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叶圣陶写序评沈雁冰笔名:姓茅名盾 似乎好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8
转发:0
评论:0
叶圣陶写序评沈雁冰笔名:姓茅名盾似乎好些,实在想不起来,《叶圣陶序跋集》是何时买来的?在乡间读书之时,被父亲带着住在学

  实在想不起来,《叶圣陶序跋集》是何时买来的?在乡间读书之时,被父亲带着住在学校里,他们语文组经常集体备课,我在父亲的办公桌边上一角埋头写作业,但也会走神听他们谈论叶圣陶如何说吕叔湘怎样讲。叶圣陶究竟是何等人物?让这些乡下学校的语文老师们如此视之为泰山北斗?当时看课本上选入的叶圣陶文章,年幼无知,不明白文章之妙,也实在体会不出叶圣陶童话有多么的好啊。杜大纪先生却常说:这才是文章的最高境界呢,质朴,平实,从容,讲究,几乎都是家常语,绝少废话套话,晓畅明白若斯,几人能够?

  乡间书少,有书读就很不容易,哪有挑剔的余地?这本定价只有一块钱的《叶圣陶序跋集》也就成为我经常翻阅的精神食粮了。叶圣陶先生本是一小学教员,却凭依着自己的勤勉努力孜孜不倦终成一代大家,看其所作序跋,交游广泛,识人众多,涉及的领域更是五花八门,繁华满枝。在“《十三经索引》自序”中,叶圣陶直言自己的编辑生涯,颇为令人感慨:“十八年秋,幼儿至诚既三周岁,余妻墨林免于哺乳提抱之役,谋有所事,藉遣长昼,余遂定意作此《十三经索引》。”于是乎,叶圣陶自己编辑断句,其妻子顾墨林与叶圣陶母亲则剪贴编排,而有些亲戚也来帮忙协助,经过一年半的茹苦含辛,终于把书编成了,朋友们戏称这是叶圣陶的“家庭手工业”,这样的家庭氛围,这样的言传身教,叶家人才鼎盛,文人代出,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xin_1305070201534842548729.jpg

  有的序文,叶圣陶写得简约有致,无话则短,如“《中原的蛮族》序”,这本书主要是讲豫东红枪会以及土匪的生活,对这本在1927年由开明书店推出的书,叶圣陶热情地为之介绍宣传,而对于茅盾、朱自清、王统照、郑振铎等人图书的序文,叶圣陶也是不拘一格,挥洒自如。至于茅盾笔名的由来,叶圣陶说道:雁冰兄在第一份原稿上署名“矛盾”,他自有他的意思,可是《百家姓》中没有矛姓,把“矛”字改写成“茅”字,算是姓茅名盾,似乎好些,这是我的意思。

  至于如何写序文,叶圣陶也自有妙论。他说,有的仅仅叙述一点因缘,说一点感想,与全书内容关涉很少,那种序文的本身也许是一篇好文字,对于读者就比较不重要了,而有些序文,专事赞扬而失了分寸的,有的想发挥而不得要领的,那种序文实际上很是不少,“简直可以不必看”,“以免浪费时力”。

