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为何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爱滥杀开国功臣?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8
转发:0
评论:0
为何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爱滥杀开国功臣?,“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皇帝作为帝国的所有者,控制着帝国的产权,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国家,必须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管理国家。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不过皇帝最主要、最关心的还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确保江山万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们绞尽脑汁来解决的问题。解决功臣们造不造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到底谁会造反,但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大臣们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皇帝却不知道谁是奸臣,谁是忠臣。

  宋太宗有一段名言,大意是国家要么有外患,要么有内忧。外患是有形的,而内忧则无法察觉(原文是奸邪无状)。一个奸邪无状的自白道出了皇帝们的无奈:他必须有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出谁是奸臣,谁是忠臣。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功臣们必须发出一个信号或皇帝必须用一个信号来确定一个分离条件,来使忠臣、奸臣可以分离而不混同。

  皇帝们只能简单地根据某个信号直接判断,那有什么信号又能让皇帝识别出奸臣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加强惩罚威胁力度,诸如灭九族、凌迟等处罚手段,这样有风险规避行为的人会选择不造反。不过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风险爱好者在有机会时总是会去尝试一下的。而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本身就意味着他们是风险爱好者,若不然谁会去“提着脑袋干革命”呢?所以,事后惩罚的威胁对以冒险为业的功臣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震慑意义。那么以亲戚关系来识别呢?从吕后到李世民,从多尔衮到雍正,亲戚的血缘、亲情约束对争夺帝位来说只是很小的成本,成大事者从不会将其放在心上,分我一杯羹更是千古名言。那能否根据对皇帝是否恭顺这个信号来识别奸臣呢?毫无疑问,真正要造反的人对皇帝也照样会毕恭毕敬,安禄山对唐明皇的肚里只有一颗赤心的绝对服从令人记忆犹新,这个信号没有任何意义。那能否逆向思维,认为敢和皇帝争辩的就是忠臣,不敢争的就是奸臣呢?可惜,历史上的权臣是敢和皇帝争辩的,不敢争的依然是忠奸难辨。凡此种种,我们用尽心机也无法为皇帝们找到可从功臣中实施忠奸分离的合理信号,当然更不可能找到分离条件。

1.png

  每个开国皇帝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无法从功臣集团中分离出忠臣和奸臣,但他又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儿孙能顺利继承皇位。为此,皇帝们自然有自己的分离信号来进行分离,将可能造反的人清除出去,确保江山永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在不能辨别忠奸时,皇帝们选择了实际上也只能是这样一个分离信号: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把有能力造反的杀掉,剩下的人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了。每一代皇帝都面临同样的困境,面临着同样唯一的选择,最后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后人了见识了一幕幕闹剧。不要问你想做什么,而要问你能做什么,功臣们天然有罪,谁让他们有能力造反呢。学者们说中国是外儒内法,至少在对待功臣上这话是对的,所有的皇帝奉行的都是防功臣像防贼一样的人性本恶的哲学思想。

  功臣们如果交出兵权,功臣们就丧失的能力,这样皇帝们可安枕无忧,大家也就相安无事,历史上“杯酒释兵权”就是这一方案的经典案例。应该承认,这一方案是极好的,让很大一部分功臣丧失的能力。但对一个掌握过权力的人来说,这种政治生命的自杀却不是一件容易选择的事情。而且,对那些有极高威望的开国功臣来说,只是交出兵权仍然不可能让上头放心。比如韩信,汉朝建国之初他就被废为淮阴侯,兵权尽无,呆在长安无所事事。即使这样,韩信最后也被灭三族。又如李世民,由于唐朝实行府兵制,李世民平定天下后回到长安其实也没有什么兵权,他在长安的实力不如李建成。在李建成被杀后,李建成的人马差点把秦王府攻破,后来靠扔出李建成的人头破坏对方的军心才奠定胜局。但是,李建成可没有因为这样放松对李世民的警惕。为何功臣交出了兵权还要被呢?

  功臣们的资产除了官位、兵权这些有形资产外,还有不可与其肉体分离的威望、才干、人际关系和势力集团这些无形资产。功臣们交出了兵权,但这些无形资产却无法一起上交。韩信、李世民等的无形资产足够让上头睡不安枕了。比如韩信,虽然赋闲在家,类似,但他到刘邦的另一大功臣樊哙家作客时,樊哙还是毕恭毕敬,说“大王乃肯临臣”。樊哙在刘邦功臣中位列第五,又是吕后的妹夫,刘邦的老相识,对韩信如此态度,足见韩信在刘邦集团中的威望了。在历史上,交出兵权应该说抬高了造反的门槛,使皇帝们使用能造反和不能造反信号进行甄别时只能分离出一小部分威望极高如韩信、李世民之类的功臣,大部分功臣在没有兵权后倒真的丧失的能力,也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象刘邦,他杀的就是韩信、彭越、英布等自己曾经独当一面的功臣,还囚禁过独自镇守过后方的萧何,而周勃等战将就逃过了,因为刘邦很明白没有独当过一面是很难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

