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好酒好色的“流氓皇帝”刘邦为何一生不改本性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8
转发:0
评论:0
揭秘:好酒好色的“流氓皇帝”刘邦为何一生不改本性,从《史记•高祖本纪》开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马迁对刘邦性格的这种公允

  从《史记•高祖本纪》开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马迁对刘邦性格的这种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这段文字中,至少写出了刘邦性格中的个特点:一是宽厚仁慈(仁而爱人);二是乐善好施(喜施);三是性情豁达(意豁如);四是抱负远大(常有大度);五是游手好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六是好戏弄人(廷中吏无所不狎侮);七是好酒好色(好酒及色);八是欠账不还(两家常折券弃责)。

  当然,刘邦的性格特点远不止此,这只是司马迁对青年刘邦的总结,后来随着经历、识见、地位的变化,他还有更多的性格表现,比如轻薄文人、猜忌部下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司马迁的这段文字,已经把刘邦的本性表现得丰富而饱满,可以说,刘邦无论为游手好闲的农人时,乡村小吏亭长时,还是统领千军万马的汉王时,抑或最后打下江山成为开国帝王时,他的本性几无变化,他就这么个人。这八个性格特点中,有四优四缺,优点如宽厚仁慈、乐善好施、性情豁达、抱负远大等;缺点如游手好闲、好戏弄人、好酒好色、欠账不还等。然而仔细分析刘邦由一介农夫到一国之君过程中的行迹,会发现他的优点是有条件的,他的缺点是无条件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他游手好闲、好戏弄人、好酒好色、欠账不还这些性格特点,归根到底是因为自私自利的反映,一个人不自私,不可能游手好闲,把养家糊口的重担交给年迈的父母;一个人不自私,更不至吃白食,欠帐不还,把自己的酒食寄托在他人的辛勤劳动和痛苦之上。然而,这样一个人,怎么还会宽厚仁慈、乐善好施、性情豁达、抱负远大呢?因为这些性格特点,是在没有利益争执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倘若有利益之争甚至性命之虞时,那就不会这么仁慈或豁达了,到了要做关键选择的时候,这种人哪怕牺牲父母妻子也是在所不惜的。

2.png

  刘邦在彭城大战大败于项羽楚军仓皇逃生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最能反映出他的自私性格。第一件是及时行乐。彭城大败后,刘邦差一点被楚军活捉,幸亏楚将丁公善心大发,放他一马,使他得以逃过一劫。随后,刘邦逃经沛县,派人到老家接老父妻儿,家里却人去楼空,家人不知所踪,他只得继续西逃。某晚,他借宿于一个戚姓农户家,戚家只有父女二人,结果刘邦在酒足饭饱之后,竟然与戚女同床共枕巫云楚雨起来,在家人失散、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刘邦也真有“好心情”。

  第二件是抛儿弃女。刘邦派人到老家没接到家人,却在西逃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女。《史记•项羽本纪》载:“汉王道逢得孝惠(即后来的孝惠帝,刘邦长子刘盈)、鲁元(即后来的鲁元公主,刘邦与吕雉所生女儿),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夏侯婴)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在逃跑的过程中,刘邦因嫌车载过重,逃得不快,竟然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车,而且“如是者三”!试想,倘若孝惠、鲁元果然抛弃在路上的话,不为乱军所杀,也会饥饿而死,夏侯婴三番五次将他们抱上车才幸免于难。

