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国萧何简介:曹操和刘邦是怎么评价萧何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37
转发:0
评论:0
三国萧何简介:曹操和刘邦是怎么评价萧何的?,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萧何,生于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年轻时任沛县(今江苏沛县)主吏掾。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萧何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

  历史评价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鄂秋:“郡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

  刘盈:“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

  司马迁:“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钥,因民之疾奉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髃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班固:“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龠,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

  曹操:“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司马昭:“昔萧何、张良、霍光,咸有匡佐之功。”

  荀勖:“昔萧曹相汉,载其清静,致画一之歌,此清心之本也。”

  陆机:“堂堂萧公,王迹是因。绸缪睿后,无竞维人。外济六师,内抚三秦。拔奇夷难,迈德振民。体国垂制,上穆下亲。名盖群后,是谓宗臣。”

  葛洪:“邓禹马援田间诸生,而善於用兵;萧何曹参不涉经诰,而优於宰辅,尔则知人果未易也。”

  应詹:“昔高祖使萧何镇关中,光武令寇恂守河内,魏武委钟繇以西事,故能使八表夷荡,区内辑宁。”

  朱敬则:“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之经理琅琊,景略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熲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萧何的生平简介萧何为何追随刘邦?
萧何是沛丰人,早年曾任职秦沛县狱吏,掌管律法方面文书的工作。秦朝末期,众多势力纷纷起来反抗秦的统治,刘邦早些时候在前往骊山押送刑徒的时候就掀起起义了,这个时候沛县的县令找来萧何和曹参商量,如今秦朝各地都有官员带领士兵们起兵反秦,现在他也想举起反秦的大旗,大干一场,问问萧何和曹参的看法和建议。萧何和曹参自然是十分高兴,他们的态度就是沛县令的定心丸,想到多了两个帮手,自己的起义应该会成功的。沛县令想到自己那点可怜的兵力就有些畏缩,萧何就对沛县令提到了刘邦,他说刘邦已经起义了,而且有几千人,可以为沛县令所用。可是刘邦和萧何这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呢?一个是沛县的小混混,泗水亭长,身无分文,家徒四壁。另一个是沛县的狱吏,在县令手下做事,深得县令的器重。好像怎么也不能将两人列在一起谈论一样。刘邦在沛县还是比较出名的,不过是不怎么好的名声,他好吃懒做,还好喝酒吃肉,但是又经常赊账不付钱,说话也流里流气,一...
· 萧何简介萧何的老婆儿子是谁?怎么死的?
关于萧何,我们最熟知的就是“成也萧何败萧何”这句话,那么萧何是好人还是坏人?萧何有什么资料?老婆儿子是谁?萧何是怎么死的?萧何妻子是怎么死的?萧何简介姓名:萧何国籍:中国(汉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沛(今属江江苏丰县)出生日期:约公元前257年逝世日期:公元前193年7月8日享年:64岁职业:丞相、政治家主要成就: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制定汉律代表作品:《九章律》谥号:文终侯萧何的家庭:妻子老婆:同氏儿子:酂哀侯萧禄、酂定侯萧延萧何的老婆是怎么死的?《汉书》中,吕后封萧何的妻子同氏为侯,病死。同氏去世后依然是受尊崇,甚至加了谥号,古代女子主要称姓不称名,更很少加谥号。萧何妻子同氏竟然被加谥号为懿,这是非常尊贵的谥号,萧何的谥号是文终。萧何的儿子是怎么死的?萧何的儿子萧禄、萧延都被封侯,其后代也遗传爵位,安然老死,直至王莽篡权之后,萧何的后代的侯位才没有了。
· 大汉丞相萧何简介萧何是怎么躲过刘邦杀意?
萧何是汉初丞相,与张良、韩信并称“汉初三杰”。萧何在“汉初三杰”中居首,刘邦称帝建国之后,曾明确指出萧何在开国功勋中应居首功。当初议定功勋的时候,有人上书说平阳侯曹参随陛下南征北战,身上负伤七十多处,攻城略地,功劳最大,应排在第一位。但是刘邦却认为,大汉建立过程中,萧何每每都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他辅助,这才是流传万世的大功劳。于是力排众议,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加封萧何二千户,还恩及萧何的父子兄弟,让萧何食邑万户,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刘邦建立功勋之时,汉初三杰的韩信被萧何引荐给刘邦。刘邦建国之后,也是在萧何的辅佐之下,除掉了军中威望很高的韩信。韩信被除掉之后,萧何更受刘邦宠信,就有些自傲。后来还是在一位叫召平的门客的提醒下,才醒悟过来,如果自己一直如此,将来定是第二位韩信。当是时刘邦出征在外,后备军需都由萧何统筹。每当粮草运来之时,刘邦都要问使者:“萧相国在做什...
· 萧何是如何死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简介
导读: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萧何怎么死的?刘邦的丞相萧何的结局怎样?刘邦的丞相是谁?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
· 刘邦为何要选择萧何当丞相呢萧何怎么死的
前202年,大获全胜的刘邦举行登基大典,当上了皇帝,并且分封异姓王,那么刘邦的丞相是谁?他最后结局怎么样?刘邦的丞相是谁?萧何早年在秦沛任县狱吏,后来刘邦起义之后,就跟随刘邦,为刘邦制定政策,并且在楚汉战争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后来又协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萧何、张良和韩信都是刘邦最得力的功臣,这三人也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论功行赏,觉得萧何应排在第一位,就封萧何为丞相,定都长安,让萧何规划和设计长安城。可是后来,刘邦觉得异姓王侯的权利太大了,就费尽心思想着从这些王侯手中夺回权力。然后刘邦就根据计划制造了一系列的异姓王谋反逃跑等事件,然后这些王侯就完全对刘邦构不成威胁了。但是一旦这些王侯的权利变小,丞相的权利就会明显的大起许多来。都知道刘邦最喜欢做过河拆桥的事情,他决定丞相权利太大了,就寻找机会将萧何治罪。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回到皇宫,萧何就向刘邦进谏,提议要开放上林苑,让百姓去耕种。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