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朝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是怎样一位才貌双全的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7
转发:0
评论:0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生于咸丰四年(1854),她的父亲是大清“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唯一摘得状元桂冠的旗人崇绮。清廷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一般都是为汉人所得。因此同治四年(1865)崇绮被钦点为状元时,引起了满朝议论。还是众大臣商议“只论文章,何分旗汉”,才确定了他的状元名号。出生在这么一个书香门第,阿鲁特氏自幼受到父亲的教导和熏陶,文化修养颇高。她容貌俊俏,书法娟秀,左手能写一手好书,美名传遍了满洲和蒙古各部。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已经17岁了,两宫皇太后决定为皇帝选后立妃。在皇后的人选问题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慈安看中了翰林院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认为她淑慎端庄、知书达理,足以母仪天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比同治大了2岁;而慈禧更倾向于选择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认为她聪颖俏丽,且出身高贵。据说慈禧选择富察氏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那就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生于咸丰四年(1854),她的父亲是大清“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唯一摘得状元桂冠的旗人崇绮。清廷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一般都是为汉人所得。因此同治四年(1865)崇绮被为状元时,引起了满朝议论。还是众大臣商议“只论文章,何分旗汉”,才确定了他的状元名号。

  出生在这么一个书香门第,阿鲁特氏自幼受到父亲的教导和熏陶,文化修养颇高。她容貌俊俏,书法娟秀,左手能写一手好书,美名传遍了满洲和蒙古各部。

  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已经17岁了,两宫皇太后决定为皇帝选后立妃。在皇后的人选问题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慈安看中了翰林院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认为她淑慎端庄、知书达理,足以母仪天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比同治大了2岁;而慈禧更倾向于选择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认为她聪颖俏丽,且出身高贵。据说慈禧选择富察氏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那就是富察氏年轻,阅历浅,易受摆布。

  两宫太后僵持不下,于是将选择权交给了同治。慈禧原以为自己的亲生儿子会按照自己的旨意办事,谁知同治对阿鲁特氏一见倾心,将玉如意递给了她。慈禧大为恼火,对阿鲁特氏有了芥蒂。

1.jpg

  在慈安和同治的坚持下,慈禧不得不屈服。同年二月,两宫太后颁布懿旨立阿鲁特氏为皇后,同时,封富察氏为慧妃,知府崇龄之女赫舍里氏为瑜嫔,前任副都统赛尚阿之女阿鲁特氏为珣嫔。

  在这几位后宫妃子中,慧妃年龄最小,瑜嫔、珣嫔容貌出色,但皇后蕙质兰心、文采出众,《清宫词》里有一首赞美她的诗:

  咏同治皇后

  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

  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同治的皇后是阿鲁特氏吗阿鲁特氏是怎么死的
相比于清朝皇帝后宫的妃嫔如云,同治帝的后宫并无几人,也许这是因为他年纪尚小的原因。他的妻子只有一位,即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阿鲁特氏,为蒙古正蓝旗人,其父为清状元户部尚书崇绮。崇绮是清朝114名状元中,唯一一位以满蒙的族人身份,科举汉文,进而夺得状元之位,成为“惟一获得状元桂冠的蒙古状元”。他工诗善画,多才多艺,文化造诣极高。而阿鲁特氏作为他的女儿,出生清流,受父亲的教导和熏陶,文化修养也很高。史书记载:“孝哲皇后,幼时即淑静端慧,崇公每自课之,读书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一时满洲、蒙古各族,皆知选婚时必正位中宫”于同治十一年,慈禧封她为皇后。这位皇后比同治帝大2岁,生于咸丰四年。这位多才多艺的姑娘,虽然由慈禧太后亲封为后,但实际上那只是慈禧太后迫于压力所为。所以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与自己婆婆慈禧太后的关系并不好。对于同治帝的死因,其中一种猜测便是,同治帝受太医医治渐好的时候,皇后前来探病。...
·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大清同治年制款瓷器
在同治帝17岁即将亲政的时候,也是到了给同治选皇后的时候了,当时的皇后主要有两个人选,其中慈安皇太后看上了阿鲁特氏,而慈禧比较中意富察氏,两人争执不下,就只好让同治来挑一个,同治很喜欢阿鲁特氏,认为她长得很端庄,非常有母仪天下的感觉,所以选择了阿鲁特氏,虽然慈禧很不满,但是还是只能宣布阿鲁特氏为皇后。皇后阿鲁特氏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是在当年辛酉政变之中死去的端华的外孙女,因此她对慈禧的态度比较不好,对于慈禧的话没有那么千依百顺的,所以慈禧非常的讨厌她,经常借机找她的麻烦。而且因为同治和阿鲁特氏非常恩爱,冷落了慈禧喜欢的富察氏,所以慈禧就经常让同治多去富察氏那儿,同治不能违背,但是又不喜欢富察氏,所以经常一人居住,而阿鲁特氏新婚没多久就只好独居一出,因此一直很不开心。同治年少的时候经常在外面寻花问柳,最后竟然染上了可怕的性病梅毒,病得非常的严重,各种肿胀化脓,阿鲁特氏前去探望同治的时候,非常心...
·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死后为什么尸身仍然不腐?
孝哲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黄旗,生于咸丰四年(1854年),她比同治大两岁。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已经十七岁,比起他的先祖顺治十四岁大婚,康熙十二岁大婚,同治明显“晚熟”,人生进度严重滞后,于是两宫皇太后决定为同治皇帝立后选妃。在立谁为皇后这个问题上,东西两宫太后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慈安认为阿鲁特氏端庄稳重,知书达理,素有贤名,且出身于状元之家,是母仪天下的最佳人选。而慈禧认为,十四岁的刑部员外郎凤秀之女,年轻俏丽,且出身于将相辈出的满族八大姓之一的富察氏,是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应该立为皇后。网络配图在同治选后的这件事上,慈安是秉持公心行事的,而慈禧有她的小九九,因为凤秀之女年轻,阅历浅,可塑性强,容易受她摆布,将来肯定对她俯首帖耳。为此两宫太后真是耗上了,双方相持不下,各不相让。最后她们把决定权交给了同治皇帝自己,慈禧原以为自己亲儿子,肯定会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办,没想到同治皇帝胳膊肘往...
· 阿鲁特氏为何香消寒宫?阿鲁特氏怎么死的?
阿鲁特氏是同治皇帝的皇后,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受父亲教导和熏陶的阿鲁特氏,文化修养颇高。她容貌俊俏,书法娟秀,左手能写一手好字。《清宫词》里有一首赞美她的诗: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铀回忆定情初。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同治皇帝17岁时,两宫皇太后决定为皇帝选后立妃。在皇后的人选问题上,慈安后和慈禧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慈安主张册立林院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认为她淑慎端庄、知书达理;而慈禧希望册封选择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认为她聪颖俏丽,且出身高贵。据说慈禧选择富察氏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那就是富察氏年轻,阅历浅,易受摆布。僵持不下的两宫太后把选择权交给了同治,这就有了野史里记载的“茶水泼地选皇后”的传说,传说在选皇后这天,左右为难的同治帝,想起了一个主意,他把茶水泼在了地上,让阿鲁特氏和富察氏从泼了茶水的地上走过。爱美,爱干净的富察氏提起自己漂亮的皮袍,低着头小心翼翼的从茶水上走了过去...
· 孝哲皇后阿鲁特氏:清朝第一位旗人状元之女,18岁就嫁入皇宫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孝哲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现代社会,婆媳关系一直都是影响家庭和睦与否的关键因素,如果稍有不慎,甚至会危及婚姻的稳定。其实,古代社会也是如此,清朝历史上,婆媳不和一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道光年间的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和孝全皇后,她们之间的矛盾最终以孝全皇后的暴崩而告终,第二次是同治年间的慈禧皇太后和孝哲皇后,这一次,同样是以皇后的暴亡而收尾,今天笔者要讲的就是孝哲皇后阿鲁特氏。清朝同治三年,清廷在京师举行了科考,在这一年的科考中,有一位正值担任工部额外主事的考生,此考生来自蒙古正蓝旗,名为崇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崇绮一路过关斩将,竟然摘下了当年的状元,由此便打破了满汉同科“满不点元”的旧例,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旗人状元。而且,这位名叫崇绮的状元,还有一位不错的妻子,他的妻子是郑亲王端华的女儿觉罗氏。觉罗氏是郑亲王端华嫡福晋钮祜禄氏所生,这位钮祜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