2.png

  对于韩信、李世民这类级别的开国功臣来说,没有任何信号可以让上头放心,除非上交自己的无形资产,当然这就意味着消灭自己的肉体。如果韩信自杀的话,相信刘邦不会灭他的三族,相反会到韩信的墓前掉下几滴眼泪,说不定还会给韩信的儿子封官,并招为驸马。李世民就很聪明,没有任何幻想,果断地发动了军事政变,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和侄子,囚禁了自己的父亲,霸占了自己的弟妹,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国功臣夺取天下的唯一例证(要严格按儒家的标准,被称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绝对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儒家的双重标准由此可见一斑)。不过李世民能成功恐怕也因为他是皇族的缘故,遇到的反抗较小,异姓的开国功臣做此事成功的机会就小得多,象英布就失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何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都爱杀功臣?
在汉族开国皇帝中,真正平民出身的只有两位,一是刘邦,一是朱元璋。刘邦,三代贫农出身,小时候连个大号也没有,人称刘季(刘三或刘四)。素小无赖,后来混上了泗水“亭长”。(按现在农村人口规模来看,“亭长”根本到不了乡一级政府,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小村的“治保主任”,或大村的“片书记”。)估计还拿不到国家的俸禄,也就是可以凭借着流氓行经以及政府赋予的“治安”权力从村子里拿个“三提五统”,混个好肚油肚。朱元璋就更别提了,出身更苦,家里穷的没饭吃,少年时代就跑去当了一阵子和尚,其实就是一个“合法”的乞讨者。可见,刘邦和朱元璋虽然都出身平民,但都属不务正业型,都不是老实巴交的真正农民,都见了点“世面”,也都有点无赖与豪气,非如此又怎能出来捞世界?事实上,李自成和张献忠何尝不是如此?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以后有时间再说吧。网络配图有人会说,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以及三国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不是也属平民出身。其实不...
· 历史上皇帝为何必须杀开国功臣?
导读:皇帝登基了除了要改国号、改体制,还有一件事是皇帝要做的,就是杀开国功臣。也许有人会很奇怪,这些昔日的兄弟为什么会被杀害,小编和你一起去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网络配图“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皇帝作为帝国的所有者,控制着帝国的产权,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国家,必须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管理国家。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不过皇帝最主要、最关心的还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确保江山万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
· 解密历史上皇帝为何必须杀开国功臣?
导读:皇帝登基了除了要改国号、改体制,还有一件事是皇帝要做的,就是杀开国功臣。也许有人会很奇怪,这些昔日的兄弟为什么会被杀害,小编和你一起去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网络配图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皇帝作为帝国的所有者,控制着帝国的产权,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国家,必须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管理国家。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不过皇帝最主要、最关心的还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确保江山万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
· 开国皇帝都爱杀功臣?历史上有三位却没这样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也许从刘邦以及朱元璋等人的心里,他们也想和那些兄弟同甘共苦。然而当了皇帝以后,他们还是觉得,那些打天下的功臣,已经成为了皇权最致命的威胁。为此都玩起了“兔死狗烹”的手段,在杀尽功臣的同时,也让他们遭到了后人的吐槽。不过与绝大多数开国皇帝相比,这三位却从不这样!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秦始皇。尽管他建立帝国以后,对于平民百姓实施的是残酷的。但这其实还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当时山东六国,已经各自为政几百年。特别是对于那些此前从王国中得益的贵族来说,更是深怀不满。为此他们就挑唆民众起来反抗,后果就自然只能是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嬴政即使当上了皇帝,也仍然选择了权力下放。其一就是丞相的权力很大,因为整个王朝的管辖面积更大了,需要下面的官员去做事;其二就是那些统军大将,非但没有杀掉,而且还派到了北境以及南国,分别用来抵御匈奴以及控制百越。这里面还有一个...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何没有滥杀一个功臣?
古代开国皇帝滥杀功臣的情况很多,比如刘邦杀韩信、彭越,朱元璋杀李善长、蓝玉等。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却不同。他部下的“云台二十八将”,除少数人战死外,大多都得以善终。这是为何呢?首先,光武皇帝刘秀是一位仁慈的皇帝。早年他还是平民时,就以忠厚、老实闻名。当他要参加反抗王莽的暴动时,很多同乡、长辈都不敢相信。可见刘秀天生就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这样的人,自然不会轻易对功臣下杀手。网络配图其次呢,光武皇帝驾驭功臣的能力很强。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一直都很注意平衡部将的势力。他尽量让武将的功劳、地位保持均衡,避免出现势力过大的功臣。他重用出身寒门的武将,以制约出身豪门的功臣。他重用降将,以制约元老功臣。他还在朝廷中大量启用儒生、文士,以制约武将的势力。刘秀始终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默默的限制功臣,功臣、武将始终没有形成强大的势力。所以刘秀最后很轻易的就收回了他们的兵权。网络配图光武皇帝的功臣,也大多是小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