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诸葛恪死于谁之首?诸葛恪的谋略如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4
转发:0
评论:0
揭秘:诸葛恪死于谁之首?诸葛恪的谋略如何,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和孙亮,

  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和孙亮,一生立下不少功绩,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诸葛恪从性格层面来看,是一个情商智商俱高之人,最难得是此人还颇有胆量和见识,有一定的责任心,但随着功劳的累计,军功的上升,诸葛恪也慢慢开始骄傲放纵起来,自恃有功,便开始冒进攻魏,但一次次的失败却没能够给诸葛恪带来经验和教训,反而导致诸葛恪专权蛮横,最后作茧自缚被孙亮设计杀害。

  诸葛恪从军功层面来看,他帮助东吴平定了山越,居功至伟。在山越之战前,诸葛恪不被任何人看好,多数吴国大臣觉得,山越之地,乃是蛮夷悍匪盘踞之地,光靠朝廷的武力去攻克他们就是很难得了,就算能攻克下,朝廷也会损失很多兵力,再者这些土匪们虽然是野蛮,但个个却都是硬脾气,不愿意轻易臣服于吴国,所以当诸葛恪提出平定山越的建议之时,就连他的父亲也觉得此子这个决定不会给吴国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会诸葛家族带来无穷无尽的灾祸。事实胜于雄辩,诸葛恪军纪严明,治军有方,经过几番苦战终于收复了山越贼人,并成功让他们臣服于吴国,最后被收编为吴国的军队,成为勇猛的吴国将士。诸葛恪从文治层面来看,也算是智谋过人,算是吴国中后期时代的治军人才。

  诸葛恪,一代人才,极具有智谋和才干,文可以治国,武可以领军,效忠吴国,一生中跟随过两位吴国君主,孙权和孙亮。诸葛恪一生虽不如其叔叔诸葛亮那么风光无比,但在吴国也算是重臣之子,那么地位极高的诸葛恪究竟因何而死,死于什么时间,又是死于谁人之手呢?翻阅史书,史书上赫然记载着诸葛恪因恃宠生娇而惹怒孙亮,被孙峻设下阴谋,请君入瓮,惨死于孙亮孙峻之后,并让诸葛一族惨被灭族,那诸葛恪到底犯下何种大错,竟惹怒君王至此,杀他不能解恨,必须将其子孙后代斩尽杀绝才得以罢休。

