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春秋三杰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忌辰是什么时候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46
转发:0
评论:0
春秋三杰伍子胥简介伍子胥忌辰是什么时候,楚国人伍子胥,父亲伍奢为楚国太师,后遭奸人陷害被杀,伍子胥也连坐,之后潜逃楚

  楚国人伍子胥,父亲伍奢为楚国太师,后遭奸人陷害被杀,伍子胥也连坐,之后潜逃楚国,投奔吴国,效力与吴王僚。本来想依靠吴国势力来破楚复仇,但是奈何吴王僚胆识不够,最终被公子阖闾取代。最后伍子胥便为吴王阖闾效力,帮助他成就霸业。 

春秋三杰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忌辰是什么时候

  春秋三杰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与屈原以及介子推并称为春秋三杰,是个足智多谋、但是胆子比较小的人。起初他父亲惨遭陷害,自己惊险逃脱投奔吴国,但在途中路过昭关,竟愁的一夜白头。因此可见他在胆识方面还是有点欠缺,不过他的智慧和谋略却高于常人,这一点,在他投奔吴国之后就完全显现了。

  话说伍子胥在东皋公的帮助下顺利过了昭关,来到吴国,吴王僚对伍子胥盛情款待,而伍子胥也对吴王僚非常忠心和敬重。并且对吴王僚说,可破楚。他这一计策就是想要利用吴国来击破楚国来报杀父之仇,而吴国也可以得到楚国的土地,真的是一个两全的计策。

  于是吴王僚派公子光(也就是阖闾)攻打楚国,得到了楚国的几座城池,公子光是个有私心的人,所以有所成就就班师回朝了,伍子胥便对吴王僚说有一举攻破楚国的计策。可是公子光不愿意在出兵,就搬出伍子胥家人遭楚平王杀害的事情来,说伍子胥说破楚其实就是为了报私仇,并不是他真的有这个把握。

  伍子胥也是个明白人,他看出来公子光想要取代吴王僚,所以也就没再劝吴王僚了,而是转头接近公子光,还给公子光介绍了一个勇士专诸。后来公子光就是派这个勇士鱼腹藏刀刺杀了吴王僚。吴王僚死后,公子光继位,是为吴王阖闾。

春秋三杰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忌辰是什么时候

  帮助公子光继位有功,伍子胥便得到了阖闾的重用,并帮助吴国成霸业。后来阖闾死了,其子夫差继位,伍子胥则尽心尽力辅佐夫差,可是夫差功有所成,却不是个可以共甘的君主,而伍子胥当时没有跟随好友一起隐退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夫差身边,结果伍子胥被人陷害,夫差以伍子胥谋反的罪名将他赐死。

  伍子胥是被夫差赐死的,他死时的那一天传说就是我们现在的端午节。可能大家都好奇,端午节不是屈原的忌日吗?怎么成了伍子胥的忌日了?其实在江浙一带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那就是关于伍子胥忌辰的故事。

  伍子胥忌辰是什么时候?

  在江浙一带流传的故事说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伍子胥的,而这天就是伍子胥的忌辰。传说伍子胥建议夫差一举消灭越国,为防后患,但是夫差不听,反而去听信谗言,结果伍子胥被夫差以谋反罪名赐死,伍子胥宁死不屈,死前对下人说到,我死之后将我的眼珠子挖出来悬挂在城门,我要看看越国是怎么攻进城的。

