转发:0
评论:0
权臣鳌拜真的罪不可赦吗?他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康熙王朝》中的鳌拜是权臣,最后成为了乱党。这也

  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康熙王朝》中的鳌拜是权臣,最后成为了乱党。这也怪不得《康熙王朝》,因为这部剧主要体现了康熙的圣明和伟大,其他内容并不重要。

  历史上真正鳌拜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做过哪些事呢?我们知道他是权臣,他立下了怎样的功劳,才得到顺治帝的认可,让他出任辅政大臣呢?成为辅政大臣的鳌拜,真就十恶不赦吗?接下来,我们从鳌拜成为辅政大臣之前和之后,来看鳌拜传奇的一生。

  成为辅政大臣之前:

  鳌拜出生于武将世家,他的伯父是非常著名的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有“万人敌”之称的费英东。鳌拜的父亲伟齐,是费英东第九弟。

  皇太极天聪八年,鳌拜成为“管护军大臣”,即皇太极所领镶黄旗的巴牙喇甲喇章京。崇德初年皇太极第二次征朝鲜,鳌拜在战场上勇猛无畏,获得了“巴图鲁”称号。攻下朝鲜京城之后,皇太极派硕托、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率军攻打皮岛。此次战役,鳌拜表现突出,皇太极提升他为三等梅勒章京,赐号“巴图鲁”,加世袭六次,准再袭十二次。这时的鳌拜,算得上功成名就,但与功勋卓著还有段距离。

  此后,鳌拜在松锦之战中再立新功,又升为护军统领,即巴牙喇纛章京(固山额真),从此成为八旗将领中地位较高的将军。

61321419100730546_meitu_6.jpg

  皇太极取得松锦大捷后,在北京和山东三败明军,攻克四城。此次,鳌拜也随军作战。这几场战役,鳌拜的表现更加的抢眼。战役结束后,鳌拜被提升为三等昂邦章京。

  顺治二年,论功行赏时,鳌拜成为一等昂邦章京。顺治三年正月,鳌拜随肃王豪格等率军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在汉中打败贺珍以后,又狙击张献忠。打败大西军主力之后,鳌拜又深入四川、贵州等地,大规模大西政权大小官员一千多人,基本上消灭了四川一带的大西军。

  鳌拜在清朝争夺全国政权的过程中战功赫赫,最终得到皇帝的信任,成为朝中重臣。他善于审时度势,总能站到对的一边,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经过皇太极、顺治时期的“经营”,鳌拜逐渐成为朝中最受信任的重臣之一。

  成为辅政大臣之后:

  成为辅政大臣的鳌拜,起初并非专权,他是四大辅政大臣中地位最低的一位。可随着索尼的年老,苏克萨哈的政见不合,遏必隆的随风倒,鳌拜渐渐的走上了专权的道路。

  鳌拜强调满族统治地位,清除明末弊政残余。在制度上满汉分别,重满轻汉。当然,这一点是遵循了皇太极、顺治时期的政策。

  由于明朝灭亡不久,遗留下众多弊政。鳌拜牵头,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和官员的办事能力,清除官场恶习。在这期间,鳌拜也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鳌拜辅政时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减轻赋税。一系列改革后,使清初的人口、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朝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七年,人丁共增加22万余人;土地共增加14多万顷;征银共增加11多万两……这些都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在军事方面,鳌拜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四处征伐。对于明朝残余势力,鳌拜实行招抚政策,以抚为主,以高官厚禄诱使他们降清。这样一来,既稳定了清初局势,又不至于劳民伤财,明朝残余势力也被逐渐瓦解。

  在这期间,鳌拜的内心越发的膨胀,逐步网罗朝中大臣,形成党争之势。为了能长期掌控朝政,鳌拜也试图阻止康熙亲政并且打击与他政见不合的朝中大臣。

  最后,康熙列十四大罪状捉拿鳌拜,将他革职籍没、拘禁。这样的一个结局对于鳌拜来讲还是不错的。康熙虽然罗列了其十四大罪状,但康熙心里清楚,鳌拜之功,无人可比。只是,面对皇权,康熙也不得不捉拿鳌拜,鳌拜最终也毁在了权力争夺之中。这点,只能说他鳌拜没有看清形势,没能及时收手,没能及时交权。

