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人物生平 贬官岭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0
转发:0
评论:0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人物生平贬官岭南,早期事迹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

  早期事迹

  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于是隐居在终南山,闭门谢客。

  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出任治礼郎。609年(大业五年),高士廉因妹夫长孙晟病逝,便将妹妹高氏接回家中,并厚待外甥长孙无忌、甥女长孙氏。后来,高士廉发现李渊次子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长孙氏嫁给他,这就是后来的文德皇后。


C72D04518F3E77F2E8A41463309B0BFD.jpg


  贬官岭南

  613年(大业九年),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奔高句丽。高士廉因与斛斯政有交往,受到牵连,被贬为朱鸢县主簿。

  高士廉事母至孝,因岭南地区瘴疠严重,不能带母亲同行,便将妻子鲜于氏留下,代自己奉养母亲。他又想到妹妹没有着落,就卖掉大住宅,买了小住宅安顿妹妹,并把剩下的钱分给母亲和妹妹,自己轻装上路。

  当时,天下大乱,朝廷诏令难以到达岭南,交趾太守丘和便委任高士廉为司法书佐。618年(武德元年),钦州俚帅宁长真率军进攻交趾。丘和打算开城投降,高士廉劝道:“宁长真兵马虽多,但孤军深入,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再说城中兵力足以抵御敌军,为什么要投降他呢?”丘和于是任命他为行军司马,让他迎击宁长真。宁长真大败,只身逃脱,军队全部投降。

  归附唐朝

  后来,高士廉随丘和依附萧铣。621年(武德四年),丘和、高士廉前往江陵(今湖北荆州)朝见萧铣,途中听闻萧铣被唐军主帅李孝恭击败,便转而投降李孝恭。622年(武德五年),高士廉与丘和奉表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当时,李世民正担任雍州牧,因高士廉是自己妻子的舅舅,而且素有声望,对他非常器重。

  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矛盾加剧,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谏李世民,欲诛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后来,高士廉释放在押囚犯,发给他们武器,并与他们赶到芳林门,配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后,任命高士廉为太子右庶子。

  治理蜀地

  627年(贞观元年),高士廉升任侍中,封义兴郡公。后来,黄门侍郎王珪将密奏托付给高士廉,让他呈递给唐太宗。高士廉却将密奏扣下,因此获罪,被贬为安州都督,后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当时,蜀地民俗轻薄,百姓都害怕鬼怪而厌恶病人,对病情危重的父母,大多不亲自伺候,用棍棒挑着食物,远远地递给他吃。高士廉到任后,因势诱导,使得风俗得以改观。

  高士廉还在秦时李冰疏浚的汶江之外,又挖掘一条新渠,让蜀地百姓大获其利。此外,他又用空闲时间组织诗文辞赋之会,还让儒生研讨儒家经典,勉励青年学生,以致蜀中蓬勃办学。

  累居要职


C72D04518F3E77F2E8A41463309B0BFD.jpg


  631年(贞观五年),高士廉回朝,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高士廉善于鉴别人才,又熟悉门阀之事,凡是他任用的官员,无不称职。635年(贞观九年),唐高祖驾崩。高士廉以代司空之职,负责皇陵事宜,不久加封特进、上柱国。

  当时,山东士族性好矜夸,虽已没落,仍依仗祖辈地位,嫁女之时多要聘礼。太宗认为此事有伤教化,遂命高士廉与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刊正姓氏,编撰《氏族志》一百卷。《氏族志》编修完成后,高士廉被加封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638年(贞观十二年),高士廉以佐命之功,封申国公,世袭申州刺史。不久,高士廉升任尚书右仆射,后代理太子少师,主管选用官吏之事。642年(贞观十六年),高士廉加授开府仪同三司。

  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高士廉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不久,高士廉上表请求致仕。唐太宗免去高士廉尚书右仆射之职,让他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身份代行中书门下职务。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让皇太子李治监国,留守定州。高士廉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主持朝政。

  去世

  646年(贞观二十年),高士廉患病,在唐太宗登门探望时,谈起自己的一生经历,哭着与太宗诀别。

  647年(贞观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病逝,终年七十二岁。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文献,陪葬昭陵。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高宗继位,追赠高士廉为太尉,并将他的灵位放在唐太宗的宗庙中。

  轶事典故

  高士廉去世后,唐太宗欲到高府哭灵。房玄龄极力劝谏,太宗道:“高公与我并非只有君臣关系,还有故旧、姻亲的关系,岂能听说他的噩耗而不去哭灵呢?你不必多说!”说完带领身边的人从兴安门出宫。长孙无忌正在高府灵堂,听说太宗要来,出门拦住御马,劝谏道:“陛下正在服用丹药,不能哭丧,为什么不为宗庙社稷考虑而自珍自重呢!而且舅舅临终遗言,不愿因自己的死,而让陛下屈驾前来。”太宗不听。长孙无忌跪在道中,流着眼泪执意谏阻,太宗这才返回东苑,望南痛哭。

  人物评价

  李世民:①高士廉涉猎古今,必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耳。 ②德范宏深,风猷远著,道高廊庙,望重勋贤。职在铨衡,穆九流而驰誉;位居端右,总百揆而腾芳。班职台仪,具瞻允集,忠谋令范,遇物必彰。造膝危词,类多宏益,瞻风力以齐轨,轶伊吕而长骛。