  叶圣陶生于甲午年,辞世于1988年,今年是他老人家诞辰120周年,而这本三联版的《叶圣陶序跋集》伴随着我,这么多年辗转流徙千里,如今就在我书房的桌案上,静卧安闲,令人想起慈眉善目寿眉萧萧的老先生漫长而壮阔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笔名
使用笔名的原因各个作家都有不同使用笔名的原因。可能包含但不限于:隐藏自己真正的身份;自己的本名不够响亮;本名与作品风格不相符;在不同风格作品的发表上使用不同的笔名加以区别,例如树林伸。为了吸引读者注意或促进销售量,例如荒川弘。与他人共同创作时取一笔名当代表,例如藤子不二雄、亚树直。笔名的来源某些有取笔名动机的作家,尤其认为本名庸俗者,通常会刻意取些与风花水月有关、看起来雅致秀逸的笔名,在网络上甚至有些能够自动产生姓名的程式。但也有些著名作家的笔名是大有来头的,像是已故中国知名作家刘侠以“杏林子”为笔名其因有二,其一为纪念其出生地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其二为自幼长年处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痛下,感念医疗人员之细心照护(医界又称“杏林”)。也有作家的笔名是引经据典而取的,像是中国小说家陈喆笔名琼瑶两字,即取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末两字而成。另外,著名小说家查良镛,是将其姓名末字拆解为“金...
· 金庸笔名由来
笔名由来当年金庸与梁羽生订下武侠小说之约时,曾想过笔名的问题。后来决定把自己名字的“镛”字一分为二,成为“金庸”。这就成为了他的笔名。金庸先生也用过其他的笔名,例如用姚馥兰(英文“YourFriend《你的朋友》”音译)写影话,如用林欢这笔名写影话也写电影剧本,在读者中间也曾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金庸先生还有一个笔名,叫做查理,可能大家并不熟悉,这是他读高中时老师给取的名字。当时还是1940年,他读高中一年级时,因为写了一篇嘲讽训导主任的寓言故事《阿丽斯漫游记》。结果因“亵渎师长,败坏学风”而被革出校门。然而,这篇文章不仅显露了金庸的文学才华,也充分展示了他敢于反抗强权,追求真理与正义的精神和勇气。到衢州中学后,金庸开始向东南地区的一家大报《东南日报》投稿。老师替他取了一个笔名――“查理”。“查理”撰写的《一事能狂便少年》、《千人中之一人》等文章,陆续在《东南日报》副刊《笔垒》上发表,得到好评...
· 茅盾先生的故居
茅盾先生的故居著名的有两处,一处在北京,一处在乌镇。北京茅盾故居是茅盾先生1972年后居住的地方,直到他1981年辞世。茅盾逝世后,故居辟为陈列馆对公众开放。在这座二进式四合院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代文学大师的文学和生活历程,这无疑是一次让人受益匪浅的精神之旅。即刻扫码,参与茅氏家族话题讨论!
· 乌镇茅盾故居
乌镇茅盾故居乌镇,1300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魅力名镇之一。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丰饶的杭嘉湖平原,地处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被誉为“中国传统嘉年华”的浙江乌镇是著名作家茅盾的故乡,在其几部代表作《春蚕》、《秋收》、《林家铺子》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水乡的生活片断韵味十足,令人神往,如今,这一幕幕情景依然被保存得鲜活如初,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游客驻足。茅盾故居198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1983年8月筹备修复,1985年7月落成开放,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称乌镇茅盾故居外文名称FormerResidenceofMaoDuninWuzhen类别名人故居博物馆地点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竣工时间1987年8月开放时间1985年7月4日揭幕开放馆藏茅盾十三岁时的两本作文手稿目录1故居位置2管辖隶属3故居介绍4历史沿革5...
· 大闸沈姓碑序
大闸沈姓史略简考沈氏家族源远流长,姓谱云:沈氏出吴兴,本周文王十子聃季,被封国食采于沈,受封之地既汝南、平舆、沈亭在今河南汝阳东广汉县是也,其地有沈水,起源于广汉,流入四川涪水,子孙以国为姓,春秋时为蔡所灭,沈氏子孙避难徒王四方,沈氏姓联故为“汝源流彩,玉渚分华”。尤其江浙居多。子孙繁衍之盛,有江浙甲天下之着。沈氏是古国,按左转姒蓐黄之注,乃四国台骀之后,系出少昊金天氏。遍查脉系,沈氏乃聃季之后,聃季为沈氏之始祖,从被封国迨至蔡灭相传为四十世。各支亡徙,吾族一支至宿迁卜居中禹门,湛若辈深又繁衍四十世。子容公第七子沈海字百川号东洋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操百石粮船沿京杭运河入会通河沛邑上沽头闸,时值沽头水后大饥。饿殍哀号,民不聊生,岌岌殆命,吾祖恻隐其怜,倾散所运之粮而救之.。翌年,应沽头闸耆老虔邀复来。众感其德,择地而让,哭挽强留,吾祖施德好善,亦觉却之不恭,遂于旧工部分司衙门就家焉。至此,沽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