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治世良相高拱:如何评价高拱的一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0
转发:0
评论:0
明朝治世良相高拱:如何评价高拱的一生,明朝高拱高拱生于1513年,卒于1578年,由此可见是明朝时期的人。高拱

  明朝高拱

  高拱生于1513年,卒于1578年,由此可见是明朝时期的人。高拱的祖辈为了躲避元末的乱世,从山西洪洞,迁移到了新郑高老庄村。因为我们都说他是新郑人,是汉族中人。

  

高拱肖像


  高拱肖像

  他出身于宦官世家,从出生以来就受到了严苛的管教,因此5岁就会对偶,8岁就要诵千言,也许他的才华是被逼出来的,或许是他自身就有这个天赋。年纪稍微大点,就要攻读古经,对学问不懈的追求。17岁就想要考取科举,但是在这条道路上屡次受到挫折,过了13年头,才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庶吉士。过了14年,他才被升为翰林侍读。在1566年,因徐阶的推荐,被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可见他的仕官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是深受挫折。

  在1569年,高拱和张居正在国子监相识,两个人的志趣相投,从此就想要一起匡扶社稷。直到嘉靖帝的去世,当朝的首辅徐阶只是召自己的弟子张居正前来,共同写遗照,并没有叫同是身为阁中大臣的高拱,至此两个人的关系就埋下了隐患。又因为一些琐事,两个人的误解日益加深,两个人就起了争执。

  在1572年,拜高拱为柱国,晋升为中极殿大学士。起初,他还能保持清操,但是他的门生程文等人,常常狐假虎威,导致人们都厌恶他们。之后,高拱开始狎奢。

  张居正为了当上首辅,开始勾结冯保阴,使高拱失去官爵,回乡告老。但是高拱在临死之前,曾写了《病榻遗言》,记述了张居正的罪行,把张居正写成阴险的人物。于1578年,高拱在家中去世。在1602年,被追赠为太师,至此高拱的一生画上句号。

  高拱曾派人行刺皇上

  高拱曾派人行刺皇上这件事是张居正等人攻击高拱的一大证据。虽然那时高拱已经被张居正赶下了首辅的位置,但是为了不让高拱有复出的希望,张居正等人牢牢地用这件事压制住高拱。那么高拱曾派人行刺皇上这件事是真的吗?

  

高拱画像


  高拱画像

  高拱是明朝一个一个传奇的人物,从小天纵奇才,连中两元,成为当时少有的才子。他一步一步从翰林编修做起,一直做到了内阁首辅大臣的位子。这其中的艰险辛苦是只有那个时代的翰林人士才能明白的。

  高拱在入朝为官后,他最早投向了后来的明穆宗朱载垕。所以在登基的朱载垕和首辅徐阶的保举下,成为了太子少保。但是高拱却没有把握机会,态度嚣张,与保举他的徐阶反目成仇。而张居正是徐阶的徒弟,所以这两人的日后的势如水火是完全能料想到的。

  原本被废职务落魄的高拱应该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不久之后,高拱又爆出了派人杀皇上的事情。那么高拱曾派人行刺皇上吗?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只是张居正等人为了他陷害给他的事情呢?

  其实按照当时人们的想法,天地君亲师。除了少数活不下去的人起义造反,少数皇亲国戚篡位外,大部分人都是将皇帝看成天神般的存在。尤其是明朝时,有很多大臣是死忠愚忠型人物,不大可能会出现臣子刺杀皇帝的事件。毕竟他杀了皇帝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而且当时的高拱已经是庶人,根本就没有这个势力去刺杀皇帝。所以这件事是假的概率更大。

  高拱的病榻遗言

  关于高拱的《病榻遗言》,常说是高拱死前,为了记录张居正的恶行,才编撰成文。并且其中高拱用词多有不实,真真假假参合进来,体现了高拱的政治智慧,以及体现出了高拱的政治权谋。因此,很多人会去考证《病榻遗言》,并写出自己的考论,以便后人参考。

  

《病榻遗言》封面


  《病榻遗言》封面

  例如赵毅教授,对此就深有研究,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观点。他认为高拱没有具体的编撰时间,这书中没有序言,那么时间问题一直是后人争论不休的争论空间。赵教授认为《病榻遗言》是高拱在政治上遭到驱逐,在故乡居住,所编写对自己以往政治的回忆,以这个名字命名其书,有点像临终遗嘱。前面那个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说是临终遗嘱,这种说法就有点牵强,高拱将要死去,躺在病榻,人都早已昏迷,怎么可能还能写出2万多字的遗言呢?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权谋,也不是将死之人所能遗留的。

  根据后人的考证,认为其编撰时间大概是在高拱患病不久之后,身体有所恢复,于万历元年编撰。此遗嘱是对隆庆六年的一系列朝中政重大政治事件的论述,把人物和场景回忆的淋漓尽致,这就呼应了上文的那个观点,认定不是高拱将死之时所编撰。

  关于遗嘱出版时间,赵教授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是在万历十年前后的两年之间出版,但是赵教授并没有提供有力的史料作为观点的支撑,我们对此深表怀疑。我们只能通过其后人的说法,以及墓铭上的雕刻,推断出大概是在万历三十年左右。

