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李文忠死因之谜:是病死还是被毒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9
转发:0
评论:0
揭秘李文忠死因之谜:是病死还是被毒死?,李文忠怎么死的一代开国将领李文忠,因病离世,逝后朱元璋亲自提笔撰文写悼语

  李文忠怎么死的

  一代开国将领李文忠,因病离世,逝后朱元璋亲自提笔撰文写悼语,将其追封为岐阳王,以武靖相称,给他赐配太庙,使他名列功臣庙的第三位。

  

李文忠


  李文忠画像

  1380年明朝丞相因擅权、谋逆、不尊王法等罪名被明太祖处死,牵连众臣,朝中人心惶惶。李文忠为此极其忧虑,屡屡进谏均被搁置,李文忠唯恐残杀功臣的举动会造成民心尽失带来政权不稳,于是再三考虑之下决定再次进言。

  他彻夜未眠写奏章,待天亮出门前,叮嘱妻子要将孩子好好培育成人,长大后为国效力,做好了此去赴死的准备。在朝中,朱元璋一见到奏折,尚未读完面已色变,读到气愤处,便起身离坐,一面手指李文忠怒斥其胆大包天,但文忠毫不畏惧,反问皇上如果杀尽群臣,以后遇敌还有谁可上战场?朱元璋火冒三丈,命人将其拉下称要将其斩首,最后在皇后的说情下将其罢官留家。

  李文忠革职在家后,1383年冬季患病,朱元璋亲自前来探病,并下旨命令华云龙为其负责看病治疗。次年,李文忠去世,享年46岁。朱元璋怀疑文忠是被华云龙下毒致死,遂将其降职,流放家属,妻儿处死。

  李文忠与明太祖之间,不仅是血缘上的舅甥关系,还是历经沙场的君臣之联。李文忠十分受到器重,且沉稳有学识,遇到大敌临危不乱,是朱元璋亲信中唯一有学识有谋略的人,也是朱元璋家族中最后一位亲人,在朱元璋开国以及建国,都起到了不可取替的非凡大功。

  李文忠公全书

  《李文忠公全书》是著名的晚清大臣李鸿章所写的。李文忠公就是李鸿章,文忠是他死后追封的谥号,所以他才被尊称为李文忠公。李鸿章的这本书主要是后人收集的他所写的奏折和公私函电。

  

《李文忠公全书》照片


  《李文忠公全书》照片

  这本书最早是由桐城的吴汝纶编撰。后来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再加上了大量由吴汝纶搜集的未刊文稿、历史档案馆、复旦图书馆等地收藏的李鸿章文稿,于式枚的《李文忠公尺牍》、江世荣的《捻军史料丛刊》等书集合编撰出了现在大众眼中的《李文忠公全集》。

  之所以要将《李文忠公全书》再次编撰的主要原因是这本书中缺失了很多李鸿章的资料,而且因为吴汝纶的个人评价,十分片面地引导了。除此之外,吴汝纶在编撰这本书时,还进行过一定的删削,其中某些有篡改历史的痕迹。这种种原因让这本书无法成为人们客观评价李鸿章这个人,所以最终学者们觉得重新编撰有关于李鸿章的书籍。

  至于编撰这本书的理由十分简单,就是为了公正客观地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物。在现在的人们中,对于李鸿章的观点分成了很极端的两派。一派认为李鸿章是国家重臣,为国家呕心沥血,忧国忧民;但是另一派却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与慈禧等是一路人。这样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李文忠公全书》书中对于李鸿章参加了马关条约的签订这件事的解说却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

  李文忠征北

  李文忠19便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李文忠首战便获得军功,援助池州击败敌军,且攻下四个县,夺占建德、诸暨,招降王溥。

  

李文忠


  李文忠画像

  1362年,苗兵叛乱,李文忠击退敌兵,稳定金华,夺取处州,守住诸全、义乌、诸暨,将张士诚打击得全军溃覆,占其粮草、将士。1366年,李文忠赴杭牵制敌军,招降余杭守将并礼待,将城内治理得井井有条。次年,李文忠进驻福建,讨伐劫匪,平定了江南一带。

