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他以100骑兵击退敌军:却因一次迷道而选择自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4
转发:0
评论:0
西汉有一个名将,他的名字被施耐庵用作《水浒传》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绰号。这两个人都以射箭闻名。那个好汉名曰“花荣”,而这位名将便是李广。说起李广,恐怕众所周知的便是他那惊人的箭术了。但当真正要说起李广的故事时,想必很多人都会哑口无言。今天,就让我们从李广抗击匈奴的故事出发,来简单地谈谈几件李广的奇闻逸事。汉文帝时期,适逢匈奴大举入侵。此时,作为将门之后的李广随军出征,凭借精湛的箭术杀伤俘虏匈奴无数,因功升迁为郎中,即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卫士。此后,李广多次追随文帝出外射猎,为文帝收获了许多战利品。文帝惊讶于他的射术,又欣赏他对匈奴的战功,因此大为感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文帝觉得:如果李广生在秦末和楚汉争霸时期,那么他的能力为他争得一个万户之位又何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帝的这句话,可谓是历史上对李广的能力最高的评价。汉景帝时期,李广因为平...

  西汉有一个名将,他的名字被施耐庵用作《水浒传》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绰号。这两个人都以射箭闻名。那个好汉名曰“花荣”,而这位名将便是李广。说起李广,恐怕众所周知的便是他那惊人的箭术了。但当真正要说起李广的故事时,想必很多人都会哑口无言。今天,就让我们从李广抗击匈奴的故事出发,来简单地谈谈几件李广的奇闻逸事。汉文帝时期,适逢匈奴大举入侵。此时,作为将门之后的李广随军出征,凭借精湛的箭术杀伤俘虏匈奴无数,因功升迁为郎中,即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卫士。

  此后,李广多次追随文帝出外射猎,为文帝收获了许多战利品。文帝惊讶于他的射术,又欣赏他对匈奴的战功,因此大为感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文帝觉得:如果李广生在秦末和楚汉争霸时期,那么他的能力为他争得一个万户之位又何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帝的这句话,可谓是历史上对李广的能力最高的评价。

  汉景帝时期,李广因为平定吴楚七王之乱有功,官至上谷太守。而后,景帝听闻他在上谷多次与匈奴近战,怕失去了他,于是将他调往上郡。而在上郡,李广即将书写自己人生中令人惊叹的一页!一天,李广军中有一个景帝派遣的宦官带着数十骑出外狩猎,在路上遇到了3个没有骑马的匈奴射手。这三个匈奴人也是厉害。在一场激战过后,那宦官手下的骑兵全部被射死,就连宦官自己也被射伤。宦官夺命而回,将此事告诉了李广。李广听完,判断出那三个匈奴人定为匈奴射雕手,于是马上带领一百骑兵出营追击。在经过了几十里的策马飞腾之后,终于追上了他们。

1.png

  李广当机立断,张弓搭箭,射死了其中的两个,并把最后一个生擒了去。此处可见李广的射术果真惊人,那三个夺去汉军数十条人命的射雕手竟毫无还手之力。但就在他的手下将那俘虏的匈奴人刚刚束缚上马之后,地面突然间沙石震动,数千匈奴骑兵列开了阵势,声势浩荡地出现在了他们的不远处。眼见此景,李广身边的士兵都极其害怕,纷纷回马准备夺路而逃。但就在这万分危急之际,李广看出了匈奴骑兵并没有发动攻击的意思,反而命令手下的人马向前推进,来到了离匈奴军队两里地的地方停了下来。

  正如李广判断的一样,眼前的匈奴人确实对李广这一行人的行动表示怀疑,甚至认为李广的人马只是来引诱他们进入汉军伏击圈的诱饵,因此没有贸然进攻。李广来到了他们的跟前,不仅没有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反而让士兵解下马鞍,就地卧睡,做出一副不想离开的样子。这样,匈奴人便更加产生了疑惑。这时,匈奴军中有个骑白马的将军离开了军阵,打算走近监视李广军队的一举一动。李广再次当机立断,飞速地跨上马鞍,带了十几个随从奔上前去将他一箭射杀,并安然地回到了自己的部队中。匈奴人见状,更加不敢冒进。于是李广就这样和数十倍于己的匈奴军队相持到了天黑。

  到了半夜,两军所在的地区寂静得如同毫无声响的湖面。同时,李广的心理战似乎越来越占了上风。匈奴人远远地看着李广这一百个人依旧毫无畏惧地驻扎在他们的跟前,渐渐坚定了汉军大部队即将乘夜偷袭他们的猜想。于是,匈奴人最终引兵离去,李广凭借着强大的心理和过人的胆量赢得了这出精彩的“空城计”,并毫发无损地回到了自己的军营。

