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哪里?是葬在南京朝天宫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6
转发:0
评论:0
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哪里?是葬在南京朝天宫吗,关于朱元璋葬在朝天宫的说法,至晚清代初年就有了。清初的王棠(字勿翦,其父为明

  关于朱元璋葬在朝天宫的说法,至晚清代初年就有了。清初的王棠(字勿翦,其父为明崇祯间进士。)《知新录》中云:“俗说朝天宫是明太祖葬处,此讹言也。帝王大度,断不如是。元朝帝王无陵寝,其伎俩与瞒同。”王棠对当时明太祖葬在朝天宫的说法并不认同,当然,元朝帝王无陵寝是蒙古旧俗,说他们是学曹操(小名“阿瞒”)的伎俩是不对的。朱元璋葬在金陵朝天宫的说法虽然有人不信,但并不妨碍它继续流传,至少到清乾隆时期还有人相信这种说法,这要从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的一首诗说起。

  全祖望(1705-1755)字绍农,一字榭山。他十六岁时,出应乡试,以古文谒编修查慎行。查慎行对他大为赞赏,认为他是刘原父(北宋史学家刘敞)一类的人物。十九岁时,他由督学王兰生推选入京,上书待郎方苞,议论丧礼。方苞惊叹他博学,替他宣扬,由此声誉大起。雍正十年(1732)全祖望参加顺天乡试,得中举人。户都待郎李绂见了他的文章,赞赏道:“这是黄震、王应麟以后第一个人才啊!”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同住。乾隆元年(1736)他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尚未进行,他就参加礼部春试,中了进士,选在翰林为庶吉士。他在翰林院与李绂一起攻读秘藏的《永乐大典》,甚是投契。

4.jpeg

  因大学士张廷玉与李绂交恶,嫉李、全相善,两年散馆时,他被列入最下等,以知县候选。他一怒之下辞官回到家乡宁波,著述授徒,从此绝意仕进。乾隆六年(1741)李绂典试江南,全祖望到南京去拜访他。全祖望的这首诗《从朝天宫谒孝陵》应是这时写成的:

  钟阜衣冠是与非,朝天弓剑更传疑。难寻玉匣珠襦地,但见神功圣德碑。

  开国谅无惭汉祖,嗣孙底是学曹丕。当年可笑山陵使,乱命何人为弼违。

  全祖望自注云“世传高皇帝龙蜕在是宫不在陵也”,说明他是知道朱元璋葬在朝天宫的说法的。他说“玉匣珠襦”之地即朱元璋遗体葬处难以寻到,还责备朱元璋嗣孙朱允炆学曹操之子曹丕,为先人制作疑冢,说明他是同意朱元璋葬在朝天宫的说法的。

  另外,全祖望《题明太祖纪后》自注云:“是日以阻风,因游孝陵,归而赋此。”此诗应是他欲从水路离开南京,因风浪太大没有成行而顺便游孝陵后所作。

    诗中有“闻遣车徒卜函谷,悔教弓剑瘗长干”之句,说的是朱元璋曾遣太子朱标到长安考察形势,有迁都的打算,可惜朱标回来后一病不起,迁都也最终没能实现,这是朱元璋应该后悔的。诗句中以“函谷”指代长安,以“长干” 指代南京,用“长干”可能是因为其地距朝天宫不远的缘故。

  清嘉道年间的南京著名藏书家甘熙对朱元璋葬在朝天宫的说法提出了质疑。甘熙(1797-1857),清道光十九年进士,一生勤事纂述。同光以前私人写志之风已盛,甘熙之《白下琐言》尤负盛名。《白下琐言》的成书,前后达四十年左右的时间,为甘熙与同里金鳌、朱绪曾等一起收辑乡邦文献而成。书中除记录嘉道年间甘熙所目睹耳闻的故实,“乃祖乃父,旧有闻知”也在载录之列。《白下琐言》云:“朝天宫,宋为天庆观,元为元妙观,又改永寿宫,明初赐今额。明时,百僚朝贺习仪于此。世传三清殿下为明祖真葬处。”

5.jpeg

  甘熙认为,朱元璋死后葬于孝陵是正史上明确记载的,况且按常理来说,朱元璋亲自选定陵址,修建陵墓工程浩繁,动用银两过百万,前后建造数十年,岂能都是为马后一个人打算的?建文帝天性仁孝,又怎么忍心把太祖遗骸置于渺不可知之地呢?群臣难道没有目击这件事的吗?

