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项羽为何致死不肯过江东?是因为他不能回去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4
转发:0
评论:0
项羽为何致死不肯过江东?是因为他不能回去吗,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一直被看成是英雄壮举。《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项羽不肯

  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一直被看成是英雄壮举。

  《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项羽不肯过江时,倾注了无比激情,成为《史记》最精彩的片段。《项羽本纪》是这样写的: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这段流传千古的文字,让多少人为之心潮澎湃,多少人扼腕唏嘘。项羽不肯过江一事,自然也成为几千年来人们议论评说的热点。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歌颂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概的,这也是大多数人,对项羽不肯过江的态度。

  杜牧的《题乌江亭》一诗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认为,项羽应该渡江,以图东山再起。

1.jpg

  今人《厚黑学》的作者李宗吾说:"当其败北之时,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而项羽向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见之?纵不言,籍独无愧于心?'英雄一世却没能战胜自己的自尊心!放弃了一线生机。"李宗吾的意思是,项羽脸皮太薄,太爱面子,不够"厚黑"。

  总而言之,人们认为,项羽是有条件渡江的,只是受不了委屈。

  然而,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当时楚汉形势,就会发现,即使是项羽渡过长江,也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他并不是碍于面子,而是没有可能性,过江与不过江结果差不多。

  自从固陵战败后,项羽就连连败退,一路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由此可见,他早有退守江东之意,并且是一路逃奔。

  到了江边,"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这时项羽本来是"欲东渡"的,他跑到江边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原来的计划。可叹的是,迎接项羽的只是一舟一桨一亭长,给项羽的只是渡江的条件,并没有"足王"的踪影,若是一支大军,估计他还是要过江的。这乌江亭长,本意是救项羽,可是,项羽一见孤零零的一个小亭长,反倒失去了信心。

  考察当时的形势,项羽即使是过了江,即使是手中尚有一些部队,过江后也没有好结果的,因为江东早已不是他起兵时的江东了,这时的江东已经是刘邦的地盘了。

  朱东润《史记考索·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书后》讲到项羽败亡时说:"其间堂邑侯陈婴已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为王,羽虽渡江,天下事已无可为者,此则时势所趋,不特愧见江东父老已也。"

2.jpg

  《史记·东越列传》记载:"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这已经清清楚楚说出了,楚汉战争一开始的时候,东越人已经占有今湖南、江西、福建,以及浙江南部、湖北东南,并且"不附楚";刘邦攻打项羽的时候,东越人是站在刘邦一方的。江南广大地区已经不是当年项羽起兵时的局面,已经成为刘家天下。项羽手下已经没有多少军队,要在江南重新打下一块地盘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了。这些他项羽自然了然于心。

  然而,一息尚存,还要挣扎,于是,项羽还有渡江一搏的想法。可是,看到了亭长,心又凉了。亭长说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明显是安慰项王的假话。这对项羽反而是一种不良刺激。