2.png

  时间来到了武帝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和膘骑将军霍去病携着汉武帝的勇威打响了对匈奴的最后一场战役——漠北之战。此时,年迈60的李广受命协助右将军赵食其迂回东面,却不想因为道路遥远且缺少水草,迷路而错过了和卫青约定的会军时间。虽然卫青在右军没有及时会和的情况下依旧获得了漠北之战的胜利,但李广却因为没有和单于正面对阵而遗憾万分。他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于是,为了避开刀笔之吏的折磨,拔剑自刎。 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为何淘汰重骑兵而选择轻骑兵?原因是什么
一提起身披重铠的重骑兵,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欧洲那些持枪冲锋的骑士老爷们。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重骑兵,相比中世纪的欧洲,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南北朝,就是中国具装骑兵的黄金时代,当时无论是游牧民族出身的北朝还是衣冠南渡的南朝,都将具装骑兵作为他们军队中的中坚力量,一次具装骑兵的决定性冲锋往往能一举奠定胜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奇怪的是,曾被南北朝时代各国视为珍宝的具装骑兵,到了唐朝却很少出场,有人说是因为中国的弩太发达,但是唐代的弩和南北朝比并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人说,是因为中原的马太矮,承受不了,但南北朝时期各国已成熟运用了具装骑兵数百年,如果马不行,早就应该抛弃了。实际上,唐代并非没有具装骑兵,唐朝不仅有具装,而且也是作为部队的精锐,之所以他的存在感相对较低,实在是因为没有碰上合适的对手,对手的变化使得唐朝的具装骑兵就算想表现也没有表现的机会。唐代初期也有具装骑兵,并有所使用在网上经...
· 他是明朝最有才华的藩王却因家丑而气愤自杀
朱厚煜,是第五代赵王朱祐棌的嫡长子,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朱祐棌去世,三年之后其子朱厚煜继承王位,成为第六代赵王,史称赵康王,其共在位三十九年。明朝的藩王自从成祖朱棣之后,都远离政治,坐拥丰厚家产俸禄而饱食终日。时间久了,有的藩王就将心思投入到医学、音乐、文学等领域,还出了不少多才多艺的藩王,其中第六代赵王朱厚煜就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网络配图朱厚煜从小聪明伶俐、好学善问,喜欢读书再加上名师指点,他青年时期就以文采闻名。史料记载:“康王嗜书,积聚充栋,尤通易理,自号枕易道人。”朱厚煜不仅才华出众,还颇有战国公子的作风,好结交文人雅士,在家中养了数十位当时顶级的文豪,比如“后七子”之一的谢榛、著名理学大师崔铣都是他的座上宾。朱厚煜终日与这些文人朋友欢饮畅谈,生活过得美满无忧。网络配图除了做学问交朋友,朱厚煜还是个著名的“孝子贤孙”。历史记载,因朱厚煜从小由...
· 苻坚本想,却因太轻敌直接被敌军生擒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苻坚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往今来,中国和平的时间远比战乱的时间少。即使一个王朝建立,也会有造反的事件发生,战乱让很多家庭失去劳动力,也让很多家庭妻离子散。不过,位高权重的统治者不会考虑到这些,只会想到自己的权力之争。魏晋时期虽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风流雅士聚集的年代,可是细看背后却也有很多纷争引发的流血事件。苻坚这个人物在早期是个非常平庸的存在,这个时期的权贵们眼中,哪里会看到底下的平头百姓。苻坚就是在这个北朝群雄逐鹿的年代成长起来的,苻坚虽然不是汉族人,但是自己去有着想一统中原的宏图大志。作为少数民族的苻坚,自己的祖上也只是部落首领,好在自己父辈的努力,让苻坚的伯父可以带领部落入主关中,走进中原地区,成功建立前秦政权。苻坚也在伯父的教导下明白如何在乱世里创业和守业。小小的苻坚明白只有手握军权和政权才能够一统中原地区,苻坚伯父逝世后,苻坚的堂兄弟符生继...
· 扶苏为什么不反:选择自杀而酿成秦二世而亡
扶苏,出生时间不详,死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的嫡长子,二世胡亥的哥哥,姓赢,名扶苏。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少有的拥有长远的政治眼光的人才,可惜英年早逝。图片来源于网络扶苏,作为始皇帝的长子,从小接受正规的皇室教育,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敏锐的政治眼光,最先认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秦始皇也非常器重他,一直将其当做继承人来进行培养。扶苏也没有令秦始皇失望,不仅在政治上面做的非常好,在民间的名声也是非常好的。和自己的父亲不同,扶苏为人仁弱,非常推崇儒家的孝义之道,为人也非常的正直谦逊有礼,能够真正的做到礼贤下士。他不像自己的父亲始皇帝那样,爱好战争,喜欢以武力来解决问题。也真是因为扶苏的正直,才为自己带来了毁灭的灾难,当时始皇帝的宠臣赵高,因为犯事,被扶苏逮到,扶苏坚持要将赵高处死,但是始皇帝保住了赵高的性命,赵高因此对扶苏怀恨在心。扶苏虽然为人仁弱,但是在国家大事之上是绝不退缩的,他曾在秦...
· 崇祯为何不逃到南方而偏偏选择自杀呢
还不知道:崇祯为何不逃到南方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王朝覆灭的时候,很多末代皇帝都会选择逃跑。但是,有些皇帝却不愿意逃跑,要和他的王朝一起覆灭。比如崇祯皇帝,当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来的时候,他在隆隆的炮火声中,逼迫他的嫔妃们自杀,又亲手砍杀他的女儿们。最后他跑到煤山上吊自杀。崇祯皇帝的举动,也在后世获得一些赞扬。有人甚至用“君王死社稷”来称赞他,把他和迁都北京城的“天子守国门”的朱棣合起来,作为明朝皇帝有骨气的表现。其实,如果崇祯皇帝不吊死,而是往南方逃跑。到了南方后,由他出面组建南明政权,带领大家抗击李自成起义军和清军,未尝没有胜算。就算终究无法收复全部国土,像南宋、东晋一样,在南方建立割据政权,也不是不可能。(崇祯皇帝)但是崇祯皇帝却非常坚决地吊死了。那么,崇祯皇帝当时是一种什么心态,他为什么不继续拼杀下去,而是要非常干脆地吊死自己呢?一、傲气。傲气伴随着崇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