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代名将李愬:后人给予其高度的肯定和褒扬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2
转发:0
评论:0
唐代名将李愬:后人给予其高度的肯定和褒扬,李愬简介在对李愬简介前,先应该了解一下唐朝中期的政治局势。当时唐朝廷对地

  李愬简介

  在对李愬简介前,先应该了解一下唐朝中期的政治局势。当时唐朝廷对地方藩镇失去了控制,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这些藩镇势力最大的,吴元济就是其中之一。他勾结河北藩镇,为祸唐代宗、德宗两代。到了唐宪宗的时候,在朝廷的极力主张下,才将其戡平。而平定吴元济的那个人,正是唐代名将李愬。

  

李愬的画像


  李愬的画像

  李愬的父亲名叫李晟,也是一位名将。李愬因为父亲的战功,得以加官进爵。在李晟去世后,李愬和哥哥一起为父亲守孝三年,期满后,才入朝为官。恰吴元济作乱,朝廷先后派出高霞寓、袁滋等人前去平定,皆无战功。李愬自告奋勇,接替了唐西路军的统帅。

  李愬到任后,一方面安抚士兵,一方面接连攻打吴元济在蔡州以西的军事据点,攻下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等地,俘虏了敌将丁士良、李忠义、李祐等人,将他们收为自己麾下的战将。

  之后李祐见奇袭蔡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率领自己亲自训练而成的三千精兵,在奇寒的天气下疾行数十里,冒着大雪占领了蔡州城。而当李祐占领蔡州的时候,吴元济却不以为然,他认定李祐不可能这么快攻下蔡州。直到唐军的号令传到蔡州内城之下,吴元济才开始准备抵抗,但为时已晚,为祸数十年的淮西遂被平定。

  此后,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又叛,唐宪宗令李愬前去平定,李愬和李师道连续十一战皆捷,斩杀万余名叛军。最后李师道被自己的部将刘悟所杀,李师道之乱被平定。

  公元820年,李愬被任命为魏博节度使。第二年,幽州、镇州又发生了叛乱,田弘正被杀。李愬恰逢病重,他将自己的佩剑交给牛元翼,让他指挥平定叛乱。但由于李愬没能,所以未能建功。同年十月,李愬在洛阳去世,年仅49岁。

  李愬怎么读

  李愬是唐代中期的名将,首平淮西,再平李师道,镇魏博,为唐中期的统一有巨大的贡献。但是李愬怎么读呢?

  

《李愬传》的封面


  《李愬传》的封面

  李愬,用汉语拼音标注为lǐ sù。因为李愬是唐代中期人,而李姓是唐朝的国姓。由此可以推论,李愬的先辈或是唐室的宗亲,或是立有战功,被唐王室赐姓。

  因为“愬”这个字比较少见,也并非常用字,因此有很多人不知道李愬怎么读。其实这个字在字典中有两个读法,一种是sù,另一种是shuò。一般在用这个字的时候,根据语境,两个读音有不同的解释和意义。

  首先来说一下shuò这个读音。当念成这个读音的时候,其表达的意思是恐惧的样子。在《公羊传.宣公六年》中,提到有“愬而再拜”这个词,也就是恐惧在下拜行礼。当时这个字的读法和含义有些用于名字中明显有些不太好。试问有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一生生活在恐惧和害怕之中的呢?因此,在李愬这个名字中,应该被读为sù。

  “愬”字sù读音,是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通假字使用,同“诉”。因此读成sù的时候,它可以被释义为诉说,倾诉。比如在《论语•颜渊》中,有“肤受之愬”之言。在《诗经•邶风•柏舟》中,有“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一句,可以解释为我本想想要向郑玄是诉说情况,谁知道他正好心情不太好。

  除了诉说,倾诉的意思外,这个字还有向,往的意思,如潘岳在《西征赋》中一句“愬黄巷以济潼”。

  因此,相对shuò读音来说,sù读音比较符合用于名字的习惯。

  李愬的成就

  李愬是唐代中期的名将,因此李愬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期军事方面。他先后平定淮西吴元济、平卢李师道的叛乱,并且镇守魏博,为唐朝中期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愬破蔡之战的插图