  康熙五十二年,晚年的玄烨记起鳌拜的功劳时,还是大加赞赏的。雍正继位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司马错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后真的被赐死了吗
司马错和白起两位都是秦的功臣,两人各司其职,一个负责排兵布阵,一个负责带兵打仗,两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司马错的远见卓识,没有白起准确的战术执行能力,是不成立的;同样要是没有白起的用武,和他的骁勇善战,很多冒险但是成效显著的策略也不能很好的落实。图片来源于网络但是,非要给这二人分个高下,或者换个方式说,谁是秦国第一名将,轮影响力,知名度,被后人广泛传唱的程度来说,司马错远不及白起,因为作为谋士,既不能上战场打仗获得功勋,只能在幕后兢兢业业的分析,通过图纸研究战术,或者破解敌军的阵型。也许纵观整个秦国历史,司马错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最大的,难道浴血奋战的将领还比不过一个动嘴皮子说话的吗,那带兵打仗算什么,为什么要我在战场上冒险,而你只是躲在军中安全的地方。我们说战国七雄,虽然最后被秦统一了,但是综合实力来看楚国到底是老牌大国,人口多,国土面积大,经济水平也很高。但是经历了诸侯国一系列战斗后...
· 为前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鳌拜,康熙皇帝为何要将其囚死于牢中?
鳌拜,清初权臣,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他曾跟随清太宗皇太极攻察哈尔部、征朝鲜,屡立战功。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但因晚年操握权柄、结党营私、欺君罔上,被少年康熙帝设计所抓,最后老死于囚牢中,人生就此落幕。鳌拜前期可谓忠臣,忠于皇太极。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握大权,在称帝问题不惜和多尔衮决裂,一定拥立皇太极之子,正是鳌拜等众臣决定,多尔衮不得作出让步,拥立顺治福临,多尔衮摄政。多尔衮死后,顺治和鳌拜可谓明君贤臣典范,清初各地反清势力鳌拜功不可没。但顺治辞帝位后鳌拜就变了,康熙太小才8岁,鳌拜被权力冲昏,顾命四大臣能制约鳌拜只有索尼,也太老了,苏克萨哈被鳌拜除掉,遏必隆墙头草。鳌拜是忠于大清的。皇太极死后,鳌拜等两黄旗大臣鼎力支持豪格嗣统,后因多尔衮与豪格势均力敌,势同水火,鳌拜等坚持要立皇子继承,故而六岁童福临幸运地成为了顺治帝。鳌拜死忠幼主,不惜与擅权的...
· 鳌拜从大清辅政权臣到阶下囚
鳌拜画像在四位辅臣里,索尼资格最老,此时已经年逾六旬。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顺治皇帝的庙号)三朝,是大清王朝的开国勋臣。康熙即位后,他就成了四朝元老,我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在我们四个人里居于领袖地位。但是他年纪太大,体弱多病,为人比较圆滑,与辅臣里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有积怨。这些都给我的崛起留下了充足的余地。苏克萨哈,满洲正白旗人。其父苏纳是天命汗的女婿。原是多尔衮的亲信,多尔衮死后,他见风使舵,立即揭发检举多尔衮,从而逐渐得到顺治皇帝的信任,成为议政大臣。由于他曾经有过这样落井下石的经历,让朝臣们常常对他不屑一顾。他在朝臣心目中的地位太低,太受鄙视,也让我尽管跟他家有姻亲关系,也不得不与他划清界线。遏必隆出身钮祜禄氏,家族显赫;来自满洲镶黄旗,根正苗红。他的父亲是我朝五大开国元勋之一额亦都,他的母亲是和硕公主,家庭地位没的说。由于都是名门之后,所以我与遏必隆关系很好,在事业上他经常帮助我。然...
· 阿济格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可结局却不咋的
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之胞兄,母为大妃阿巴亥。多尔衮死后,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阿济格能征善战,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将领。但他却是一个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网络配图阿济格十多岁便骁勇善战,被授为台吉,20岁时跟从三贝勒莽古尔泰征伐察哈尔部,追杀得其首领林丹汗望风而逃。天命十一年,阿济格同侄儿硕托讨伐喀尔喀巴林部,再从哥哥代善征战扎鲁特部,都有战功,封为贝勒,颇受太祖宠爱。皇太极的继妃乌拉纳喇氏,即豪格的生母,就是因为见太祖和阿济格不肯下轿,即被下令休离。天聪年间,阿济格随阿敏战朝鲜,连克五城;从太宗伐明朝,战绩斐然。大军会师锦州,逼近宁远,遇到明朝总兵满桂出城列阵,太宗想进击,诸贝勒以距城太近而进谏不可攻,唯阿济格以为未必。阿济格迅速出击,大败明朝骑兵追至城下,激发畏缩的诸贝勒,不及披甲就上前冲杀,杀得明军死伤大半...
· 阿济格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可结局却不咋的
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之胞兄,母为大妃阿巴亥。多尔衮死后,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阿济格能征善战,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将领。但他却是一个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阿济格十多岁便骁勇善战,被授为台吉,20岁时跟从三贝勒莽古尔泰征伐察哈尔部,追杀得其首领林丹汗望风而逃。天命十一年,阿济格同侄儿硕托讨伐喀尔喀巴林部,再从哥哥代善征战扎鲁特部,都有战功,封为贝勒,颇受太祖宠爱。皇太极的继妃乌拉纳喇氏,即豪格的生母,就是因为见太祖和阿济格不肯下轿,即被下令休离。天聪年间,阿济格随阿敏战朝鲜,连克五城;从太宗伐明朝,战绩斐然。大军会师锦州,逼近宁远,遇到明朝总兵满桂出城列阵,太宗想进击,诸贝勒以距城太近而进谏不可攻,唯阿济格以为未必。阿济格迅速出击,大败明朝骑兵追至城下,激发畏缩的诸贝勒,不及披甲就上前冲杀,杀得明军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