  1369年,李文忠开始讨伐北元之路,随常遇春逼元帝退位,常遇春逝后由其接管该部队,太原告急前去救援击退元兵。李文忠令军队靠河扎营自固,大退夜间前来劫营的敌军,大获而归。

  次年李文忠带军降服兴和将领,元帝死后其子上位后潜逃,李文忠带兵虏获元昭宗的后宫、将臣、珍宝等,派兵在其后穷追不舍,降服五万余人。此捷一出,李文忠获大封,回京时,得朱元璋亲至城门迎接,升为曹国公享有世袭权。

  1371年,李文忠奉命前去协助傅友德安定四川,派兵建了新城驻守要塞后得以返回。次年,李文忠作为副将带兵至蒙古地区,此战艰难且行途不易,双方持平,且失了几员大将遂未能封赏。

  1373年,李文忠带兵北攻,多方击退敌军,斩敌方将领,擒元旧臣,守护边防。

  1379年,李文忠建洮州卫,并上书求建龙首渠,为历史上首条地下水渠。

  傅友德与李文忠

  明初大将李文忠,是颍国公傅友德麾下一员不可或缺的猛将。明太祖朱元璋的是他的亲舅舅,然而性格忠厚耿直的李文忠却并未因自己天子外甥的特殊身份而受到过的区别于其他将帅的待遇,他不仅十九岁便跟随傅友德南征北战,更因战功卓著,谋略过人而受到满朝文武的肯定。

  

李文忠画像


  李文忠画像

  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去世,随父躲避战乱,颠沛流离两年后,终于在滁州与舅舅朱元璋相遇。彼时,天下仍处战乱,作为一股刚刚崛起的政治势力,朱元璋正带领部队四处征战,讨伐元朝统治阶级。

  由于李文忠天资聪慧,武学兵法都能快速领悟,朱元璋便安排他进入军队,有心栽培他建功立业。起初李文忠以基层军官的身份跟随常遇春出塞,常遇春死后,又随傅友德平定四川,因其骁勇善战、爱惜下属而备受部将爱戴。不久之后,傅友德以数万大军横扫北元,七战七捷,取得生擒元朝贵族十二人、牛羊不计其数的辉煌战果,智勇双全的李文忠,可谓功不可没。