  评价高拱的一生

  高拱在明朝中后期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在隆庆后期,当上了首辅兼任吏部尚书时期,针对当时明朝紧张的局势,勇敢地进行了改革,对振兴朝政起到重要的重要,在法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开创了隆庆时期改革的先河。针对宋明理学,他认为就是这些耽误了整个国家,对此展开了全方面的批判。并且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推动了明朝学术的发展。

  

“治世良相”高拱


  “治世良相”高拱

  明穆宗和内阁首辅张居正都对高拱的改革措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都认为其实“社稷名臣”。我们都常说张居正与其交恶,但是张居正对其的治世才能、道德品格等方面都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并且这些评价都是建立在事实依据上的,这也是后人评价高拱的一些史料依据。

  高拱的改革功绩不仅仅得到了皇帝和大臣们的一致认同,也得到了民间许多政治家们的一致肯定,都认为他和张居正一样,都是明朝的“救世良相”。极为著名的《明史-高拱传》,是由张廷玉等人所编写的,极大地肯定高拱在清整吏治等方面上的功绩。

  如果说过去的人对高拱的评价,大多局限于其杰出的,认为他在政治上跟张居正是同等地位,那么现代人对其的评价,重点放在他的哲学领域,他对宋明理学的高度批判,对王廷相气学的继承和发扬,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

  总之,根据思想、政治等方面对高拱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高拱是明朝历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如何客观评价高拱?高拱是个怎样的人
高拱(1513-1578)是明中后期著名的家和哲学思想家。他于隆庆后期职掌内阁首辅并兼任吏部事期间,针对嘉靖、隆庆时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局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洗刷颓风、振兴朝政的一系列改革,在吏治、边政、法治、赋税、漕运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由此开创了隆万大改革的先河。在学术上,他针对宋明理学空疏误国的流弊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批判,系统地阐发了他的实学思想和哲学思想,为推动明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深感遗憾的是,史学界有学者把高拱与徐阶、张居正对立起来,判定徐、张是著名的改革家,而“高拱没有胆识和度量摆脱一己的私仇”,“直接影响到改革的顺利进行”(《张居正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3页),由此形成“抬徐压高”、“褒张贬高”的历史偏见;哲学界有专家在其相关著作中也不为高拱立传,致使其学术思想隐而弗彰,鲜为世人所知。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明清至近现代的政治家、史学家和哲学家对高...
· 高拱简介明朝首辅高拱结局怎么死的?
高拱(1513年—1578年),字肃卿,号中玄。汉族,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死于家中。万历七年赠复原官。著作有《高文襄公集》。仕官历程高拱祖籍山西洪洞,先祖为避元末乱迁徙新郑高老庄村。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稍长,即攻读经义,苦钻学问。十七岁以“礼经”魁于乡,以后却在科举道路上蹉跎了十三个年头,才于嘉靖七年(1528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授任翰林编修,九年考满,升翰林侍读。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裕王朱载垕开邸受经,高拱被选入府进讲。此时皇太子已殁二年而新储未建,朱载垕与其异母兄弟景王都...
· 被称为救世良相的明朝高拱做出了哪些贡献
高拱生于1513年,卒于1578年,由此可见是明朝时期的人。高拱的祖辈为了躲避元末的乱世,从山西洪洞,迁移到了新郑高老庄村。因为我们都说他是新郑人,是汉族中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他出身于宦官世家,从出生以来就受到了严苛的管教,因此5岁就会对偶,8岁就要诵千言,也许他的才华是被逼出来的,或许是他自身就有这个天赋。年纪稍微大点,就要攻读古经,对学问不懈的追求。17岁就想要考取科举,但是在这条道路上屡次受到挫折,过了13年头,才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庶吉士。过了14年,他才被升为翰林侍读。在1566年,因徐阶的推荐,被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可见他的仕官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是深受挫折。在1569年,高拱和张居正在国子监相识,两个人的志趣相投,从此就想要一起匡扶社稷。直到嘉靖帝的去世,当朝的首辅徐阶只是召自己的弟子张居正前来,共同写遗照,并没有叫同是身为阁中大臣的高拱,至此两个人的关系就埋下了隐患。又因为一些琐...
· 高拱
生平先世避元末乱迁徙新郑。曾祖父高旺,祖父高魁,字文元,号两峰,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举人,官至工部虞衡司郎中。父高尚贤,字大宾,号凤溪,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高拱幼聪颖,“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选庶吉士,一年后授翰林院编修。穆宗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在裕邸九年全力维护裕王地位,君臣形同密友。嘉靖四十五年(1565年)因首辅徐阶推荐,拜文渊阁大学士。然性情高傲,“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触之立碎。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即左右皆为之辟易”,与徐阶相抗,竟至相互攻讦,后为胡应嘉、欧阳一敬所逼退。隆庆二年(1568年)七月,徐阶退休归乡,隔年冬天,张居正与李芳等奏请复起高拱,以内阁兼吏部尚书领吏部事,尽改徐阶旧制,“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爵里姓氏”,有官员被黜,高拱必亲“告以故”,黜者“无不慑服”。政绩隆庆四年(...
· 高拱乾
参考文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