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代南京的“福尔摩斯” 智破诡异“断舌奇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2
转发:0
评论:0
清代南京的“福尔摩斯”智破诡异“断舌奇案”,袁枚(1716-1798)岀生在杭州,字子才,号简斋,中年辞官后,归隐江宁(

  袁枚(1716-1798)岀生在杭州,字子才,号简斋,中年辞官后,归隐江宁(南京)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死后葬在城中百步坡。

  乾隆三年(1738) ,袁枚中举,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三年后因满文考试不及格,被清廷外放江南任知县,先后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县令。六年后因擢升无望,又不甘“为大官作奴” ,于是乞养辞官,在江宁隐居。

  袁枚任县令虽然时间不长,却能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尽心民事。袁枚的祖父精刑名之学,为一时推重,受其影响,袁枚主宰四县时,尤其擅长断案,“终日坐堂上,任吏民白事,有小讼狱立行判遣,案无留牍,故到处有善政。”(《冷庐杂识》)

  据清代著名词人蒋敦复的《随园轶事》所记,袁枚从沭阳调任江宁知县时,沭阳乡民把他一直送到河堤上,有人把写满乡民姓名的“万人衣” 披在他身上,有人还“卧辙攀辕”,挽留他别走。这让袁枚很感动,他问乡民:“吾何德何能,而能令诸父老依依不舍如此?”乡民说:“别的不提,单就大小官司,你没有拖到十天之后才判决的;你在沭阳两年,很少有人因为打官司而受牵累。我们挽留你,就是为了这个。”

  袁枚勤勉任事,善于判案,堪称清朝“福尔摩斯”,他判案事例散见于清末民初的一些著作之中,除《随园轶事》外,《蕉轩随录续录》、《淡墨录》、《虞初续志》等书都有记载。“审物擒凶”案例取自《折狱奇闻》一书。

  离奇命案

  这是袁枚任江宁县令后接手的第一件大案、奇案。

rdn_54f53058e8baf.jpg

  江宁(即南京)城里有个裁缝,姓张,手艺好,常被顾客请去做活。裁缝妻子早死,膝下只有一女叫玉莲,玉莲长得如花似玉,不仅美丽而且谨守闺约,每当裁缝外出做活,她就关门在楼上绣花,足不出户。

  这天,裁缝在客户家做衣回来已迟,见自家房门大开,他连声呼唤女儿,也没有人回应;裁缝心感不安,急忙上楼,见女儿双手被她的裹脚布捆绑在凳子上,裤子被褪到脚下,下半身裸露着,颈子上有道深深的掐痕,已无呼吸,显然是被人奸污后又惨遭杀害的。再看地上,还有半截人的舌头,血迹斑斑,无疑是被咬断吐出的。裁缝万分悲痛,含泪向县衙报了案。

  时任县令接状后,察看现场,验完尸体,带回断舌,回衙后认定凶手是断舌之人,随即令捕快在全城搜査,没多久,捕快在一处寺庙的香案下抓到了断舌人。此人嘴角流血,不能说话。县令见人证、物证俱在,便将此人定为死罪,押入大牢。然而几天后,这位县令被调走了。

  审物擒凶

  继任的县令正是袁枚。他细阅案卷,觉得此案甚为可疑:犯罪人的舌头既被裁缝的女儿咬断,必定负痛逃走,怎么还会把受害人绑在长凳上先又掐死呢?此中必有蹊跷,凶手也不一定就是断舌人。

  几天后,江宁县衙贴出告示:新任县令要公开重审此桩奸杀案。已经审结的案子为何要重新审理?而且是公开审理,这在民众中引起了好奇。公开重审这天,县衙大堂内外被涌进来的民众挤得水泄不通,人们要看看这新来的县令怎么个审法。

  袁枚坐在大堂案椅上,见堂下挤满了民众,便一声令下:“把犯人带上堂!”只见几个衙役“押” 着一张长凳放在大堂中央,又把两条女人的裹脚布系挂在堂柱上。衙役们先用夹棍把长凳夹了一阵,又用板子把裹脚布打了十几下;就在人们大惑不解的时候,忽然一声炮响,县衙的大门被关上了。

  这时,袁枚站了起来向人们说道:“昨天晚上有神仙托梦于我,说今天这个案子一定可破,要我当众审问物证;并说凶手会来到堂中,张玉莲的冤魂将当堂索命。现在裹脚布已挂在堂柱上,要想出去的人先要摸摸这裹脚布,若是凶手,布就会把他的手咬住。”说完就让衙役大声呼喊民众依次上前摸布,然后一一放出。不一会,只见两个年轻人还未走到裹脚布前,双手就颤抖不已,脸色煞白。袁枚见状喝令将两人拿下,经审问,两人均招供认罪。

  真相大白

  原来,那天有个挑担叫卖针头线脑的货郎经过裁缝家的门口,在楼上绣花的玉莲听到叫卖声出门去买针线,谈妥价钱后,她进门上楼取钱;这货郎见玉莲十分漂亮,心生歹念,便尾随上楼强行搂抱亲嘴。玉莲羞怒之下,咬断了他的舌头,货郎疼痛难忍,慌忙出门挑起货担逃走。

  正巧,这时有两个施姓浪荡子路过,见门半开,便侧身而入,到了楼上见一年轻貌美的女子独自哭泣,两人就搂住调戏,玉莲惊魂未定又遭侮辱,吓得大叫。一浪荡子忙堵住姑娘的嘴,另一人解下她脚上的裹脚布把玉莲绑捆在长凳上,轮奸后怕她告到官府,就残忍地把她掐死了。

