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步步为营的信陵君:品德只是一种智慧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2
转发:0
评论:0
步步为营的信陵君:品德只是一种智慧,公元前259年,秦王派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想一举灭亡赵国。而赵国刚经历了长

  公元前259年,秦王派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想一举灭亡赵国。而赵国刚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实力大不如前,面对强大的秦军,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ac70004bd28078e11b6_副本.jpg

  赵国多次向魏王和信陵君求教,魏王派晋鄙率军十万救赵。秦王派人威胁魏王说:"我灭亡赵国是迟早的事,谁要是敢帮助赵国,等我灭赵后接着就灭了他"。魏王对秦国非常恐惧,便命晋鄙停止救援,驻扎在赵魏两国边境观望。信陵君多次劝说魏王发兵救赵,但魏王始终不肯。

  无奈之下,信陵君请求如姬盗取了魏王的兵符,杀了晋鄙,夺其兵权,挑选八万精兵,奔赴邯郸,与赵国内外夹击,大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信陵君让魏军回了魏国,自己因惧怕魏王怪罪,便带着门客留在了赵国。

  赵王感激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义举,打算封赏五座城池给信陵君。信陵君听到这个消息后,产生了居功自傲的情绪。

b0c0001baa0934c9920_副本.jpg

  正在信陵君得意的时候,有一个门客劝说道:“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忘记的,有些事情却不能不忘记。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况且假托魏王命令,夺取晋鄙的兵权以救赵国,这对赵国来说是立了大功,但对魏国来说那就不算忠臣了。公子却因此自以为有功,觉得了不起。我私下认为公子不应该这样。”信陵君听了,连连自责,仿佛无地自容。

  门客的这番话是劝信陵君不要接受赵国的城池,难道只是希望信陵君做个道德君子吗?

  当然不是,至少不仅仅是。所以睿智的信陵君马上就明白了言外之意,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并改正了过失。

  下面,我站在门客的角度来给信陵君解释一下,大概原因有这么几个:

u=73654174,15355185&fm=21&gp=0_副本.jpg

  第一,你挽救赵国于生死存亡之际,是赵国的大恩人。赵王心里肯定是很感激你的,为了显示自己的知恩图报,重赏五座城池给你,你如果理所当然就接受了,赵王难免不会心疼,对你的感激之情也会大打折扣。如此,你在赵国的处境,就会从赵国的恩人变成了赵国的臣子。而且,你是魏国的公子,魏王的弟弟,身份特殊,也不一定能受到赵王的信任。

  第二,你初来乍到就拥有五座城池,很容易遭到赵国贵族和大臣的嫉恨。毕竟你是新来的,强龙难敌地头蛇。

  第三,你是窃取魏王的兵符,杀了魏国的将军救的赵国。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对魏国而言,这是背叛国家的滔天大罪。现在你在赵国获得重赏,魏王如果认为你这是“卖国求荣”,那么就等于把回归魏国的路彻底堵死了,以后你就没有机会再回到魏国了。

  第四,你救援赵国原本是义举,可是一旦被人认为是“卖国求荣”,那么你名满天下的声誉就会严重受损,那些有道德的士人就不会追随你了。

  信陵君很清楚:以前自己之所以被天下人所敬重,是因为自己是魏国的公子,有魏国作为依靠。而现在自己成了魏国的叛臣,不得不寄身于赵国,以后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赵王的尊重和士人的敬仰。

u=2833770810,648352232&fm=11&gp=.jpg

  赵国为感谢信陵君举行盛大的宴会,赵王亲扫殿堂台阶,又亲自到门口迎接信陵君,并执行主人的礼节,领着信陵君走殿堂的西边台阶。信陵君则侧着身子走,一再推辞谦让,并主动从东边的台阶升堂。宴会上,信陵君对赵王表现的非常恭敬有礼,并一再称:自己对赵国没有什么功劳,对魏国感到很自责和愧疚。赵王和信陵君喝了一天酒,见信陵君如此谦逊,都不好意思提封赏五座城池的事。

  其实,信陵君对赵王表现谦逊,对魏国表达自责。除了展示自己谦谦君子的形象外,更重要的是要告诉赵王:我虽然身在赵国,但我只是你的客人,不是你的臣子。我是魏国的公子,魏国依然是我的依靠,我还要和魏王修复关系,重回魏国。

  赵王很识趣,于是借坡下驴封赏了一座城池给信陵君。魏王怕把信陵君逼急了会死心塌地跟赵国干,也恢复了信陵君原有的封地。这也算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吧。赵王省下了四座城池,魏王给自己和信陵君之间留下了修复关系的余地,信陵君也得到了自己看重的美名。

u=1818712898,4107685846&fm=11&gp_副本.jpg

  信陵君在赵国礼贤下士,声名远播,就连地头蛇平原君的门客,都有一半转投到了他的门下。信陵君一直努力积累实力,等待着重回魏国的机会。

  十年之后,秦国出兵攻打魏国,魏国无力招架,魏王只得派人到赵国去请信陵君。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来了,但信陵君却迟迟不愿归国,并告诫门客们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一律处死。”门客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信陵君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备受敬重,名扬诸侯,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即将灭亡而公子却不相救,假如秦国攻破大梁,把供奉你祖先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话还没说完,信陵君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魏国。

