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朝名臣魏征的“成功学”标本:谏太宗十思疏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7
转发:0
评论:0
唐朝名臣魏征的“成功学”标本: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一种理想而经典的君臣关系——臣子竭诚

  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一种理想而经典的君臣关系——臣子竭诚进谏,皇帝虚心接纳。然而,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当事双方小心翼翼制造出来的假象。

  

edecd528b731ec9213f121101e910237.jpg


  孤立地看,《谏太宗十思疏》的“语言感觉”和“问题意识”皆为一流:魏征从朝堂的政治生活和宫廷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了最有可能和最高统治者迎面相逢的十种形态,进而提出了应对之策,即“十思”。这是一篇不朽的文献,似乎为大唐盛世的到来吹响了号角。但如果将这篇文献放在特定的历史空间来思考,我们却会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概言之,“十思疏”包含着魏征的血泪和辛酸,堪称是魏征“成功学”的一个标本。

  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结合魏征个人的成长和遭遇。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隋末,魏征被隋武阳郡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后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随李密降唐。后,魏征为窦建德俘,窦败后,魏征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玄武门之变”以后,魏征历任谏议大夫、尚书左丞、秘书监、侍中、监察御史。贞观七年,被封为郑国公,死后,赐谥号曰文贞。

  唐太宗的朝堂之上可谓群星闪烁,人才济济: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敬德、秦叔宝……他们要么是李世民的创业班底,要么是李世民的长期合作伙伴,要么和李世民有姻亲关系,和他们相比,魏征无法不自惭形秽。

  虽然唐代并不十分讲究门第出身,但出身名门望族依然是可以傲视他人的原始资本。当然一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退而求其次,那就要看一个人的“立场”,也就是看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那是掌握话语权的人作贼心虚之时的自我安慰。所以,一个人要想在风云变幻的朝廷之上站稳脚跟,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家庭出身和政治立场,至少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但是,魏征既无良好的家庭出身也无过硬的政治立场。甚至在和李世民相遇之前,魏征的个人信用几乎丧失殆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9]。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yú[同“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
· 最牛谏臣魏征:魏征为何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俗话说,劝酒不劝色。成就一桩好事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过程,而搅黄一件事有时只需一句话。按照通常的规则,一个男人有了花心,另一群男人往往假装不知或暗地怂恿,虽不想当牵线的红娘,但也不愿当棒打鸳鸯的法海,人们一般的态度是在沉默和好奇中让他们往好处发展,这就叫成人之美。不过,唐代名相魏征却不按常规出牌,竟让李世民失去了即将到手的美女,与众不同地掐掉了李世民的花心。贞观二年,贤惠的长孙皇后发现了一位郑女才貌双全,倾国倾城,便亲自向老公推荐,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一听,正中下怀,喜不自胜,下诏许聘。宫廷内外紧张起来,上上下下的官员们开始张罗着如何把这桩好事办好。网络配图唯有魏征得知后,有些不高兴,立即入宫进谏说:“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是否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有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无家室之欢。现在郑之女,早已...
· 最牛谏臣魏征:魏征为何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俗话说,劝酒不劝色。成就一桩好事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过程,而搅黄一件事有时只需一句话。按照通常的规则,一个男人有了花心,另一群男人往往假装不知或暗地怂恿,虽不想当牵线的红娘,但也不愿当棒打鸳鸯的法海,人们一般的态度是在沉默和好奇中让他们往好处发展,这就叫成人之美。不过,唐代名相魏征却不按常规出牌,竟让李世民失去了即将到手的美女,与众不同地掐掉了李世民的花心。贞观二年,贤惠的长孙皇后发现了一位郑女才貌双全,倾国倾城,便亲自向老公推荐,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一听,正中下怀,喜不自胜,下诏许聘。宫廷内外紧张起来,上上下下的官员们开始张罗着如何把这桩好事办好。唯有魏征得知后,有些不高兴,立即入宫进谏说:“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是否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有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无家室之欢。现在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
· 唐朝最著名的谏臣是谁?唐代谏臣除了魏征还有其他人吗?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这是历史的魅力,今天来讨论“除了魏征之外唐朝最著名的谏臣”的话题,或许有您所想了解的答案。张玄素唐太宗的身边,除了贤惠的长孙皇后和以直谏闻名的魏征等人之外,还有一位山西蒲州人张玄素也很胆大,竟敢当面说唐太宗不如隋炀帝!这件事发生在贞观四年,唐太宗想在洛阳建造一座行宫。当时官拜给事中的张玄素就上书直谏,说得很不客气:“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意思就是你让那些刚刚被战乱折磨过残存下来的人为你服役修建宫殿,这就是沿袭隋朝的弊政,就从这点上来看,你干的事比隋炀帝还差。这话说得实在难听,换个皇帝,估计张玄素就小命不保了。唐太宗压着心里的怒火,咬着牙说:“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我比桀纣如何?”这话有下套的嫌疑,好在张玄素没有顺着太宗的指引往里跳。他不仅不怕,还强调,你要盖这个宫殿,我担心也会“同归于乱”。意思是怕得重蹈隋朝灭亡的覆辙...
· 最牛谏臣魏征:他为何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俗话说,劝酒不劝色。成就一桩好事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过程,而搅黄一件事有时只需一句话。按照通常的规则,一个男人有了花心,另一群男人往往假装不知或暗地怂恿,虽不想当牵线的红娘,但也不愿当棒打鸳鸯的法海,人们一般的态度是在沉默和好奇中让他们往好处发展,这就叫成人之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过,唐代名相魏征却不按常规出牌,竟让李世民失去了即将到手的美女,与众不同地掐掉了李世民的花心。贞观二年,贤惠的长孙皇后发现了一位郑女才貌双全,倾国倾城,便亲自向老公推荐,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一听,正中下怀,喜不自胜,下诏许聘。宫廷内外紧张起来,上上下下的官员们开始张罗着如何把这桩好事办好。唯有魏征得知后,有些不高兴,立即入宫进谏说:“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是否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有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无家室之欢。现在郑之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