1.png

  首先,从诸葛恪自身说起,诸葛恪前期确实是谨慎行事,没有将任何把柄放于别人之手,孙权在世之时对诸葛恪的评价相当之高,在孙权临终前将儿子孙亮托付给了诸葛恪,希望诸葛恪能尽全力辅助孙亮成就霸业。诸葛恪在首次与魏国的对抗中大获全胜,这就造就了他冒进贪功,觉得魏国不外如是,并没有什么特殊厉害之处,正因为轻敌,在后期与魏军交战中,节节败退,败了自恃有功于吴国,还要找诸多借口敷衍吴王,这点却是吴王孙亮所不能容忍的。再者,诸葛恪过于出众,难免树大招风。他所有的成就都是拜孙峻所赐,孙权临终托孤孙峻极力推荐了诸葛恪,但是诸葛恪上位后犯下大错,不知悔改还要治罪于孙峻,诸葛恪将自己逼入了绝境,最终被孙峻设计伤害。可以说,诸葛恪死于孙峻之手,也可以说他死于自己的骄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三国名将诸葛恪的悲剧命运:诸葛恪结局如何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是蜀汉名相诸葛亮的亲侄,是东吴重臣诸葛谨的长子,文武全才,胆识过人,与生性跳脱的吴主孙权臭味相投、相处甚欢。孙权是个蛮横而喜欢生事的老帝崽,他与张昭斗气,火烧张宅的大门,他派人谴责陆逊,害得陆逊忧死,但与诸葛恪似乎总有一种父子般的亲情,常常被诸葛恪的谬论弄得“大噱”,如果老帝崽能够选对储君,说不定又会产生一对被人称道的“孔明和诸葛亮”,留美名于千秋后世。诸葛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常常弄得众人“举座欢笑”,为东吴少有的清平年代增添了串串温馨。一次,诸葛恪随父亲诸葛谨(字子瑜)参加孙权的宴会,孙权突然想出一个歪主意,他叫人牵来一头驴,用毛笔在驴脸上写上了几个字,“诸葛子瑜”,这明明是讥讽诸葛谨的长脸,座上宾客都哈哈大笑。诸葛恪挺身而出,请求在驴脸上加上两个字,孙权准其所请,诸葛恪在驴脸上写上了“之驴”,这样,“诸葛子瑜”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孙权笑着让他把...
· 诸葛恪
生平英才卓越诸葛恪少有才思,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及长,英才卓越,超逾伦匹。令孙权大为欣赏。222年,诸葛恪弱冠成年后即被拜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随侍太子孙登讲论道艺,成了太子的宾友。后来,诸葛恪又从中庶子转任左辅都尉。一次,孙权见到诸葛恪,问他:“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谁比较优秀?”诸葛恪应声回答:“我的父亲比较优秀。”孙权问他原因,诸葛恪说:“我父亲知道侍奉谁为君主才对,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父亲比较优秀。”孙权听罢大笑,便命诸葛恪依次给大家斟酒。诸葛恪斟到张昭面前,张昭已有了几分酒意,不肯再喝,对诸葛恪说:“这样的劝酒,恐怕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孙权说:“你能否让张公理屈词穷,喝下这杯酒?”于是诸葛恪反驳张昭:“吕尚年九十,依然高举白旄,手持兵器,指挥部队作战,还没有告老退休。如今军队上的事,将军您跟在后边;聚会饮宴的事,将军您总被请到前面,这还不够尊敬老人?”张昭无话可说,...
· 诸葛恪
(203—253)三国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字元逊。诸葛瑾子,嘉禾三年(234),任吴国抚越将军、丹阳太守,率兵攻山越,迁其一部分人民于平原,收丁壮为兵。孙权死。辅立孙亮。任大将军。专国政。建兴二年(253)攻魏的合析城,连月不克,士座多伤病,因退兵,不久,这宗室孙峻所杀。<1><2>
· 三国东吴权臣诸葛恪怎么死的?诸葛恪是被谁杀的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孙綝被杀后,孙休下诏将诸葛恪依礼改葬。孙峻想与诸葛恪争权,便利用诸葛恪为万民所怨、众口所嫌的机会,说他想制造叛乱。同年十月,孙峻和吴主孙亮定下计策,置酒请诸葛恪赴宴。前一天晚上,诸葛恪精神烦躁不安,通宵不寐,而且,家中数有怪异,因此内心疑虑。到要朝见时,诸葛恪停车宫门之外,逡巡未入。...
· 论诸葛恪
在孙吴中后期的军政舞台上,诸葛恪是一位关键性的人物,他的荣辱成败不仅关系其个人或家族之兴亡,而且影响着孙吴政权的盛衰。不过,对诸葛恪历来评价分歧颇大,誉之者将他与乃叔诸葛亮相提并论,抑之者则贬斥为乱臣贼子。但无论誉之、毁之,有关评论多集中在孙权、孙亮父子更替之际的北伐活动上,而对其一生军政活动的发展过程及其他方面则缺乏足够的关注,从而对他的相关评论难免带有片面性。有鉴于此,本文对诸葛恪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从一个侧面论述孙吴中后期政治的变化及其走向。一、“少有才名”:诸葛恪辩论戏弄之事及其所显现的门风问题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人,其父诸葛瑾东汉末年避祸至江东,瑾为后来成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之兄。瑾长期充任孙权的长史等军政参谋职务,为人谨慎,从政稳健,深得孙权敬重,是孙吴侨寓之士的杰出代表。《三国志》卷五二《吴书·诸葛瑾传》载瑾与“(孙)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