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最小心谨慎的皇帝 连登基都要试探多次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1
转发:0
评论:0
当皇帝毕竟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他们大多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甚至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位,却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就是汉文帝刘恒。自秦始皇以来,中国总共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这四百多位皇帝里有昏君有明君,有千古一帝也有默默无闻,有画家也有木匠。当皇帝毕竟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他们大多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甚至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位,却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就是汉文帝刘恒。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因为他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不是很好,所以在刘邦当皇帝以后,刘恒就跟着母亲到了偏远的代地当了代王。后来刘邦驾崩,当朝执政的吕太后开始对刘家子孙展开了清洗,刘邦的不少儿子都在这个过程中被干掉了,代王因为封地比较远,做人又更是低调,这才逃过了一劫。等吕后归天以后,陈平和周勃等老臣一发狠就把吕家给剿灭了,而后就开始挑选皇帝的继承人,代王因为本人表象良好,姥姥家又没有人

  当皇帝毕竟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他们大多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甚至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位,却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就是汉文帝刘恒。

  自秦始皇以来,中国总共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这四百多位皇帝里有昏君有明君,有千古一帝也有默默无闻,有画家也有木匠。当皇帝毕竟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他们大多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甚至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位,却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就是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因为他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不是很好,所以在刘邦当皇帝以后,刘恒就跟着母亲到了偏远的代地当了代王。

  后来刘邦驾崩,当朝执政的吕太后开始对刘家子孙展开了,刘邦的不少儿子都在这个过程中被干掉了,代王因为封地比较远,做人又更是低调,这才逃过了一劫。等吕后归天以后,陈平和周勃等老臣一发狠就把吕家给剿灭了,而后就开始挑选皇帝的继承人,代王因为本人表象良好,姥姥家又没有人给他拖后腿,所以就接到了进京上任的通知。

  拿到委任状之后的代王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这皇位从天而降,忧的是朝廷局势那么复杂,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付,他就询问左右臣子的意见。

  郎中令张武说话了,我觉得大王不能去,您想啊,朝廷里的那些大臣都是当年和高祖打天下的人,个个都是老谋深算诡计多端的。之前高祖和吕后在世,还能降得住他们,现在他们让您去,肯定没安好良心。大王不如假装生病,看看局势发展再说。

  听完之后代王就有点犹豫了,他又看看了别人。

  中尉宋昌上前搭话,大王不要听张武的,当年是有很多人和高祖皇帝一起打天下,可还是高祖皇帝高人一头坐上了皇位,那时候大家也就都服气。再说我汉朝已经建立这么多年了,对百姓一直不错,陈平周勃他们这次剿灭吕氏,那也是看天下人心向刘不向吕,才用刘家名义起兵的。退一万步说,现在京城内有刘姓王掌权,京城外面也有不少刘家王带兵,那些大臣是不敢冒险搞事情的。所以说,大王应该抓住这个好机会,赶紧进京登基。

  按理说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代王应该能定夺了,可他还是再次小心,找母亲商量。薄太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后就采用占卜的方式,占卜的结果很好,是吉兆。虽然天象如此,可代王还是没有仓促动身,他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去京城拜会那些大臣,去看看京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薄昭到了京城,就和陈平周勃等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然后他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大王多虑了,人家就是想选个好皇帝。代王这才眉开眼笑,看来宋昌说的对,然后就带着宋昌张武等人前往长安。

  您要是认为代王这回彻底放心的话,那您就错了。等代王的车驾走到长安附近高陵的时候,他派人停下了马车,再次派宋昌去长安观察局势。

  宋昌来到长安城外的渭桥,发现大臣们都在那里迎接代王,这才回来向代王报告,而后代王的车驾也缓缓来到渭桥。看到新皇帝来了,大臣们赶紧上前行礼,代王也下车回礼。这时候太尉周勃上前,想单独和代王说话。代王使了个眼神,宋昌就把周勃给拦住了,太尉啊,要是公事哪,就公开说,要是私事,代王这里不受私情。周勃一看人家这样,连忙说,公事公事,然后就把天子的印玺和符节送了过来。代王并没有马上接受,他一摆手,不着急,等到了我在京城的家再说。

  到了京城代王的官邸之后,大臣们也都跟进来了,他们再次向代王表示,我们都商量过了,您是继位做天子的合适人选,希望您早点登基。没想到这时候代王推托起来了,你们太客气了,当天子可是大事,我是才疏德浅不能胜任你啊,你们再找别人吧。

  大伙被代王给整楞了,你不就是为了这个来吗?那选个皇帝也不容易,大家就纷纷表示,代王就不要推辞了,我们商量很久了,您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而后代王又是几次推让,最后实在没办法了,这才清了清嗓子,既然大家都觉得,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了,那我就不敢推辞了。而后就接下了天子印玺和符节,正式登基当了皇帝,这就是汉文帝。

  登基的当天晚上,汉文帝就进入了未央宫,可他并没有安稳的睡觉,而是任命宋昌为卫将军,去接收长安城内的南军和北军,又命中郎将张武,带着人手在宫内巡逻。安排好了这些,汉文帝又连夜下了一道诏书:最近吕氏子弟图谋不轨,多亏各位及时出手消灭了他们,你们做的很对,是朝廷的功臣,都会得到赏赐的。而后才安心的睡觉去了。