  这两名罪犯先前见前任县令判定断舌人犯案,暗自欢喜。忽又听说新任县令要公开复审此案,心中忐忑不安,便随人群到大堂观看。毕竟心虚,在裹脚布前露相。此案一破,袁枚审物擒凶一事被传为美谈,人们称他为“神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包公征集对联智破奇案
宋代的包拯是当时有名的清官,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深得民心。当时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包大人。有一天,开封府衙门前热闹非凡,人们在府衙门前里三层外三层围看一张告示。告示是清早刚贴的,这是一张求贤榜,内容大致是:本衙门为朝廷招收有学问、能治国的能人,只有男子可以应召。条件是:答出此对联的下联。最下面写着上联:点灯登阁各攻书。原来,包公这是在断案哩。不久前,有一个老者向包公哭诉了一件奇案:几天前,老人的独生子娶了媳妇,这媳妇贤淑文静,又读了不少诗书,可谓才貌双全。小两口恩恩爱爱,相敬如宾。有一天,新娘突然想考考自己的丈夫,便出了一联:点灯登阁各攻书,要求丈夫对出下联。新郎考虑了半天,没想出下联。他年轻气盛,觉得自己还不如女人,太没出息,便赌气搬到书堂里去睡了。第二天早上,夫妻俩一见面,新娘就埋怨新郎为何一大早就出门,然后笑着说:你到底是饱读诗书,昨晚的对联对得好极了。新郎一听这话,丈二和尚...
· 三现身包拯断奇案
大宋元祜年间,在兖州府奉符县衙门前,有一个卖卦算命摊儿,算命先生自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预卜、吉凶祸福、成败兴衰。一日,县衙门的孙押司闲来无事,便信步踱来摊前闲聊,求个卦子,报了出生年月日时,让算命先生算个命玩。谁知先生接过卦子一看,双眉渐紧,不禁说道:“押司,这命万万算不得!”孙押司忙问:“为何算不得?请先生明言无妨。”先生起身在摊桌上展开卦子说道:“押司请看,这卦象不好:‘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不过明日丑,亲族尽悲哀。’实不相瞒,从这卦象上看,押司当于今年今月今日三更三点子时死。”押司听后,心中很不高兴:自己无痛无病,好端端的怎会就死!这不是算命先生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而咒骂自己吗?于是他怒火顿起,一手掀翻了算命摊儿,要揪算命先生去县衙门评理。周围人忙上前劝阻,宽慰孙押司说,何必与混饭吃的算命先生计较,把他的胡言乱语当作认真。转来又责怪算命先生,说孙押司是县里第一名押司,你这先生算...
· 美女破舌
【成语】美女破舌【成语】美女破舌【拼音】měinǚpòshé【释义】破:毁坏。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谏臣的话因女人的挑拨而不被君主接受。【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典故】战国时,秦国将军陈轸,原是楚国的将军,后逃到秦国。楚王十分痛恨他,就派张仪到秦国去离间秦惠王和他的关系。秦国的田莘得到这个消息后,对秦惠王说:“从前,晋国要攻打虢国,因惧怕虢国有个叫舟之侨的大夫而没有轻易出兵,晋国大夫荀息对晋献公说,《周书》说,漂亮的女人能够破坏谏臣对臣主的忠言(美女破舌)。晋献公于是给虢君一支女子乐队,使虢君整天沉湎于弦乐酒色之中,不理国事,不听舟之侨的正确意见。舟之侨一气之下离开了虢国,不久,晋国就把虢国灭亡了。”秦惠王问田莘:“你说这个故事做什么?”田莘继续说:“晋国后来又要攻...
· 北宋包拯明断牛舌案
包拯到扬州的天长县(在现在江苏省)去做知县。到任不久,就遇到一件案子。[包拯]这一天,一个农民的孩子到河边放牛。他把牛放在河滩上吃草,自己就到河边玩去了。等他想牵牛回家的时候,发现那牛无精打采地站着,嘴边不住地滴血。孩子吓得哭起来。孩子的爸爸听说了,跑到河边细一看,才发觉牛的舌头不知被谁割去了。他又急又恨,跺着脚说:“毁了我的牛,这让我怎么耕地呀!”说完,他赶到县衙门去告状。包拯听完他的叙述以后,想了想,有了主意。他不慌不忙地对告状人说:“牛舌头割了,就不能再长上去。你回家把这头牛宰了,做成熟肉卖了吧。免得牛不能吃草死了,连肉也不值钱。”农民听完,很不满意,望着包拯,抱怨说:“县太爷,小民要是宰了牛,还用什么来耕地?再说,官府也不允许宰杀耕牛……”包拯装作不耐烦地说:“一个牛舌头算得了什么?也值得这样没完没了?快走吧!”农民只得忍气吞声地回去,按包拯的话去做了。第二天,就有个和那农民同村的...
· 狄仁杰断四漆屏:中国古代第一奇案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南郊)人,唐朝(武周)杰出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女皇股肱。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复州刺史,江南巡抚使,冬官(工部)侍郎,洛州司马;武则天即位,任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幽州都督,神功初复相,后入为鸾台侍郎,又任河北道安抚大使,终为内史(中书令),称“国老”,封燕国公。在武则天当政时,以廉洁勤政、不畏权贵、敢于犯颜直谏著称。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狄仁杰出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判决了大量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明察秋毫、正气凛然、摘奸除恶的大法官。因近代荷兰作家高罗佩写了一部《狄公案》,而为西方读者熟知,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这些年,由梁冠华、张子健、吕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