  李愬破蔡之战的插图

  吴元济根据淮西长达数十年,是唐朝的心腹大患。唐朝先后派出几名大将前去平定,却师久无功。为父亲守孝结束没多久的李愬便毛遂自荐,请求前往淮西平定吴元济。朝廷同意了他的这个请求,便让他成为了西路军的统帅。李愬到任后善待士兵,奉己俭约,治军有方,深得士兵们的尊敬。他又发动了一系列的对蔡州外围的战斗,先后取得了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等大捷,俘虏了敌将李佑、李忠义等人,将其收为己用。然后在雪夜向蔡州发起突袭,使得吴元济不得不向唐军投降。因此长达数十年的淮西之乱宣告平定。

  正是由于李愬的善战,让唐王朝重拾威信,布檄四方,原本割据的藩镇势力,先后望风归附。从安史之乱后唐代的藩镇根据局面,在此时宣告结束。

  此后,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再次叛乱。朝廷再次派遣李愬前去。李愬和李师道交战十一次,皆获得胜利。之后,李愬又接连攻下鱼台、沂州、丞县等地。平卢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李师道的部将刘悟杀死了李师道,投降了朝廷。李师道之乱也被平定。

  李愬的成就,在于其对藩镇割据势力的用兵,对江河日下的唐王朝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唐王朝迎来了短期的安定与统一。

  李愬的评价

  李愬由于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战功,成为了唐朝中期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后人对李愬的评价,也给予了其高度的肯定和褒扬。

  

李愬的画像


  李愬的画像

  一般情况来说,“二十五史”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最具权威性的。因此我们先来看一下刘昫在《旧唐书》中对李愬的评价。在元和年间,唐朝得到了短暂的稳定和统一,这其中离开不当时许多名将的功劳,而李愬在这些人中,他的功劳是最大的,可以占据一半以上。再回想起他的父亲李晟,也是一个能征惯战的将领,父子一起打造了唐中期的统一局面。如果这个时候再绘凌烟阁画像,李愬父子绝对可以位列其中。

  在北宋时期修订《新唐书》的时候,关于李愬的列传,正好是宋祁掌笔,因此关于李愬的评价也是宋祁所写。他在《新唐书》中的评价主要针对李愬个人的用兵用人方面。李愬俘虏了吴元济的部将李佑,但是李愬并没有杀他,反而将他收为己用。当时有许多唐朝将领,都要求李愬杀死李佑,但是李愬没有同意。结果在平定蔡州的战役中,李佑率先登城,立下了大功。这正可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李佑之所以能得以在唐军中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全都倚赖李愬的用人。

