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的故事 吕公著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4
转发:0
评论:0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的故事吕公著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 ),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

  吕公著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未赴任。出任颍州通判,与欧阳修结为讲学之友。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濮议时,因谏阻英宗贬吕诲出京未果,故坚请外任,为蔡州知州。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因劝阻神宗罢免司马光未果,便坚请罢知通进银台司之职,后任开封知府、御史中丞。

  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新法而出任颍州知州,后召入朝,历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高滔滔)临朝,吕公著获召入朝,首上十事疏,以“学”为重。同年,拜尚书右丞。元祐元年(1086年),拜门下侍郞,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变熙宁新法。司马光死后,吕公著独自当政。元祐三年(1088年),吕公著恳辞相位,升任司空、平章军国重事,时人称吕氏之荣。元祐四年(1089年),吕公著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哲宗亲临致祭,赠太师、申国公,谥正献,哲宗亲题其碑首为“纯诚厚德”。后屡遭贬夺,并入“元祐党人”籍,宋高宗绍兴年间,获封还全部赠谥。

  吕公著讲说以治心养性为本 ,语约而理尽。在宋代学术史上,开启了吕学端绪。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五州录》、《吕申公掌记》、《吕正献集》、《吕氏孝经要语》、《葵亭集》等。

11.jpg

  吕公著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不仗父势

  吕夷简主政时,吕公著从故乡寿州(今安徽凤台)来京应试,他穿戴破旧,谦让如同寒门子弟一样,见到他的人虽然喜欢他的仪容举止,却也并未感到惊奇。等到他离开后,经询问得知是吕公著,才惊讶感叹。

  以牙还牙

  吕公著曾以翰林学士身份馆伴契丹使者,使者颇为凶悍狡黠,与吕公著谈论时多次谈及北宋朝廷政事。吕公著也选了一段契丹的隐密询问说:“北朝(契丹)曾经试进士,出《圣心独悟赋》,赋没有出处,为什么呢?”使者感到谔然而说不出话。

  简重清静

  吕公著为人庄严持重,心性纯正恬静,大概是天性使然。他平日居处时无疾言厉色,对于歌舞钱财荣耀,淡泊无所喜好。暑热时不挥扇,寒冷时不烤火,并影响了其婿范祖禹、孙婿赵演。

  与王安石

  吕公著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好,王安石待他如兄长,王安石能言善辩,没有人与之抗衡,唯独吕公著能以精辟的见识和简洁的言语制服他。王安石曾说:“疵吝每不自胜,一到长者面前,即废然而反,这就是说使人打消自己的念头,这一点在吕公著那儿体现得最充分。”又曾对人说:“吕公著为相,吾辈可以谈论做官了。”后来王安石得志,受到重用,以为吕公著必定会帮助自己,但吕公著却数次公开上言,陈述他的过失,因此二人交情不终。

  八字铭言

  吕公著曾于坐右写“不善加己,直为受之”八字。

  颇好禅理

  吕公著素来喜好佛学,等到他为相后,追求施政不繁苛,很少与士大夫交谈,只有能够谈论禅理的,大多能够随从为客。热衷于仕进的人往往戴幅巾、穿道袍,天天游于禅寺,模仿僧人、谈说理情,来标榜自己。[67] 司马光素来不喜佛,吕公著常常劝他多留意,并说:“所谓的佛,学习的人只是崇尚它的观点的简要罢了,并非一定要每件事都要熟习,做方外人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的贡献吕公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吕公著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未赴任。出任颍州通判,与欧阳修结为讲学之友。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濮议时,因谏阻英宗贬吕诲出京未果,故坚请外任,为蔡州知州。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因劝阻神宗罢免司马光未果,便坚请罢知通进银台司之职,后任开封知府、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新法而出任颍州知州,后召入朝,历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高滔滔)临朝,吕公著获召入朝,首上十事疏,以“学”为重。同年,拜尚书右丞。元祐元年(1086年),拜门下侍郞,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变熙宁新法。司马光死后,吕公著独自当政。元祐三年(1088年),吕...
·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生平简介吕公著是怎么死的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吕公著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未赴任。出任颍州通判,与欧阳修结为讲学之友。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濮议时,因谏阻英宗贬吕诲出京未果,故坚请外任,为蔡州知州。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因劝阻神宗罢免司马光未果,便坚请罢知通进银台司之职,后任开封知府、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新法而出任颍州知州,后召入朝,历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高滔滔)临朝,吕公著获召入朝,首上十事疏,以“学”为重。同年,拜尚书右丞。元祐元年(1086年),拜门下侍郞,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变熙宁新法。司马光死后,吕公著独自当政。元祐三年(1088年),吕...
· 北宋政治家吕大防的故事吕大防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县无井,饮水困难,大防将泉水引入县,县民名之曰“吕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因参与濮议而被贬黜。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发遣开封府。元祐元年(1086年),升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省侍郎,封汲郡公。哲宗时,以元祐党争,知随州,贬秘书监。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今惠州市)安置,至虔州信丰(今江西信丰县)病卒,追谥为正愍,追赠太师、宣国公。著有文录二十卷,文录掇遗一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工书法,传世墨迹有《示问帖》。吕大防的轶事典故有哪些苏轼一次去拜访好友吕大防,恰逢吕大防午睡,苏轼就在客厅里等。但吕大防特能睡,苏轼一下子等了两个时辰,不禁大怒,决定要拿吕大防出出气。终于吕大防起床了,慢吞吞地接待苏东坡。苏轼...
· 北宋政治家吕夷简的故事吕夷简轶事典故有哪些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后移家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北宋著名政治家,司空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登进士第,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事。天圣六年(1028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1033年)罢相,不久复职。景祐二年(1035年),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因与王曾争事,二人同时罢相。康定元年(1040年),由判天雄军复入相。庆历元年(1041年),徙封许国公,判枢密院,改兼枢密使。次年,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吕夷简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
·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吕公著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吕公著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未赴任。出任颍州通判,与欧阳修结为讲学之友。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濮议时,因谏阻英宗贬吕诲出京未果,故坚请外任,为蔡州知州。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因劝阻神宗罢免司马光未果,便坚请罢知通进银台司之职,后任开封知府、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新法而出任颍州知州,后召入朝,历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高滔滔)临朝,吕公著获召入朝,首上十事疏,以“学”为重。同年,拜尚书右丞。元祐元年(1086年),拜门下侍郞,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变熙宁新法。司马光死后,吕公著独自当政。元祐三年(1088年),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