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胡濙向土酋讨书是什么?胡濙找到建文帝了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85
转发:0
评论:0
胡濙向土酋讨书是什么?胡濙找到建文帝了吗,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皇位被夺,下落不明,一说已在大火中丧生,一说已逃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皇位被夺,下落不明,一说已在大火中丧生,一说已逃出皇宫隐姓埋名,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是传说并无事实可查。为了心安,朱棣派大臣胡濙到各地暗查建文帝的下落,那么胡濙向土酋讨书是怎么回事?侄子的皇位被叔叔抢夺,名不正言不顺,朱棣每天寝食难安,就担心哪天建文帝回来要回皇位。于是便派人去私下打听,先是派郑和等人走水路,出海寻找。在航行中,郑和生擒了旧港海酋陈祖义,这个陈祖义流寓海外,据此为酋,被郑和下令逮捕了。此次寻建文帝之行,他们沿途只去了五个小国就以押送海盗为由返回了首都,这次出海没有找到建文帝,也没有其任何建文帝的踪迹。

  朱棣坐不住了,就立马找来了德高望重的胡濙,让他肩负起寻找建文帝的重任。胡濙也一直不辞辛劳的各地奔走,寻找建文帝的过程中还暗中探查民情。就连母亲过世时,胡濙请求给母亲送行,朱棣都没有批准,可见朱棣渴望找到建文帝的焦急。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个深夜,胡濙求见朱棣,给朱棣带回了建文帝的消息,两人从见面到交谈结束过了很久。而在交谈结束时,朱棣问了胡濙向土酋讨书一事,胡濙暗自一惊。

2.png

  由于自己的皇位是从侄子那夺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实属谋反篡位。而侄子朱允炆又在大战中,所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朱棣心中的一个心病,所以多次派人暗中打探朱允炆的下落。朱棣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朝中重臣胡濙,胡濙也不辞辛劳的四处奔走,一边打探消息,一边探访民间隐情。在一个深夜,胡濙求见朱棣,此时的朱棣本已睡下,却仍然召见了胡濙,只有一个可能便是胡濙带回了朱允炆的消息。为什么这么说呢,胡濙若不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不可能大晚上的不让皇帝睡觉,除非是皇帝交给的重要事情必须立马回禀;第二朱棣召见了胡濙后,两人谈了很久,直到“漏下四鼓”胡濙才离开。从谈了这么久的时间可以进行推测,胡濙不仅仅带回了朱允炆的消息,说不定胡濙还见过建文帝本人,两人也有过一番长谈,所以在胡濙禀告朱棣时才会那么久。胡濙找到建文帝了吗?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史书中也没有记载,所有的结论都是根据只言片语所进行的可能性推测,并无事实依据。

  胡濙是明朝的一位朝廷重臣,颇受皇帝的青睐。而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待人宽厚,德高望重,声名远播。但是这位鼎鼎大名的忠臣的名字,想必会难倒很多人,那么胡濙怎么读,接下来一一细说。

  胡濙姓胡,名濙,字源洁,号洁庵,武进人士。胡读作hú,是百家姓之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胡这个字有几个意思,说得上来的恐怕就没几个了。胡一个有八个意思,第一个也是最常用的,即姓;第二个指古代北边或西域的民族,比如胡人、胡女;第三个泛指那些外来的,不是本地的,比如胡椒、胡琴;第四个表示乱,没有道理,比如胡来、胡闹;第五个则是用在古文中表示疑问的,比如“胡不归”说得是为什么还不回来呢?;第六个指的是嘴周围的毛发,一般男人才有的,胡须;第七个指的是古代兽类颈下垂肉;最后一个则是指北京特有的一种巷子、街道,叫“胡同(tòng)”。姓说完了,再说说名。濙字,三点水,两个火一个灾,这拼在一起到底念什么呢?念“淡”、还是念“焱”,答案是,yíng,和萤火虫的萤同一个音。别看它有三个火,在古语中的意思却是和水有关,指的是细小的水流,和“濴”字是同一个意思。胡濙怎么读都清楚了吧,这样一位朝廷元老,辅佐多位明君,可不能连名字都叫错!