  伍子胥的这句话传到了夫差的耳朵里,结果夫差大怒,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裹起来丢到江中任由白鱼侵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便将伍子胥的忌辰定为端午节,这就是江浙一带流传的关于伍子胥和端午节之间的故事。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而这里所说的端午节居然是纪念伍子胥,可能大家也有点不敢相信。其实这个传说只流行在江浙一带,而并非全国,可见这只是个地方性的传闻,多为民间故事,并非正史,在历史上伍子胥是在公元前484年死的,但是具体日期不得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秋三杰之伍子胥:伍子胥生平有哪些惊人之举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乾溪(今利辛县西北部,传说又叫“阴阳城”)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苏州至今有纪念伍子胥的城门“胥门”、祭祀的祠堂和墓地并被入祀“500名贤祠”,1988年秋,我国大书法家启功先生以“古贤至德尊三让,吴苑雄涛溯伍胥”的对联书赠苏州,苏州为纪念伍子胥的功绩,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址(现苏州规划展示馆)前树立了雕像和纪念园。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伍子胥本为楚国人。性格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于是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其父、兄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在伍子胥入吴之前,跟随楚国太子建到齐...
· 春秋伍子胥生平介绍关于伍子胥的故事
伍子胥,本名伍员,字子胥,生于春秋楚国椒邑,后又逃到吴国生活,并在吴国担任高官,春秋名将之一。伍奢之子伍员和伍尚,少有才气,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两人都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两人的才名不仅流传于楚国之内,也流传到了春秋各国之中。后来,伍奢被费无极诬陷,伍奢和伍尚父子二人双双被杀,独留伍员一人逃走。楚平王为了抓住伍员,开出了五万石粮食外加大夫之职的高价,来悬赏伍员的人头,可见楚平王对待此人是多么的重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伍员是非常有才能的。伍子胥逃到吴国之后,帮助那时还是公子的阖闾夺得王位,后又辅助阖闾争霸春秋。吴国在伍子胥和阖闾的治理之下,渐渐的强大起来,有了争霸春秋天下的资本。吴国强大起来之后,马上开始进攻楚国,春秋大国楚国没能阻挡吴国大军前进的脚步。最终,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联手之下,楚国国都郢城被攻破。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三百下,报了父兄大仇。攻破楚国国都之后,伍子胥又帮助阖闾平定了国内...
· 春秋伍子胥生平介绍关于伍子胥的故事
伍员,字子胥,生于春秋楚国椒邑,后又逃到吴国生活,并在吴国担任高官,春秋名将之一。伍员和伍尚,少有才气,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两人都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两人的才名不仅流传于楚国之内,也流传到了春秋各国之中。后来,伍奢被费无极诬陷,伍奢和伍尚父子二人双双被杀,独留伍员一人逃走。楚平王为了抓住伍员,开出了五万石粮食外加大夫之职的高价,来悬赏伍员的人头,可见楚平王对待此人是多么的重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伍员是非常有才能的。孙武的联手之下,楚国国都郢城被攻破。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三百下,报了父兄大仇。太子夫差领兵攻楚,打败楚国。楚国害怕吴国还会再来攻打他,决定将楚国的国都由郢城迁往鄀城。阖闾死后,伍子胥继续辅佐吴王夫差,此时的吴国在春秋的地位直追当时的霸主晋国。后来晋吴争霸,吴国失败被灭。伍子胥,春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吴国著名将领,原籍楚国人。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后来因为曾被封地“申”,又被...
· 春秋战国——伍子胥之悲
?伍子胥听说越国加紧备战,心中担忧,赶忙来到姑苏台,向吴王夫差痛哭流涕地奏道:“大王总以为越王勾践真心归顺,如今他却聘请剑师、射师,日夜操练军士。现在越国兵精粮足,将来一旦乘机入侵吴国,我们实难抵御。大王如果不信,可派手下亲随去越国打探。”吴王夫差闻听此消息,不敢怠慢,当即派人去越国探访,果然得到越国聘请南林越女与楚人陈音训练军士的消息。吴王夫差向伯嚭问道:“越国既然已经臣服,为何还要这样训练兵马?”伯嚭答道:“大王既然将越国赐还给勾践,他自然要训练兵马保国守土,大王又何必多疑呢?”吴王夫差终究放心不下,便产生了举兵攻打越国的念头。正在此时,鲁国孔子弟子子贡前来求见。子贡为何而来?面对吴国君臣,子贡从齐国说起——却说齐景公有六位公子,姜阳生年纪最长,姜荼年纪最小。姜荼母亲鬻姒出身低贱却最得齐景公宠爱,齐景公爱母及子,对姜荼也特别喜爱,称姜荼为安孺子。齐景公在位五十七年,却不肯立世子,一心想...
· 关于春秋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是哪国人呢?
伍子胥,本名伍员,字子胥,生于春秋楚国椒邑,后又逃到吴国生活,并在吴国担任高官,春秋名将之一。伍奢之子伍员和伍尚,少有才气,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两人都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两人的才名不仅流传于楚国之内,也流传到了春秋各国之中。后来,伍奢被费无极诬陷,伍奢和伍尚父子二人双双被杀,独留伍员一人逃走。楚平王为了抓住伍员,开出了五万石粮食外加大夫之职的高价,来悬赏伍员的人头,可见楚平王对待此人是多么的重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伍员是非常有才能的。网络配图伍子胥逃到吴国之后,帮助那时还是公子的阖闾夺得王位,后又辅助阖闾争霸春秋。吴国在伍子胥和阖闾的治理之下,渐渐的强大起来,有了争霸春秋天下的资本。吴国强大起来之后,马上开始进攻楚国,春秋大国楚国没能阻挡吴国大军前进的脚步。最终,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联手之下,楚国国都郢城被攻破。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三百下,报了父兄大仇。攻破楚国国都之后,伍子胥又帮助阖闾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