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商鞅变法后:对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影响有多大?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9
转发:0
评论:0
有个说法,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受有个特点——对看得见的东西容易相信,对看不见的东西难以置信,所以对火车这种具体的东西容易接受,对电报这类抽象的玩意儿就难以理解。当年商鞅变法也面临这个问题:改革成果不能马上出来,大家一时看不到效果,怎么支持你?所以,商鞅得尽快拿出试点成果让大家看到,而军事改革成效最合适不过——敌军人头看得见摸得着好量化嘛。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经过商鞅雷厉风行的短期改革,秦军究竟有多强?今天,我们看到了商鞅改革的成效,看到了秦灭六国这个雷打不动的结果,所以就说商鞅变法很成功。可在当时,特别是改革之初,很多人脑子里萦绕着大大的问号。秦国上下除了商鞅信心满怀,绝大多数人都狐疑甚至反对,就连秦孝公心里也没底。改革就是去旧从新,开始大家很不习惯,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好处和实惠逐渐显现,大家就支持了。史载:“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商鞅变法在军事上的成效体现得最快最显。...

  有个说法,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受有个特点——对看得见的东西容易相信,对看不见的东西难以置信,所以对火车这种具体的东西容易接受,对电报这类抽象的玩意儿就难以理解。当年商鞅变法也面临这个问题:改革成果不能马上出来,大家一时看不到效果,怎么支持你?所以,商鞅得尽快拿出试点成果让大家看到,而军事改革成效最合适不过——敌军人头看得见摸得着好量化嘛。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经过商鞅雷厉风行的短期改革,秦军究竟有多强?今天,我们看到了商鞅改革的成效,看到了秦灭六国这个雷打不动的结果,所以就说商鞅变法很成功。可在当时,特别是改革之初,很多人脑子里萦绕着大大的问号。秦国上下除了商鞅信心满怀,绝大多数人都狐疑甚至反对,就连秦孝公心里也没底。改革就是去旧从新,开始大家很不习惯,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好处和实惠逐渐显现,大家就支持了。史载:“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

  商鞅变法在军事上的成效体现得最快最显。战国七雄中,3个国家的特种部队最有名——齐国的“技击”,魏国的“武卒”,秦国的“锐士”。荀子认为,比来比去,秦国武士最厉害。秦相张仪曾形象地描述秦军与对手交战的情景:六国军士都是身披甲胄,秦军则不需任何保护,光着膀子就上去了,结果是“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真是生猛!他还说,秦军与六国军士相比,就好像秦国大力士与婴儿打架一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2.png

  经过军事改革,秦军就好像吃了兴奋剂,成为赫赫有名的“虎狼之师”。秦国把这些有组织有纪律的虎狼放出去,自然会有大量的受害者。据《史记六国年表》,六国发动的战争是38次,还不如秦国一国发动的战争次数(93次)打个对折。在秦国发动的93次战争中,22个有斩首数目的记录,累积达181万!除此之外,还有71次没有统计过,这里面也许有败仗,但即使败仗也会有斩首,只是没统计进去而已。由此可见,死于秦军刀下的六国亡魂该有多少!商鞅变法在军事上的成效,不仅立竿见影,而且影响深远,正如东汉名士王充所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韩非也说:“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

  先来看近期影响。据《战国策》记载,改革后的秦国“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秦国首先击败了最大威胁者、卧榻之侧的魏国。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和吴起治军,是战国七雄中最先称霸的国家,压迫得秦国喘不过气来。商鞅在魏国待过,深知魏国的实力,他承认:“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经过改革,秦国不仅从魏国手里夺回了河西之地(特别是函谷关要隘),还逼得魏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以避秦锋。而今,秦国进可攻,退可守,把战争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个当初看不起商鞅的魏惠文王肠子都悔青了:“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之前,秦国在中原六国眼里一直是蛮夷之邦,不放在眼里,内地有盟会什么的,从来不请秦国参加。周显王26年,秦孝公终于大大扬眉吐气。这一年,秦国成为“武林盟主”,召开庆祝大会,六国都来参加,老有面子了。

  再来看远期影响。秦孝公之后第六代国君也就是秦始皇时代,丞相李斯还在念商鞅之功:“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不仅如此,商鞅变法还成为改革楷模,不断激励着改革的后来者以及无数立志创新和强国的年轻人。

1.png

  军功爵制充分释放了秦军的战斗力,成为秦国横扫六国的利器。其他国家看到秦国搞这套效果这么好,难道无动于衷,没什么动作?当然不是。这些国家也在限制官爵世袭,也在奖励军功,有的比秦国还搞得早。比如,魏国坚持“食有老而禄有功”,楚国则实行“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其爵,减绝百吏之禄秩”,燕国也有“公子无功不当封”的制度。既如此,为什么六国都被秦国灭了呢?这是因为秦国的军事改革更系统、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各国富国强兵之谋,都在旧制度中打转,而商鞅独运其智慧,从变法中建立新制度开始,从根本上树立其富强之基,所以能高人一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国为何在变法之后能够统一六国?秦国和六国有什么不同之处?
秦国为何在变法之后能够统一六国?秦国和六国有什么不同之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例如隋朝末年发生的起义拍成了隋唐演义,唐朝开国时期发生的事情拍成了武媚娘,又或者是被翻拍过无数次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等等。而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历史也被无数次被搬到荧幕上,说起春秋战国大家都应该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在这其中发生了百家争鸣中国古人的思想成就在这时期飞速发展,很多理念被各国所承认并且实施。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所定下的礼仪制度逐渐崩坏,各国为了强大自身不被吞并纷纷开始了自己的改革变法之路。但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多变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环节之后,秦朝为何在变法之后却能够统一六国,结束中国几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呢?相比于六国秦国到底有何不同?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当时古人眼里秦国的位置应该算是整个地图的边陲了,最富饶的土地应该是周天子所在的一片地...
· 秦国商鞅变法:商鞅两次变法的内容有何不同?
导读: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公孙鞅(卫鞅之“卫”即氏於国,商鞅之“商”即氏於居或氏於官,又“诸侯之子曰公子,诸侯之孙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卫鞅之祖为卫国君,故又称公孙鞅。)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商鞅变法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
· 商鞅变法受谁的影响,商鞅的老师都有谁?
商鞅变法受谁的影响,商鞅的老师都有谁?导读:商鞅变法受谁的影响,商鞅的老师都有谁?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更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在魏国时,商鞅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史记·商君列传》记载:“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魏武侯九年(前387),公叔痤在田文死后,担任魏国相国,并娶魏国公主为妻。后来公叔痤在自己病重时,曾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魏王认为此时公叔痤病入膏肓,胡言乱语,因而没有答应这个提议。《战国策》记载:“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于是公叔痤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
·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主持变法的商鞅还被车裂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图片来源于网络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宰相公叔痤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后来因为自己病重,没有来得及推荐。一次,魏惠王来家中看望公叔痤,公叔痤对魏惠王说,商鞅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魏惠王任用最好,如果不任用商鞅,也不能让他去别的诸侯国效力,在魏国境内杀掉他。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病的很严重,已经语无伦次了,便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商鞅看自己在魏国实现不了人生抱负了,便前往秦国。恰好秦孝公此时寻求一位真才实干的变法人士,商鞅见了秦孝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秦孝公对商鞅非常重视,便任用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在秦国实行变法。商鞅从秦国的方方面面入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改革措施,在秦孝公的...
· 商鞅变法_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_商鞅变法的原因背景及影响作用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