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国史上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谁最有帝王之相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7
转发:0
评论:0
三国史上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谁最有帝王之相,汉末三分魏蜀吴,多少朝代兴衰,人物沉浮,都付笑谈之中。今天来说说曹操、刘备、

  汉末三分魏蜀吴,多少朝代兴衰,人物沉浮,都付笑谈之中。今天来说说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出身。先说老大曹操,曹操此人出身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和普通官僚比起来他算高贵的,但与袁家那种“四世三公”比起来他却差得远,他是太监养子后代,太监在士大夫眼里挺不受待见,这样的一个出身总的来说政治资本并不算雄厚。有人会说:曹嵩可是官至“太尉”呀!咳,他这个“太尉”是图有其名,桓灵以来卖官爵是朝廷允许的,曹嵩的这个太尉就是买来的,他与两汉以来的三军总司令太尉和大司马相比不是一个概念,那个年头“三公”泛滥,鱼目混杂,蔚然成风。

  曹操基于这么一个出身,总不能说是太好,在官僚阶层也只能勉强算“小康”,当然,比普通老百姓强多了。这样的一个出身想在朝廷有所作为,自然更多的要靠个人努力,曹操这家伙小时侯据说挺不争气,《三国志》也说了:(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可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转了性了,开始研究《兵法》,钻研“权术”。

  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出身,造就了曹操能一直是以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的胸怀面对成败,也正是如此,曹操的为官之道和后期御人之术更多的是崇尚“法制”和“强权”。如果说曹操还算高级的出身,那刘备就是的“没落贵族”,而实际上从刘备本身的角度讲,他连没落贵族都算不上,毕竟他没有经历过什么荣华富贵和高等教育,估计连读书都困难,他自己不是说了么:我不好读书。这个“不好”不知道是本性不好,还是从小因为读不起书就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总之他是和母亲相依为命,“贩履织席”为生就对了。不知道是血统问题还是胎带的,出身贫寒的刘备偏偏心比天高,连当皇帝的心都有。

  要是放在和平年代,凭着刘备的家庭环境和背景,他想出人头地估计只有靠“从军”了,运气好了立点军功,封个“校尉”什么的(还不能是京畿卫戍的校尉,最多是外军的),运气不好就战死沙场,有没有人给收尸都成问题。可是他赶上了年代,于是象曹操、刘备、孙坚这类人的机会来了,天下动荡,那年头法制观念、社会意识、老百姓的觉悟可不是现在,谁的力量大谁就是王。其实要笔者说,历代开国皇帝没有一个是老实人,如果文化修养高点的还好点,否则其行径与”流氓“相去也不会远。当然,后来人家做了“至尊”了,那自然就要“冠冕堂皇,天命所归”云云。而“造反有理”话锋一转就变成“稳定第一”,号召大家都做老实人就对了。

2.png

  当然,有乱就有治,做老实人也没有不好,可要说自己就是“真命天子,天明在吾”,怎么看怎么这么好笑,刘邦说了“大风起兮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曹操则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诸葛亮却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司马宣王笑了:你们别争了!所以这个东西千万别当真,只不过是成王败寇,此一时彼一时罢了。闲言少叙,书归正文。刘备从这个角度看是幸运的。

  刘备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中有一种韧劲和柔劲,这种理念也跟随他一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曾用一句话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刘备的这个特点:不可与命争。其实刘备是在以“不争而争”,这就是强大的忍功,这个工夫确非常人能有。最后来说说孙权,孙权据说“形貌奇伟,骨体不恆”,天生的帝王之相。孙权的老爸从江东打到洛阳,给孙家打下好大的名头。他哥哥从北边杀回江南,又为他打下大好的江山。

