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南宋大臣吴潜的贡献 吴潜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86
转发:0
评论:0
南宋大臣吴潜的贡献吴潜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民族英雄

  唐宋时期,一方面有日本、高丽的商贾乘船而来,在东海一带进行商品贩卖。另一方面,特别在宋朝后期,来自日本、高丽的海盗就已对东海边防构成了威胁。南宋时,任沿江制置的吴潜,成为中华民族最早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南宋宝祐年间(1253至1258),吴潜任沿江制置时,订立了《义船法》。他命令东海沿海各县,分别选出各乡里有财力的人,要求他们联合起来,如“一郡岁调三舟,而有舟者五六十家,则众办六舟,半以应命,半以自食其力,有余赀,俾蓄以备来岁用。凡丈尺有则,印烙有文,调用有时,着为成式,其船专留江浒,不时轮番下海巡视。船户各欲保护乡井,竟出大舟以听调拨。旦日于三江合兵,民船阅之,环海肃然。”

11.jpg

  同时,设定水军的“海上十二铺”,构成一个海上长城,对来自倭、丽(高丽)的威胁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南宋宝祐元年(1253),吴潜设立的《义船法》,广征民间船舶充作战船。瑞安、永嘉、乐清、平阳等4县被征5080艘民船,可见东海一带的战船防卫力量。

  面对这样的“军民联防”,明朝冯梦龙给予极高评价:“海上如此联络布置,使鲸波蛟穴之地,如在几席,呼吸相通,何寇之敢乘?”

  水利专家

  它山堰位于宁波市鄞江,是中国古代闻名于世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198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发挥其阻咸、蓄淡、泄洪、引灌的水利功能。吴潜担任浙东制置使时修洪水湾塘三坝,外泄江潮,内增官池蓄水,为阻隔江河之巨防,成为它山堰的重要配套工程。另修“吴公塘”、大西坝、北郭碶、澄浪堰等水利工程。这些13世纪的水利工程,历经800年风雨,有的至今还在发挥作用,惠泽万民,造福后人。

  1259年的秋天淫雨绵绵,河水在秋雨中不断上涨,当地人称为“秋潦”。秋天的潦水使制置使吴潜坐立不安了。按规定,由他直接控制各地水闸的开启和闭合。提前放闸就会浪费水资源,而延迟泄放又可能造成水灾。他在等待四乡的地保把水情报上来,然后命令决定何时放水。四乡的地保,有些远在数十公里之外,早上徒步出发,要到傍晚才能到达州城。于是,他雇了一条小船摇到城外视察水情。他回城的时候,制置使忽然灵机一动:城外的河流与城内的河流不是沟通的吗?那么城外和城内的水面应该在同一平面上,在这子城边上,就能察看平原的水位。聪明的制置使拣了块石头,在上面刻上一条水位警戒线,作为开闸放水的标准线;然后推算了关闸闭水的标准线。并在两线之间画了一条虚线,以示正常水位。从此,在宁波城内平桥下设水则,以测算出各处水情,宁波的水闸就不必再等四乡的地保,首席官员一看警戒线,就可下令开合水闸。这三条线,是中国水利科技史上的重要发明,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水文观测站。

  吴潜还于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重建宁波鄞西高桥,形成至今的规模。高桥入选1998年的《宁波十大名桥》。高桥在建筑史、军事史、交通史、民俗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已作为浙东历史文化的重要名胜古迹,受到世世代代的保护。

