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吏陈鹏年的“安全阀”:既为官 尽本职
《聊斋志异》中有篇《续黄粱》,通过主人公短暂一梦,揭露了当时宦海凶险、仕途龌龊的众生相,“刺贪刺虐”,作者所言不虚,难怪后人流行“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当学胡雪岩”的厚黑,安全第一呀。
清代雍正皇帝树立的模范官吏陈鹏年(有的史料称其陈彭年),就曾经迭遭打击、很不安全,为官三十载,罢过官,坐过牢,甚至还差点儿充军,但每当压力升高时,他的“安全阀”就会自动跳开,从而化险为夷。需要说明的是,陈鹏年的“安全阀”不是厚黑学,而是满满的正能量。
康熙四十四年,皇帝再次南巡,两江总督阿山有点犯难,供奉从哪里出?用自己的钱讨好皇帝,他舍不得;用地方财政搞接待,人情落不到他头上,他不乐意。思虑再三,心中有谱了,召开相关领导碰头会下达指示:向百姓征收地丁耗羡。说白了就是巧立损耗名目,临时额外收取,用百姓的钱做他的人情。只不过阿山打错了如意算盘,因为江宁知府陈鹏年坚决反对。
这事儿最后不了了之,皇帝的供奉最后也就只能由总督大人自己割肉了。翌日,阿山即通知陈鹏年:地方上的事情就别管了,去督造龙潭行宫吧。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阿山给陈鹏年下套了。给皇帝建行宫,得跟大内侍从打交道,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以陈鹏年的刚直性格,肯定要得罪人。果不其然,那些小鬼索贿被拒,纷纷散播谣言中伤陈鹏年,康熙也听到了,心里不爽,就问随驾的退休宰相张英(张廷玉之父)的看法,张英说:“陈鹏年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属官怕他但不恨他,百姓敬重他所以不顽劣,读书人在他的教导下都能讲诚信,至于清廉,对他来说还不是最主要的亮点。”
要说张英其人,当真让人佩服,安徽桐城那个著名的“六尺巷”,就是他的故事。史料里说:“英性和易,不务表襮,有所荐举,终不使其人知。”施恩不张扬,虽然是美德,但慧眼识人到这个程度,才实在了不起!陈鹏年也确如他所评价的那样,是个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的干才,而这,也正是陈鹏年最重要的“安全阀”——既为官,尽本职。
浙江衢县(清代叫西安县)经“三藩之乱”后几乎遍地废墟,满目疮痍,人口从15万锐减到4万左右。陈鹏年初入官场,即是治理衢县,仅用了三年,便成效卓著,他的法宝就是法治和德治两手抓。
法治方面的例子很多,《铁塔传奇》里叙述的“烈妇徐”,是陈鹏年帮她雪了冤,这是见载史册的;至于人口恢复、耕地分配、赋税政策等等,亦无不是依法而行。德治方面,有个记载比较典型,说衢县百姓有“溺女”陋习,陈鹏年对此严令禁止,并做了大量说服教育工作。当地人后来均被感化,将那些因此而存活下来的女婴尽数改以陈姓,以纪念他的德政。在他的治理下,衢县很快恢复,在《重过山家》一诗里,他描绘了察访农村的景象与喜悦之心情:“隔年重访老农家,秋场敢竞夸。旱后仅余麦浪,霜前先透桕林花。茶瓜丈室松寮迥,箭栝参天鸟道斜。自叹初衣迟岁月,帽檐狼藉软尘遮。”
陈鹏年历任西安知县、海州知州、江宁知府、苏州知府、署理河道总督等职,这种“为官尽职”的精神始终一以贯之。雍正皇帝在他死后下诏褒奖,用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针对性非常明确。也正因为如此,当他受到阿山的诬告(贪酷及文字狱)而坐牢期间,江宁民众拉起横幅为他奔走呼号,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也正因为如此,康熙皇帝才以“犯清议”为由罢了他的官,避重就轻地保护了他,“免死,入武英殿修书”。
康熙四十八年,陈鹏年署理江苏布政使(副职),被卷入总督噶礼和巡抚张伯行的互讦中,再次遭遇危险。张伯行器重陈鹏年,根据“敌人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的法则,噶礼毫不犹豫地对陈下手了,借弹劾布政使宜思恭、粮道贾朴之机,将陈鹏年一并连坐,有司议罪结果,“夺官,遣戍黑龙江”,也就是充军啦,如果成行,陈鹏年必死无疑。有趣的是,这一次是康熙充当了“安全阀”,站出来为陈鹏年开脱,理由也挺好玩:噶礼这家伙不可靠,之前曾跟阿山拉帮结伙诬陷陈鹏年,“宵人伎俩,大率如此。朕岂受若辈欺耶?”
范仲淹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自然是大胸怀、大担当,但谁能说陈鹏年埋头工作不及其余的做法没有道理呢!工作干好了,百姓满意了,就是为皇帝分忧,何须明哲保身,同流合污?陈鹏年的“安全阀”,其启示大抵在这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