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奥斯特瓦尔德在物理化学领域做了哪些贡献?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81
转发:0
评论:0
奥斯特瓦尔德在物理化学领域做了哪些贡献?,奥斯特瓦尔德是物理化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物理化学的开创者,在物理化学领域

  奥斯特瓦尔德是物理化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物理化学的开创者,在物理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那么奥斯特瓦尔德的研究范围是什么,对现代物理化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下是对奥斯特瓦尔德生平简介。奥斯特瓦尔德出生于1853年,19岁的他进入多帕特大学学习物理化学,毕业之后,他继续留在了学校,师从当时有名的物理学家奥丁根,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期间,奥斯特瓦尔德接受各种物理分析手段的训练,在此期间,最重要的方法是他利用物理手段,结合化学知识来一起分析研究科学问题,这成为了他以后始终保持不变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手段。1878年,奥斯特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年仅26岁的他获得了博士学位,而科学界对于他在博士期间做出的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开始重视起来。这是奥斯特瓦尔德生平简介中的学习生涯中的简介。

  1880年,奥斯特开始撰写关于的书籍,在书中阐述从物理化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1881年,奥斯特开始在大学任教,并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1888年,他去了莱比锡大学任教,并研究了化学与热力学的关系,成功通过运用物理理论解释了化学中的酸碱指示剂的理论。之后,奥斯特运用物理原理,开始了对催化现象的研究,1906年,奥斯特退休,离开了莱比锡大学,开始撰写自己的自传,1909年,奥斯特由于在物理化学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上是奥斯特瓦尔德生平简介。

1.png

  阿累尼乌斯出生于1859年,是瑞典著名的物理化学家。阿累尼乌斯是电离理论的创立者,同时又以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而闻名于世。说到使他轰动化学界的电离理论,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奥斯特瓦尔德。阿累尼乌斯与奥斯特瓦尔德不仅是普通的师生关系,更是关系密切的挚友。阿累尼乌斯与奥斯特瓦尔德的相遇,使阿累尼乌斯的电离理论得以有问世并为大家所知晓的机会。奥斯特瓦尔德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而阿累尼乌斯则是瑞典人,按说在阿累尼乌斯成名之前,他们两个人是完全没有交集的。当时,阿累尼乌斯以《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一文来申请博士学位,谁知他的观点不被众多专家老师所接受,答辩后,他被评为四等,只被保留通过。也就是说,他虽然得到了博士学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被认可,这使阿累尼乌斯几乎失掉了在乌普萨拉大学担任讲师的资格。

  在整个瑞典都没有人支持他的观点的情形下,阿累尼乌斯开始向国外寻求支持者。1884年,在处处碰壁后,阿累尼乌斯有幸结识了在里加工学院任教的奥斯特瓦尔德教授。奥斯特瓦尔德对他的观点很是欣赏,在他的支持下,阿累尼乌斯继续他的研究。阿累尼乌斯与奥斯特瓦尔德的合作也在那年夏天随即开始。在奥斯特瓦尔德的支持和帮助下,阿累尼乌斯的电离学说逐步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奥斯特瓦尔德是物理化学这门学科的开创者,他成功的将两门学科结合起来,从物理的角度去研究解释化学中的相关问题,1909年,因为他在物理化学研究中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那么奥斯特瓦尔德的成就有哪些呢?奥斯特瓦尔德的成就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化学的催化剂的催化现象方面的研究,以及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奥斯特是化学中第一个研究催化现象的化学家,催化最早是由瑞典化学家提出来的,但是在之后的学者的研究中,没有人能够证明催化剂与催化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1890年奥斯特开始研究催化过程,同他的助手进行了异相催化的研究,并在1895年发表了相关 文章,在文章中,他指出了催化剂的其他特性,催化剂只能起到加速反应的作用。

