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刘幽求为何会被贬两次?都是因为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1
转发:0
评论:0
揭秘:刘幽求为何会被贬两次?都是因为什么,刘幽求是唐朝时期的人,曾经考中了进士,在武周时期的时候做过朝廷官员,之后他帮

  刘幽求是唐朝时期的人,曾经考中了进士,在武周时期的时候做过朝廷官员,之后他帮助李隆基,在唐睿宗登上王位之后成为了徐国公,后来还担任过侍中的职位,并且获得了朝廷赏赐的铁劵。在经历过太平公主谋反的事情之后他被贬为太子少保。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刘幽求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刘幽求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刘幽求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在655年的时候,是冀州地区的人,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他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了进士,但是在担任官职的时候却遭到了上级的轻视,于是便放弃了职位成为一名县尉。在710年的时候韦皇后想要谋反,刘幽求则趁机发动了政变,在杀死韦皇后之后让李隆基掌握了权力,而他也成为当朝的宰相。但是在711年的时候他就被罢免,开始担任户部尚书的职位,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成为侍中,而唐睿宗十分的欣赏他,不仅赏赐他铁劵以保存性命,而且还宣布他的子孙可以世袭徐国公的位置。

  另外刘幽求简介中还介绍到在712年的时候李隆基成为了皇帝,刘幽求本来觉得自己的功劳非常大,一定会成为尚书和中书令,可是没想到他最后却并没有得到这个职位,因此便心怀怨愤。他还曾经为了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而进谏过,不过却因此而被贬,后来还被其他大臣陷害,最终成为杭州刺史,因为官职的事情他一直心情郁闷,在715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刘幽求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位功臣,出生于655年,他因为帮助李隆基策划行动而被李隆基看重,李隆基就是后来的唐玄宗,刘幽求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和李隆基相关的,因为他的成就是因为李隆基,他的死也和李隆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png

  刘幽求的故事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一部分是在李隆基成为皇上之前,另一部分主要是在李隆基继位之后。有关于刘幽求的故事中比较传奇的是,有一个夜晚从他手中发出了一百条左右的赦令,由此可见刘幽求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在刘幽求的一生中有两次被贬的经历,这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李隆基登基之前和登基之后,在李隆基登基之前,刘幽求就已经中了进士,所以那时候的他已经是地方官员了,但是那时候的他年纪还很小,不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有一次比他高一级的官员因为说了两句他不爱听的话,一气之下他竟然放弃了好不容易考取的官职回到自己的老家,这是在李隆基登基之前他的第一个被贬的故事。

  在李隆基登基之后,刘幽求虽然在李隆基登基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李隆基听从了别人不用功臣做大臣的建议,所以就给了刘幽求一个不是很重要的职位,对于这一件事刘幽求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后来他工作的积极性就没有以前那么强了,这种情况被人向皇上告发之后,刘幽求又一次被贬黜。刘幽求是一名进士,710年的时候刘幽求成功辅佐后来的皇帝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之后得到了李隆基赐予他的权利,世人对刘幽求的评价也是基于他的这一项成就而来的。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人们对于刘幽求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肯定的评价,另一种是批判的评价。而之所以有些人会对他持有批判的评价是因为他能伸却不能屈。

  虽然现代社会对刘幽求的评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在里面,但是对他的评价中肯定的还是占大多数,诸多著名人士,如李适等人就曾经评价他是忘身殉国、尽心尽力辅佐君王的典型例子,除了他们还有一位现代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也对刘幽求有过很中肯的评价,毛泽东在看《刘幽求传》的时候,看到刘幽求因为皇上不赐予自己重位就不好好工作,继而长时间处于散漫的状态时,在书的开篇写下了这样一句批注:“刘幽求能伸不能屈”。

