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春秋三杰是哪三个?春秋三杰介子推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9
转发:0
评论:0
春秋三杰是哪三个?春秋三杰介子推简介,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

  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

  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

08_副本.jpg


  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

  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重耳从皇子变为四处流窜的流浪汉,介子推以为重耳有德,是以追随其左右,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犨”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屡屡受到诸国王公大臣调戏。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贪占他人之财的小偷,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为了贪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

  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致死不忘其衷心:爱其君不受其禄之廉志。虽然有点极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如果他读过儒家思想,必定不会不受其禄,既然文公开口让他做官,他就会接受。《孟子》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当仁不让”,介子推爱其羽翼,授爵不予,非爱好官爵者能知,尔爱其羊,吾爱其礼。

  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秋三杰之介子推:晋文公为何大火烧死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重耳从皇子变为四处流窜的流浪汉,介子推以为重耳有德,是以追随其左右,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犨”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屡屡受到诸国王公大臣调戏。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
· 蜀汉三杰是哪三个人?蜀汉三杰简介
蜀汉三杰指中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诸葛亮、关羽、张飞。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蜀汉前将军。本字长生,亡命奔涿郡。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周旋,不避艰险。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
· 宋末三杰是哪三杰?
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于是,他们中的领袖: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张世杰:(?——1279年)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南宋抗元将领。行伍出身,因战功升都统制。于咸淳五年(1269年)元军围樊城时奉命拒敌,先后转战南北十年,1275年,元兵南下,他率部保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收复浙西诸城,又在焦山(在今江苏镇江)江中大战,但失利。元军进迫临安时,他和文天祥主张力战到底,为丞相陈宜中所阻。次年临安失守,他率军由海路至福建,与文天祥、陆秀夫等立端宗,坚决抵抗。兵败后,仍率水军在广东沿海坚持。景炎三年(1278年)端宗死,又立赵为帝,任少傅、枢密副使,奉居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后与元将张弘范在海上决战,兵败突围,遇台风溺死,在突围入海的途中遇风浪殉国。陆秀夫:(123...
· 春秋战国——齐国三杰
?且说晋国,晋昭公即位后,想修复先世的业绩,听说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楚国修好,心里便吃醋,当即派使节去齐国要求齐景公来晋国。齐景公也有心图谋霸业,想看看晋昭公的为人,就整理好行装,带着晏婴等人往晋国而去,勇士古冶子随行。渡黄河时,齐景公令马夫将自己喜欢的一匹马拉到船上。突然大雨骤下,水上波涛汹涌,船几乎要翻。一只大鼋在水里探出头来,张开大口抢向船头,将马咬住拉向深渊。齐景公大吃一惊,古冶子在旁边说:“君上不必害怕,臣去为君上抢回。”瞬间脱掉外衣,拔剑跳到水里,一会儿沉下,一会儿浮上,顺水漂流了八九里,慢慢不见踪影。齐景公痛惜地说:“古冶子死了!”一会儿,风浪停了,只见古冶子左手拉马尾,右手提着血淋淋的鼋头,凌波而出。齐景公瞪大眼睛惊道:“真神勇呀!先君齐庄公空设‘五乘之宾’,哪有男士像古冶子这样神勇的呢?”就厚厚赏赐他。到了新绛城,晋昭公设宴款待齐景公。晋国荀吴、齐国晏婴作陪。酒酣之时,晋昭公...
· 介子推简介介子推不言禄
介子推简介:介子推与寒食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清明前一二日。寒食期间禁止烟火。介子推(约?——公元前636年)晋国贤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今山西介休)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由于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的高尚品质,所以介子推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籍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介子推是否被晋文公烧死,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忠义之士;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登临题咏,寓兴抒怀,抒发对介子的怀恋思慕之情。晋文公重耳为公子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