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汉初三杰为何只有张良获得刘邦尊重并得以善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5
转发:0
评论:0
汉初三杰为何只有张良获得刘邦尊重并得以善终,高处不胜寒,刘邦也不例外,刘邦打下江山称帝时已经年逾五十,老年的刘邦变得爱猜

  高处不胜寒,刘邦也不例外,刘邦打下江山称帝时已经年逾五十,老年的刘邦变得爱猜忌、多疑,甚至不再信任当年一同南征北战的功臣将领们,尤其是不放心异姓的诸侯,于是有众多功将纷纷被刘邦杀害。

搜狗截图16年11月15日1643_200.jpg

  刘邦影视剧照

  刘邦上位后,便开始杀害项羽旧部归降于他的将士,臧荼恐慌下起兵造反,成了首位牺牲的功臣。

  第二年,韩信被小人告以造反之罪名贬官入狱,5年后,皇后仍旧心中不甚惶恐,遂将其骗至长乐宫杀害,且惨遭株连满门抄斩。

  此后,刘邦不断残害功臣贤将,唯恐其部下为异己叛变,令朝中人心惶惶,当年为其开国打天下的将士们四下寻活路,韩王信生怕自己也难保生命,索性投降于匈奴求一活路,谁知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同样因恐惧降于匈奴的还有汉高祖的老乡卢绾,二人患难与共,在刘邦逃亡时便陪同他直至称帝,受封为燕王后也是不堪惶恐被逼无奈,最后也是同样下场被杀害。

  最令人心寒的是彭越,他在陈豨反叛时未听其相劝一同造反而是继续忠于刘,刘邦听闻此事后非但毫无感激之心,却将其剁为肉酱分给群臣使用,更令人毛骨悚然。

  此事一出,英布深知自己也难以幸免,于是一了百了起兵造反,结果刘邦御驾亲征将其平定。

  正是如此,在汉朝建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当初生死追随在刘邦身旁征战的功臣纷纷死在他的手下。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

  太史公曾经将韩信、张良、萧何评价为“汉三杰”其中推韩信为首,刘邦曾经公开表示,吾不如韩信,这样一位运筹帷幄的谋臣,刘邦为什么杀韩信呢?其实刘邦杀韩信并不是一时冲动所为,而是蓄谋已久的。

刘邦画像

  刘邦画像

  韩信家境贫寒,在反秦的斗争中投奔了项羽,但一直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在萧何的推荐和保举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为他出谋划策,韩信军事才能卓越,清楚的分析了两军形式,为刘邦大军立下汗马功劳,但韩信也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军事家,他并不满足现状,逐渐引起刘邦的猜忌。

  在刘邦统帅大军被项羽团团包住不得脱身的时候,向韩信求助,韩信却把握时机,非但没有派兵帮助刘邦,还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借口是方便整理齐地的事务,刘邦看出了韩信的不臣之心,愤怒不已,无奈自己还被包围,在陈平的劝说下,索性大笔一挥,封韩信做了齐王,韩信见状立刻出兵解围,但刘邦心里已有怨怼。

  刘邦与项羽对决时,本来约定同时出兵的韩信未遵守约定,刘邦吃了败仗,韩信故伎重演,向刘邦讨要好处,刘邦一举攻破项羽大军,统一天下,此时,韩信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削弱了,刘邦对他已经起了必杀之心。

  刘邦借做梦怀揣韩信谋反的信,将他扣押了,吕雉趁刘邦在外,偷偷摸摸将韩信杀了。只留下“狡兔死,走狗烹”的诗句来惊醒后人了。

  刘邦杀张良

  众所周知,刘邦晚年变得爱猜忌、多疑,不再信任当时一同征战沙场的功臣将领们,唯恐异己叛变,于是有众多功臣诸侯纷纷被害,韩信被杀,萧何入狱,那么身为汉初三杰之首的张良下场如何,有没有被高祖所杀呢?

搜狗截图16年11月15日1642_199.jpg

  汉初三杰之张良

  对于张良之死,通常有两个说法,一是安享晚年,居官善终;还有一个说法是功成身退,隐于山林。

  张良为人深明大义,了解刘邦的心思,在高祖登基后,便选择了明哲保身的从政之路。张良为人聪明,懂得察言观色,天下初定后便假借自己身体羸弱之名极少出门参政,随着汉高祖政权逐渐稳固,张良便从师者退居宾客,对天下大事极少出谋划策,不左右刘邦的决策,保持着可有可无的角色与时进时退的姿态。在刘邦斩除异姓王的过程以及皇室斗争中都极少参与,尽量避免被卷入其中,也使自己没有给刘邦带来威胁感,免于被诛杀的下场。