  在中国历史上,如白居易、苏洵等著名的大诗人,也都对李愬的溢美之词不绝于口。诗人王建在看了李愬的事迹后,不由写下名诗《赠李愬仆射二首》,生动地描写了李愬平蔡的战役,也体现了王建对李愬的赞赏和崇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代名将李愬:后人给予其高度的肯定和褒扬
在对李愬简介前,先应该了解一下唐朝中期的政治局势。当时唐朝廷对地方藩镇失去了控制,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这些藩镇势力最大的,吴元济就是其中之一。他勾结河北藩镇,为祸唐代宗、德宗两代。到了唐宪宗的时候,在朝廷的极力主张下,才将其戡平。而平定吴元济的那个人,正是唐代名将李愬。李愬的画像李愬的父亲名叫李晟,也是一位名将。李愬因为父亲的战功,得以加官进爵。在李晟去世后,李愬和哥哥一起为父亲守孝三年,期满后,才入朝为官。恰吴元济作乱,朝廷先后派出高霞寓、袁滋等人前去平定,皆无战功。李愬自告奋勇,接替了唐西路军的统帅。李愬到任后,一方面安抚士兵,一方面接连攻打吴元济在蔡州以西的军事据点,攻下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等地,俘虏了敌将丁士良、李忠义、李祐等人,将他们收为自己麾下的战将。之后李祐见奇袭蔡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率领自己亲自训练而成的三千精兵,在奇寒的天气下疾行数十里,冒着大雪占领了蔡...
· 唐代名将李愬:后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扬
在对李愬简介前,先应该了解一下唐朝中期的政治局势。当时唐朝廷对地方藩镇失去了控制,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这些藩镇势力最大的,吴元济就是其中之一。他勾结河北藩镇,为祸唐代宗、德宗两代。到了唐宪宗的时候,在朝廷的极力主张下,才将其戡平。而平定吴元济的那个人,正是唐代名将李愬。图片来源于网络李愬的父亲名叫李晟,也是一位名将。李愬因为父亲的战功,得以加官进爵。在李晟去世后,李愬和哥哥一起为父亲守孝三年,期满后,才入朝为官。恰吴元济作乱,朝廷先后派出高霞寓、袁滋等人前去平定,皆无战功。李愬自告奋勇,接替了唐西路军的统帅。李愬到任后,一方面安抚士兵,一方面接连攻打吴元济在蔡州以西的军事据点,攻下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等地,俘虏了敌将丁士良、李忠义、李祐等人,将他们收为自己麾下的战将。之后李祐见奇袭蔡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率领自己亲自训练而成的三千精兵,在奇寒的天气下疾行数十里,冒着大雪占领...
· 后人对唐代名将李愬为什么都赞誉不断?
在对李愬简介前,先应该了解一下唐朝中期的政治局势。当时唐朝廷对地方藩镇失去了控制,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这些藩镇势力最大的,吴元济就是其中之一。他勾结河北藩镇,为祸唐代宗、德宗两代。到了唐宪宗的时候,在朝廷的极力主张下,才将其戡平。而平定吴元济的那个人,正是唐代名将李愬。图片来源于网络李愬的父亲名叫李晟,也是一位名将。李愬因为父亲的战功,得以加官进爵。在李晟去世后,李愬和哥哥一起为父亲守孝三年,期满后,才入朝为官。恰吴元济作乱,朝廷先后派出高霞寓、袁滋等人前去平定,皆无战功。李愬自告奋勇,接替了唐西路军的统帅。李愬到任后,一方面安抚士兵,一方面接连攻打吴元济在蔡州以西的军事据点,攻下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等地,俘虏了敌将丁士良、李忠义、李祐等人,将他们收为自己麾下的战将。之后李祐见奇袭蔡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率领自己亲自训练而成的三千精兵,在奇寒的天气下疾行数十里,冒着大雪占领...
· 唐朝名将李愬的父亲是谁李愬的父亲李晟简介
唐朝名将李愬的父亲是谁李愬的父亲李晟简介凉武公李愬(sù)(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名将,为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因家族背景任协律郎、卫尉少卿等职。从小慈孝过人,李晟死后,与兄李宪坚持为父庐墓三年。历任太子右庶子,坊、晋二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元和十二年(816年),任左散骑常侍、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奉命与田弘正、李光颜等人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于次年(817年)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战后以功拜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八州观察使、上柱国,封凉国公。后任武宁节度使,大破叛乱的李师道,连续十一战皆胜。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任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使,旋即改任魏博节度使。长庆元年(821年),田弘正遇害,李愬欲派兵为其报仇,因病重未果,只得返回洛阳...
· 唐代名将李靖的后人现在何处
李靖的后人现定居山西李靖,原为陕西三原人,原名李药师,后来因功被封为卫国公,故人称“李卫公”。李靖家一直是高官显贵,李靖在青年时代就由科举登入仕途,任马邑(今山西朔州)郡丞。当隋炀帝倒施逆行引起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李以贵族子弟的身份,仍然忠于隋朝,并反对李渊。当李靖被李渊所捉,就将被斩首的时侯,李靖大叫:“公起兵为天下除暴安民,想要成就大事,为什么要以私家恩怨而杀忠臣义士?”李渊很欣赏这句话,这时李世民也央求父亲不要杀害李靖。就这样,李靖保住了性命,从此进入李世民幕府,成为其手下战将。李靖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递次削平隋末群豪。只有南方的萧铣拥兵割据长江中下游,自称梁帝,时时与唐为敌,铲除萧铣成为大唐统一的关键。公元621年,梁的内部出现,李靖立即向唐高祖李渊提出灭梁十策,李渊同意了他的建议。命李靖领兵南下,攻克宜都,围困江陵,萧铣盼援不至,粮食断绝,只好出城投降。梁的各路援军见江陵已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