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崔涣是谁?崔涣一生有何功绩?崔涣生平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83
转发:0
评论:0
崔涣是谁?崔涣一生有何功绩?崔涣生平简介,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出身于北朝时期“卢、崔、郑、王、李”五大家族之博陵崔氏大房。他年轻时博学多才,尤其擅长经书子集和辩论,官至司门员外郎。但由于性情耿直,不愿意依附杨国忠,天宝末年被贬为刺史。

  直到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入蜀地避乱,正好那时候崔涣在巴西郡任职,到玄宗到来时,崔涣亲自上前迎接,言辞正直、恳切,得到了一众人的称赞与支持,因此得到重用,玄宗退位后,崔涣与宰相韦见素、房管前往灵武(今宁夏灵武),转交宝玺、玉册,正式册立唐肃宗为皇帝。

  肃宗继位之后,长安被叛军占领,朝廷官僚极度缺失,能干事的人太少,肃宗命崔涣招纳贤才,但是他太轻信下属,将事务交给属吏,却遭到欺瞒,以致于选取的官员多有滥进,传出不称职的声名。简而言之就是崔涣图方便,将选官的工作全权交给了下属,结果下属的品行又不如他那样正直,大多都收取贿赂,弄得官员的素质很差。

  当然这种事情并不是唯一一件,遭受了这件事的坏名声之后,崔涣并没有吸取教训,在公元768年,崔涣担任税地青苗钱物使。当时,朝廷将青苗税充作京师百官料钱,崔涣却并没有弄清楚皇帝的意图,并且让属吏折中处理,将下估价作为使者料钱,而上估价则作为百官料钱,这虽然利民,但是却损害了百官的利益,皇城副留守张清向皇帝告发,唐代宗便命法司审讯。崔涣无言以对,被贬为道州刺史。

1.jpg

  他的功绩其实比较小,也就是和别人一起册拜唐肃宗,巡抚江南,但是他没有做官为政的能力,轻信属下,不能亲力亲为,还不能很好地揣测皇帝的本意。

   他的事情比较出名的也就是搭救李白,当时李白正处于晚年,入了李璘幕府,永王兵败后,李白自丹阳郡南奔,在浔阳被抓住,进了牢狱,正好崔涣此时正巡抚江南,李白便题写《狱中上崔相涣》、《上崔相百忧章》等诗,向崔涣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奔走求援。

  最终,经过崔涣与宋若思的清雪,李白方得以出狱。小编其实很好奇,进了牢狱还有心情写诗?写文章?即便是向人求救,那求救信是怎么送出去的,他的妻子带出去的么?还是贿赂狱卒?文人的世界太过于文绉绉,动不动就写诗写文章,一顿饭也能被他们当作处理素材。

  崔涣还曾弹劾元载,唐代宗继位后,宰相元载为巩固恩宠,与宦官董秀勾结。对于这种行为,崔涣是见不惯的,既然被他发现了,自然便要在皇帝面前状告一通,于是便在代宗面前指责元载奸邪。

  但是,代宗却道:“元载为人虽不甚重,但却能调和中外,乃是能臣。”崔涣道:“如今战乱初平,百废待兴,元载作为宰相,应严明制度,以正视听。但他却专权结党,僭越法度,卖官鬻爵,这是幽国卑主之术。”可惜,他的分量不高,没办法让代宗听进他的意见。

2.jpg

  可惜可叹,他没有如宋璟般的名声,也没有张说般的能力,只有一个德行,但是在朝廷中,只有德行,且看不清局势的人,经常会被当做弱势可期之人。刘昫也曾说过他:“性尚简澹,不交世务,颇为时望所归。涣才兼行闻,命与时会。发言上沃主意,遽致显荣;当官屡为吏欺,终及窜逐。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