  张良在刘邦有意换太子时,考虑到天下未稳,各项制度尚未完善,如若发生此事则下场很严重,于是答应帮吕后出谋划策保住了太子之位,也正因此赢得了吕后对他的敬重。

  有传言称张良协助刘邦平定天下后,便功成身退,追寻其道教先师,隐居于通城一风景秀丽的黄袍山隐居下来,该山甚至以其师命名为张师山。张良还在此修建道观,创办书院收学生,从此不闻天下政事,安生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只有张良得到了善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邦之所以能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汉初三杰功不可没。然而他们三个作为大功臣,最后的结局却是有很大的差别。最终得到善终的,只有张良一个人。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张良一直就没有过兵权,他的定位一直是一个谋士,而不是一个将军。想要谋反,先决条件就是有自己的军队。刘邦正是明白这点,所以才没有针对张良。张良正因为是个谋臣,所以他的政治嗅觉非常的敏锐。他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孤僻,很多人都对他敬而远之。其实这是他为自己树立的人设。如果他和那些武将太过亲密的话,说不定皇帝会对他产生猜忌。况且,他的官位摆在那里,也确实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其次,张良是一个不慕名利的人。他不是因为害怕刘邦猜忌自己所以才不敢持有太多权力,而是因为他信仰的是黄老之学。刘邦一路跟着他,自然知道他的性格。这个一个清静无为的人,哪怕是有人举报他想要篡...
· 解析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最后得以善终吗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曾经一路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最后打下了大汉朝的江山。也许深知帝王向来对开国功臣甚少能有容忍之心,刘邦初登帝位之后,张良假托身体不适,逐渐远离朝政。事实上,张良本身身体也确实不是很好,所以,刘邦轻易圆了他的要求。图片来源于网络但是,对于心狠手辣的刘邦来说,兔死狗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所以,天下初定的时候,开始大肆诛杀曾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这正如张良之前的预测一样,好在当时的张良已经离开了权力中心。但是,身为刘邦最出色的谋士之一的张良,最后是怎么死的呢?他躲过了这场浩劫了吗?关于张良的死因,说法不一,史料上也并未做详细记载,但是目前比较认同的是“张良居官病逝善终”这一说法。图片来源于网络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
· 张良为什么能有108座疑冢?汉初三杰张良如何得以善终?
张良为什么能有108座疑冢?汉初三杰张良如何得以善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的起义接连不断的出现,这时候的起义军以陈胜吴广为最。到了后来就以刘邦项羽为最,这时候就出现了楚汉争霸,在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和张良的辅佐下,刘邦成功将项羽打败,最终的西楚霸王在乌江自刎。就这样刘邦建立了汉朝,不过这是历史上的西汉。在西汉末年时期出现了王莽篡汉,结果导致了汉朝的断代。话说回来,张良的谋略是非常厉害的,否则他也不可能成功的追随汉高祖刘邦。从这一点来看,张良的谋略就毋庸置疑。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了张良的身世,他出身名门,在张良的祖辈中,出现了很多官员。可以说是出身官宦世家。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都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官员。在这样的环境下,张良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只不过这时候是天下大乱时期。正所谓乱世出英雄,那么张良肯定是其中一个。在秦国征战六国的过程中,韩国的实力不及...
· 张良:唯一得到善终的汉初三杰
“圯上敬履”是一个精心编造的故事,也是张良的天才创意,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张良的智商和情商明显高于韩信和萧何等人。圯上老人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除了张良之外没有第二个目击证人。可是到最后,神话却来了个现实的结尾,张良假戏真做地弄来一块黄石作为物证,以此来证明自己从前所言句句为实。张良是刘邦钦定的“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经心悦诚服地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张良的字。刘邦的金口玉言,更加奠定了张良作为大汉王朝开国元勋的政治地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几乎是一条铁律。汉朝的开国功臣也都被这一潜规则给“潜”过,“悲剧”程度和功劳成正比,功劳越大,结局越惨。张良却是一个例外:自始至终,他深得刘邦的充分信任,在后刘邦时代,张良依然赢得了吕后的足够尊敬。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能让刘邦佩服得五体投地?张良又有何过人手段,能让自己得以善终?让我们重...
· 西汉名臣张良:唯一得到善终的“汉初三杰”
“圯上敬履”是一个精心编造的故事,也是张良的天才创意,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张良的智商和情商明显高于韩信和萧何等人。圯上老人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除了张良之外没有第二个目击证人。可是到最后,神话却来了个现实的结尾,张良假戏真做地弄来一块黄石作为物证,以此来证明自己从前所言句句为实。网络配图张良是刘邦钦定的“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经心悦诚服地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张良的字。刘邦的金口玉言,更加奠定了张良作为大汉王朝开国元勋的政治地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几乎是一条铁律。汉朝的开国功臣也都被这一潜规则给“潜”过,“悲剧”程度和功劳成正比,功劳越大,结局越惨。张良却是一个例外:自始至终,他深得刘邦的充分信任,在后刘邦时代,张良依然赢得了吕后的足够尊敬。张良究竟有何过人才干,能让刘邦佩服得五体投地?张良又有何过人手段,能让自己得以善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