  对于一切都是朱元璋遗命的说法,甘熙与上文王棠“帝王大度,断不如是”的看法相似,认为明太祖朱元璋是从一介布衣打天下当上皇帝的,开宗立统,不免事事猜忌,这和汉高祖刘邦是相同的,但绝不是曹操那样的奸窃之流,不会师法曹操故布疑冢的伎俩。不管人们对朱元璋葬在南京朝天宫的说法信与不信,这个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太祖朱元璋究竟葬在了哪里?是燕京万岁山吗
朱元璋葬在燕京万岁山的说法可见于清赵执信的《万岁殿》一诗。赵执信(1662-177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或饴山老人,更字澹修,亦号无想道人,山东益都人。执信九岁为文,康熙十七年(1678)举乡试第二名,次年中进士。康熙十九年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编修。康熙二十五年迁右春坊善赞,兼翰林院检讨。赵执信本不善逢迎,恃才傲物,颇负狂名。康熙二十六年(1687),赵执信的忘年交剧作家洪昇写成了《长生殿》传奇,交给京师的内聚班来演,康熙皇帝看过后很欣赏,结果搞得诸亲王及阁部大臣凡有宴会,都会找内聚班演《长生殿》观看。不巧的是后来赵执信等人偏偏在皇太后忌辰观《长生殿》,结果被人以“大不敬”罪弹劾,包括赵执信在内的士大夫及诸生几乎有五十人被革职除籍。被革职后,赵执信隐迹山林,终身未再复出,这年赵执信才28岁。赵执信《万岁殿》应成于他被劾革职之前的在京岁月,诗云:明祖手持一杯酒,布衣刘季真吾友。我...
· 秦始皇没有被葬在骊山那他究竟葬在哪里?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间实现了中国的统一,让中国的领土面积得到扩张,国力也得到提升。但是秦始皇在取得功绩之后,就开始安于享乐,他不仅劳民伤财,大规模的盖建宫殿,还开始着手建造自己的陵寝,而秦始皇陵寝也堪称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秦始皇陵墓从开始筹划建造到工程结束,一共花费了三十六年,在盖建的过程中很多人在陵墓工程结束之前就离世了,可以说秦始皇陵墓是用众人的血与肉所堆积而成的。网络配图古代帝王对于陵墓位置的选取很谨慎,而秦始皇其实从年轻的时候就希望死后可以葬在骊山,而后他就开始招用大量的工匠来为自己修建陵墓。因为在骊山附近还有河流,秦始皇为了避免这些河道对陵寝有影响,所以就将河道进行了改建,可以说秦始皇陵墓的修建工程非常的浩大。据后来考古调查了解到,秦始皇陵墓一共有两万平方米,秦始皇在去世之后还用很多珍宝来给自己陪葬,所以陵墓中有很多奇珍异宝,秦始皇陵墓也吸引着众多...
· 颜真卿死后葬在哪里
颜真卿墓位于洛阳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的村口,村民称之为“颜鲁公坟”。颜真卿墓北倚邙山,南坐洛水,墓长宽均为16米,墓前有明清石碑各1通。颜真卿,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艺术家。明碑简介明碑为县令吕纯如撰写的“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该碑高1.75米,宽0.60米,厚0.15米。清碑高1.45米,宽0.6米,厚0.17米。正面正中刻“福唐赠司徒谥文忠颜鲁公之墓”,为乾隆五十五年三月太守张松孙和邑令汤毓倬所立。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山化乡政府对颜真卿墓进行了整修,并建立了颜真卿纪念馆。国务委员陈俊生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著名作家吉学沛题写了“一代宗师”的条幅。历史记载明朝期间明朝万历年间,偃师知县吕纯如踏勘中州历史古迹,发现了颜真卿墓,并对其进行了重修。吕纯如还撰写了《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刻石立碑于墓前。碑文共951字,文中记述了重修颜鲁公(颜真卿曾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墓的缘由...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把自己祖宗葬在水里?
苍天并不在乎帝王祖宗的高贵,浩大的洪水依旧滚滚而来,让这方樵夫牧童望而生畏的神圣的土地顷刻间沦为泽国,那些无比忠诚的文臣武将也在这场洪水中相继倒下,在淤泥中酣睡,渐至湮没无闻。明祖陵就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洪泽湖中有个“大墓头”,这就是那一带人民偶尔提起的故事……网络配图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1963年,洪泽湖遇到了特大干旱,水位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一批大型石像露出水面,这些石像东倒西歪,躺在了淤泥之中,他们被雕塑成麒麟、雄狮、带鞍子的马和牵马侍从、还有文臣、武将、太监等形象,根据专家的研究,被确认为明祖陵,此时,距明祖陵成为水下皇陵已整整近300年。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说实话,明祖陵所在的位置并不理想,它并不处于高山大阜之侧,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当时的...
· 向宠是怎么死的?遗体葬在哪里?
向宠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著名将领,汉建安~蜀汉章武年间刘备在世之时,向宠为牙门将军。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伐吴,于秭归之战惨败退回,部队中唯有向宠之营保存最完好。刘备称其能干。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即位,向宠被封为都亭侯,后来被推举为中部督,负责管理宫廷宿卫军。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北上汉中,临行前上《出师表》,其中提到“将军向宠,性情平和,为人善良,精通军事,以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是个有才干的人,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担任中部督,臣认为军中之事,都应与他商议,这样一定可以使军队内部和睦,军力配置得当”,后来向宠升任中领军。蜀汉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汉嘉地区少数民族发生叛乱,向宠率军前往平定,在混战中身亡。由于向宠平时深得部下军心,所以在向宠的属下得知向宠被害后,返兵奋力冲杀,把向宠的遗体夺回,送回成都安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