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胡震亨收集散佚的唐诗 历十载编纂《唐音统签》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8
转发:0
评论:0
胡震亨收集散佚的唐诗历十载编纂《唐音统签》,现在一提到唐诗,很多喜欢唐诗的人都能够如数家珍地背出很多首。诗仙李白的《静夜

  现在一提到唐诗,很多喜欢唐诗的人都能够如数家珍地背出很多首。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和诗圣杜甫的《望岳》启蒙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还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杜牧之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更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跟一位名叫胡震亨的老先生密不可分。若不是他呕心沥血,兀兀穷年,历经十载精心搜集、编选和刊印,恐怕这些唐代文学史上的瑰宝早已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那么胡震亨是何许人,又是怎么把散佚于各处的唐诗一首一首汇编在一起的呢?

  胡震亨是明代文学家藏书家,浙江海盐武原镇人,为人学识渊博,藏书丰富。他家的藏书楼“好古楼”,规模宏大,藏书万卷。各种热门的冷门的书籍应有尽有。

  按说这么多藏书够他一生研读了,为什么还要在年近花甲时开始做收集、编纂唐诗这种艰辛异常的工作呢?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1625年一天的上午,当时56岁的胡震亨坐在自己的藏书楼里。拿起号称当时最全的一套丛书《唐诗记》第一卷,翻开第一首诗,就忍不住发怒了:“开篇就把人家唐高祖李渊的一首诗给记漏了,这也配号称最全的唐诗吗?”愤怒之余,他开始下定决心,一定要编一套完整的唐诗出来,虽然自己很快就要进入花甲之年,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先干起来再说。

ef19c7ee2f62eb1.jpg

  一旦开始,胡震亨就再也停不下来,他把自己关在偌大的藏书楼里,把跟唐诗有关的各类书籍翻了个遍。一边翻阅一边用他那漂亮的小楷字认真抄录在一张张宣纸上。一日三餐,都是差人送到藏书楼。除了吃饭睡觉,他都在藏书楼里忙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抄录的唐诗及相关诗人的传记、评论等摆了一摞又一摞。最后,他把这些诗文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分门别类汇总在一起,命名为《唐音统签》。当他把这些抄录好的唐诗刊印成册后,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的光景。

  看着自己历经十载,费尽艰辛编辑成的这部唐五代诗歌总集,胡震亨不由得老泪纵横。他知道这些诗歌浸润着诗人们的才华和心血,如今自己的心血也和这些诗人的心血熔铸到一起,他怎能不激动万分呢?

  《唐音统签》共1033卷,按天干之数分为十签,既有当时最完整的唐诗,也有极其珍贵的文学评论、传记史料,在中国古代私人编书史中是首屈一指的。该书不但搜罗丰富,为历代研究唐诗者所重视,还一度成为清代纂修《全唐诗》的蓝本。

  正是因了胡震亨的辛苦编纂,我们今天才有幸看到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的足迹,有幸看到诗人们笔下的千里莺啼、万里云罗、一春梦雨的美景,有幸看到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的心绪。在享受唐诗带给我们的各种美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铭记这位对传承唐诗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实干家胡震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初唐诗坛之绝唱高震唐音之号角——唐代诗人陈子昂诗《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就是陈子昂登《幽洲台歌》的原文。这首诗曾被誉为初唐诗歌之绝唱,是陈子昂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的这四句诗从语言、文字上没什么障碍。大意是,往前看看不到古人,往后瞧瞧不见后来的人。天地宇宙茫茫无垠,遼阔无边,自己孑然一身、无限孤独,禁不住伤感地流下了眼泪。不过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但这首诗能成为初唐诗坛之绝唱,为历代所传诵,决不是这样简单的意思,而是有着更为深刻、丰富的含义,更为复杂的心情和丰富的余蕴的。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这得结合陈子昂的经历、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加以探究。陈子昂生活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年代,他出生于富豪之家,受家庭影响,“始以豪家子,驰使侠气”(卢藏用:《陈氏别传》)。他年青时向往着那仗义勇为,打抱不平的侠义之气,而且为人能伸张正气,常常义气用事;后来自己闭门谢客,在家研读经史。陈子昂不光是诗人,而且是位政治家,由于他在政...
· 初唐诗坛之绝唱高震唐音之号角——唐代诗人陈子昂诗《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就是陈子昂登《幽洲台歌》的原文。这首诗曾被誉为初唐诗歌之绝唱,是陈子昂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的这四句诗从语言、文字上没什么障碍。大意是,往前看看不到古人,往后瞧瞧不见后来的人。天地宇宙茫茫无垠,遼阔无边,自己孑然一身、无限孤独,禁不住伤感地流下了眼泪。不过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但这首诗能成为初唐诗坛之绝唱,为历代所传诵,决不是这样简单的意思,而是有着更为深刻、丰富的含义,更为复杂的心情和丰富的余蕴的。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这得结合陈子昂的经历、诗歌主张及创作实践加以探究。陈子昂生活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年代,他出生于富豪之家,受家庭影响,“始以豪家子,驰使侠气”(卢藏用:《陈氏别传》)。他年青时向往着那仗义勇为,打抱不平的侠义之气,而且为人能伸张正气,常常义气用事;后来自己闭门谢客,在家研读经史。陈子昂不光是诗人,而且是位政治家,由于他在政...
· 唐诗
兴盛原因唐前半期社会安定,经济富裕,文人来往和百官游䜩,酬唱传诵蔚为风气。天宝之乱后,继以藩镇之祸,生活流离困苦,郁结之情正可用诗歌来抒发。唐代君主多喜风雅,上好下甚,于是诗歌风靡一代。而且唐代以诗取士,因此诗风非常普遍。唐诗兴起,亦源于诗体的进化,七言古诗及律绝等新诗体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于成熟。特色中国自《诗经》、《楚辞》、《汉赋》、《乐府》以来一直有作诗的传统。《诗经》的诗句多以四字为一句。到了汉乐府字数则比较多变。从汉到魏晋南北朝发展出来的古体诗,有不固定字数的、亦有五言、六言或七言的,但句数不限。隋唐除了承袭了古体诗的体裁,亦同时发展出对结构更为工整的近体诗,如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对押韵、平仄等等格律上有更严格的要求。在结构上讲求工整均称之余,诗所包含的题材多样化,既有抒发个人情感,亦有深刻反映现实社会的作品,意境深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发展唐诗大致可分作四个阶段...
· 朱震亨
生平朱丹溪生活在元末的南方,当时因连年战争,苟捐杂税极重,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负担,营养条件很差,身体柔弱,加之江南地土卑弱,气候炎热,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病家多易伤阴。但是,当时医界盛行用辛燥药较多的《局方》治病,非但治不好病,反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死亡。为了纠正这一偏向,朱氏用清滋之品,颇能见效,因而自然就提倡养阴之法,即所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点。他所创立的养阴派学说及其著作,大大丰富了中国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处方用药的内容和范围,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受到后世医家很高评价,亦为国外医家所重视。著作《格致余论》、《丹溪心法》、《金匮钩玄》、《医学发明》、《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素问纠略》。
· 朱震亨
元医学家。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字彦修,号丹溪。屡试不第,去而习医,受教于杭州罗知悌,知悌授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诸书。他研习三家学说,推衍其义,主张“因病以制方”,反对拘泥于“局方”,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重滋阴,故称“养阴派”。著有《格致余论》、《伤寒辨疑》、《局方发挥》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