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历经三朝的太监冯保为何被抄家?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1
转发:0
评论:0
历经三朝的太监冯保为何被抄家?,冯保评价冯保为明朝人。生于1543年,死于1583年,享年40岁。冯保在

  冯保评价

  冯保为明朝人。生于1543年,死于1583年,享年40岁。冯保在历史上是一名著名的太监,坚持推进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明朝的政治、经济处于复苏的状态。除此之外,冯保在书法和音律上也颇有造诣,冯保鉴刻了诸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等等作品,备受后人的推崇。

  

冯保作品欣赏


  冯保作品欣赏

  在政治上,冯保和张居正为北宋经济的复兴做出了贡献。并且在生活中认真教育辅佐宋神宗,冯保的功绩不可忽视,冯保并在当时有很高的权力威望。冯保在政治上,得到李太后的赏识,教育辅佐十岁的皇帝宋神宗。和宰相张居正积极推行“一条鞭”法,为北宋的冗官、冗政、冗兵进行了精简,并且为北宋的经济复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宋神宗也十分欣赏冯保的的做法,屡次进行夸赞,并且亲自赐送图章与冯保,内刻“光明正大”、“尔惟盐梅”、“汝作舟楫”等字词表扬冯保。

  但在后期,冯保恃宠而骄,做了很多为的权力,不惜伤害他人的事件。比如:王大臣事件。为了诬陷高拱以的利益,不惜收买王大臣让他陷害高拱。以及永宁公主事件,冯保受到贿赂,将梁国柱儿子身患疾病之事隐瞒。公主嫁后一月,蒋国柱之子暴病而亡。后来公主郁郁寡欢随后几年也去世了。冯保受到联名弹劾,宋神宗下令收押冯保,最后死于狱中。

  冯保怎么死的

  冯保为明朝人。生于1543年,死于1583年,享年40岁。冯保在历史上是一名著名的太监,坚持推进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明朝的政治、经济处于复苏的状态。除此之外,冯保在书法和音律上也颇有造诣,冯保鉴刻了诸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等等作品,备受后人的推崇。

  

冯保剧照


  冯保剧照

  冯保一生陪伴了3为皇帝,分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位皇帝。

  冯保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候,就要数隆庆年间了,冯保受到皇帝的重用,并且将他封为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后来穆宗驾崩,冯保假传遗诏“阁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与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高仪同为神宗顾命大臣。

  而在万历元年,宋神宗由此登基。冯保受到李太后的重用,便升至为掌印太监,监督辅佐十岁皇帝宋神宗的教育。冯保在政治上积极监督宋神宗的行为,受到后人的肯定。冯保有次和张居正等朝中大臣向李太后谏言,宋神宗的举止不当,引来宋神宗的不满。后来,在张居正去世后,冯保在朝廷中孤立无援,他也失去了太后的支持。加上长久以来,冯保得罪了很多朝中人士,他们便联名起书罪状,列举冯保的罪状数条。

  冯保受到贬职位,并且被抄家,将他发往南京去种菜。后来,冯保又受到大臣的上述指责,宋神宗批示冯保收押监牢。最后,冯保在狱中而死。

  张居正与冯保

  张居正和冯保都是朝中的要臣。在宋神宗时候,张居正为朝中宰相,而冯保受李太后的重视和委托,让冯保监督教育宋神宗。张居正和冯保是很好的朋友,他们都为北宋做出了贡献。

  

张居正剧照


  张居正剧照

  冯保有很高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深受张居正的欣赏。宋神宗时期,身为宰相的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发,里面涉及了很多改革制度,如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还有文化方面。张居正的“一条鞭”发受到冯保的支持,但是却收到了保守派的拼命阻扰。无可厚非,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触犯了贵族派的根本利益。而冯保当时受到李太后的赏识,加上宋神宗的年纪还小,在处理国家政事方面,没有多大的经验。事实上,当时的政权就落在了李太后的手中。后来,冯保帮助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在当时,也对北宋的经济起到了复苏作用。张居正和冯保在政治上是坚实可靠的盟友,而在私下里,他们俩人的关系也不错。

  冯保爱钱财,而张居正也会投其所好,给冯保送去大量的财宝,深得冯保的欢心。

  张居正后来在宰相职位上去世。随后,冯保也迎来了政治上的滑铁卢。宋神宗10岁就即位,深得李太后、冯保、张居正等大臣的教诲和辅佐。但是,冯保对宋神宗要求上的严格,引来宋神宗的不满。后来,冯保受到朝廷人士的联名起书,数列他的罪状无数。而冯保失去了张居正和李太后的支持,也走向了末路。

  冯保书法

  冯保是明代太监。冯保一生陪伴过三位皇帝,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处事圆滑,有功有过。

  

