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范仲淹曾夜半苦读寝不解衣 设“义庄”赡养老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3
转发:0
评论:0
范仲淹曾夜半苦读寝不解衣设“义庄”赡养老人,夜读宋人范仲淹《岳阳楼记》,篇中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

  夜读宋人范仲淹《岳阳楼记》,篇中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显了一位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其思想之博大与崇高,考问了历代的人文与良知的缺失,是对享乐主义的空前否定!洞庭湖水天一色,岳阳楼巍然而立,象征着范氏的不朽。以后,我又陆续读了有关范氏一些笔记与传记,想进一步了解其人,从中受到更多的教益。

  《宋史》说:他生于苏州吴县,二岁丧父,其人“少有志操”,为人“外刚内和”。他曾寄住庙中读书,由于家贫,一天只能吃二餐,那是凉成块状的粟米粥,一切为四,早晚各二。菜肴仅是切成碎段盐拌韭叶;范氏年谱说他在南京应天府书院读书,寝不解衣,夜半昏倦就用冷水洗脸,苦读竟至如此。某日,范路经一枯庙,便入内长跪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将来能身为相国或医生,说:“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毕生之志”,又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语(见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五)。

201507140300109987.jpg

  范仲淹曾总结一生,说自己屡经风波,“惟能忍穷”,为此“虽一毫而不妄取”。《言行拾遗事录》说他在庙中读书时,某晚看到一只白鼠逃进一洞,便掘入,竟发现地下有一瓮白银,便仍把它埋好。后来他做官了,庙里住持要求他拨款修寺,范仲淹告诉他,你庙中地下有宝,请取出白银使用。

  范仲淹一生以诚信守身,以此为立身之本。宋人邵伯温《闻见前录》八说:贾黯考中状元回邓州,曾拜见他请教为官之道,范说“惟‘不欺’二字可终身行之”,后贾成为一位敢冒讳直谏之良吏,邵氏叹曰:“呜呼!得文公‘不欺’两字者,足以为一代名臣矣。”

  心忧天下,关怀民瘼,而以清贫自律。有某书谓“其妻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范又曾设“义庄”于里中,以赡养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在他带领下,仅苏州吴县一带,设置“义庄”(像是今天我们的养老院),济贫者即达六十四家之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范仲淹:夜半苦读寝不解衣
卢润祥夜读宋人范仲淹《岳阳楼记》,篇中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显了一位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其思想之博大与崇高,考问了历代的人文与良知的缺失,是对享乐主义的空前否定!洞庭湖水天一色,岳阳楼巍然而立,象征着范氏的不朽。以后,我又陆续读了有关范氏一些笔记与传记,想进一步了解其人,从中受到更多的教益。《宋史》说:他生于苏州吴县,二岁丧父,其人“少有志操”,为人“外刚内和”。他曾寄住庙中读书,由于家贫,一天只能吃二餐,那是凉成块状的粟米粥,一切为四,早晚各二。菜肴仅是切成碎段盐拌韭叶;范氏年谱说他在南京应天府书院读书,寝不解衣,夜半昏倦就用冷水洗脸,苦读竟至如此。某日,范路经一枯庙,便入内长跪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将来能身为相国或医生,说:“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毕生之志”,又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语(见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五)。范仲淹曾总结一生,...
· 范仲淹:夜半苦读寝不解衣
作者:卢润祥夜读宋人范仲淹《岳阳楼记》,篇中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突显了一位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其思想之博大与崇高,考问了历代的人文与良知的缺失,是对享乐主义的空前否定!洞庭湖水天一色,岳阳楼巍然而立,象征着范氏的不朽。以后,我又陆续读了有关范氏一些笔记与传记,想进一步了解其人,从中受到更多的教益。《宋史》说:他生于苏州吴县,二岁丧父,其人“少有志操”,为人“外刚内和”。他曾寄住庙中读书,由于家贫,一天只能吃二餐,那是凉成块状的粟米粥,一切为四,早晚各二。菜肴仅是切成碎段盐拌韭叶;范氏年谱说他在南京应天府书院读书,寝不解衣,夜半昏倦就用冷水洗脸,苦读竟至如此。某日,范路经一枯庙,便入内长跪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将来能身为相国或医生,说:“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毕生之志”,又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语(见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五)。范仲淹曾总结...
· 汉朝初年出台的“老年法”不赡养老人判死刑
随着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把“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子女今后不常回家看望或者问候父母将构成违法。那么,在“百善孝为先”的中国古代,又是如何解决养老这一问题的呢?在夏朝,不孝敬老人判重罪,直至处以死刑。对不赡养老人,殴打辱骂老人,不给老人吃饱穿暖,老人生病如不给医治,不细心照料,都在不孝之列,要受到处罚。依据不同情节,处以在脸上刺字(墨)、割鼻子(劓)、斩脚(刖)、死刑(大辟)等不同的惩罚。网络配图周朝虽无具体的处罚制度,但有一套比较严格的具有礼仪含义的具体要求。如,50岁以上的老人要给他们吃细粮;60岁以上老人的饭菜中要配肉;70岁以上老人的饭食中要增加副食;80岁以上的老人要给吃些珍馐美味;到了90岁,小辈要在老人的床前伺候饮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孝敬老人的传统没变。如,齐国规定对70岁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一子的赋税和徭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二子的赋税和徭...
· 男子因照顾独居老人获得上海一套房,古代赡养老人竟可以免除徭役?
近日,一位在上海独居的老人去世,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赠送给照顾他的一位男子。2012年该男子在街头扶起站不起身的老人,自此结缘,并于2014年两人开始共同生活。照顾是中华传统美德,但像这种同住照顾无血缘关系老人的情况并不多见,奖励也是情理之中。在古代赡养老人政策也会有相应的福利的,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古代的养老制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鼓励子孙养老、给老人的养老福利、朝廷养老等等。而且每个朝代的养老政策是不太一样的,但在“孝道”这方面,各朝代都格外重视。图源网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就有很多鼓励赡养老人的政策,比如说可以免除徭役。古代的徭役基本上都是按照人头来算的,因此免除徭役也就相当于减轻了养老负担。在洪武流年还将“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这一条正式加入了法典。除此之外,明朝还给老人提供物质上的补助,八十岁的老人每月的待遇是给五斗米三斤酒和五斤肉,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更...
· 义庄
另见范氏义庄东华义庄义山、公墓参考来源参考文献远藤隆俊.‘历史学事典13所有と生产’.弘文堂.2006.ISBN978-4-335-21042-6.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