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胡宗宪个人简介 忠心为国抗倭有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27
转发:0
评论:0
明朝胡宗宪个人简介忠心为国抗倭有力,胡宗宪简介胡宗宪是生活在嘉靖年间的人,他出身自锦衣卫世家,在科举考试中成

  胡宗宪简介

  胡宗宪是生活在嘉靖年间的人,他出身自锦衣卫世家,在科举考试中成为进士之后,很快就成为山东青州地区的县令,之后又升迁为浙江地区的巡按监察御史,总共做了二十八年的官,一直是个忠心爱国的官员,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胡宗宪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胡宗宪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胡宗宪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在1512年的时候,老家是安徽绩溪的,成为进士之后就一直在刑部学习相关的政事,在1540年开启了自己的仕途,在成为青州县令之后,他的政治才能就逐渐显露出来,在当地组织过抗灾行动,也曾经对匪徒进行过严厉的打击。两年之后先是他的母亲离开了人世,他回老家奔丧之后他的父亲也在不久后死去,他前后共守了五年的孝。

  到了1523年争供之役发生,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越来越严重,身为监察御史的胡宗宪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并且展开了大力的整顿,不久之后他所整顿的官兵就有了很大的进益。后来他又在严嵩父子的手中找到了发展的机会,一面大量的搜集人才,另一方面将有能力的将领发展成为抗倭军队的主力,到了1562年胡宗宪的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是严嵩父子后来被罢官处死,当初胡宗宪曾经受到过严嵩义子的帮助,于是许多大臣认为他也属于严嵩一派,在这些大臣的弹劾之下他在1563年回到了老家。然而这件事并没有结束,两年之后胡宗宪再次被捕,最终在狱中自杀结束了生命,直到1572年这个案子才被平反。

  胡宗宪后人

  胡宗宪是非常著名的人物,他的家族历代都是锦衣卫,他的老家在安徽绩溪地区,在倭寇作乱的时候他曾经担任过直浙总督。在嘉靖年间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山东地区的县令,之后还成为浙江地区的御史,他的一生一直忠心爱国,是非常伟大的人物。那么胡宗宪后人都有谁呢?

  胡宗宪的一生总共有三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名为胡桂奇,曾经是锦衣卫中的千户,一直跟随他的父亲在外征战,虽然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战绩,但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物。二儿子胡松奇也曾经是副千户,后来回到老家继承家业,一直兢兢业业的守护家庭。而第三个儿子则是胡柏奇,他后来带着妻儿搬迁到了山东青州地区生活。关于胡宗宪后人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记载,因为在他的老家安徽省的绩溪这个地区胡姓人特别的多,旁支分支也十分的复杂,所以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他的后人是怎样发展的。