  信陵君在魏国最危急的时刻,回到了魏国。魏王和信陵君十年未见,再次重逢终于冰释前嫌。魏王为了表示对信陵君的信任,任命信陵君为上将军,将魏国最高军事指挥权交给了信陵君。信陵君再次获得了对魏国的控制权,而且拥有比过去更大的权力。

u=3885413625,1130189087&fm=21&gp_副本.jpg

  信陵君凭借自己强大的号召力,合纵各国,率军打败了秦军。

  有些人看这段历史只觉得信陵君品德高尚,窃符救赵而不居功,又在关键时刻不计前嫌挽救了魏国。我每次读到这里,总是会不禁产生一个疑问:信陵君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品德高尚,还是智慧过人?他总是一次次地,既展现了自己的品德,又能够权衡利弊,步步为营,增加自己的实力。或许,一切都是博弈的结果,品德也只是博弈的筹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韩信的忠诚与智慧为何换来的只是猜忌与杀害?
韩信可以说是刘邦取得天下的第一功臣。在楚汉战争后期,韩信因为感激知遇之恩,放弃了独立的最佳时机,也把自己的生死,完全放在了刘邦的手掌心。但看来韩信的热脸是贴在了刘邦的冷屁股上,刘邦并不体谅韩信对大汉事业的忠心耿耿,而且到了极不放心的地步。刘邦的屁股之所以冷,是因为他的屁股坐在领导的位子上。楚汉战争刚结束,某个凌晨,韩信还在做春秋大梦呢,刘邦已经悄悄地进村了,在韩信的指挥部里一坐,把印符揣在了自己兜里,就开始发号施令,等到韩信来拜见,他的部队已经收归中央了。刘邦的夺军行为,不是第一次。韩信本无野心,对刘邦的夺军行为也没什么怨言,更何况刘邦马上就封他为楚王,定都下邳。昔日的蹭饭郎,今日的诸侯王,韩信衣锦归故里,大概是心满意足的,所以心情也不错,给了老大娘1000黄金,报答了昔日恩情。那个亭长,给了100铜钱说:“可惜你有始无终!”这亭长回家之后,自然抱怨老婆,可是已经追悔莫及。至于那个曾经羞辱...
· 步步为营
【成语】步步为营【成语】步步为营【拼音】bùbùwéiyíng【解释】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也比喻行动,做事谨慎。【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近义词】稳扎稳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反义词】轻举妄动、急于求成、求成心切【来源典故】三国时,黄忠和严颜攻占太阳山后,黄忠又带领人马向定军山进军。来到定军山,黄忠多次去挑战,定军山的守将夏侯渊就是不出来应战。因为那里地形相当复杂,也不清楚敌人的详细情况,黄忠只好安营扎寨住下来。这时,曹操命令夏侯渊主动出击,并写信告诫,一要刚柔结合,二要有勇有谋。夏侯渊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他让夏侯尚去引诱黄忠,自己乘机大伏击。结果,黄忠手下的将军陈式果然上了当,被夏侯渊活捉。黄忠很着急,采纳法正的意见,大军队的所有钱物都赐...
· 步步为营
步步为营【成语意思】: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用法分析】:步步为营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做事谨慎。【成语来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bùbùwéiyíng【英语翻译】:makeastandateverystep【成语声母】:BBWY【成语分辨】:步步为营与“稳扎稳打”有别:步步为营着眼于行动谨慎;考虑周密;“稳扎稳打”着眼于行动稳当而有把握。【步步为营的近义词】:稳扎稳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反义词】:轻举妄动【近似成语】:营蝇斐锦:《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
· 簪钗:真的只是一种装饰吗
男思女慕,浪漫随性,常借情物诉真情,但谈到相期始终的“正妻范儿”的信物,非簪钗莫属。它贴近身体发肤,日夕耳鬓厮磨,风华绝代间,完成着对永恒的见证。簪钗,似乎已经是很古老的名词了。在想象中,将长发松松地挽起,插上一支别致的发簪,甚至不用搭配古代的衣裙,就能诠释“古典”二字。女子头戴凤钗,端庄娴静,具有传统的仪式感。凤钗因钗头作凤形而得名,堪称最隆重的爱情信证。摄影/陳潤熙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发出感叹:“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古人对小小的首饰惜之爱之,不离不弃,恰如现代婚姻关系中的钻戒与对戒。且看簪钗身上,寄托着怎样的白首不渝之情。为凤钗而改的词牌北宋政和年间,京都汴梁城内纷纷传唱着一首流行曲——《撷芳词》。人们不清楚这首哀婉的歌由谁所做,只知由宫中传出,词牌名取自宫苑撷芳园。歌中唱道:“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关山隔,晚云碧。燕儿来也,又无消息。”一位思念远方情郎的女子,...
· 穴山信君
生涯1541年(天文十年)穴山信友的嫡子诞生,从信友与信君两代父子皆与武田宗家通婚,获得武田氏宗家赐赠“武田”姓氏的尊贵待遇来看,穴山氏宗家与武田氏宗家关系相当亲密通好。并且在甲斐河内地方建有属于穴山家的下山馆居城与独立行政组织的家臣集团。永禄元年(1558年)11月,于父亲信友出家后继承家督。据‘甲阳军鉴’的记载,曾经参与过川中岛之战时武田方的信玄本营的守备,在信玄对今川方进行侵攻远江、骏河二国时也有活跃的纪录。永禄11年(1568年)武田家的骏河侵攻开始,信君负责诱降今川家臣,以及与德川氏之间的事务交涉事宜。永禄12年(1569年),进攻富士氏及大宫城之葛山氏元。在信玄施行‘武田领国化’政策,信君接手原本属于山县昌景领有的江尻城代职位与领地,成为江尻领的领主。天正3年(1575年)5月21日长篠之战时,与武田信豊・小幡信贞均配置在武田军中央队。该次战役虽有许多武田重臣战死,但信君及其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