冯保作品


  冯保作品

  冯保在政治上,受到李太后和张居正的赏识,让他辅佐皇帝。而在文学方面,冯保也有一定的造诣成就。

  冯保在书法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陪伴明世宗期间,冯保秀美的书法功底被明世宗发现了,并且对冯保大为重用,任命冯保为执笔太监,足以见之明世宗对冯保书法的喜爱。而冯保在宫中,积极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在书法方面,冯保鉴刻了《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等,而且他在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中留下了自己的题跋。冯保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和造诣颇高,而冯保的书法作品,更是受到宫中人的喜爱,直到明代崇祯年间,冯保的书法作品还一直在宫中广为流传。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见冯保的作品,北京房山兜率寺内的一面石壁上,还保存着他当年刻下的《四十二章经》。

  冯保有很高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他在书法方面不仅擅长,而且在音律方面也颇为精通。冯保还会制作古琴,他的手艺很好,做出来的琴音色极佳。人人都想要他做成的琴,更是当做宝贝一般来收藏。

  而对冯保书法的记录可见崇祯年间刘若愚的《酌中志·三朝典礼之臣纪略》一书中有记载:冯保书法颇佳,通乐理、擅弹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经夏、商、周三朝的故薛国
历经夏、商、周三朝的故薛国2013-9-2913:15:32|425195次阅读|来源:古薛国位于今山东滕州古薛城。明万历《滕县志・古迹志》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薛国自夏禹奚仲立国至战国中期愍侯洪被齐国所灭,历经夏、商、周三代,凡64世,共享国一千七百七十一年。愍侯洪之子,薛公子登被楚王请到楚国,封为沛公。其子孙在秦汉,直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一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一、夏禹时的薛国奚仲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薛国(今山东滕州古薛城),称薛侯。明万历《滕县志・古迹志》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文子•自然》记载:“昔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畴,奚仲为工师”。‘工师’奚仲“造车、造船、造橇、造h,使得司空大禹治水时,能够“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山行乘辇,泥行乘撬,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
· 历经夏、商、周三朝的故薛国
历经夏、商、周三朝的故薛国2013-9-2913:15:32|172261次阅读|来源:古薛国位于今山东滕州古薛城。明万历《滕县志・古迹志》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薛国自夏禹奚仲立国至战国中期愍侯洪被齐国所灭,历经夏、商、周三代,凡64世,共享国一千七百七十一年。愍侯洪之子,薛公子登被楚王请到楚国,封为沛公。其子孙在秦汉,直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一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一、夏禹时的薛国奚仲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薛国(今山东滕州古薛城),称薛侯。明万历《滕县志・古迹志》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文子•自然》记载:“昔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畴,奚仲为工师”。‘工师’奚仲“造车、造船、造橇、造h,使得司空大禹治水时,能够“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山行乘辇,泥行乘撬,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
· 功绩不可忽视的明朝太监冯保为什么被抄家?
冯保为明朝人。生于1543年,死于1583年,享年40岁。冯保在历史上是一名著名的太监,坚持推进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明朝的政治、经济处于复苏的状态。除此之外,冯保在书法和音律上也颇有造诣,冯保鉴刻了诸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等等作品,备受后人的推崇。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政治上,冯保和张居正为北宋经济的复兴做出了贡献。并且在生活中认真教育辅佐宋神宗,冯保的功绩不可忽视,冯保并在当时有很高的权力威望。冯保在政治上,得到李太后的赏识,教育辅佐十岁的皇帝宋神宗。和宰相张居正积极推行“一条鞭”法,为北宋的冗官、冗政、冗兵进行了精简,并且为北宋的经济复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宋神宗也十分欣赏冯保的的做法,屡次进行夸赞,并且亲自赐送图章与冯保,内刻“光明正大”、“尔惟盐梅”、“汝作舟楫”等字词表扬冯保。但在后期,冯保恃宠而骄,做了很多为的权力,不惜伤害他人的事件。比如:王大臣事件。为...
· 历经三朝的孝庄为何死了37年后才下葬?
大清有两个女人特别有名,一个是孝庄太后,一个是慈禧太后。孝庄太后辅佐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君王,慈禧太后辅佐及立了咸丰、同治、光绪、溥仪四代皇帝。孝庄大多是正面典型,而慈禧却是反面典型。但是,孝庄死后竟然37年没有下葬,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
· 历经康雍乾三朝,张廷玉为何屹立不倒?
名门之后以“忠”事君张廷玉乃康熙朝大学士张英之子。张英曾做过康熙太子的师傅,也是康熙朝宰相,为官清正廉洁,从不仗势欺人。张英致仕(退休)前一年,张廷玉考中进士,并被选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储备干部),从此踏上了长达五十年的仕途。如果将张廷玉五十年的为官生涯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那康熙朝就是他从政的源头,雍正朝则是他为官风生水起、大江奔流的时期,到了乾隆时期,这条河流虽也奔流,但场面已是缓缓流淌,再难掀起什么浪花来了。雍正是一位立志改革的君主,能在雍正手下任职并不容易,稍有纰漏便有生命之虞,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年羹尧、隆科多居功自傲,最后被赐死,就是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张廷玉是如何获得雍正信任的呢?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张廷玉在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的斗争中并未倒向任何一方,这是雍正对张廷玉没有成见的条件,也是雍正保留这一前朝大臣的主要出发点。再有就是张廷玉才思敏捷,能揣摩、把握雍正的心思。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