   经常被属吏欺骗,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崔涣简介他的功绩?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出身于北朝时期“卢、崔、郑、王、李”五大家族之博陵崔氏大房。他年轻时博学多才,尤其擅长经书子集和辩论,官至司门员外郎。但由于性情耿直,不愿意依附杨国忠,天宝末年被贬为刺史。直到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入蜀地避乱,正好那时候崔涣在巴西郡任职,到玄宗到来时,崔涣亲自上前迎接,言辞正直、恳切,得到了一众人的称赞与支持,因此得到重用,玄宗退位后,崔涣与宰相韦见素、房管前往灵武(今宁夏灵武),转交宝玺、玉册,正式册立唐肃宗为皇帝。肃宗继位之后,长安被叛军占领,朝廷官僚极度缺失,能干事的人太少,肃宗命崔涣招纳贤才,但是他太轻信下属,将事务交给属吏,却遭到欺瞒,以致于选取的官员多有滥进,传出不称职的声名。简而言之就是崔涣图方便,将选官的工作全权交给了下属,结果下属的品行又不如他那样正直,大多都收取贿赂,弄得...
· 崔涣
子孙崔纵,御史大夫、恒山忠公崔捷,万年尉崔扬,三原丞注释^八月己未,月掩毕。辛酉,月入东井。壬戌,吐蕃十万寇灵武。荧或犯太微垣。丁卯,吐蕃寇邠甯,节度使马璘破吐蕃二万于邠州。御史大夫崔涣为税地青青钱使。给百官俸钱不平,诏尚书左丞蒋涣按鞫,贬崔涣为道州刺史。(《旧唐书》卷11-代宗纪)^载于《全唐文》卷七八四^载于《历代诗话》参考书目穆员:《相国崔公(涣)墓志铭》(载于《全唐文》卷七八四)《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二十二相二
· 崔涣
唐朝黄门侍郎、宰相崔涣简介,崔涣之子是谁?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崔涣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早年曾任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时拜相,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奉命辅佐唐肃宗,又被授为江淮宣谕选补使。至德二年(757年),被罢为余杭太守。此后,崔涣历任正议大夫、太子宾客、大理寺卿、吏部侍郎、御史大夫。大历三年(768年),担任税地青苗钱物使,因给百官俸钱不平,贬为道州刺史。同年十二月(769年1月)病逝,追赠太子太傅,谥号元。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崔涣年轻时博通经籍,擅长谈论,初授亳州司功参军,累迁至司门员外郎。天宝末年,崔涣因不肯依附宰相杨国忠,被外放为歙州刺史,后改任绵州刺史(即巴西太守)。担任宰相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入蜀避乱。七月,唐玄宗到达巴西郡,崔涣前往迎驾,并谒见玄宗...
· 唐朝大臣崔涣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ブ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崔涣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早年曾任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时拜相,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奉命辅佐唐肃宗,又被授为江淮宣谕选补使。至德二年(757年),被罢为余杭太守。此后,崔涣历任正议大夫、太子宾客、大理寺卿、吏部侍郎、御史大夫。大历三年(768年),担任税地青苗钱物使,因给百官俸钱不平,贬为道州刺史。同年十二月(769年1月)病逝,追赠太子太傅,谥号元。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崔涣年轻时博通经籍,擅长谈论,初授亳州司功参军,累迁至司门员外郎。天宝末年,崔涣因不肯依附宰相杨国忠,被外放为歙州刺史,后改任绵州刺史(即巴西太守)。担任宰相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入蜀避乱。七月,唐玄宗到达巴西郡,崔涣前往迎驾,并谒见玄宗。他言辞刚正、恳切,深受唐玄宗称赞,认为得之...
·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崔涣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崔涣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早年曾任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时拜相,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奉命辅佐唐肃宗,又被授为江淮宣谕选补使。至德二年(757年),被罢为余杭太守。此后,崔涣历任正议大夫、太子宾客、大理寺卿、吏部侍郎、御史大夫。大历三年(768年),担任税地青苗钱物使,因给百官俸钱不平,贬为道州刺史。同年十二月(769年1月)病逝,追赠太子太傅,谥号元。早年经历崔涣年轻时博通经籍,擅长谈论,初授亳州司功参军,累迁至司门员外郎。天宝末年,崔涣因不肯依附宰相杨国忠,被外放为歙州刺史,后改任绵州刺史(即巴西太守)。[2-3担任宰相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入蜀避乱。七月,唐玄宗到达巴西郡,崔涣前往迎驾,并谒见玄宗。他言辞刚正、恳切,深受唐玄宗称赞,认为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