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南宋大臣吴潜的墓地在哪里 吴潜的故里在哪里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18
转发:0
评论:0
南宋大臣吴潜的墓地在哪里吴潜的故里在哪里,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南宋大臣吴潜的墓地在哪里

  墓地

  出南安东田镇沿南(安)同(安)公路车行5公里,顺山路行至湖尾山坡谷,映入眼帘的是南宋状元宰相吴潜墓。湖尾山从南安最高峰芹山之脉逶迤而来,吴潜墓坐落在半山坡。一路草木苍翠,新绿扑眼;山涧流泉淙淙,山风送来阵阵花香。墓丘坐北向南,远望巍巍芹山高入天穹,环视四周,青松翠竹,如黛如染。墓前面对仙洞山,坡下田园阡陌尽收眼底,显得视野开阔。如此风水宝地,安息着一代名相,至今已经有700年沧桑风雨了。

11.jpg

  吴潜的故里在哪里玉堂巷

  在休宁县城东南隅中街通后街处(今陪廓头县糖烟公司、土产公司至万秀巷一带)。昔日,巷内为吴氏家族聚居地,巷北侧依次为坊表林立的东街、瞻云书院、县前街、休宁县衙等。从宋末至民国年间,为“表宅里树风声”,各朝陆续建筑于东街各巷弄的牌坊即近30座。其中,东南街头的保宁坊,东南城门的敉宁坊,县前街的近民坊,双井前的进士坊,学宫东路的东南邹鲁坊,东门的经魁坊、秋官大夫坊、孝子坊、母节子孝坊,陪郭头的父子尚书坊、及第坊、学士坊等,都曾显赫一时。特别是玉堂巷口的“画锦坊”,还记载着一段“衣锦荣归”、“母慈子孝”的历史:状元吴潜的哥哥吴渊读书做官,官至副宰相之职,荣华富贵到了极点,老了却整日里思念着故乡、惦记着将自己抚育成人的后母。后母病重,他毅然辞官,特地从宣城赶回休宁玉堂巷侍奉汤药。后母离世后,厚加安葬,并庐墓守孝。孝满,自号退庵,整日吟诗作画于玉堂巷故居,直至葬身于休宁故园。人们感其节孝,特立“画锦坊”以示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宋大臣吴潜的贡献吴潜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吴潜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民族英雄唐宋时期,一方面有日本、高丽的商贾乘船而来,在东海一带进行商品贩卖。另一方面,特别在宋朝后期,来自日本、高丽的海盗就已对东海边防构成了威胁。南宋时,任沿江制置的吴潜,成为中华民族最早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南宋宝祐年间(1253至1258),吴潜任沿江制置时,订立了《义船法》。他命令东海沿海...
· 南宋大臣吴潜生平简介南宋大臣吴潜是怎么死的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南宋大臣吴潜生平简介吴潜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其诗文书法闻名乡里。南宋嘉定十年(1217)中状元,授予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绍定四年(1231),吴潜升尚右郎官。京城临安(今杭州)发生火灾,吴潜上疏论致灾原因,劝理宗皇帝要严于律己,亲贤远奸。又书呈丞相史弥远提出“格君心,节奏给,赈恤都民”,用老成廉洁之人,用良将...
· 南宋名相吴潜简介吴潜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浙江德清新市镇出生时间:公元1195年去世时间:公元1262年主要作品:《履斋遗集》、《履斋诗余》主要成就:民族英雄、水利专家、文学成就吴潜是南宋时期著名丞相,开庆元年拜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吴潜一生为南宋朝廷兢兢业业,后来却因为权臣贾似道一党的排挤而被罢相。据史料记载,吴潜自幼聪颖过人,又因为勤于学习,小小年纪就以诗文书法而闻名乡里。年长之后参加科举考试,于嘉定十年考中进士第一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榜状元。进士及第后,吴潜任为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绍定四年,吴潜升升尚右郎官。当时临安发生火灾,吴潜负责处理灾情事务。他在上书表明灾情发生的原因的时候,劝诫皇帝亲贤臣远小人。针对此次灾情,提出“格君心,节奏给,赈恤都民”的建议,灾情得到控制。此事过后,因为救灾有功,担任吏部员外郎,后改任大府少卿、淮西总领。嘉...
· 南宋吴潜的家庭成员吴潜家的宁国吴氏三杰是谁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吴潜家的宁国吴氏三杰是谁宁国吴氏三杰:吴柔胜(父)、吴渊(三子)、吴潜(四子)。父子三人均进士及第,其中吴潜为嘉定十年(1217年)状元。吴氏三杰同为台阁重臣,吴渊、吴潜兄弟先后入相,显赫一时。吴氏三杰为官廉洁清正,勤政爱民,为国家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南宋历史上最显贵兴盛的家族之一。南宋大臣吴潜的家庭成员吴仁...
· 如何评价南宋名相吴潜?吴潜的代表词作
吴潜生于公元1195年,去世于公元1262年,宣州宁国人,宋宁宗嘉定十年状元,字毅夫,号履斋。吴潜入仕之时,为南宋时期,时局混乱,朝政腐败。他一步步以政绩起势,最终在蒙古军队进攻鄂州,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武汉的时候,被宋理宗拜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吴潜是主战派人氏,所以在执掌权柄之后,积极动员加强战备,企图抵挡蒙古军队的进攻。然而最大的攻击却不是来自外部,而是从内部瓦解。一直主张投降议和的贾似道,在吴潜上位之后,就心内不安。他伺机而动,想要将吴潜拖下高位。他最终成功了,通过谗言构陷,使得吴潜被罢免相位,贬谪徇州。随后更是派手下亲信,以毒酒鸩杀了吴潜。吴潜是一位强硬的主战派宰相,和宋朝历史上许多主战派宰相一样,在面对外族进攻的时候,他想的不是如何向敌人求和,而是如何击败对手。继位宰相的时候,正是蒙古帝国进攻鄂州之时。他积极组织军民抗战,加强军备,抵御蒙古军队进攻。事实上,早在他还未曾任宰相的时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