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崔浩是北魏“第一谋士” :应推行全面汉化致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7
转发:0
评论:0
崔浩是北魏“第一谋士”:应推行全面汉化致死,如果要论北魏的第一谋士,那必定是崔浩。他面容清秀,皮肤细腻白皙,手指纤长柔嫩

  如果要论北魏的第一谋士,那必定是崔浩。他面容清秀,皮肤细腻白皙,手指纤长柔嫩,外貌看上去像个“伪娘”,实际胸中藏有百万兵,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

  可惜他扼住了敌人命运的咽喉,却挣不脱命运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

  崔浩计谋高人一等

  他的父亲叫崔宏,做到北魏的“组织部长”,深得拓跋珪、拓跋嗣的信任。更难得的是,他一生清廉,去世时家徒四壁。明元帝拓跋嗣下令全体官员为他送葬,备极哀荣。

  崔浩是崔宏的长子,天文地理,无所不通,自比张良。20岁时,因写了一手好字,被调到拓跋珪身边做秘书。他工作勤勤恳恳,经常在单位加班不回家。拓跋珪晚年脑子出了毛病,得了狂躁症,杀人如麻。崔浩和这个“精神病”近在咫尺,但同事一个接着一个被杀,他独得恩宠,毫发无损。

  拓跋嗣即位后,崔浩担任“帝王师”,为他讲授经书。皇帝每次去郊外祭祀天地,崔氏父子都坐着豪华的车子。老百姓教育子女都说:你现在好好读书,将来就会和崔家一样。

  作为一个领导来说,最难的就是在十字路口,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一失足可能成千古恨,在这纠结时刻,就要考验各智囊的水平高下了,来欣赏一下崔浩的两次经典回答。

1.png

  第一次:要不要借道东晋?

  刘裕北伐后秦时,因为黄河两岸都是魏的地盘,是东晋军队的“拦路虎”,刘裕带信给拓跋嗣:我暂时向您借道,等攻破长安就还给你。

  北魏的大臣个个摩拳擦掌,说:唇亡齿寒,后秦灭亡了,下一个就轮到我们,说啥也不能借,保家卫国,跟敌人拼了。

  崔浩说:不对,我们要借。晋军士气正旺,我们挡不住的。应当等到刘裕入关以后,切断他的归路。这样晋朝和后秦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动手,坐收渔翁之利,把他们两个都灭了。

  拓跋嗣不肯“受辱”,派兵出击,结果被刘裕打得“吐血”,拓跋嗣后悔不迭。因为北魏伤得太重,再也无力阻止刘裕在黄河边的来去自由。

  第二次:要不要长途北伐柔然?

  拓跋焘即位的第5年,想北伐柔然,但恰巧南方的文帝刘义隆放回豪言:要夺回黄河以南的土地。

  话音刚落,两国边境就开始有小规模冲突,于是,摆在拓跋焘面前的难题就是:是南征,还是北伐?

  多数大臣说:柔然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打下那里的土地,不能耕种;抓到那里的百姓,当奴隶不够格。况且他们到处流浪,漂泊不定,到哪里找到他们?将士们离家万里,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南方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明显是在剐我们的肉。

  有两个大名鼎鼎的术士,掐指一算,也说应当南征,不能北伐。

  崔浩说:不对,柔然没事就来骚扰边境,我们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警报就不会停,百姓常年生活在恐惧之中,土地会被蚕食鲸吞。柔然以为我们追不上,肯定不做防备,所以只要我们北伐,一定会灭了他们。南方的人历来没有血性,只是嘴上发发狠,一定不会越过黄河,所以放心北伐。

  拓跋焘听了他的意见,大获全胜,一直到班师回朝,磨叽磨叽的刘义隆还在写作战方案的草稿。两年以后,南北方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才爆发。

  拓跋焘非常信任他

  拓跋焘不仅把崔浩当臣子,还当作最亲密的朋友,允许他出入自己的卧室。拓跋焘一遇到什么疑难问题,拔腿就去崔浩家里。

  崔浩被皇上的突然袭击经常搞得措手不及,有时,衣服都没有穿好,就匆匆忙忙走了出来,派人手忙脚乱地准备一些水果和小吃。味道都不怎么样,但拓跋焘总是装成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拓跋焘一次举办宴会,席上有几百名刚刚投降的高车部落酋长。拓跋焘指着崔浩说:你们看看他,又瘦又小,弱不禁风,不能弯弓持剑,可是百万大军怎么作战,都是听他的指挥。

  他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说:你们凡是有不能决断的国家大事,都要听听他的意见。

1_2010110110011947j5K.jpg

  崔浩因著《国书》被杀

  然而,祸福相随,盛极易衰。

  拓跋焘有个愿望:想重现祖上的光辉历程,让世人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可是做这样的事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分寸太难把握。当年拓跋珪就命令尚书郎邓渊撰写《国记》十多卷,还没有写完,拓跋珪就处死了他。

  这个倒霉的差事落到了崔浩头上,439年12月,拓跋焘下令崔浩以《国记》为蓝本,撰写《国书》30卷。崔浩赶紧打报告请示:能够全部说真话吗?