  文学成就

  吴潜是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词风激昂凄劲,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压抑的悲愤。"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满江红〕《送李御带珙》)是他壮志未酬的自我写照。吴潜也能诗,多为纪游、即事之作,有的也抒发"丈夫勋业在安边"(《送曾阿宜往戍》的抗敌抱负。诗较平衍,佳作不多。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艺文志·书目》载,吴潜著有《履斋诗馀》、《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现存明末梅鼎祚编校《履斋先生遗集》,4卷,辑诗1卷,词1卷,杂文 2卷。《村丛书》有《履斋先生诗余》1卷,续集1卷,别集2卷,收词250余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宋大臣吴潜生平简介南宋大臣吴潜是怎么死的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南宋大臣吴潜生平简介吴潜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其诗文书法闻名乡里。南宋嘉定十年(1217)中状元,授予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绍定四年(1231),吴潜升尚右郎官。京城临安(今杭州)发生火灾,吴潜上疏论致灾原因,劝理宗皇帝要严于律己,亲贤远奸。又书呈丞相史弥远提出“格君心,节奏给,赈恤都民”,用老成廉洁之人,用良将...
· 南宋大臣吴潜的墓地在哪里吴潜的故里在哪里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南宋大臣吴潜的墓地在哪里墓地出南安东田镇沿南(安)同(安)公路车行5公里,顺山路行至湖尾山坡谷,映入眼帘的是南宋状元宰相吴潜墓。湖尾山从南安最高峰芹山之脉逶迤而来,吴潜墓坐落在半山坡。一路草木苍翠,新绿扑眼;山涧流泉淙淙,山风送来阵阵花香。墓丘坐北向南,远望巍巍芹山高入天穹,环视四周,青松翠竹,如黛如染。墓前面对仙...
· 南宋名相吴潜简介吴潜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浙江德清新市镇出生时间:公元1195年去世时间:公元1262年主要作品:《履斋遗集》、《履斋诗余》主要成就:民族英雄、水利专家、文学成就吴潜是南宋时期著名丞相,开庆元年拜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吴潜一生为南宋朝廷兢兢业业,后来却因为权臣贾似道一党的排挤而被罢相。据史料记载,吴潜自幼聪颖过人,又因为勤于学习,小小年纪就以诗文书法而闻名乡里。年长之后参加科举考试,于嘉定十年考中进士第一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榜状元。进士及第后,吴潜任为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绍定四年,吴潜升升尚右郎官。当时临安发生火灾,吴潜负责处理灾情事务。他在上书表明灾情发生的原因的时候,劝诫皇帝亲贤臣远小人。针对此次灾情,提出“格君心,节奏给,赈恤都民”的建议,灾情得到控制。此事过后,因为救灾有功,担任吏部员外郎,后改任大府少卿、淮西总领。嘉...
· 南宋吴潜的家庭成员吴潜家的宁国吴氏三杰是谁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吴潜家的宁国吴氏三杰是谁宁国吴氏三杰:吴柔胜(父)、吴渊(三子)、吴潜(四子)。父子三人均进士及第,其中吴潜为嘉定十年(1217年)状元。吴氏三杰同为台阁重臣,吴渊、吴潜兄弟先后入相,显赫一时。吴氏三杰为官廉洁清正,勤政爱民,为国家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南宋历史上最显贵兴盛的家族之一。南宋大臣吴潜的家庭成员吴仁...
· 如何评价南宋名相吴潜?吴潜的代表词作
吴潜生于公元1195年,去世于公元1262年,宣州宁国人,宋宁宗嘉定十年状元,字毅夫,号履斋。吴潜入仕之时,为南宋时期,时局混乱,朝政腐败。他一步步以政绩起势,最终在蒙古军队进攻鄂州,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武汉的时候,被宋理宗拜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吴潜是主战派人氏,所以在执掌权柄之后,积极动员加强战备,企图抵挡蒙古军队的进攻。然而最大的攻击却不是来自外部,而是从内部瓦解。一直主张投降议和的贾似道,在吴潜上位之后,就心内不安。他伺机而动,想要将吴潜拖下高位。他最终成功了,通过谗言构陷,使得吴潜被罢免相位,贬谪徇州。随后更是派手下亲信,以毒酒鸩杀了吴潜。吴潜是一位强硬的主战派宰相,和宋朝历史上许多主战派宰相一样,在面对外族进攻的时候,他想的不是如何向敌人求和,而是如何击败对手。继位宰相的时候,正是蒙古帝国进攻鄂州之时。他积极组织军民抗战,加强军备,抵御蒙古军队进攻。事实上,早在他还未曾任宰相的时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