  后来汉文帝慢慢的坐稳了皇位,可他这个小心谨慎的习惯一直没有变。有一次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文帝在及时派兵抵抗以外,还考虑到京城离边境也不是很远,就又调集了三支部队驻守在长安城附近,让他们拱卫京师。就是这样他还是不踏实,还亲自去这三支部队慰问,那实际上也是想看看他们有没有保卫自己的实力。也就是在这一次,他发现了名将周亚夫,而后把周亚夫推荐给了儿子汉景帝,才让之后的七国之乱没有得逞。

  一个皇帝做事谨慎到这个份上,真是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最流氓的皇帝刘邦:登基后连骂人用的粗口都没改
刘邦虽然一生落下了不少骂名,但不算中国历史上最坏的皇帝,不过要说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非刘邦莫属。刘裕、朱元璋这些,出身都比刘邦好不了多少,都是没赶上希望工程的那一拨人,从小就不学无术。可这些流氓当了皇帝以后还知道学习,好歹学点文化免得出去丢人,就只有刘邦在原地踏步,连骂人用的粗口都不带改,可见其文化水平的低劣。骂不骂人跟素质地位没关系,只要是人,总有爆粗口的时候,但骂人的水平绝对跟有没有文化有关系,像小学都毕不了业的刘邦,就绝对不可能骂出张仪或者孟子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刘邦骂人的水平极其有限,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竖儒”。“儒”本来是指有才能的人,可在前面加上一个“竖”字,就很侮辱人了,合起来大概就是奴才书呆子的意思。除了这个“竖儒”以外,刘邦骂人时还常常以“乃公”自居,一开口就是“你爷爷我”怎样怎样。刘邦没文化,所以他骂的人大多数都是文化人,这跟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是一个道理。著名学者郦食...
· 小心谨慎
小心谨慎【成语意思】: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用法分析】:小心谨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说话或做事。【成语来源】: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xiǎoxīnjǐnshèn【英语翻译】:bediscreet【成语声母】:XXJS【成语分辨】:小心谨慎和“谨小慎微”;都含有“十分小心;不敢疏忽”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小心谨慎多用于形容认真仔细;不马虎的态度。“谨小慎微”多指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畏首畏尾;常用作贬义。【小心谨慎的近义词】:谨小慎微【小心谨慎的反义词】:粗心大意、粗枝大叶【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大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光被任命为光禄大夫,每当皇帝出行,霍光总跟随左右。他出入皇宫总是处处小心,...
· 他是明朝第一巨贪连皇帝的儿子都要向他行贿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卑微,了解民间疾苦,对于官员的贪赃枉法深恶痛绝。为了杜绝贪官,老朱制定了严酷的刑罚,比如剥皮填草等等,希望为大明朝的吏治清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可惜,在当时的历史局限下,朱元璋的美好愿望并未实现。到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年间,出了一位巨贪,他的名字叫做严世蕃。要说严世蕃,先要说说他的爸爸严嵩。严嵩是进士出身,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直到六十多岁了,才终于挤进内阁。严嵩能入内阁,并且能够在之后把持朝政长达二十年之久,靠的是嘉靖皇帝的赏识和信赖。赢得嘉靖的赏识,严嵩靠的是三招。网络配图第一招,迎合上意。大家知道,嘉靖皇帝一生痴迷道教,甚至痴迷到了魔怔的地步。有一回,他赐了几顶道士的帽子给内阁的几位大臣,希望他们戴着道士帽上朝。可是,大臣们是有操守的,怎么能戴着道士的帽子在朝堂之上谈论国家大事呢?于是,最终只有严嵩一人戴着道士帽上朝。诸位大臣对之纷纷侧目,但他却赢得了嘉靖的好...
· 北宋最成功的皇帝死时连辽国皇帝都痛哭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消息从皇宫传到街市,开封街头的一个小乞丐,起初一愣,接着竟放声大哭,踉踉跄跄就往皇宫跑。谁知宫门外早挤满了人,褴褛的乞丐、斯文的书生、稚气的小孩……哭做一团,披着白麻,烧着纸钱,给皇帝“送别”。第二天,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城市上空,以至天日无光。消息从大宋传到辽国,彪悍的辽国君主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你说什么?他老人家怎么就过世了?”说着眼泪就掉下来:“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从贫民到敌人,都舍不得他死——皇帝做到了这份上,大有“偶像巨星”之势。直到700年后,看谁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爹不疼娘不爱宋仁宗出生时,那一声婴儿的啼哭,让伸长脖子的文武百官大大松了口气——在他之前,所有的皇子都夭折了。于是他取名“受益”,5岁封庆国公,9岁为太子,1...
· 赵抃有什么本事连皇帝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赵抃是宋朝时期十分著名的一位大臣,他曾经在1034年成为进士,之后陆续担任了一些官职,直到二十年之后成为当朝的御史,从此后名垂青史,受到了许多人的敬佩和尊重,在宋神宗时期他担任右谏议大夫,后来又担任过杭州、青州等地区的官员,最后在1079年从太子太保这个职位上退休。赵抃生平十分的刚毅正直,几乎就连当时的皇帝都要让他几分,那么赵抃生平具体是怎样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赵抃的生平还要从他的出生开始说起,他出生在1008年,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生活的十分贫困,后来让他的哥哥抚养长大,他在懂事之后一直努力的学习各方面的致使,终于在1034年成为进士。在此之后他开始担任节度推官这个职位。后来有曾经担任江原等地的知县,当他在濠州地区担任转运使的时候,因为当地的士兵要发动兵变,当时的知州大人不仅不想办法解决事情,反而躲了起来将赵抃推到了前面,可是赵抃却非常云淡风轻的解决了这次的隐患。在赵抃的生平中他名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