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鲍照的代表作有哪些?鲍照为何被称为“鲍参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54
转发:0
评论:0
鲍照的代表作有哪些?鲍照为何被称为“鲍参军”,虽说鲍照的一生极其坎坷,先是出身于寒门,能够在当时森严的门阀制度下脱颖而出,

  虽说鲍照的一生极其坎坷,先是出身于寒门,能够在当时森严的门阀制度下脱颖而出,担任官职,归根到底还是他的拼搏,他对自己有信心,不甘于埋没自己的才能。但是他的诗歌在他生前就有一定的名气,甚至对以后的诗人具有重大的影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显著,其中他的艺术风格较为飘逸豪放,是传承于建安“风骨”的传统。在艺术形式上,他的乐于学习和创作乐府诗,至今还有留有80多首诗歌,形式多种多样。其五言诗要求内容丰富,感情是亢奋和饱满。七言诗的话讲究隔句就得要押韵,并能够自由的换韵,扩宽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面。他创作风格对于乐府诗来说是一种创新,突破了传统乐府诗歌的格律,极其富有创造力,语言容量大,在情节变化上显著,读起来朗朗上口,并具有一定的民歌特色。

  在明代的时候,《鲍参军集》流行甚多,而它的注释,却到了清末的时候,有人对其进行注释,但是此人的注本还没有刊发。最后一个版本的话,是到了2012年的《鲍照集校注》。鲍照墓葬于如今的东禅寺村,其墓地封土就 有偶2米多高,墓地呈坐北朝南之势,墓地前还有一个碑,高达2米,宽约1米,上面刻着“南朝宋参军鲍公明之墓”,此碑建造于清道光25年。后人对此的评价的甚多,其中就有杜甫的一首诗,在《春日忆李白》中,认为李白的诗歌中他俊逸的风格,这也是在侧面高度赞扬鲍照。

1.png

  在《代出自蓟北门行》诗歌中,他曾说过只要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才能够分别出身为臣子的节操,到了世界混乱的时候,才能够看出谁才是真正的忠良之辈。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也表明了一个真理,患难见真情,在你需要危难的时候,留下来帮你那个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虽然这是为君之道,但也是为人之道。在《代东门行》中,放眼望去,一片的荒草萋萋的景象,凋零的树木,唯独枝干还在随风摇摆,游历于异地的游子见到此景,触景伤情。该名句采用必兴的手法,把“野风吹秋木”比作成游子游历在外的凄惨的场面,上句还在写景,下句就开始抒情,借景抒情,抒发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如今凄惨生活的感慨。在《中兴歌》中,梅花虽然很漂亮,但是只能够绽放一时的鲜艳;竹叶以青色为主,但是能够千年永存。通过这两者的对比,突出了竹子朴实无华的品格,从而赞扬那些永葆自己本色的人或事物,这种反衬对比手法,是一种巧妙布局手法。在《诗》中,那些学识浅薄的儒生,只能够死守一本经书,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缺乏处世之道。形容那些不通事理的书呆子。

  鲍照作为南朝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成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等都各有众多名篇,但其主要的仍然是诗歌。《拟行路难》18首那就不用说了,肯定是他诗歌的巅峰之作,在其它一些较不知名诗歌中,其实也有一些,例如《代白头吟》讲述的也是诗人对不公正遭遇的不满,同样另有深意。志士他的正直,就跟红色的丝绳一般,他的高洁,就跟玉壶冰一般。奈何惭愧的是自己早已失去那些意气,唯独无穷的遗憾伴随至今。每个人都不会惦记旧恩,世情就是这样,倘若有一天你衰弱了,那么就不会能够帮扶你。人只要衰败下去,无论你做出多少丰功伟绩,也不会入他人法眼。那些小人就跟老鼠一般,四处的钻寻,跟苍蝇一样,肆意的进谗言。野鸭虽然有五德,但依旧被人宰杀,反倒黄鹄无用,却成为珍禽。如今的帝王用人,远中近佞,让那些后来者居上,真让人痛心。自由以来,能人都遭到疏远,像你这般的志士甚多,却还不是依旧抚胸叹,感到无线愤慨。

  这首诗歌在前面两句,连用了两个比喻,喻指自己的正直和高洁,但是依旧遭受到无端的猜忌。身处官场,只要是犯了一丁点的错误,就会导致身败名裂。诗人痛恨那些小人,就跟无用苍蝇一般,借用野鸭和黄鹄,从人们珍惜黄鹄看出,人情只会是好新厌旧。之后连用了六个典故,进一步说明君主对志士的不重用,让人感到胆寒。并在最后的时候总结,这种现象从古至今都如此,无人都够改变,唯独个人独自哀叹。

  鲍照此人是一位文学大家,他主要的创作以诗歌为主,特别是乐府诗的创作,极其的出名。如今留存下来的就有204首。可以说鲍照在诗歌史上具有最要的地位,他对后世的李白等人有着深远的影响。鲍照那么多诗歌中就有广为人知的《拟行路难》,可以说是他诗歌的代表作,整整18首诗歌,就表达出了自己对森严的门阀制度的不满和嘲讽,而他只不过是低贱的寒士,只能够在诗歌中抒发不满,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敢怒不敢言。而且他也曾描写了边塞战争生活,为后世边塞诗的发展提供启蒙。