  项羽见渡江是死,不渡江也是死,还不如死得"丈夫"一些、慷慨一些,于是说出了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等话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项羽真的不肯过江东吗?
导读: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而关于项羽面对敌军压阵,不肯过江东,而选择自杀,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网络配图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感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此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这以记载,后世人每每提到项羽的死,总会唏嘘不已。而宋人刘子翚在他的《屏山全集》中认为,项羽之所以说出那样一番话是怀疑亭长有诈。刘子翚认为,当时刘邦正悬赏千金邑万户侯购项羽的性命,而在项羽身处那样的困境之时,亭长说那样好听的话,项羽难免怀疑亭长在骗自己。他还认为,项羽之所以选择逃到垓下,是希望自己能够逃脱,而四面楚歌之时又怎么敢再贸然地听信亭长的话?所以项羽选择了与刘...
· 项羽乌江自刎,没有过江东,是不肯?还是不能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寥寥数句,传神描绘了一代霸王项羽的慷慨悲壮,突显了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可歌可泣,为项羽的人生所叹息,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就是英雄气概的代名词……不对,还有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渡过乌江东山再起呀!干啥抹脖子呢,真的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史书就是写的好:项羽原准备东渡乌江,回到故土江东。乌江亭长准备船给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哈哈一笑:“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为何渡)!且籍(项羽)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纵使他们不说,籍难道不愧于心?)”语毕,再跟亭长说:“吾知公(您)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将爱马乌骓托付给亭长后,项羽与骑兵下马步行,持短兵与追...
· 项羽为何不肯过乌江?因为去了江东他下场更惨,总叛亲离穷途末路了
在史记里,司马迁极度褒扬项羽,勇猛无敌、能征善战,将项羽列到《本纪》中,所谓本纪者,记载的都是宰割天下的帝王,项羽虽未正式称帝,但他击溃秦军主力,成为反秦义军领袖,入关后分封天下诸侯,莫敢不从。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统帅,项羽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充满自信。他至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勇冠天下的他,最终输掉了这场他曾占尽先机的角逐。许多人总以为项羽可以卷土重来。因为,项羽从前率领八千子弟兵,就成了天下霸主。问题是,从前率领八千子弟兵,可以纵横天下,并不意味着项羽现在还可以再来一回。在秦末那种背景下,以几千人起家,而迅速成为拥兵数万、十几万、几十万的大佬,不知道多少。陈胜吴广自然不用说了;周文、周市、武臣、韩广、张耳、陈余、臧荼,都也是如此。刘邦、韩信、英布、彭越同样是如此。从这层意义上,项羽的成就表面上非常神奇,但在当时背景下,实在没有什么稀奇的。始皇死后不过三年,他建立的大秦帝国就土崩瓦解,传承...
· 为何项羽不肯过江东?真的只是自愧江东父老么?
老话讲,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自古以来,项羽一直是古代和近代人都比较惋惜的一位盖世英雄。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但是却被白手起家、草莽英雄刘邦打败。网络配图李清照曾经有句诗很有名: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么问题来了,当时明明可以东山再起的项羽为何不肯度过乌江,从新再来呢?是因为虞姬的死,还是因为愧对江东父老呢?项羽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而且自身是出身贵族,他不会低段的,在《史记》中记载,项羽认为是天要亡他,他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所以就算是有机会,他也不想再度过乌江了。网络配图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妻子虞姬的自尽对项羽也是打击很大。我们知道,自古美人配英雄,虞姬是当时的绝世美女,而项羽是当时的西楚霸王。当项羽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时,虞姬当时是看清了局势的: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虞姬在拔剑自刎的遗言。她知道,大局已定,自己也不会苟且偷生,于是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代美人就此陨落。项羽...
· 乌江自刎项羽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在四面楚歌之际,挥剑自杀,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项羽也是性情中人,爱姬自杀,他生命中最爱的两个生命去了一个,不禁悲痛万分,大哭了一场,在虞姬的尸首旁边久久不愿起来。经过第一次交锋后,项羽损兵折将,十万之众仅剩下三成,当晚又跑的跑逃的逃,最后身边只有区区八百铁杆亲兵。项羽此时的心情,可谓有悲有愤有恨有怨还有悔,可谓五味杂陈,各种滋味涌入心头。然而,在这紧急当口,还是保命要紧,多想无益。于是,他匆匆埋葬虞姬后,带了这八百亲兵,乘着沉沉夜色,凭借他的勇猛和悲愤,一番猛打猛杀,让我者活,挡我者死,直接冲破汉军铁桶似的包围,向南逃去了。天快亮的时候,刘邦才得报项羽率轻骑南逃突围,马上命令灌婴带兵五千,前去围追堵截。网络配图项羽逃过淮河后,部下只剩下一百多号人了。到达阴陵的时候,他迷了路,跑去问一个农夫。农夫听说是项王,估计平时恨他暴虐,故意欺骗项羽,随手一指说:“向左。”项羽一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