  但是在胡宗宪后人中却又一位十分出众的伟大人物,这个人就是曾经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他是在1942年的时候出生的,地地道道的安徽绩溪地区的人,而经过考察和验证之后,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胡锦涛就是胡宗宪后人。他曾经在清华大学学习过水利工程,本来应该成为工程师的他走上了仕途,在担任主席期间他为国为民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身为胡宗宪的后人可以说他是非常伟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抗倭能臣胡宗宪
他聪明好学,擅长诗文,流世著作十余种:他二十七岁中进士,步入仕途,造福一方百姓;他善兵法谋略,抗倭立奇功;他品行不端遭非议,最终死于狱中。胡宗宪的一生令人钦佩,更令人叹息!家世和起步胡宗宪(1512-1565),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华阳镇龙川村人。其曾叔祖曾中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胡宗宪出身缙绅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少时喜兵法谋略之书,对科举功名不感兴趣。后在家长规劝下,才专心科举。于嘉靖十七年(1538),考中进士,后官至兵部尚书。在安徽绩溪龙川村(现为大坑口村)村头,至今还立着颂扬他事迹的“奕世尚书坊”(“奕世”指代代相传)。嘉靖十九年(1540),胡宗宪初任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就显示出了能臣的才干。他先组织民众扑灭旱蝗之灾,后对为害多年的强盗进行安抚劝降。胡宗宪的文韬武略,在治理益都已牛刀小试了一把。嘉靖二十一年(1542)起,胡宗宪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他回乡守孝五年。期间,刻苦攻...
· 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简介胡宗宪是怎么死的
胡宗宪简介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万历十七年(1589),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今属山东),余姚(今属浙江省)知县,后来提升为御史巡按宣府,大同,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为人多智略,擅用权术立志为国建功立业。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务。赵文华依仗严嵩权势,恣意横行,打击不肯阿附自己的浙直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胡宗宪主动与赵文华结交;又通过赵文华结交严嵩父子.赵文华将张经等的王江泾大捷之功归于宗宪,又陷害张经与李天宠,擢胡宗宪为左佥都御史,代天宠御倭之任。后文华又排斥新任总督杨宜,以胡宗宪为兵部右侍郎代杨宜任总督,任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渐直福建军务。三十五年诱降并歼灭了倭寇的徐海,陈东,麻叶,辛五郎等部。三十九年,又以平海盗王直功...
· 人物解读: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
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死后追谥襄懋。东南御倭战争胡宗宪在主持东南御倭战争期间,发挥了一定作用。他推荐戚继光任参将,俞大猷也为胡宗宪部将。并允戚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胡宗宪听取幕僚徐渭(徐文长)的建议与策略,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对王直采用招抚策略,对徐海、陈东、叶麻等海盗首领采用剿灭的策略,利用徐海之妻王翠翘使其上岸投降,而后胡宗宪为了斩草除根,用反间计促使陈东杀死徐海,最后自己再将陈东处决。胡宗宪之后为了招抚王直,让他去杭州旅游,但是却被死脑筋的御史王本固杀掉,胡宗宪面对倭寇的愤怒侵袭,只得采取战争手段。他使俞大猷戚继光克岑港...
· 微文化—安徽名人—抗倭名将胡宗宪
胡宗宪(1512-1565)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人(今安徽绩溪人)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兵部尚书,也是一位驰聘抗倭名臣。嘉靖十七年,27岁,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嘉靖十九年,出任山东益都知县,治旱蝗,平盗贼,治宗室,平冤狱,政绩显著。嘉靖二十六年,受命出任余姚知县,"洁己奉公,持法正事"平反多起冤狱。使余姚政通人和。嘉靖二十七年,被升为湖广道试御使。嘉靖二十八年,被委为宣府,大同巡按监察御史,并向朝廷上疏了>,使明军士气大振。后被调任北直隶巡按监察御使,又向世宗提出著名的>的主张,为北国边防的加强立下了汗马之劳。嘉靖三十年,被遣往湖广出任湖广巡按监察御使,并协助平定了苗民起义。还惩治湖广辽王等藩王害民势力,深受百姓爱戴。嘉靖三十三年,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使,自此,宗治生涯转至抗倭事业。在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先后入侵浙江杭州,严州,淳安,南直隶旌德,泾县,南陵,当涂,...
· 抗倭英雄胡宗宪,没他根本平不了倭寇
胡宗宪,祖籍安徽绩溪,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能能臣。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可以说如果大明朝没有胡宗宪的话沿海的倭寇根本无法摆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持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渐次平息了浙江的倭患,并开始剿灭了福建的倭寇。在历经多年的血雨腥风之后,大明王朝的海疆终于有望恢复往日的平静了。可这也应了那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窟,走狗烹”。胡宗宪作为可以节制数省军务的封疆大吏,一旦倭患平息了,他手中的重权反倒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与胡宗宪多年抗倭斗争相伴的是他多次遭到弹劾,但因其抗倭有功,嘉靖皇帝都一直保全他,所以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可是,如果他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前景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内阁首辅严嵩被罢官,其子严世蕃被逮捕。胡宗宪是由严嵩义子赵文华的举荐而屡屡升迁的,在朝中很多大臣的眼里,他属于严党。赵文华已死,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