1.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胡濙找到建文帝了吗胡濙向土酋讨书缘由
胡濙是明朝的一位朝廷重臣,颇受皇帝的青睐。而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待人宽厚,德高望重,声名远播。但是这位鼎鼎大名的忠臣的名字,想必会难倒很多人,那么胡濙怎么读,接下来一一细说。电视剧胡濙剧照(网络图)胡濙姓胡,名濙,字源洁,号洁庵,武进人士。胡读作hú,是百家姓之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胡这个字有几个意思,说得上来的恐怕就没几个了。胡一个有八个意思,第一个也是最常用的,即姓;第二个指古代北边或西域的民族,比如胡人、胡女;第三个泛指那些外来的,不是本地的,比如胡椒、胡琴;第四个表示乱,没有道理,比如胡来、胡闹;第五个则是用在古文中表示疑问的,比如“胡不归”说得是为什么还不回来呢?;第六个指的是嘴周围的毛发,一般男人才有的,胡须;第七个指的是古代兽类颈下垂肉;最后一个则是指北京特有的一种巷子、街道,叫“胡同(tòng)”。姓说完了,再说说名。濙字,三点水,两个火一个灾,这拼在...
· 揭秘胡濙找到建文帝了吗胡濙和朱棣说了什么
胡濙是明朝的元老级人物,历仕六朝,在朱棣当皇帝时,朱棣交给了胡濙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一个深夜,胡濙请求面见朱棣,但是朱棣当时已经睡下却还是召见了胡濙,且两人谈了很久,那么胡濙和朱棣到底说了什么?朱棣画像二人到底说了什么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是有以下几点猜测。第一,朱棣是派胡濙去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的,如果胡濙没有朱允炆的消息,不可能深夜还去面见朱棣,想必胡濙是想早点告诉朱棣自己所知道的消息,那么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胡濙见到了朱允炆;第二,胡濙并没有找到朱允炆,深夜求见只是想告诉朱棣这个消息,显然可能性不大。明知道朱棣派自己出去找朱允炆是抱有很大期望的,自己没有带回任何消息不说还半夜扰人睡觉,所以这个猜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忽略不计;第三,胡濙不仅有朱允炆的下落,并且见到了朱允炆本人,还进行过交谈,这从“漏下四鼓乃出”这句话可以看出,两人谈了很久,而胡濙本人并不是多话的人,如果不是朱允炆有什么话要胡濙传达...
· 揭秘胡濙找到建文帝了吗胡濙和朱棣说了什么
胡濙是明朝的元老级人物,历仕六朝,在朱棣当皇帝时,朱棣交给了胡濙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一个深夜,胡濙请求面见朱棣,但是朱棣当时已经睡下却还是召见了胡濙,且两人谈了很久,那么胡濙和朱棣到底说了什么?朱棣画像二人到底说了什么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是有以下几点猜测。第一,朱棣是派胡濙去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的,如果胡濙没有朱允炆的消息,不可能深夜还去面见朱棣,想必胡濙是想早点告诉朱棣自己所知道的消息,那么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胡濙见到了朱允炆;第二,胡濙并没有找到朱允炆,深夜求见只是想告诉朱棣这个消息,显然可能性不大。明知道朱棣派自己出去找朱允炆是抱有很大期望的,自己没有带回任何消息不说还半夜扰人睡觉,所以这个猜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忽略不计;第三,胡濙不仅有朱允炆的下落,并且见到了朱允炆本人,还进行过交谈,这从“漏下四鼓乃出”这句话可以看出,两人谈了很久,而胡濙本人并不是多话的人,如果不是朱允炆有什么话要胡濙传达...
· 胡濙
生平建文年间胡濙为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年间永乐元年(1403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明惠帝生死不明,一说削发为僧外逃。明成祖派遣胡濙四处访查建文帝的下落,以行医名义进行私访。永乐十四年乃还。永乐十六年六月,成祖又遣礼部左侍郎胡濙巡江浙,临行前,皇帝告诉他:“人言东宫多失德”,胡濙暗中调查结果认为并无此事,“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永乐二十一年,胡濙似乎已知道建文帝的下落,史载:“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擢礼部左侍郎。洪熙年间仁宗即位,召为行在礼部侍郎。宣德年间宣德元年(1426年)四月进礼部尚书。正统年间明宣宗卒后,与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同为顾命大臣。正统八年(1443年)撰有《敕赐法海禅寺碑记》,任礼部尚书三十余年,多次丢失礼部官印,其间“...
· 胡濙到底有没有找到建文帝?如何评价胡濙此人?
胡濙,字源洁,号洁庵,出生于公元1375年,去世于公元1463年,是明朝大臣、文学家、医学家。建文二年高中进士,入朝为兵科给事中。朱棣继位之后,迁为户科给事中。曾长期奉名称阻止朱棣之命再各地暗访,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明宣宗继位之后,迁为礼部尚书,任礼部尚书大概三十二年,累加太子少师。明宣宗去世之后,成为“托孤五大臣”,共同辅佐明英宗。胡濙在朝为官,前后六十年的时间,一直到七十多岁的时候才得以退休。天顺七年以八十九岁高龄在家中去世,朝廷追赠太保,谥号忠安。胡濙是六朝重臣,虽然他职位不高,但却一直是皇帝的心腹,深受皇帝重用。人物档案姓名:胡濙字:源洁号:洁庵别称:胡忠安谥号:忠安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江苏武进出生时间:公元1375年去世时间:公元1463年9月20日官职:礼部尚书、太子太师追赠:太保主要成就:寻访建文,历仕六朝主要作品:《卫生易简方》、《芝轩集》、《律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