  我们经常能看到鸽子呀、狗呀,在公路上被碾死,同伴守尸不离不弃的报道;去年有一条新闻说,在英国莱斯特市,一只年幼的天鹅被困河面水闸处,天鹅妈妈一直陪在它身边,时间长达两天,直到孩子脱险。动物尚且如此,刘邦却为了自己逃命,不惜抛儿弃女,毫无父亲的慈爱之情,毫无为人的恻隐之心,他的自私和残酷暴露无遗。阮籍曾在游历楚汉古战场后叹息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所谓“竖子”,就是指刘邦,后人评价刘邦为“流氓皇帝”,也大抵出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好酒好色的“流氓皇帝”刘邦为何一生不改本性
我觉得司马迁最让人值得钦佩的地方,就是在《史记》大部分篇章里,能够秉笔直书,如对当朝开国皇帝刘邦,他当然有粉饰之词,但更多的则是春秋笔法,既有直白的评论,又有含蓄的曲笔,把刘邦性格中不论光明的还是阴暗的,都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既看到了成就霸业者的宽广胸怀,又看到小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亲人的毒辣心肠。从《史记•高祖本纪》开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马迁对刘邦性格的这种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网络配图这段文字中,至少写出了刘邦性格中的个特点:一是宽厚仁慈(仁而爱人);二是乐善好施(喜施);三是性情豁达(意豁如)...
· 好酒好色的“流氓皇帝”刘邦为何一生不改本性
我觉得司马迁最让人值得钦佩的地方,就是在《史记》大部分篇章里,能够秉笔直书,如对当朝开国皇帝刘邦,他当然有粉饰之词,但更多的则是春秋笔法,既有直白的评论,又有含蓄的曲笔,把刘邦性格中不论光明的还是阴暗的,都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既看到了成就霸业者的宽广胸怀,又看到小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亲人的毒辣心肠。网络配图从《史记•高祖本纪》开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马迁对刘邦性格的这种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这段文字中,至少写出了刘邦性格中的个特点:一是宽厚仁慈(仁而爱人);二是乐善好施(喜施);三是性情豁达(意豁如)...
· 好酒好色的“流氓皇帝”刘邦为何一生不改本性
从《史记•高祖本纪》开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马迁对刘邦性格的这种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这段文字中,至少写出了刘邦性格中的个特点:一是宽厚仁慈(仁而爱人);二是乐善好施(喜施);三是性情豁达(意豁如);四是抱负远大(常有大度);五是游手好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六是好戏弄人(廷中吏无所不狎侮);七是好酒好色(好酒及色);八是欠账不还(两家常折券弃责)。网络配图当然,刘邦的性格特点远不止此,这只是司马迁对青年刘邦的总结,后来随着经历、识见、地位的变化,他还有更多的性格表现,比如轻薄文人、猜忌部下等等,不一而足。不过,...
· 好酒好色的流氓皇帝刘邦一生不改本性原因在哪
我觉得司马迁最让人值得钦佩的地方,就是在《史记》大部分篇章里,能够秉笔直书,如对当朝开国皇帝刘邦,他当然有粉饰之词,但更多的则是春秋笔法,既有直白的评论,又有含蓄的曲笔,把刘邦性格中不论光明的还是阴暗的,都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既看到了成就霸业者的宽广胸怀,又看到小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亲人的毒辣心肠。从《史记•高祖本纪》开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马迁对刘邦性格的这种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网络配图这段文字中,至少写出了刘邦性格中的个特点:一是宽厚仁慈(仁而爱人);二是乐善好施(喜施);三是性情豁达(意豁如)...
· 为何说刘邦是最流氓的皇帝?他是怎样骂属下的
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非刘邦莫属。刘裕、朱元璋这些,出身都比刘邦好不了多少,都是没赶上希望工程的那一拨人,从小就不学无术。可这些流氓当了皇帝以后还知道学习,好歹学点文化免得出去丢人,就只有刘邦在原地踏步,连骂人用的粗口都不带改,可见其文化水平的低劣。骂不骂人跟素质地位没关系,只要是人,总有爆粗口的时候,但骂人的水平绝对跟有没有文化有关系,像小学都毕不了业的刘邦,就绝对不可能骂出张仪或者孟子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刘邦骂人的水平极其有限,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竖儒”。“儒”本来是指有才能的人,可在前面加上一个“竖”字,就很侮辱人了,合起来大概就是奴才书呆子的意思。除了这个“竖儒”以外,刘邦骂人时还常常以“乃公”自居,一开口就是“你爷爷我”怎样怎样。刘邦没文化,所以他骂的人大多数都是文化人,这跟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是一个道理。着名学者郦食其来投靠他,刘邦一听是个儒生,就没什么兴趣,心想又是一个来混吃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