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君之所以明因为兼听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9
转发:0
评论:0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君之所以明因为兼听,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

搜狗截图16年11月23日1647_211.jpg

  魏征像

  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要以身作则,要兼听则明,要居安思危,仁义为本。为此魏征不惜多次惹怒龙颜。

  人若是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看得到自己衣服穿得是否整齐大方;把历史当做一个镜子,可以看到国家的兴衰;要是把人当镜子的话,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哪里做的对,哪里又是错的。后来,魏征这个人去世了,唐太宗李世民就觉得他没有了魏征,没有了一面好镜子,这是李世民对这个不怕死非要实话实说的忠臣魏征所给的最好的评价,也是最完美的人生评价。

  如果把唐太宗比作成刀,那么魏征就是铸刀者;如果把魏征说成是镜子,那么唐太宗就是那个在镜子面前的人。

  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有着容纳一切忠言的宽容肚量,一个是不怕死照样实话实说的忠臣,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其他朝代都难看到这一幕,称得上是一段美话。国家有此良臣,何愁不能发展?人生有此知己,何怕孤单寂寞?

  魏征直谏

  魏征,我国唐朝时候杰出的谏臣代表人物,不单在文学上,在军事上,政治上,都颇有建树。他的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对前朝和后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搜狗截图16年11月23日1647_210.jpg

  魏征与李世民图

  细数中国历史,最繁荣的时期就属唐代的贞观了,提到贞观之治,就不得不提魏征。正是魏征多次以命直言,才使得唐太宗在国家治理上井井有条。

  话说当年有位公主在嫁人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因为自己的私心,就下了命令特别嘱咐陪嫁的礼物一定要比当年的长公主多一些,按说这个事情无可厚非,可是,魏征的直谏就来了,他以汉明帝分封他那些儿子的事情来举例子:汉明帝分给楚王和淮阳王的封地是各自一半,不多不少,并没有任何偏袒。他还说,如果现在公主的陪嫁倘若比当年的长公主多一些的话,肯定会引起很多争端。多次劝说下,不得不让唐太宗放弃了他原先的念头,这就是魏征勇敢无私的直言之一。

  当然,唐太宗李世民,他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有时候在面临忠臣直谏的时候,也想发一下脾气。偶尔一下时候,唐太宗对魏征的直谏也很是恼火甚至动怒,恨不得将魏征给开除不用,但是一次次的事情告诉他,不可意气用事。在火气消退之后又开始以拥有这样的勇敢的忠臣觉得高兴和开心。

  魏征任职期间,坚持着他自己意见,直言不讳的事情不下两百多件,数不胜数,不仅涉及国家政治、文化、经济,而且也有对外的处理,甚至包括李世民私下的生活,一直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魏征名言

  魏征,我国唐朝时伟大的政治家,不仅如此,他还是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名言警句震动古今。

搜狗截图16年11月23日1647_209.jpg

  魏征剧照

  他对唐太宗的谏言有着这么一句:君之所以明,是因为兼听。也就是说能听得进旁边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后面还有一句,之所以暗者,是因为偏信,对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忠言警告,意思是不能偏信,而是要考虑全部人的意见,广开言路,然后才能分清是是非非,这才是圣明的君主,这句话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如今看来,不仅是为人,处事,都应该以此句话作为座右铭,来衡量我们自己。

  他还对唐太宗李世民说过,天下的安危,唯在于为政的善恶,善恶之分,善良与凶恶的区别,良言与小人之言的分别,都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他的伟大名言中有着这么一段,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子,可以知兴替,如果以人为镜子,那么就可以明得失,这段话很明显的告诉了我们,人生宝贵的是知道自己的长处,以及不足的地方,在那些廉洁清正不贪污的官员身上,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而我最喜欢魏征名言中的一句是小善不足以盖恶,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在为人处世中,一定要本着自己的良心,不要因为是个小的善事,而不去做,也更不要因为是一点点的小错误或者纰漏而去任意地做,我们要多做善事,哪怕只是微小的,我们都要以魏征的名言为座右铭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君之所以明是因为兼听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图片来源于网络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要以身作则,要兼听则明,要居安思危,仁义为本。为此魏征不惜多次惹怒龙颜。人若是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看得到自己衣服穿得是否整齐大方;把历史当做一个镜子,可以看到国家的兴衰;要是把人当镜子的话,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哪里做的对,哪里又是错的。后来,魏征这个人去世了,唐太宗李世民就觉得他没有了魏征,没有了一面好镜子,这是李世民对这个不怕死非要实话实说的忠臣魏征所给的最好的评价,也是最完美的人生评价。如果把唐太宗比作成刀,那么魏征就是铸刀者;如果把魏征说成是镜子,那么唐太宗就是那个在镜子面前的人。唐...
·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君之所以明是因为兼听
魏征与唐太宗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网络配图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要以身作则,要兼听则明,要居安思危,仁义为本。为此魏征不惜多次惹怒龙颜。人若是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看得到自己衣服穿得是否整齐大方;把历史当做一个镜子,可以看到国家的兴衰;要是把人当镜子的话,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哪里做的对,哪里又是错的。后来,魏征这个人去世了,唐太宗李世民就觉得他没有了魏征,没有了一面好镜子,这是李世民对这个不怕死非要实话实说的忠臣魏征所给的最好的评价,也是最完美的人生评价。如果把唐太宗比作成刀,那么魏征就是铸刀者;如果把魏征说成是镜子,那么唐太宗就是那个在镜子面前的...
·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图片来源于网络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要以身作则,要兼听则明,要居安思危,仁义为本。为此魏征不惜多次惹怒龙颜。人若是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看得到自己衣服穿得是否整齐大方;把历史当做一个镜子,可以看到国家的兴衰;要是把人当镜子的话,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哪里做的对,哪里又是错的。后来,魏征这个人去世了,唐太宗李世民就觉得他没有了魏征,没有了一面好镜子,这是李世民对这个不怕死非要实话实说的忠臣魏征所给的最好的评价,也是最完美的人生评价。如果把唐太宗比作成刀,那么魏征就是铸刀者;如果把魏征说成是镜子,那么唐太宗就是那个在镜子面前的人。唐...
· 魏征的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说不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这个成语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
· 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渭水之盟的故事传颂万世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众所周知的是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着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引起了外族的侵犯。唐太宗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李世民画像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唐王朝权力更迭,朝廷动荡不安,李世民在这样的局面下登基。而外族在得知唐朝政权的变幻后,认为正是可趁之机,于是发兵十余万人,进攻唐朝,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此时的唐王朝正处于巨大的危机之中。在内,权力还没有完全集中在李世民手中,朝中质疑李世民登基的还大有人在;在外,二十万人兵临城下,势不可挡,甚至已经到达武功,对首都长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样内忧外患的状况下,唐太宗想到了疑兵之计。长安城内,兵力空虚,李世民不得已只能亲自率领着自己的一众谋士将领前去渭水。在渭水边,李世民故布疑兵,让首领颉利可汗看到了唐军盛大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