2.png

  除了在催化剂方面的研究,奥斯特瓦尔德的成就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奥斯特瓦尔德在大学任教之后,开始了他的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1880年,奥斯特开始撰写相关书籍,他的物理化学书籍出版之后,受到了学者们的欢迎,但是也有大量的质疑之声,当时欧洲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有机化学的研究,认为奥斯特的研究不属于化学。之后,奥斯特开始了化学与动力学还有热力学的研究,成功证实了前人的研究。之后,他又开始了对溶液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奥斯特瓦尔德法
简介氨通过两个步骤转化为硝酸。首先是在有催化剂的情况下与氧气一起加热(某种意义上是燃烧),催化剂一般是混有10%铑的铂。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这个步骤强烈放热,(ΔH=-908kJ),所以一旦引发就可以作为一个热源:步骤二是在有水存在的吸附装置中发生,包含有两个反应阶段。首先是一氧化氮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生成的气体很快被水吸收,得到产物(硝酸,尽管浓度很稀),然而有一部分又被还原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以循环利用,得到的酸通过蒸馏法浓缩。另外一种选择是,最后一步在空气中进行:第一个步骤的典型条件如下,能达到约96%的产率:压强介于4到10个大气压之间(大约是400-1010kPa或60-145psig)温度约为1173K(约900°C或1652°F)。历史一个早期的专利描述了基本的化学原理,但当时对于氨还有一种惧怕的心态。因其是从动物身上提炼,因此直到奥斯特瓦尔德法出现,这些研究也引起了学术...
·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早年研究1853年,奥斯特瓦尔德出生于利沃尼亚地区的里加(当时属俄罗斯帝国管辖,现为拉脱维亚首都),父亲是一个箍桶匠,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两人都是波罗的海德国人。奥斯特瓦尔德是他们的次子。奥斯特瓦尔德少年时被送入自然科学教育和实用技术并重的一所文实中学(Realgymnasium)进行学习,这使得他比较早的接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1872年1月他进入利沃尼亚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多帕特大学(现属爱沙尼亚)就读,在化学家卡尔·施密特和施密特的助手JohannLemberg的影响下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有机与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各种定量分析方法和关于化学亲和力、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方面的基本原理。大学毕业后,奥斯特瓦尔德留在多帕特大学,在物理学家阿瑟·范·奥丁根的指导下,进行了各种物理分析手段的训练,这奠定了他之后一直坚持的研究方向与方法:结合物理手段与化学分析来进行科学研究。他开始对丹麦物理学家尤...
· 庞统都做了哪些贡献
“纵观整部三国,他那无限的智慧只得到了极其可怜的体现”,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庞统的功绩。第一,献连环计,使曹操战船用铁索连环,促使周郎火烧赤壁。能够只身骗得蒋干信任,介绍到曹营,施展辩才,夸耀曹操功绩,取得曹操信任,与众谋士“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使“操深敬服,殷勤相待”,这是没有真本事的人所不可能做到的。借醉引出妙策,使身经百战的沙场老狐狸曹操“下席而谢”。能够在成功献计之后,找到合理的借口(劝降江左豪杰)离开,还摆出官面堂皇的理由(非为富贵,但欲救万民耳),曹操怎么能够不放人?庞统把握人物心理把握的相当好。第二,耒阳县凤雏理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庞统真高人也,果然非百里之才,能够在半天时间内处理百...
· 董仲舒在汉武帝文化统一方面做了哪些贡献?
董仲舒关于天和人的关系是这样阐述的:他认为宇宙的变化和运行是有一个目标的,在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的生长也有一个目的就是为宇宙运行的目标所服务。他认为宇宙这个总的目标就是孕育出人类和建立封建社会。他还认为,人是天的附属,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缩影,因此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宇宙的精华所在,是凌驾于其他事物的最高存在。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心理方面,董仲舒认为人是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的,就好像天也是有阴有阳一样。一方面,情感和个性是一个人从出生就具备的东西,但是情和性的关系又是相互对立的,这就与天有阴阳的对立是相同的道理。另外,董仲舒也肯定人天生就有良善的一面,这点还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按照董仲舒的思想来说就是:在阴阳这两个对立独立面之中,阳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而阴则是不占优势地位的。联系到人的话,就是个性是主要的,感情则是次要的,因此人的特质显现出来就是善的部分。但是在另一方面,董仲舒虽然承认人有善良的特质...
· 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瓦尔德
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Ostwald)德国化学家。1853年9月2日生于俄国统治下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由于研究催化剂,提出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的原理,并发明由氨氧化法制取一氧化氮等方面的成就,而获得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经过试验,烟花终于飞上了天空。当他看着那五颜六色的烟火在夜空中飞舞时,奥斯特瓦尔德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第一次感到了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1853年9月2日,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出生于人物国统治下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他的双亲都是德国移民的后裔,父亲戈特弗里德?奥斯特瓦尔德是以制木桶为生的手艺人,曾在俄罗斯各地流浪,经受了种艰难困苦。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他逐渐变得脾气暴躁,但意志坚强。他在实际生活中悟出,要想生活得好一些,一定要有知识,他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却一定要把孩子培养起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