2.png

  论及诗歌地位甚高,其实在散文上,他同样拥有一定建树。其主要的作品是《登大雷岸与妹书》,在元嘉十六年,鲍照被任命为国侍郎,将要到江州任职,于是他就给自己的妹妹写了这么一封信,说是谁,其实是一封优美的骈文。他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法,以及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了其站在登大雷岸的所看所景,大好河山都被他用语言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成为一幅又一副壮阔的画卷。以及自己奔波在外的劳碌,使感情和情景相结合,使整篇文章让人感受到兄妹之情。有人说他的主要作品是《鲍照军集》,那是由于鲍照曾担任过参军,因此后人称其为“鲍参军”。到了永明年间的时候,鲍照的诗文很多都杳无音讯,于是,虞炎奉命去把他的所有诗文收集起来,著作成集,并做了序,让后人观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出身于寒门的鲍照有哪些成就鲍照名句有哪些
虽说鲍照的一生极其坎坷,先是出身于寒门,能够在当时森严的门阀制度下脱颖而出,担任官职,归根到底还是他的拼搏,他对自己有信心,不甘于埋没自己的才能。但是他的诗歌在他生前就有一定的名气,甚至对以后的诗人具有重大的影响。文学大家鲍照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显著,其中他的艺术风格较为飘逸豪放,是传承于建安“风骨”的传统。在艺术形式上,他的乐于学习和创作乐府诗,至今还有留有80多首诗歌,形式多种多样。其五言诗要求内容丰富,感情是亢奋和饱满。七言诗的话讲究隔句就得要押韵,并能够自由的换韵,扩宽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面。他创作风格对于乐府诗来说是一种创新,突破了传统乐府诗歌的格律,极其富有创造力,语言容量大,在情节变化上显著,读起来朗朗上口,并具有一定的民歌特色。在明代的时候,《鲍参军集》流行甚多,而它的注释,却到了清末的时候,有人对其进行注释,但是此人的注本还没有刊发。最后一个版本的话,是到了2012年的《鲍照集...
· 拜谒鲍照墓
2011年11月21日早,鲍氏族史研究会的副会长鲍中行、副秘书长鲍俊盛、教授鲍家安、新和诗体创始人鲍世银一行四人,自安徽歙县乘车经江西省的九江市至湖北省黄梅县。此行一是代表鲍氏族史研究会察看历史文物鲍照墓的保护现状以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保护的问题向当地政府建言;二是代表鲍氏族史研究会、全国百万鲍氏后裔拜谒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也是我们鲍氏的一位先祖。当天下午约三时许,车至黄梅,我们首先寻访八角亭诗社的杨天元社长和齐愿朴先生。我们在编辑出版《鲍氏文苑》第八期时,曾通过网络联系他们,请他们帮助我们拍鲍照墓碑的照片。他们不仅帮助拍了照片,并给《鲍氏文苑》惠赐了多篇稿件。当我们向当地人打问八角亭诗社具体地点时,可巧就有一位诗社的同志在旁边,他热情地打电话帮我们联系杨社长,又带路把我们送到杨社长家。相互介绍后,经过简单叙谈,说明来意,我们对他们给予《鲍氏文苑》的帮助表示感谢,并赠给他今年新出版...
· 鲍照墓今昔
鲍照墓今昔----致《鲍氏文苑》一封信齐愿朴梅成诗鲍氏文苑编辑部:正当纪念鲍照逝世1540周年之际,我受贵刊鲍俊盛先生之托,前往鲍照墓地拍摄图片。5月30日下午,我和本诗社秘书长胡清炎先生一同来到鲍照墓地,此时,心情非常沉重,只见杂草丛生,荆棘满地,幸好事先帶了柴刀,否则无路可进。墓地大约40平方米,四周有三方是民宅,一方是水塘,十分隐蔽,真是被遗忘的角落。据传:古时鲍照墓也曾辉煌过,从西边禅宗五祖传衣钵给六祖所在地的东禅寺经俊逸亭到鲍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谒拜,可现在却无人知晓。因此,有必要将鲍照其人、其事、其宅、其祠、其墓、其亭告知于世人。也让鲍氏后裔能了解鲍墓的现状。鲍照是一位出身寒族而具有浓烈感情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能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有的表现了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与抨击;有的揭露了钻营富贵的官宦为私利日夜奔走的丑态;有的表现了广大人...
· 黄梅镇鲍照墓
鲍照墓鲍照墓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镇D6路。鲍照,字明远(405~466年),南朝宋东海(今山东苍山县南)人。文帝时为中书舍人,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著有《鲍参军集》,长于乐府,尤擅七言歌行,风格俊逸,对唐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子顼守荆,举兵江州,鲍照守黄梅地,后子顼兵败,照被乱军所杀,遂葬于城西。墓地有封土堆高2米,墓向坐北朝南,墓前有碑,高1.96米,宽0.9米,上刻“南朝宋参军鲍公明远之墓”,字为繁体楷书。碑为清道光二十五年知县俞昌烈重修其墓所立。人物简介鲍照(415-466年),字明远,东海郡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人。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家世贫寒,文辞赡逸。初为临川国侍郎,迁秣陵县令,官至中书舍人。临海王刘子顼担任荆州刺史,以为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长于乐府诗、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鲍照从游写华章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评价南北朝庾信和鲍照诗作的名句。鲍照,字明远,本是上党(今属山西省)人,后来迁于东海(今山东省郯城一带)。晋“永嘉南渡”,元帝司马睿建都建业,乃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侨置徐州、兖州,统辖侨郡县南东海等。鲍照本人的出生地点当是在京口,生活的年代约为义熙十年(414)至泰始二年(466年)。他家世贫贱,出生寒微,自称是“北州衰沦,身地孤贱”。虽然如此,鲍照仍然十分自信:“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学雀相随乎?”故其一生“释担受书,废耕学文”,造谒公侯,以求名世。他“少有文思”,20多岁时,献诗于临川王刘义庆,得到赏识,被任命为临川国侍郎。在赴任途中,他把沿途所见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写信告诉妹妹鲍令晖,这就是至今仍广为传诵的骈文名作《登大雷岸与妹书》。这时,他还写了《游思赋》。他在刘义庆幕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