  说出身就不能说后面了,而在十八岁(这一年孙权接管江东)之前,孙权并不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就算他没有亲眼目睹父亲的征战,起码他见证的哥哥的艰辛,所以孙权对“江东”不是肆意的挥霍,而是苦心的经营。出身小康家庭的孙坚,以武事立身,在汉末是为上层社会排斥的。比如“凉州三明”这么大的名头,仍然很难融入洛阳高层,所以董卓进洛阳就注定了他要与上层社会有一番较量。而孙氏起家同样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一直认为孙权是综合曹操的“铁腕”和刘备的“坚忍”,但他同时还有他自己的特点。孙权不管怎么说也是豪强地主的出身,气度是有的,但他的统治理念比起曹操和刘备,多了点局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备,曹操,孙权如果统一三国,谁最有可能诛杀功臣?
《三国演义》这部作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影视制作人拍摄成了无数的影视作品,一些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也在影视作品中被我们所熟悉,原著也有很多人读过,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人物更是被观众们津津乐道。最后司马懿一统三国,为三国故事画上了句号。我们不禁要想,如果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之一最后一统三国,会是怎么样的呢?历史上一些开国皇帝在打完天下之后,都会诛杀一些开国功臣,比如朱元璋建国之后,就把大部分的开国功臣都给杀了。那么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之一如果当上皇帝,会不会诛杀功臣呢?笔者首先来分析一下曹操,笔者认为曹操当皇帝之后不太可能诛杀功臣,首先曹操本身就是一个爱才之人,不要说自家的大臣,就算是敌方的大将,明明可以杀掉却都不忍心去杀,比如关羽和赵云。关羽就不必说了,俘虏之后不光不杀,还要送钱财送赤兔马放他离去,而赵云在曹营杀得七进七出,也是因为曹操为了不伤他性命,下令不准放箭。影视作品中的曹...
· 三国里曹操刘备孙权谁才是最好的老板?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去找工作,总是会遇到很多选择,当然大多数都选择“高薪”的,可是我们看看三国中的人物,他们是怎么选择的?我们也知道三国最后剩下三个最大的老板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下面小编深度解析下这三个人的集团,到底谁才是最好的老板,如果回到三国你会选谁?曹魏集团已经借壳上市的公司自从在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袁绍,整个北方最后基本都掌握在曹操手里了。曹操也乘胜追击,兵不血刃的得到了荆州,虽然在赤壁大败而回,其实曹操还是得到了荆州的一部分,再加上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打着正义的旗帜,想对比现在曹操的集团公司算是已经上市了,而且也获得了很多融资,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发布“唯材是举”,也拉拢了很多世代为官的老世家的支持,列如司马懿的家族就是个传承千年世世代代都为官的。何况后来曹操死后曹丕当皇帝后,使用了“九品中正制”曹操集团的福利就更高了,这个“九品中正制”可以保证在曹操这个集团工作的后代世世代代都能当官...
· 三国的帝王们:曹操刘备孙权三帝王谁更有气节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是一种投降文化。实际上,这种现象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汉朝的名存实亡。名存,就是还有一个汉献帝,不管是董卓、王允还是曹操,都还没有自己称帝,他们都还在形式上将这个傀儡皇帝作为天子。实亡,就是诸侯们已经没有人把皇帝当成是一个天下主宰者,不少人都在想着成为汉朝的接力者。正是由于这种汉朝廷名存实亡的局势,让有的人拉队伍都是以“匡朝宁国”为借口,消灭异己都是以“汉朝凌迟”,“已失其鹿”为说辞,所以,将军士子改换门庭就成了告别“昏君”,找到“明主”。不过,尽管这是特殊时期,人们仍然还是重视气节的,比如说诸葛亮,他能够成为名臣贤相被后人效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选择了刘备,一生都效忠刘氏政权。而曹操手下...
· 曹丕曹植曹冲三人关系怎样:三人之中谁最有才
同父异母的曹丕与曹植,为了获得曹操的认同,互相竞争,因此失去了兄弟之间的血脉亲情。他们各自聚集了文人谋士,为自己谋划策略,为争取曹操死后的继承权而彼此斗争。图片来源于网络两人个性不同各有优劣。在文学造诣上,曹操气魄昂然,曹丕却文风婉约,字里行间始终带有一丝公子哥作派,曹植则文采过人,字词透露着壮志报国的傲骨。文才上曹丕始终比曹植略差一点。建安十五年,曹操带领子臣们游玩铜雀台。心情一高兴叫曹丕曹植各自写文助兴,曹植文思敏捷,挥笔而就,所写之文为臣子里最优秀的。曹操很是为之骄傲,想好好栽培曹植,希望他除了能写诗作赋之外还能具备治国才能。因此曹植被封为平原侯,赐予招纳人才的资格。曹丕则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虽然没有被封爵位,可是却因此进入朝政,由此积累了治理国家的经验。杨修、丁仪是曹植的拥护者。然而曹植等人始终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不善权谋,没有到达政治家的高度。曹植在为人处世方面任性为之,不加约束。...
· 三国英雄多风骚:曹操刘备孙权三帝王谁更有气节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是一种投降文化。实际上,这种现象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汉朝的名存实亡。名存,就是还有一个汉献帝,不管是董卓、王允还是曹操,都还没有自己称帝,他们都还在形式上将这个傀儡皇帝作为天子。实亡,就是诸侯们已经没有人把皇帝当成是一个天下主宰者,不少人都在想着成为汉朝的接力者。正是由于这种汉朝廷名存实亡的局势,让有的人拉队伍都是以“匡朝宁国”为借口,消灭异己都是以“汉朝凌迟”,“已失其鹿”为说辞,所以,将军士子改换门庭就成了告别“昏君”,找到“明主”。不过,尽管这是特殊时期,人们仍然还是重视气节的,比如说诸葛亮,他能够成为名臣贤相被后人效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选择了刘备,一生都效忠刘氏政权。而曹操手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