2.png

  毛泽东之所以会发出这样一句感言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刘幽求在面临困境时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们。毛泽东认为,如果在刘幽求年轻的时候,因为上司的一句不礼貌的话就回家,是因为年轻气盛,可以谅解的话,那么到了年老的时候还能因为官职的贬谪而如此易怒,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幽求心胸狭窄,这也是毛泽东对刘幽求的评价。但是总的来看,世人对刘幽求的评价还是以赞扬为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幽求
参考文献
· 唐朝刘幽求人物生平简介,【刘幽求传】
刘幽求[唐](公元655年-715年12月6日)字不详,冀州武强人。生于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卒于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十一月甲申(初六)日(12月6日),年六十一岁。圣历中,(公元六九九年左右)举制科中第。临淄王入诛韦后,幽求参预其事,是夜所下制敕百余道,皆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睿宗即位,行尚书右丞,迁吏部尚书,拜侍中。开元初,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乃以幽求为左丞相。后坐怨望贬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谥曰文献。刘幽求圣历中,举制科,中第。临淄王入诛韦庶人,幽求预参大策,是夜所下制敕百馀道,皆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睿宗即位,行尚书右丞,迁吏部尚书,拜侍中。开元初,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乃以幽求为左丞相。后坐怨望,贬卒。诗一首。生平经历唐中宗中毒暴死,皇后韦庶人临朝,任用外戚分掌权力,图谋篡逆。刘幽求协助李隆基策划紧张的行动。李隆基就是后来创立开元之治的唐玄宗,那时尚未登...
· 有宰相之才的刘禹锡是因为恃才傲物两次被贬?
古代诗人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纯洁善良,王勃不是,李白不是,元稹不是,刘禹锡也不是。说什么刘禹锡得到重用可以振兴祖国,但昏庸无能的皇帝任人唯亲,不可能重用他……这就属于受妄想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禹锡的才华自然不消多说,白居易称之为“诗豪”,便足以为其才学定性。唐顺宗是个病秧子,朝政托付给了王叔文,刘禹锡就是王叔文的最爱。对了,还有柳宗元。刘禹锡嘴欠到什么程度呢?仗着做了高官,任意凌辱其他人,满朝文武几乎没有他看得上眼的。这还好说,毕竟是才子,恃才傲物也算真性情。但他“颇怙威权,中伤端士”(《旧唐书·刘禹锡传》),这说明,就连行为刚正不阿的士子也被刘禹锡他们排挤了。京城人士非常恶心他们,却又不敢声张,道路以目,私下里称呼他们为“刘柳”。这是遭了众怒了。说刘禹锡有宰相才的,是王叔文。每事先下翰林,使叔文可否,然后宣于中书,韦执谊承而行之。外党则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主采听外事。谋议唱和,日夜汲汲...
· 揭秘为何吕后公开幽会刘邦还对她“不离不弃”!
核心提示:19岁时吕后嫁给了41的泗水亭长刘邦,一年后得女,三年后得子,七年后刘邦离家,起兵反秦。而且,这一走,就是七年。年轻的吕雉长期处于独守空闺的痛苦之中。家贼难防审食其是刘邦家中的佣人,在沛县老家侍候吕后及其子女三年零十个月。吕后、刘太公被项羽掠去做人质,审食其又陪伴坐牢一年多。高祖六年八月,封其为辟阳侯。可以说,审食其与刘邦一家的关系非同一般,可谓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患难“夫妻”即使后来刘邦家眷被项羽所掠,在楚营身为抵押之品,审食其与吕雉依然同寝共食,也未稍露破绽。到了刘邦称帝,在吕后怂恿下,封审食其为辟阳侯。事实是不是这样,并没有人会知道。不过两人情感渐深,俨如一对患难夫妻,昼夜不舍,这倒是事实。刘邦态度夺了天下后,刘邦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且年事已高,越老越糊涂。加上吕雉比戚夫人大多了,戚夫人才18岁,且貌美如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之一;而吕雉自然就成了“豆腐渣”,...
·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刘幽求
刘幽求(655年-715年),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唐朝宰相。刘幽求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官至朝邑尉。710年(景云元年),刘幽求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封尚书右丞,徐国公。后进拜侍中,获赐铁券。712年(先天元年),刘幽求谋诛太平公主,因事泄流放岭南。先天政变后,又被召回朝中,升任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因与姚崇不和,被罢为太子少保,因此颇有怨言。714年(开元二年),刘幽求被贬为睦州刺史,后又调任杭州。715年(开元三年),刘幽求在赴任郴州途中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献。人物评价李适:神龙中,诸武擅权,惎间王室,则有若扶阳王彦范等推戴中宗,绍复洪业;景龙末,嬖韦窥国,渎紊乾纲,则有若徐国公幽求等左右玄宗,扫除凶秽。李巽:姚元崇、宋璟、刘幽求,或辅相一代,致理平之化;或忘身徇难,成中兴之业。刘昫:刘徐公负不羁之材,逢抵巇之运,遂能奋命决策,扶力中兴,朝为徒步之人,夕据公侯之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