  据明朝历史典籍记载,傅友德与李文忠不仅在军事作战上是守望相助的好搭档,在私交方面也相当不错,两人经常在一块儿畅谈古今,纵论国事,引为知己。

  可惜的是朱元璋称帝后对早先为他平定天下的武将多有猜忌,先后将蓝玉、傅友德等人致死。

  洪武十六年,李文忠愤然上书,劝朱元璋不可枉杀功臣,否则国将无将才可用。刚愎自用的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其罢官,不久,李文忠病逝,享年四十六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李文忠死因之谜:是病死还是被毒死?
一代开国将领李文忠,因病离世,逝后朱元璋亲自提笔撰文写悼语,将其追封为岐阳王,以武靖相称,给他赐配太庙,使他名列功臣庙的第三位。李文忠画像1380年明朝丞相因擅权、谋逆、不尊王法等罪名被明太祖处死,牵连众臣,朝中人心惶惶。李文忠为此极其忧虑,屡屡进谏均被搁置,李文忠唯恐残杀功臣的举动会造成民心尽失带来政权不稳,于是再三考虑之下决定再次进言。他彻夜未眠写奏章,待天亮出门前,叮嘱妻子要将孩子好好培育成人,长大后为国效力,做好了此去赴死的准备。在朝中,朱元璋一见到奏折,尚未读完面已色变,读到气愤处,便起身离坐,一面手指李文忠怒斥其胆大包天,但文忠毫不畏惧,反问皇上如果杀尽群臣,以后遇敌还有谁可上战场?朱元璋火冒三丈,命人将其拉下称要将其斩首,最后在皇后的说情下将其罢官留家。李文忠革职在家后,1383年冬季患病,朱元璋亲自前来探病,并下旨命令华云龙为其负责看病治疗。次年,李文忠去世,享年46岁。朱...
· 揭秘:努尔哈赤死因之谜到底是炮伤还是病死?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努尔哈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奠基人。金庸称他为“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但关于他的死因,史学界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郁闷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朝鲜人的著作中明确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重伤”,并受到明将袁崇焕的讥讽。据史料,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6万大军(号称14万)南征,一路势如破竹,不战而得八座城池,很快兵临宁远城下。明朝宁远城守将袁崇焕严词拒绝努尔哈赤的招降,亲率兵民万人顽强守城。他们在宁远城上架设了11门红衣大炮(按:本为红夷大炮,因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忌讳“夷”字,故称红衣大炮),随时准备迎接来犯之敌。网络配图这种红衣大炮的威力非常大,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阎崇年研究员认为,这种红衣大炮为英国制造的早期加农炮,炮身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大...
·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炮伤还是病死?
努尔哈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奠基人。但关于他的死因,史学界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郁闷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呢?努尔哈赤之死据史料,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6万大军(号称14万)南征,一路势如破竹,不战而得八座城池,很快兵临宁远城下。明朝宁远城守将袁崇焕严词拒绝努尔哈赤的招降,亲率兵民万人顽强守城。他们在宁远城上架设了11门红衣大炮(按:本为红夷大炮,因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忌讳“夷”字,故称红衣大炮),随时准备迎接来犯之敌。网络配图这种红衣大炮的威力非常大,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阎崇年研究员认为,这种红衣大炮为英国制造的早期加农炮,炮身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大,特别是击杀密集骑兵具有强大火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红衣大炮在宁远之战中确实发挥了它的极大威力。据史料记载,后金军队的攻城行动在明军猛烈炮火的...
·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努尔哈赤是炮伤还是病死?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努尔哈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奠基人。金庸称他为“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但关于他的死因,史学界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郁闷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朝鲜人的著作中明确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重伤”,并受到明将袁崇焕的讥讽。据史料,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6万大军(号称14万)南征,一路势如破竹,不战而得八座城池,很快兵临宁远城下。明朝宁远城守将袁崇焕严词拒绝努尔哈赤的招降,亲率兵民万人顽强守城。他们在宁远城上架设了11门红衣大炮(按:本为红夷大炮,因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忌讳“夷”字,故称红衣大炮),随时准备迎接来犯之敌。网络配图这种红衣大炮的威力非常大,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阎崇年研究员认为,这种红衣大炮为英国制造的早期加农炮,炮身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大...
· 揭秘太子李忠死因:竟是被诬陷而死的吗?
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长子。李忠生于公元前643年,卒于664年,享年二十二岁。李忠在东宫出生,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高兴。并开设宴会邀请大臣们一起参加。图片来源于网络酒酣之时,唐太宗起身跳舞,气氛十分活跃而高涨。除此之外,唐太宗以欢迎第一个孙儿降生,但凡当天参加宴会的人都有赏赐礼品。李忠的母亲为刘氏,身份比较卑微。恰好此时王皇后膝下无子,王皇后的舅舅就想让王皇后收养李忠。王皇后同意了舅舅柳奭的计划,准备立李忠为太子,以此让李忠亲近她。除此之外,柳奭和长孙无忌等朝中大臣商量一致,请求唐高宗立李忠为皇太子。公元652年,唐高宗立李忠为太子,当天大赦天下。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废除了王皇后,准备立武昭仪为皇后。当时,武昭仪所生的儿子李弘已经年满三岁,朝中大臣们以李忠不是嫡长子为由,全高宗废除李忠太子之位。然后,改立武皇后之子李弘为太子。公元656年,李忠太子之位被废除,改为梁王,同时立李弘为皇太子。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