  刘昫:高士廉才望素高,操秉无玷,保君臣终始之义,为子孙袭继之谋。社稷之臣,功亦隆矣;奖遇之恩,赏亦厚矣。

  个人作品

  高士廉曾主持编撰《氏族志》、《文思博要》。

  《全唐诗补编》收录有其诗一首:《五言春日侍宴次望海应诏》

  《全唐文》收录有其文二篇:《请诛元昌奏》、《文思博要序》

  家庭成员

  祖父:高岳,北齐侍中、左仆射、太尉、清河王。

  父亲:高劢(一作高励),北齐尚书左仆射、乐安王,后入隋,任洮州刺史。

  妻子:鲜于氏,在高士廉流放岭南时,留在家中侍奉母亲。

  妹妹:高氏,嫁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儿子:高履行,娶唐太宗之女东阳公主,袭爵申国公,曾任户部尚书,后被长孙无忌牵连,贬为洪州都督,又改任永州刺史。

  儿子:高至行(一作高质行),曾任主客郎中。

  儿子:高纯行

  儿子:高真行,曾任左卫将军,后因手刃亲子,被贬为睦州刺史。

  儿子:高审行,曾任户部侍郎,后被贬为渝州刺史。

  儿子:高慎行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六十五·列传第十五》

  《新唐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唐纪一》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唐纪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唐纪六》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唐纪七》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唐纪十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到,凌烟阁一事就是例子。不过也不能说那只是个政治手段,当时李世民也已是个老人,老人总爱怀念往事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啊,相信他把他那些老部下绘入凌烟阁,其中的真情也不会少。这二十四人的姓名与事迹如下:赵公长孙无忌第一。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赵郡王李孝恭第二。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张亮人物生平投奔瓦岗
投奔瓦岗张亮出身贫贱,年轻时以务农为业。隋朝末年,李密率领瓦岗军在荥阳、开封一带征战,张亮前去投奔,但是没有得到重用。后来,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张亮向李密告密。李密认为张亮是忠诚之人,便任命他为骠骑将军,隶属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徐世绩麾下。效力秦王618年(武德元年),张亮随徐世绩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郑州刺史。当时,郑州被王世充夺取,张亮无法赴任,便逃到共城山,不久,张亮被改封为检校定州别驾。621年(武德四年),刘黑闼作乱,徐世绩奉命讨伐,命张亮守卫相州(今河南安阳)。张亮见敌军势大,弃城逃走。后来,张亮得到房玄龄的推荐,被秦王李世民召入天策府,担任车骑将军。张亮逐渐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被视为心腹之人。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张亮奉命到洛阳,秘密联结山东豪杰,以备局势变化。齐王李元吉得知,便到唐高祖面前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唐高祖命有司拷问张亮,张亮紧守秘密,最终得...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俭人物生平谏举大计
谏举大计唐俭,祖父唐邕,任北齐尚书左仆射。父亲唐鉴,隋戎州刺史,与唐高祖友善,曾同掌禁卫。因此唐俭素与李世民交游,同在太原。唐俭爽直豪迈,不循规矩,但侍奉亲人以孝闻名。他见隋朝政局渐乱,便暗地劝说李世民建立大计。唐高祖曾招访过他,唐俭说:“您长相有日角龙廷,姓氏又合乎图谶,久系天下人望。如果外招豪杰,北连戎狄,右收燕、赵,渡河南下,占据秦、雍之地,这就是与商汤、周武一样的大业了。”唐高祖说:“汤、武之事,岂可希求?但天下正乱,言私应当图谋自全,言公则应拯救天下百姓,我将为天下百姓考虑此事。”等到大将军府建府时,授职为记室参军、渭北道元帅司马。随从平定京师,为相国府记室,封为晋昌郡公。叛乱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进职为内史舍人,后迁任中书侍郎、散骑常侍。吕崇茂占据夏县造反,与刘武周连兵,朝廷便任命永安王李孝基为行军总管,统帅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攻打他们。唐俭因出使也到达了军中。恰...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征人物生平归唐献策
早年经历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洛阳没有了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交战。”郑颋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的。魏徵说了一句:“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拂袖离去。归唐献策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部将李勣尚且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李密投降...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段志玄人物生平迫擒屈突
早期事迹段志玄的父亲段偃师,曾任太原郡司法书佐。段志玄身材伟岸,器宇轩昂,但是为人无赖,屡次违反法纪。611年(大业七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段志玄时年十四岁,应募从征。后来,段志玄随父亲客居太原,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迫擒屈突617年(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段志玄募兵千余人,被授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并担任先锋,夺取霍邑(今山西临汾)、绛郡(今山西新绛),攻打永丰仓(在今陕西大荔),累功至左光禄大夫。后来,段志玄随刘文静到潼关抵御屈突通。刘文静被桑显和偷袭,军营溃散。段志玄率领二十余骑冲阵,连杀数十人,身中流失,仍三次冲入敌阵。最终,唐军军心大振,桑显和大败。不久,段志玄与诸将追擒屈突通,因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屡建功勋621年(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段志玄在作战时马倒被擒,敌军两将抓着他的发髻,要将他带走。在渡洛水时,段志玄纵身跳起,将二人拉坠马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