  拓跋焘说:当然了,历史上是什么就写什么,我替你撑腰。

  崔浩手下有两个马屁精,叫闵湛、郗标,说:大人的才华举世无双,主编这本史书更是不朽的伟业,这和您以前写的《五经》,应当都刻在石碑上,让全国人民好好学习。

  崔浩同意了,于是在平城郊区修筑了一个巨大的碑林,碑上刻着《国书》,方圆130步,用了300万劳力才完工。

  但是这本史书,写得太真实了,比如:1、拓跋氏早期落后,有“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取寡嫂;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后妈”等一些落后的风俗;2、拓跋珪晚年“精神错乱”;3、拓跋焘的疯狂,崔浩全实录了下来。

  过往的百姓看了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鲜卑的贵族看到后,个个愤怒不已,真是太丢人,跑到拓跋焘面前告状,说:崔浩是有意暴露国恶、家丑,让鲜卑人难堪,十恶不赦。

  450年,拓跋焘下令逮捕崔浩,亲自审讯。崔浩已经惶恐说不出话,7月,拓跋焘判崔浩死刑,诛灭九族。崔氏的姻亲都受到株连,全被灭族,诛杀之广,闻所未闻,史称“国史之狱”。

  现在一般人都认为:这仅仅是个导火线,拓跋焘早就想杀他了。

  1、得罪了“有形”势力——鲜卑贵族。崔浩是个汉人,主张全盘汉化,废除鲜卑贵族的特权,把鲜卑人的等级按照汉人的传统重新划分。鲜卑人怒不可遏:那我们不就是忘记老祖宗,抛弃一切民族文化,听一个异族人来摆布。

  这股势力的“领袖”是太子拓跋晃。拓跋焘远征,拓跋晃监国时,崔浩不把这个小孩放在眼里。一次推荐了几十个人为郡守,太子不同意,崔浩也不让步,仗着受皇上宠信,逼迫太子最终签字。

  整个鲜卑派都看不惯他的跋扈,和崔浩常常在朝中破口大骂,双方势同水火。

  3、得罪了“无形”势力——佛教徒。他主张灭佛做得太绝,而佛教早已深入到北魏的每个毛孔,民间群情汹汹:崔浩应该下十八层地狱。

  拓跋焘杀他,是为了平息众人心中久压的怨恨,也就是说,崔浩只是的而已。

  崔浩被抓时,囚禁在一个笼子里面,去刑场的路上,几十个押送的士兵虐待他,一起在他头上撒尿,崔浩的惨叫声很远都能听到。两旁的百姓纷纷叫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天有眼啊。

  还有一种说法,崔浩因为一直主张汉化,宋文帝派出“间谍”暗中策反他。崔浩是否答应已不清楚,但他没有把这件事向拓跋焘汇报,事后被人告密。拓跋焘想到最亲近的人居然“私通南匪”,感觉受到蒙骗、愚弄,才痛下杀手。

  不管如何,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是自掘了坟墓。他死后,宋文帝和拓跋焘的第二次大规模的“交手”开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魏第一军事谋略家崔浩简介崔浩是怎么死的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拓跋焘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信道教,主张崇道废佛。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
· 北魏崔浩简介北魏历史上的重臣崔浩怎么死的?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拓跋焘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信道教,主张崇道废佛。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
· 北魏军事家崔浩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一说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曹魏司空崔林之后,北魏司空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后死于国史之狱,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夷九族。人物生平编辑早年经历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他的七世祖崔林,三国曹魏时官拜司空,封安阳乡侯。曾祖崔悦,为后赵石虎的司徒右长史。祖父崔潜,为后燕黄门侍郎。其父崔宏,号称冀州神童,北魏初累官至吏部尚...
· 北魏谋臣崔浩是怎么死的?是被历史诱杀的吗
崔浩曾在明元帝面前得意地指点江山、品藻人物。他说王猛是苻坚的管仲,慕容玮是慕容恪的霍光。刘裕是司马德宗的曹操,必定篡位;赫连勃勃是背德竖逆的小人,必将覆灭。明元帝好奇地问他,那大魏国的太祖皇帝是什么,他说是伏羲氏,是神农氏。这话听起来是像是拍马屁,但有学者认为,用荒蛮时代的汉族首领来比喻鲜卑太祖皇帝,“其语直斥鲜卑之野蛮”。作为人文学术的继承者,崔浩把周孔之学独揽于怀。但在他的同僚看来,他的那一套有些过气,他不喜欢道教,却喜欢道士寇谦之,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寇谦之说的那句阔气的话,我是来继千载绝统的。他专门为这个道士的鼻祖写了二十余篇历史教科书,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迹,大旨以恢复上古分封制为要,但别人觉得,他只是想让朝廷承认世家大族权力地位为合法。对崔浩来说,历史写作的意义其实早已超出了历史学本身,它涉及道统或文明血脉的继承和维系,当然也包括,在五胡乱华的舞台上,重整或复兴那已被搅得支离...
· 崔浩
生平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信道教,主张崇道废佛。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为“三武灭佛”之一。寇谦之以杀僧过多,曾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一境之内,无复沙门”。但由于崔浩试图“齐整人伦,分明士族”,卢玄劝他:“夫创制立事,各有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